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二十六章 孫權嫁妹 文 / 天天不休

    全文字無廣告

    第二十六章

    孫權嫁妹

    孫權不敢答應郭嘉的提議從江東出兵北上,最大原因就是渡江北進即便打下屬地,他也守不住,地勢向東,一馬平川,郭嘉有數量不小的騎兵,只要踏進關東,除了堅城,幾乎無地利能阻。[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長江,水師之強,才是江東的最大依仗。

    既然拒絕了郭嘉的提議,孫權只能說些場面話希望郭嘉馬到功成。

    郭嘉也不在意,到底孫權說的是不是實話,他心知肚明。

    歷史上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能在江陵強攻一年,可見江東有沒有兵馬和軍需。

    守江陵的武將曹仁打了一場漂亮的仗,孫劉聯軍顯然江東軍更強更多,出力攻打江陵自然功勞更多,結果曹仁把江陵丟給了劉備,江東幾乎當時都被驚呆了,給劉備建了一座公安城做據點,而後江陵又被劉備佔了,更讓江東孫權震驚的事情就是後面劉備席捲荊南瞬間崛起,江東不服,出力最多的是江東,結果劉備趁機偷利,因此,歷史上劉備入川後,孫權便先攻了江夏,劉備逼不得已跟江東劃分荊州。

    情誼談完了,彼此也都試探過了,孫權於是將這一次雙方會晤的正題擺上檯面。

    「使君,小侄家中有一妹,說出來不怕使君笑話,舍妹喜歡舞刀弄槍,平日最敬仰世間英雄,早已對使君推崇備至,敬仰萬分,如今舍妹已是二九年華婚嫁之時,江東才俊上門提親者數不勝數,但舍妹都瞧不上這些酸腐書生,唯獨對使君情有獨鍾,恨不能一睹使君英姿,舍妹的心思,我這個當哥哥的明白,所以想撮合此事,如若使君不棄,舍妹與使君能共結連理,兩家結下秦晉之好,也是世間一樁美談。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孫權滿目期盼地凝視郭嘉,讓郭嘉心底一顫,突然有些冷意從內心深處升起。

    孫尚香是不是崇拜郭嘉,郭嘉不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孫尚香年幼喪父,要說崇拜,只會崇拜大哥孫策!

    至於郭嘉是一方霸主不假,但他從不衝鋒陷陣,玩命的事情都是武將在做,他的勢力如日中天,可沙場威名,自然是甘寧許褚典韋等將更為出眾。

    要說天下有哪些人推崇郭嘉,其實是文人!

    文人瞧不起武將,但又想對武將頤指氣使,呼來喝去。

    所以,天下文人覺得郭嘉一介書生成就今日勢力令人刮目相看。

    最重要的是郭嘉手下那麼多武將都聽他指揮,文人憧憬郭嘉這般不用大馬金刀殺來殺去便能使喚武將的能耐。

    無權無勢的文人也因郭嘉開科舉給了他們魚躍龍門的機會,簡直對他敬若神明。

    全文字無廣告

    有權有勢的士族文人則對郭嘉愛恨交加。

    孫尚香只是孫權手中的棋子,政治犧牲品。

    因為郭嘉深知,如果沒有他,今天坐在這裡的是劉備,孫權只會把稱呼換成皇叔而已。

    眼簾微垂,郭嘉風輕雲淡地微笑道:「孫小姐垂青,我不敢當啊。吳侯,你也知道,我已年近四旬,家中妻妾成群,又怎能再耽誤孫小姐終生幸福呢?吳侯美意,我心領便可。江東自古出才俊,吳侯治下俊秀無數,孫小姐肯定能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

    孫權也知道自己嫁妹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

    這樁婚事如果成了。

    郭嘉在他面前的地位會降低。

    而且,也就給郭嘉肩上背負一道枷鎖,不能對江東有歹心。

    這是對郭嘉不利的事情,反過來,就是對江東有利,因此,孫權自然要極力促成。

    孫權一拱手,面露難色,眼神誠懇。

    「使君啊,我江東就算有才俊之士,可這天下,還有誰能與使君相提並論呢?舍妹對使君心之所屬,豈是旁人可以替代的?如若使君拒絕,舍妹才是真的沒有了終生幸福啊。」

    郭嘉面露錯愕,孫權這話真是有些讓他汗顏。

    這弦外之意很明顯就是孫尚香如果不嫁給郭嘉,後半輩子要麼孤老一生,要麼去尋短見。

    郭嘉低頭沉默著,站在他身後的甘寧不能譏笑吳侯,但視線正對而去,恰好是對面的呂蒙。

    甘寧面露不屑。

    不要臉!

    孫權這是硬要把自家妹子倒貼給郭嘉,做諸侯做到這份上,窩囊至極。

    呂蒙目露凶光,也對甘寧露出蔑視之色。

    給臉不要臉!

    江東孫小姐身份尊貴,花樣年華嫁給郭嘉這個一把年紀的中年人,是郭嘉的福氣!竟然還擺架子推脫,虛偽!不知好歹!

    郭嘉好像是沉思了一陣後,抬起頭看著神色期盼的孫權,最終答應了下來。

    這一答應不要緊,孫權趕緊順桿往上爬,笑呵呵地對郭嘉說道:「那請使君盡快來建業迎娶舍妹吧,我看此事宜早不宜遲,五日之內恭請使君駕臨建業。」

    郭嘉一愣,他本以為是江東把人送來江陵,這倒好,要他親自去建業接?

