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 文 / 天天不休

    西涼軍就如同氾濫成災的蝗蟲一般,所到之處,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域名請大家熟知

    孟達見典滿已經在為數不多的兵馬追隨下縱馬奔馳向西南金城方向,他自己也趕緊揮刀砍翻一名從身邊路過的西涼鐵騎士兵,翻身上馬,剛跑兩步,卻聽到身後有人爆喝喚住他。[]

    「孟達,快來給老子受死!」

    「孟達,將頭留下!」

    從城內奔襲而出的八部將中的五位,距離孟達最近的成宜與馬玩見己方牢牢佔據上風,於是便瘋狂叫囂起來。

    孟達在郭嘉攻入關中後就在扶風駐軍,西涼的將領或多或少都跟他打過照面,所以在戰場上能一眼將他認出。

    此時此刻,成宜與馬玩一前一後緊追孟達,臉帶興奮狂笑似癲,也許擊敗太平軍是一件平生榮耀之事。

    眼看成宜越來越近,孟達忽然俯身抱住馬頭繼續奔逃,luan軍叢中,成宜在馬玩之前先追上了孟達,嘶吼一聲便揮刀去砍。

    矮著身子抱住馬頭彷彿沒有還手之力的孟達眼角餘光一直在關注著與他並駕齊驅的成宜。

    這一刀揮下來劈空掠影,若被砍中肯定死無全屍,但孟達早有準備,抱著馬頭微微傾斜便躲過了成宜的殺招,刀鋒在他身邊不足三寸之處掠過,而揮刀之後的慣性使得成宜側身面對孟達,中路大開!

    孟達眼光一寒,咬牙發力,他等的就是這一刻,以守代攻。就是要等對方露出破綻。

    成宜揮刀沒有斬下孟達的頭顱,反而在那一瞬後,孟達忽然腰腹發力扭身一轉,順勢而去反手揮刀,直取成宜項上人頭!

    或許是孟達狼狽奔逃的樣子讓成宜沒有料到對方居然會反擊,不,其實對方一直在等著這一刻!

    讓你先出手。就是在你揮刀之後的空當裡奪你性命!

    成宜只見一道寒芒從眼前掠過,眼中的情景忽然天翻地轉。從高俯視而下的一瞬間,他看到了從自身脖頸處噴流而出的鮮血灑落空中,他的頭顱已然飛起在空中劃過一道拋物線後滾落戰場。

    將成宜斬落馬下後,孟達挺直腰桿突然回頭一聲怒吼。

    「來呀!」

    成宜人頭飛落的場面讓緊跟在後面的馬玩嚇了一跳,又見孟達怒目圓睜的猙獰表情。4∴8065馬玩下意識地拉住韁繩,不敢上前與之交鋒。

    孟達震懾了馬玩之後立即縱馬奔去,一路上號召那些零散的將士與他一同向著西北方向逃去。

    在西涼軍後方,成公英縱觀整個戰場,當他看到典滿向西南方向撤去,而孟達又向西北方向逃去的時候。心有不甘地低吼一聲。

    「臨陣決機如此果斷,郭嘉麾下果然人人不可小覷!」

    成公英仰天長歎,微風拂過撥雲霧兮,成公英咬牙切齒又痛徹心扉。

    大勢已去!

    如果孟達不果斷派人去報信。反而要奮死抵抗,這是勇,但也是蠢!

    一萬步卒絕不是西涼軍的對手,陣亡殆盡只是時間問題。

    但初一交鋒孟達便兵分兩路撤走,一路西南,是去金城,一路西北,是向武威。

    而如此。即便留在眼前的太平軍被殺光,祖厲的西涼軍已經變成了孤軍。既達不到奇襲金城的效果,又讓太平軍得知武威空虛。

    這個時候。戰場上太平軍已經稀稀拉拉剩下不到千人,成公英忽然下令收兵。

    除了成宜戰死,其他將領意猶未盡,他們以為打了一個大勝仗,是好事。

    但是成公英的心卻已然墮入冰窖。

    聽到鳴金收兵的信號,馬玩,楊秋,張橫,李堪有些氣惱地騎馬返回,見到成公英就劈頭蓋臉質問起來。

    「成公兄,你這是何意啊?你瞧瞧,這戰場就剩下幾百人的太平軍,為何不趕盡殺絕?」

    「就是就是,咱們應該乘勝追擊直接殺去金城。」

    「唉,成公兄,你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嘛?叫我等出城來戰,現在大勝之勢近在眼前,怎麼就收兵了呢?」

    ……

    成公英深呼吸一口氣,面對四個人埋怨而又不解的目光,他輕聲道:「太平軍在交戰之初便派人向西南與西北兩面,我等現在殺去金城,西涼鐵騎或許能先敵軍報信的人趕到金城,可我等這些騎兵能攻城嗎?步卒跟不上,金城怎麼破?破不了金城,我等都是死路一條。而去西北送信的人肯定會將祖厲的戰況帶到,兵

    i武威的甘寧得知這個消息,你認為他會怎麼做?是派兵來打祖厲還是回師去救金城?又或者趁武威空虛,一戰而下?如今,我將選擇權交給你等,眼下肯定不能再留在祖厲,我等這兩萬兵馬,是回武威救主公,還是去打金城?」

    四將面面相覷,勝利的喜悅被沖淡,各個又滿心沉重。

    如果不能奇襲金城,又沒有步卒作為先登準備充分,短時之內肯定破不了金城,而太平軍打武威的前期會試探一番,謹慎為上,可一旦太平軍主帥得知韓遂主力不在武威,那麼一鼓作氣拿下武威會是最好的抉擇。

    他們該何去何從?

