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六十章 白衣渡江 文 / 天天不休

    全文字無廣告

    第六十章

    白衣渡江

    孫權聽完魯肅的話,立即從矮桌上抽出一卷空白的竹簡,咬牙切齒地研好墨,提起一支筆沾沾墨汁便提筆手書。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站在孫權一旁的陸遜一看到那竹簡上開頭的稱謂,面色一驚,立即俯身下去,握住了孫權的手。

    「主公,三思!」

    孫權抬起頭怒目圓睜,與陸遜眼神對峙。

    那竹簡上的開頭便是「魏王」

    陸遜已然猜到孫權要做什麼,而孫權此刻並沒有失去理智。

    依甘寧的態度,只要他踏平荊州,江東肯定難以苟存。

    江東要突施冷箭偷襲太平軍,就必須要與曹魏聯合。

    但是先前曹丕寫信給孫權,希望兩家結盟,孫權沒有回信,現在再回,則要付出代價。

    「伯言,我很清醒。」

    孫權儘管一副怒火中燒的表情,但口齒清晰,言語沉重,沒有任何猶豫與含糊。

    陸遜閉目一歎,緩緩鬆開了手,孫權修書一封,一氣呵成,然後命人火速送去鄴城給魏王曹丕。

    同時,柴桑的江東軍全部調往江夏郡,交給周瑜統領,陸遜隨軍帶去孫權的密令。

    在鄴城的曹丕心焦如焚,掛念著襄樊的戰況,當曹仁派來送信的人把樊城戰報呈給曹丕後,曹丕看過後幾乎從位子上跌落下來。

    嘩啦

    曹丕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魏王國的官員在大堂中各個面面相覷,完全不知道樊城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能夠讓曹丕如此失態!

    於禁率領援軍與曹仁的兵馬匯合之後,兵馬數量是超過甘寧所率太平軍了啊!

    即便不勝,至少不敗吧!

    但是當陳群將戰報的詳情公之於眾後,鄴城所有文武面無血色,王都震動!

    「於禁匹夫!你負了魏王!」

    徐晃,夏侯淵,李典等將聽到於禁竟然投降了甘寧,頓時破口大罵。

    他們口中的魏王顯然不是指曹丕,而是曹操。

    作為跟著曹操一路崛起征戰八方的於禁竟然選擇了投降而不是戰死效忠,這簡直是一件與忘恩背主沒有區別的事情。

    並且,這件事更加打擊軍中士氣,三軍主將,就這麼投降了?

    文官這邊想的更多,於是有人出列建議曹丕遷都!

    這個遷都不是遷魏國王都,而是許昌帝都。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一旦樊城失守,襄樊易主,甘寧打不打宛城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許昌就有淪陷的危機。

    劉協是一把雙刃劍,曹操用起來的時候是傷敵,如果淪落到別人手中,將會是對曹魏一次重大打擊,哪怕現在曹丕手上的劉協價值不如從前,但也不能落在郭嘉手上。

    所以,文官建議遷都。

    曹丕心膽俱裂,面對眾人齊齊建議他遷都的情景,心涼如冰。

    如果把帝都遷來河北,則等同曹魏已經做好放棄中原的打算,這退一步,並非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沒有中原的曹魏,遲早必亡!

    正當大堂內陷入一片寂然之時,又有侍衛從外走來,呈遞了一份來自江東的信函。

    曹丕眼神陰鷙,孫權這個時候給他寫信,他以為孫權是不安好心。

    先前,他寫信給孫權建議兩家聯盟,共同夾擊太平軍,結果孫權沒有回信。

    現在樊城遭受重大失利,孫權卻來信了!

    是落井下石嗎?

    一臉陰沉打開孫權的書信,曹丕臉上的陰雲忽然漸漸散去,驀然發出一絲輕笑,繼而張狂大笑起來。

    降書!

    孫權竟然出乎曹丕意料地送來了一份降書!

    主動上表稱臣!

    並且在信中寫道:以討寧自效!

    這是要用甘寧的人頭來作為投降的誠意!

    曹丕大手一揮,喝道:「遷都?不!諸位,這一封,就是孫權向孤呈上的降表!」

    所有人驚詫不已,好似遭到晴天霹靂。

    孫權主動投降了?

    頓時堂內響起嗡嗡騷動聲,文武左右議論此事,有人狐疑,有人驚喜,也有人事不關己般淡定。

    曹丕慢條斯理地捲起孫權的降書,他不會天真的以為孫權上表請降代表江東的屬地都歸曹魏了,這是一種聯盟的姿態,是孫權表達誠意的做法,如果只是普通一封書信來結盟,曹丕必然會心生疑問。

    但是降書,絕不是輕易能夠呈上來的。

    有了這個降書,天下諸侯地位中,曹丕始終壓在孫權之上,同時也意味著孫權背棄了與郭嘉的盟約,轉而與曹魏共同進退。

    孫權要在甘寧背後捅一刀,這是曹丕朝思暮想的事情,於是他當即喝令:「徐晃,命你帶兵三萬星夜兼程前往樊城,不得有誤。」

    在曹魏現有武將中,最重量級的武將非徐晃莫屬,而曹丕將他派出戰,則也是一種態度,一種告訴孫權他對堅守樊城的信心,兩家一同夾擊太平軍!

