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七章 揮師東進 文 / 天天不休

    第七章

    揮師東進

    曹操從江陵啟程順江直下準備征服江夏郡,沿途感慨萬千,對於自己無法摘星攬月而自感卑微,這一種感慨,歷史上亞歷山大征服波斯時也曾有過,或許是天下梟雄在夢想之上的迷茫致使,令他們感到了人生的空虛。[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曹軍浩蕩的水陸兩軍從江陵開拔,那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一月初,在十月底,郭嘉從成都悄然前往了巴東。

    巴東大營

    帥帳之外,太平軍中威名赫赫的將領幾乎都匯聚在此,唯獨缺席的只有在關中的張遼和仍舊在涼州按兵不動的馬超。

    作為水師大都督,甘寧為武將之首,他本在漢中,郭嘉將他調來巴東,將漢中的水師交給了吳懿與吳班,並且指派法正前去作為軍師參謀。

    甘寧,孟達,周泰,蔣欽,四位將領站在帥帳外,看見從遠處帶著部將穩步走來的郭嘉,齊齊抱拳垂首行禮。

    郭嘉身旁跟著的人是郭燁,而後一眾人等有典韋,許褚,高順,張燕,鄧芝,張任,以及謀士賈詡,龐統。

    面對武將們的行禮,郭嘉輕描淡寫揮揮手徑直走入帥帳,隨手扯下身上大氅丟在一旁,然後將主位上懸掛的地圖扯下鋪在矮桌上,俯身注視荊州的地形圖,頭也不抬地問道:「曹軍與孫劉聯軍都在何處?」

    甘寧立馬走上來指了指地圖上一點,說:「孫劉聯軍在赤壁南岸已經駐紮下來,曹軍從江陵順江而下,水陸各分兩路,分別沿著長江南北兩岸邊緣推進,預料不出數日,南岸陸地上的兵馬會與孫劉聯軍交鋒。」

    郭嘉閉目沉思起來。

    帥帳內氣氛凝重,針落可聞。

    現在對於江東來說是危難時刻,但對於郭嘉而言也是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都心裡清楚,如若曹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下江東,郭嘉的形勢將會岌岌可危。

    眾將神情雄毅,都在等著郭嘉發號施令。

    猛然睜開雙眼,郭嘉張口果斷下令道:「龐統,擬一份軍令發去漢中,命吳懿接到軍令之後立即率軍從漢中出兵,攻下荊州北面的上庸與新城郡,而後一定要據守要塞,不得有失!」

    諸將神情嚴峻。

    這第一道軍令,便讓他們心情沉重。

    漢中只有五萬兵馬,上庸與新城的確防守不堪一擊,但在宛城,有曹軍的重兵。

    龐統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似乎這也是預料之內。

    從容接下軍令後,龐統立即就在帥帳之內提筆手書。

    郭嘉環視眾將一圈,沉聲道:「眾將聽令,回營整軍備戰,三日後,由我親自掛帥出征!」

    甘寧為首,武將齊齊抱拳沉聲領命,而後轉身走出帥帳。

    大家都瞧出來,郭嘉這一次是放手一搏。

    不但漢中出兵後沒了防守力量,就連巴東也不留下半點兵馬駐守。

    自郭嘉年中從成都率軍返回成都後,太平軍陸陸續續從長安不斷撤軍,每次都是一小股,而這些,都是軍中的精銳力量。

    此次前來巴東,郭嘉麾下可用兵馬只有他總兵力的一半不到。

    典韋率虎衛一萬,許褚率無當飛軍一萬,高順率陷陣營一萬,張燕率弩兵一萬,鄧芝率弓箭手一萬,龐德帶去長安的銀翎飛騎,也分了一萬悄然南下被郭嘉帶來了巴東。

    而這一萬銀翎飛騎將重新交給甘寧率領,巴東原有的五萬兵馬,仍舊由周泰與蔣欽統領。

    郭嘉的身邊,有張任帶領的新軍兩萬。

    這總兵力還不到十五萬,而出征之後,益州境內只有成都的近衛軍作為防禦力量。

    如果郭嘉東征折戟沉沙,恐怕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待諸將退去,龐統也擬好軍令,蓋上郭嘉的印後走出去派人傳達軍令。

    郭嘉靜坐主位之上,郭燁站在一旁思索著郭嘉的用兵意圖。

    天下人都從江東那邊傳播去的消息知道郭嘉與孫權結盟,並且承諾從巴東漢中出兵夾擊曹操。

    可是,郭燁不這麼想,他和孫權魯肅想法一樣,都認為郭嘉會強攻洛陽進而席捲中原,可是,偏偏一向奇謀百出行事出人意表的郭嘉,這一回,準備履行承諾。

    他對魯肅沒有一句虛言!