    四將最終不甘心地一致表決撤軍回武威救韓遂。

    這個決定很大成分是出於自保,去打金城等同孤軍深入,萬一打不下來就死無葬身之地。

    而後撤回武威,就算武威守不住,起碼還能突圍再向西北深處撤退,至少有個退路。

    西涼軍在四將以及成公英號令下直接大軍向武威方向而去。

    戰場上還剩下數百的太平軍將士也早已在西涼軍收兵的時候向孟達追去。

    這一戰從始至終極為迅速,但戰場上卻留下了數不盡的屍體,其中大多都是太平軍將士。

    直到翌日清晨,馬不停蹄向金城趕回的典滿才到了金城門下。

    「開城門!俺是孟將軍麾下校尉!」

    金城四men緊閉,城頭守軍沒有絲毫大意,也不見得是人人都認識典滿,所以守城軍沒有擅自打開城門。

    典滿滿面疲倦,騎在馬上氣喘吁吁,許儀也一樣身心疲憊,他顯得精神恍惚,目光無神。

    「你怎麼了?是不是受傷了?」

    典滿這會兒才有空扭頭看一看,身邊不到二十人,其中他認識的也只有許儀。

    許儀忽然放聲大哭。

    「五弟和九弟!」

    這星夜兼程向金城趕,許儀腦海中不斷重複的畫面就是郭燁揮刀抽在他馬背上的畫面。

    典滿頭一次看到許儀哭得十分邋遢,他咬牙切齒低著頭,拳縫中滲出血滴,可他能怎樣呢?

    軍機大事不容貽誤,他若在執行軍令之時徇私顧全兄弟,那他就不足以擔當大任,因為他分不清孰輕孰重。

    費詩出現在了城頭,瞧見城下渾身血跡的典滿還有痛哭流涕的許儀,這兩個年輕人,他都認識,此刻,他面色大變,沉聲下令開城門放這一行不足二十人入城。

    匆匆走下城樓,費詩來到城門口,入了城後的典滿剛要抱拳行禮,費詩一揮手開門見山問道:「究竟發生何事?」

    典滿如實答道,將孟達所率一萬兵卒在祖厲遭遇韓遂主力大軍的事情簡明告知費詩。

    「費大人,如今只有兩條路,要麼等大都督率軍回師來增援金城,要麼向主公求援。西涼軍若來攻伐金城,不出兩日,金城就會面臨四面被圍的處境啊。」

    典滿言辭急切,神色凝重。

    費詩這個時候卻反常地先望了望典滿身後那些將士,張口道:「還是先讓傷兵去治傷吧,此事我已心中有數。」

    典滿不可思議地望著費詩,

    i問道:「費大人,金城若有失,不光是主公討伐韓遂會半途而廢,甚至連大都督麾下的四萬兵馬都有覆沒之危啊?還是早作決斷向長安求援吧。」

    典滿所想,讓甘寧撤軍肯定是下下之策,而向長安求援,哪怕金城丟了,也能在五日之內打回來,依舊給甘寧率軍討伐韓遂提供保障,而韓遂的主力部隊,也都會葬送在這裡。

    費詩不溫不火,神色如常地讓將士們去治傷,得知消息的時候,他的確震驚,但冷靜下來後,反倒沒有任何顧慮。

    典滿跟在他身邊,就是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看看費詩打算怎麼做,反正不可能無動於衷,要不然他拚死殺出重圍來送信,豈不是白費一場?

    費詩上下打量典滿一番,發現他身上的血跡都是乾的,顯然都是敵軍濺在他身上。

    「其實,主公早已料到這個局面。主公在離開金城之前對我說過,韓遂若不想坐以待斃,那麼他唯一的機會就是在大都督率軍出征後奇襲金城,並且將城中糧草或掠奪或焚燬。」

    費詩的胸有成竹不是沒有根據,他的底氣來源就是他已做好面對這個局面的準備,而這一份底氣,是遠在數百里之外的郭嘉給他的。

    典滿目瞪口呆,反問道:「主公已經料到?」

    他扭頭看了看,也並沒有發現金城有數量龐大的守軍。

    「可這城裡守備空虛啊。」

    費詩點點頭,如實道:「沒錯,金城之內,只有我運糧隨行而來的三千兵馬,加上馬孟起原本留下的四千將士,這滿共也就七千人。」

    典滿難以置信。

    既然料到了敵軍有可能奇襲金城,為何又不做防備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