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七十七章 避之不及 文 / 天天不休

    ∷:∷

    第七十七章避之不及

    「議和?」

    周泰收斂起幾分笑意,緩步走到帥位上坐下,眼神頗為玩味地望著蒯越。書mi群2[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沒有下文,場面沉默。

    蒯越硬著頭皮朝周泰拱手道:「周將軍,此次你出兵攻打荊州,是為不義,我家主公向來奉行以和為貴,荊州與益州,井水不犯河水,而你突然發難,率軍直

    i襄陽城下,未免持強凌弱,有失道義。」

    周泰與蔣欽四目相對,突然放聲大笑。

    持強凌弱?

    郭嘉比劉表強,太平軍比荊州軍強,這無可厚非。

    可周泰在巴東就兩萬兵馬,大破黃祖五萬之眾後兵

    i襄陽,沒有後援到來之前,算得上持強凌弱嗎?

    周泰難以抑制地笑道:「異度先生,張白騎吃裡扒外,他造反時手持聖旨,上面可清清楚楚寫著劉荊州會支持他,荊州與益州井水不犯河水?那為何黃祖率軍五萬來到益州邊境?難道,我家主公只能等挨了打才能還手嗎?我此次奉命出兵,你可以認為我家主公是持強凌弱,是窮兵黷武,但是益州沒有人會這麼認為,劉荊州屯兵建平,益州上下都以為劉荊州是來進犯。」

    蒯越心裡不是滋味。

    荊州也被曹操算計了。

    如果他知道張白騎手裡有聖旨,知道張白騎有反心,他肯定會建議劉表制止黃祖帶兵去威懾益州。

    不管怎麼看,荊州先前的軍事行動,都是在聲援張白騎,益州還擊,常理之中。

    曹操撒了一個種,生根發芽發展到這個地步,恐怕就連曹操自己都沒預料到。

    只是這結局的確也是曹操始料不及的,他是想給郭嘉造成釜底chou薪的重創,反而讓荊州陷於水火之中,從結果來看,曹操更加喜得樂見現在的局面,荊州,數年之內無法參與他和袁紹的決戰。

    大義道理上,荊州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令周泰退兵。

    蒯越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武力

    i周泰退兵。

    「周將軍,襄陽內還有雄兵六萬,若你咄咄相

    i,荊州無路可退的處境下自然破釜沉舟誓死一戰,你這不到兩萬的兵馬,勝算幾何?」

    先禮後兵,荊州圖窮匕見了嗎?

    周泰不這麼認為,蒯越顯然在虛張聲勢。

    荊州真敢打,需要跟他這麼客氣?

    周泰笑意散去,表情七分威,三分怒,道:「哦?六萬雄兵哼哼,某在巴東治軍數年,早就恨不得大幹一場,黃祖那五萬蝦兵蟹將不足為道,荊州若真有強將雄兵,某倒是真想會一會。域名請大家熟知出巴東,某只帶了兩萬兵馬,大戰之後,某哪怕是全軍覆沒,黃泉路上,某也要仔細數清楚,到底有多少荊州軍給某陪葬」

    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周泰威勢強橫,蔣欽旁觀也露出幾分殺意,而蒯越無可奈何之餘,更加尷尬。

    荊州敢打嗎?真不敢。

    就算是一換一,荊州打完周泰,剩下不到四萬軍隊,恐怕連張繡都擋不住,就更別說曹操和袁術,如果周泰真死在了荊州,郭嘉會無動於衷?

    輕歎一聲。

    蒯越懇切地道:「周將軍,你我也算故友,在下斗膽問一句,你屯兵在襄陽外,徒耗錢糧,就算你打下了襄陽城,你家主公難道有兵力來駐守荊州嗎?」

    蒯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郭嘉剛守下關中,就算現在打下荊州,也沒有兵馬來駐守,硬要分兵來守,等同化整為零,自己削弱了實力,將會給敵人逐個擊破的機會。

    公孫瓚的敗亡,就是如此。

    郭嘉難道不知道?肯定知道。

    蒯越是真的好奇,是真的不明白為何周泰還不退兵。

    周泰冷笑道:「異度先生,你我當年立下約定,荊州與益州攜手進退,共保太平,結果呢?劉荊州背信棄義,揮兵益州邊境,我家主公命我來攻襄陽,不是為了荊州的屬地。襄陽淪陷後,我自領軍歸去,到頭來是誰坐收漁利得了荊州,我家主公毫不在乎,是張繡,是袁術,還是曹操,我家主公都懶得理會,總之劉荊州負了我家主公數年來的誠意,就該付出代價。」

    言之鑿鑿,理之滔滔。

    周泰的話,聽起來真的有理有據,而且很實在。

    蒯越心中冷笑:不為荊州屬地?如果郭嘉在關中戰敗,今日恐怕兵臨襄陽城下的就不是這區區不到兩萬的兵馬了。

    有一層弦外之音蒯越聽出來了。

    「周將軍,難道這代價必須是我家主公的性命嗎?」

    蒯越試探性地問道。

    如果非取劉表之命不可,那劉表肯定背水一戰,沒什麼好說的。

    周泰神色淡淡道:「若荊州真有議和誠意,那就拿出百萬錢糧來,好讓我向我家主公有個交代。」

    言畢,周泰拂袖一揮,送客。

    蒯越這回算是真的弄清楚了周泰,不,應該是郭嘉的打算。

    還真是夠狠啊

    荊州的兵馬一步都沒有踏入益州,反而損兵慘重,到頭來,還要支付百萬錢糧給益州。

    劉表會答應嗎?