    甘寧面色大變,想要提醒郭嘉不可應承此事,但郭嘉忽而露出一抹笑容淡淡道:「那好,五日之內,我親自前往建業。」

    「好,一言為定!」

    孫權喜上眉梢,哈哈一笑,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因為自家小妹和郭嘉的婚事拍板定下來而感到高興,還是另有意味。

    正事談妥,雙方又談天論地一番後,天色漸晚,孫權送別郭嘉。

    站在返回的小船上,甘寧不解地問郭嘉:「主公,孫權明擺著沒安好心,為何主公要答應下來呢?主公去江東,打算帶多少兵馬?」

    郭嘉詫異地看著甘寧,反問道:「帶兵馬做什麼?送死嗎?興霸,這麼多年,你很少會說出這麼衝動的話。」

    甘寧關心則亂,的確沒仔細去想,郭嘉提醒他之後,他靜下心來去想。

    江東會不會有殺過郭嘉的企圖?肯定有。

    關鍵是江東冒得起險嗎?

    用聯姻作為鞏固江東安全的手段,這無可厚非。

    本意是結好郭嘉,如若暗中謀害,可能會引來滅頂之災。

    而這滅頂之災的危機從何處來?自然是江陵的近十五萬太平軍了!

    郭嘉是去建業迎娶孫尚香,帶多少兵馬去呢?

    帶得多,反而更危險!

    因為太平軍跟著郭嘉去江東,一路小心謹慎處處提防,人生地不熟,江東有意在暗處謀害,弄不好能讓太平軍全軍覆沒,這樣一來,郭嘉肯定死無葬身之地,能對江東有威脅的太平軍也遭受重創,反倒加害郭嘉會肆無忌憚。

    所以,郭嘉去江東,不帶兵馬去,反倒安然無憂,帶了兵馬,才是不智之舉。

    甘寧是想明白了,但心裡仍舊惴惴不安。

    返回江陵城,郭嘉將他的決議告知眾人後,武將們大驚失色,頓時諫言郭嘉不可前往建業,就算去,至少帶兵十萬。

    郭嘉和顏悅色地眾人說道:「我帶十萬兵馬去,別說我,十萬將士一個都回不來。此行建業,我只帶一千隨從足矣,張任,便有你隨我前往江東。」

    張任出列抱拳,毫不猶豫接下這個命令。

    武將們見勸不動郭嘉,於是扭頭看著賈詡和龐統,擠眉弄眼的意思是讓他二人勸勸郭嘉。

    就連武將都瞧得出這一趟江東之行殺機四伏,作為謀士時常以軍師隨軍出征的賈詡和龐統,不會看不出吧?

    賈詡垂首漠然,無動於衷。

    龐統倒是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出列,朝郭嘉拱手道:「此行江東,凶險莫測。還望主公三思。若主公不肯回心轉意,那就請主公做好應變之備。」

    前一句話是打發武將的,龐統勸了,郭嘉聽不聽,那是郭嘉的決定,他無力改變。

    後一句話,才是正題。

    戰事未開先想敗局,郭嘉要去江東,行,但是方方面面都要有個準備,萬一出現了變故,總該有個應付的策略吧。

    武將們一聽,望著郭嘉,這位主公一向謀而後動,不可能衝動行事,就看接下來如何安排。

    郭嘉面色一整,忽然嚴肅地說道:「郭燁。」

    郭燁沒有官職在身,也就是因為他是郭家長公子才能站在堂內。

    從容出列,郭燁一副等待吩咐的姿態。

    伸手指向郭燁,郭嘉朝左右文武看了看,嚴肅地問道:「諸位,他是我的兒子,如若我有不測,敢問諸位會不會齊心輔佐他以竟大業?」

    郭燁猛然抬頭,不可思議地望著郭嘉,立即跪下伏地惶恐地對郭嘉說道:「父親,如若此行江東真有性命之險,還望父親放棄。」

    堂中文武全傻了眼。

    如今郭嘉的勢力如日中天,過了這個寒冬,待明年甚至就有機會席捲中原,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怎麼現在托付後事?

    郭嘉不理會郭燁,又一次問眾人:「諸位,回答我。」

    堂中文武算是瞧出來了,郭嘉是非去江東不可,現在是要立世子了。

    萬一他有不測,郭燁就是新的君主!

    平情而論,在場文武大多都是看著郭燁成長起來的,甚至是從郭燁出生那一刻就偶爾教導他一些本事的長輩。

    這個燁公子,不見得如郭嘉那般奇謀百出智謀高超,但腳踏實地為人謙遜,是大家都看在眼中,在軍中磨練的日子裡堪稱典範,絕不是一個懦弱無膽之人。

    他來繼承郭嘉的大業,遠比郭嘉另外兩個還沒成年的兒子要更合適。

    眾人挑不出郭燁的毛病,要說郭燁缺少什麼,也就是缺少威名,但他年輕,資本雄厚。

    眾人還是沒有回話,這,這個場面,他們不能接受,不是不認同郭燁,而是死也不願看到郭嘉有不測。

    「回答我!江東孫權十八歲繼承孫策大業,江東文武合心戮力輔佐孫權近十年,難道江東文武能做到的事情,你們做不到嗎?!」

    郭嘉忽然氣勢威嚴,聲色俱厲。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