    本以為郭嘉又一次上演「狼來了」的拿手好戲,卻反倒令人意外地看到他真誠的一面。

    賈詡是郭嘉提出滅曹戰略後的堅定支持者,這一戰略堪稱曠古絕今,不但要機關算盡,更是要拿出身家性命作為籌碼,而這一環扣一環的戰略計劃中,眼前形勢和郭嘉在一年前所預料沒有任何偏差。

    不遠的未來,就是滅曹戰略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郭嘉閉目養神,郭燁與賈詡退出帳外避免打擾。

    剛走出大帳,郭燁跟上賈詡,虛心求教。

    「先生,父親意欲從巴東出兵東征,我怎麼看,都不像是要與孫權聯合抗曹,可其中玄機,我又百思不得其解。」

    郭燁的疑惑有根有據,曹操氣焰滔天,率軍順江直下,帶兵三十萬,只在江陵留下了曹仁率十萬鎮守。

    孫劉聯軍有多少兵馬?

    傾盡江東之力,不過精兵三萬,總人數不超過十萬,出征將領有周瑜,黃蓋,韓當,程普,凌統,呂范,丁奉,呂蒙。

    劉備有多少兵馬?

    本部一萬,公子劉琦麾下一萬,總兵力區區兩萬,可堪大任的武將僅有關羽,張飛,趙雲。

    孫劉聯盟總兵力十二萬,與曹操兵力相比,相差甚遠!

    郭嘉若要與孫劉聯盟一同抗曹,必然應聯絡對方,統一戰略計劃,至少也要約定好決戰的戰場,時間等等因素,這樣才能將聯盟凝聚起來的戰力發揮最大。

    可是,郭嘉前來巴東沒有通知外人,甚至連內部官員除了在成都的,其他郡縣的都不知道。

    賈詡側目望著已經成年仍舊保持著謙遜穩重的郭燁,低聲淡淡道:「公子,主公帶你前來,是希望你好好看著曹操如何從巔峰之上跌落下來,甚至,不得翻身!」

    郭燁面露驚容,反問道:「曹軍必敗?」

    賈詡漠然回道:「公子想一想曹軍勝算,便知答案。」

    說完,賈詡拱手一禮,邁步遠去。

    郭燁站在軍營之中,昂首望天閉目思索起來。

    天時,這天寒地凍,不利行軍,北方將士水土不服,難以適應這裡的氣候。

    地利,江東強在水軍,而曹軍則更適合陸戰,在長江上打仗,曹軍怎麼敵得過江東?

    人心,孫權雖稱不上仁德之主,但卻也沒有外人詬病的地方,曹操晉魏王野心曝露,攻伐荊州嚇死了劉表,深為天下人所不齒,如今還想要連江東一併吞下,自然不得人心!

    勢位,孫劉聯盟同仇敵愾,奮死一搏,而曹軍這些年勝仗接二連三,難免驕傲,從曹操南下輕敵之舉便可看出,大勢已去!

    這四樣,曹操一樣都不佔!甚至連他崛起之路依靠的人謀,他都沒有帶像樣的謀士在身邊。

    雖然曹軍兵力遠勝孫劉聯盟,可仔細一分析,似乎曹軍想要勝,勝算並不高!

    郭燁明白了郭嘉的良苦用心,帶著他,就是讓他親眼看著威風一時的曹操如何迎來生平最慘痛的失利!

    漢中

    治軍沒有絲毫懈怠的吳懿仍舊在督促將士訓練,營地外快馬奔馳而來,郭嘉的軍令到了!

    接到軍令打開一看,吳懿立即將族弟吳班招來,而後對他說道:「主公命我等即日率軍攻取上庸與新城,你立即去軍營點齊兩萬兵馬,我帶三萬,從漢水順流而下,上庸與新城郡縣治所有些微不足道的守軍,一日可破,屆時你守上庸,我鎮新城,一定要守住這兩郡,不能有失。」

    吳班沒想到這會兒居然有軍令,還沒緩過神,法正從外走入大帳之中,吳懿將將軍令交給法正過目,法正瞧了瞧,一言不發。

    「軍師,我與大哥離開了漢中,這漢中不設防了嗎?宛城可有曹軍五萬重兵,洛陽有十萬,新城東南向不遠地還有曹仁的十萬兵馬,這萬一曹軍趁機來攻取漢中,我等該如何向主公交代?」

    吳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漢中不但有著豐實的儲糧,還有大量的戰爭器械,這裡簡直是郭嘉戰略後勤部,關中和益州調度中樞就在此處。

    怎麼能不設防呢?

    法正渾不在意地笑了笑。

    「宛城的曹軍不敢動,因為洛陽不能有失。江陵的曹仁也不敢動,因為他是曹操東征的退路。不過嘛,防範未然,關中有主公近二十萬兵馬,我料不出三日,嚴顏便會率軍前來漢中。」

    法正知道郭嘉的一切戰略部署,漢中絕不可能一點兒兵馬都不留。

    曹操孫權都以為郭嘉會在關中傾盡全力攻打洛陽,但郭嘉只讓張遼造勢,兵馬卻在逐步回撤。

    吳懿和吳班聽罷沒了後顧之憂,立即整軍出發,順著漢水東進荊州!

    五日之後,吳班攻下上庸,吳懿與法正攻佔新城。

    曹操順江東去的大軍,來到了赤壁!

    郭嘉也已經踏上征途,近十五萬大軍直撲江陵方向!

    此戰,曹操認為是定鼎曹魏江山的一戰。

    而郭嘉,同樣認為是揮戈問鼎最重要的一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