    劉表答應了

    比起身家性命,比起太平無憂,錢糧算什麼?

    荊州文武從上到下死氣沉沉,心中憋屈。

    窩囊啊

    被人打到家門口,還要拱手送上錢糧請人家回去。

    這簡直就是恥辱。

    追根究底,誰也不能怪,荊州內部也有責任,蔡瑁張允這些前期為劉表出生入死的武將到了今天為何就懼戰了呢?

    因為前期他們要通過立功來爭權奪利,來上位攬權,蔡家坐穩了荊襄世族的頭把交椅,還何必腦袋別在ku腰上?

    人命往往就是越卑賤越無畏,越富貴越膽薄。

    周泰滿載而歸,回到巴東郡後開始募兵補齊折損的兵力,又派人給涪陵送去錢糧,讓涪陵的官員發佈告示,通過戶籍登記在冊的人口對漢平縣被屠戮親屬進行撫恤。

    太平軍前腳一走,荊州也開始積極運作起來。

    劉表經過這一次絕境逢生,痛定思痛,籌建擴軍事宜。

    諸侯,有軍隊才有安全感。

    在襄陽岌岌可危時,張繡沒有伸出援手,劉表供養在南陽的張繡危難之時指望不上,這讓劉表也醒悟過來,遲早有一天,他還是要剿滅張繡才行。

    擴軍,目標讓荊州擁兵二十萬

    只有這樣,劉表才能不再懼怕得到了關中後的郭嘉。

    先前的縮頭烏龜蔡瑁張允這會兒倒是蹦躂得比誰都歡,擴軍的事情他們一力承擔下來。

    顯然,他們的心思路人皆知,無非就是通過擴軍來進一步掌控軍權,況且這個差事他們不握在手中,難保不會讓其他同僚搶去,而後與他們分庭抗禮。

    荊州的戰事暫告一段落。

    返回長安後的郭嘉投身政務之中,這一場關中大戰後,他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

    太平軍凱旋長安,益州豪族與關中百姓夾道歡迎,自發地犒勞三軍。

    益州豪族們出錢出糧擺下慶功宴,不厭其煩地稱讚郭嘉龍驤虎視,折衝四海,威震天下……

    拒當了袁紹和曹操,保住了關中,不但是讓益州豪族們歡呼雀躍,百姓們也都鬆了口氣,他們所希望的太平日子,總算是有了盼頭。

    關中兩個郡,弘農與河東因為大戰緣故拖延了恢復生產的步伐,延緩了郭嘉強盛的步伐。

    這都不要緊,郭嘉有耐心,他熬得過天下任何一個梟雄,給關中數年時間,也將會讓郭嘉的實力再上一層樓。

    在未來的規劃中,郭嘉預計他將擁兵至少四十萬

    下一步戰略,郭嘉就是要休養生息後靜待官渡之戰的到來

    他會坐山觀虎鬥嗎?

    不會

    他要在官渡之戰最關鍵的時候,趁機席捲關東

    政務繁重,郭嘉廢寢忘食,在長安府中批閱公文,正埋首其中時,徐庶邁步走來,朝郭嘉說道:「主公,馬騰率親族遷往許都,路過長安來拜會主公。」

    郭嘉將筆擱下,還沒開始思考便先讓徐庶將馬騰請進來。

    在徐庶離開的當口,郭嘉思索起來。

    馬騰舉家遷往許昌,這肯定是曹操的手筆。

    馬騰想要成為天子近臣,曹操便給了馬騰這個機會。

    目的?

    郭嘉一想就猜個**不離十。

    遏制關中。

    馬騰不可能放棄兵馬和屬地去許都,他在扶風西面的兵馬和屬地,肯定有心腹接管,這樣,馬騰去了許都,曹操就等於捏住了馬騰兵馬的七寸,說來說去,還是要打壓郭嘉,鉗制郭嘉。

    進入堂中的馬騰沒有穿鎧甲,一身平凡的袖袍,在他這個粗獷漢子身上看不到文人的雅氣。

    「呵呵呵,使君風采依舊,戰無不勝啊」

    馬騰帶著爽朗的笑容給郭嘉拱手一禮。

    郭嘉淡笑著敞開一手請他入座。

    二人寒暄一番後隨意談笑,馬騰說明了他接到聖旨,帶著他的幾個兒子一同去許昌任職,扶風西面的兵馬和屬地,都交給了馬超接管。

    一切,都和郭嘉所料相差無幾。

    這些郭嘉也不在乎,他不會提醒馬騰曹操居心叵測,有些事,嘴巴是說不清的。

    正當二人談得興起,聊到往日一同並肩作戰的舊事時,徐庶又一次來到堂中,也不避諱馬騰在場,朝郭嘉拱手道:「主公,袁術遣楊弘為使者前來拜見。」

    袁術?

    楊弘?

    郭嘉哭笑不得,現在當今天下誰是過街老鼠?

    無疑就是袁術,誰也不想和袁術沾親帶故,人人避之不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