    曹丕能夠調動的兵馬不超過五萬,能讓徐晃帶兵三萬去馳援樊城,更加是表明了他破釜沉舟的決心。

    「且慢。」

    司馬懿卻在此時出列。

    曹丕見狀,疑問道:「仲達有何事?」

    司馬懿眼簾微垂,淡淡道:「魏王調遣徐將軍前去樊城,此舉妥當,不過,下官以為,與其讓我軍與甘寧正面交鋒,不若挑起甘寧與江東的戰端。」

    曹丕一聽,頓覺有理,於是讓司馬懿說下去。

    司馬懿走到徐晃面前,躬身一禮,沉聲道:「將軍率軍抵達樊城後,不可與太平軍硬拚,可讓將士把帶走孫權已經投降並且準備偷襲太平軍的事情寫在布上,用箭射入太平軍營中,將此事告知甘寧,看他如何行事。」

    啪啪

    曹丕拍案叫絕,老臣程昱,荀攸等人也對司馬懿更加刮目相看。

    假如甘寧得知孫權已降曹魏,並且打算偷襲他的後方,那甘寧該怎麼做?是調過頭去和孫權生死搏殺一場嗎?還是不為所動等著後方噩耗傳來呢?

    至於孫權既然已經遞上了降表,那肯定在軍事行動上有所部署,即便甘寧回過頭去發現孫權沒有來開戰,但已經有了軍事上的準備與苗頭,那至少也能讓甘寧開始防備江東,解除樊城危機。

    不管怎樣,結果肯定是對曹魏有利。

    最美妙的局面,自然是太平軍與江東來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曹魏去坐收漁利。

    徐晃帶兵三萬,星夜兼程奔赴樊城,當他抵達樊城之時,首先便突襲太平軍在樊城外東面的屯,聚塚屯!

    孟達措不及防,戰敗而歸,徐晃成功殺入樊城之中,與曹仁匯合。

    得到戰報,甘寧親自上陣準備督戰。

    烈日炎炎,甘寧又一次出現在了高牆之上,面對樊城,甘寧想不通徐晃主動跑進這個牢籠裡所圖為何。

    按道理與曹仁裡應外合才對,但徐晃偏偏反其道而行。

    城門大開,徐晃氣勢雄渾地率軍出來,全部清一色的弓箭手在他周圍。

    「徐公明,你也是來送死的嗎?」

    甘寧站在高牆之上,居高臨下,滿面不屑。

    徐晃廢話不說,當即揮手下令弓箭手放箭。

    箭雨遮天,朝太平軍射來,但是甘寧看著漫天箭雨,心中驚疑更甚。

    徐晃的弓箭手放出的箭矢軌跡是一個拋物線,從空落下後的威力銳減,又是一個反常的舉動!

    隨意地抓住一枚箭矢,甘寧看到箭頭上掛著一張白布,扯下來展開定睛一瞧,頓時眉頭驟起,再舉目望去,徐晃已經帶兵撤回了樊城之中。

    回到軍營帥帳中,甘寧面沉如水地盯著矮桌上的那白絹,上面寫著孫權已經投降魏王,並準備偷襲江陵。

    魏王曹丕為何命人警示甘寧呢?

    上面寫道兩軍對戰各為其主,但甘寧神威就連曹丕也仰慕不已,不願見到甘寧就此枉死小人之手,於是希望甘寧撤軍,避免血光之災。

    周泰,孟達二人一同走入帥帳中,兩人手中也拿著白絹,不光他們,太平軍中不少低級將領都看過了這上面的內容。

    「大都督,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周泰和孟達也拿不定主意,事情真相光憑猜,是猜不到的。

    甘寧心裡也在掙扎猶豫,但是很快,他眼神凌厲起來。

    「這必定是敵軍的詭計,眼看樊城將破,於是挑撥離間。孫權小兒,給他一萬個膽子,他都不敢踏出江夏郡一步!」

    聽甘寧這麼一說,周泰孟達只好聽命行事,繼續圍攻樊城。

    江陵,夜半三更。

    月朗星稀,夏夜無風,龐統與蔣欽站在江陵城頭,遙望遠處一望無垠的江水,二人表情十分沉靜。

    「軍師,此事事關重大,末將想聽你親口保證,此事,軍師確定是主公的命令?」

    蔣欽神色堅毅,不容一絲兒戲。

    龐統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將軍只管行事,千萬不可貽誤主公大計!」

    蔣欽一聽,頓時心裡有底了。

    而在遠方的江面上,忽然出現星星點點的商船,從岸邊望去,每隻商船上都站著白衣錦袍的人。

    沿途有人詢問起來,他們便聲稱是商旅。

    當岸邊的士兵將這個消息傳給在江陵城頭的龐統後,龐統沒有做出任何指示。

    俯視遠處江水,商船靠岸,白衣商旅接連上岸。

    龐統驀然轉身,醜陋的面龐浮現邪氣盎然的笑意。

    「白衣渡江!孫仲謀,你終於出手了!」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