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八十六章 八陣圖現 文 / 天天不休

    第八十六章

    八陣圖現

    二十萬大軍出征的糧草軍需是非常巨大的,好在郭嘉在秋收之際把曹魏的兵馬都嚇退到了河北,取下中原之後,休整的同時也是在徵收糧草

    在前線焦急等待的甘寧摩拳擦掌就等著殺入徐州,待十一月間,終於等來了郭嘉的大軍。

    不論是進攻襄樊,或是郭燁率軍蕩平江東,都不如此次征伐徐州的陣勢浩大。

    太平軍總兵力二十萬,除了張遼與趙雲,還有留在江南震懾荊州揚州兩地的典滿所率青年軍,太平軍其他將領,悉數隨軍出征。

    甘寧,馬超,許褚,典韋,魏延五將為先鋒,周泰,蔣欽,高順,張燕,嚴顏,龐德等將為中軍,張任,鄧芝,孟達,蕭仁為後軍大將。

    雄糾氣昂帶著席捲天地氣勢的二十萬大軍兵逼徐州城。

    郭嘉坐在中軍的戰車上,穿著一身鎧甲,四平八穩地坐著,在他左右,有郭燁,賈詡,龐統,法正幾人。

    天地色變,肅殺瀰漫,太平軍兵臨四門緊閉的徐州城,壓城欲摧。

    各軍陣勢列開,郭嘉並沒有下令四面圍城,只派出斥候關注其他三門的動靜,劉備若逃,那正中郭嘉下懷,他這裡可是有六萬鐵騎躍躍欲試呢。

    陣型讓開道路,郭嘉的戰車行駛到了陣前,現如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郭嘉比之去年江陵外遇見劉備時,完全卸去了盛氣凌人的姿態。

    觀望左右一番,絕世猛將騎在馬上並肩而立,郭嘉望了眼沉寂的徐州城,不知此刻劉備在想什麼。

    論猛將,郭嘉不輸他。

    論兵馬數量,沒有可比性。

    論兵種配合,郭嘉有騎兵,有強弓勁孥,也有重甲長戟的虎衛,普通步卒也就不在話下,無論這場仗怎麼打,郭嘉都勝券在握,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和劉備來一番對話,這在春秋戰國是一種禮儀,兩軍交戰,開戰之前都要有一番交涉。

    「劉玄德,出來說話。」

    郭嘉從座位上站起,握著佩劍立於戰車上,朗聲高呼,口氣平淡。

    他一句話,讓徐州城上的守軍都好似渾身顫抖了一遍。

    沒過多時,同樣身披銀甲的劉備現出身影,居高臨下一臉複雜地俯視郭嘉。

    「郭奉孝!你身為漢臣,理應興兵除暴匡扶漢室,現如今你雄兵在手,眼看可收服漢家山河,如若你肯扶持天子還朝,我願開城與你戮力合心,一同為重興漢室盡一份力」

    劉玄德,那個永遠滿口仁義道德的劉皇叔,此時此刻,仍舊大義凌然。

    郭嘉聽罷,嗤鼻一笑,感到十分遺憾地搖了搖頭,歪著腦袋仰視徐州城那滿面肅穆的劉備。

    皇叔已老,野心猶在。

    「劉備,這一刻,應是你窮途末路破釜沉舟的謝幕一戰,你是男人嗎?是男人就開城門來戰!死,死又如何?不要再用漢室,再用天下蒼生來作為掩飾你野心的幌子,你匡扶漢室,曹丕稱帝時你在做什麼?難道忠君為國的劉皇叔不應該抱著必死之心趕赴國難嗎?劉備,作為混跡天下數十年的一位梟雄,你若想跟我談條件然後再俯首稱臣,癡人說夢!你要麼現在降,我給你一個繼續回去織席販履的機會。要麼現在出城決戰,別讓我攻破徐州讓你斷子絕孫!」

    郭嘉不想跟劉備多費唇舌,說罷之後就坐了下來,只待劉備做個抉擇。

    「郭嘉,你!」

    劉備氣血翻湧,郭嘉這般直言不諱比用刻薄挖苦的言語奚落他更讓他感到憤怒,因為郭嘉說的都是實話。

    轉過頭,劉備畢生希望都寄托在了諸葛亮的身上,而此時此刻,諸葛亮風姿瀟灑,仍舊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

    「軍師,眼下我軍該如何?」

    劉備神色陰晴不定。

    撤,撤去哪裡呢?

    或者說逃,無處可逃。

    即便郭嘉沒有騎兵,他劉備又能帶著兵馬逃去哪裡呢?

    城池屬地都被郭嘉佔據後,只能淪落荒野的劉備,則就變成了匪!

    戰?

    守城還是出城戰?

    輕搖羽扇的諸葛亮神色平靜地說道:「主公,誓死守城,十日內必敗。還是出城決戰吧。」

    在徐州,已經有過一位梟雄在守城中最終隕落:呂布。

    當年曹操的兵馬不如現在郭嘉多,現在劉備的兵馬也不比當年的呂布多。

    呂布是被手下出賣,因為曹軍圍城,壓力每日劇增,不光是殺伐的壓力,還有心理壓力。

    劉備保證不了被重兵圍城後數日,他治下軍隊會不會發生兵變而出賣他。

    出城一戰,早死早超生,若真有奇跡,則也只會在出城決戰中發生,守城的話,只會將兩軍的實力差距與日俱增。

    猶豫半晌,劉備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相信諸葛亮。

    徐州城城門打開,劉備所有兵馬,三萬人走出城,分別由關羽,張飛,陳到三人率領,而在三萬大軍身後,諸葛亮白衣清逸,騎在馬上也出到城外來,並且位於軍隊正中的後方,讓開道路的正對面,恰好是郭嘉。

    「諸葛孔明,我以為你會送一座徐州城給我呢。」

    郭嘉坐在戰車上雙手拄劍,朗聲朝對面的諸葛亮說道。

    當劉備從夏口撤軍去往合肥時,郭嘉那時懷疑過諸葛亮的用意。

    按道理,劉備佔了合肥,斷了江東北上的路,則變相逼得江東只能打荊州的主意,這是對郭嘉佈局有利,因此郭嘉鬧不清楚這個諸葛亮到底心底在想什麼。

    是想用震天之功來換取信任嗎?

    那麼當郭嘉兵臨徐州之時,諸葛亮不應該還在抵抗,可偏偏,現在兩者在戰場相逢,並且對峙。

    諸葛亮風輕雲淡地笑了笑,朗聲朝郭嘉回道:「光天白日,使君怎麼就做起夢了?使君,在下有一請,敢問使君是否有膽與在下一戰?」

    下戰書?

    現在這個情景下戰書?

    郭嘉覺得不可思議,只要他一聲令下,二十萬大軍頃刻間就能淹沒掉對面那三萬兵馬,而諸葛亮要與他一戰?單挑嗎?

    別的不敢說,郭嘉倒是不認為他和諸葛亮單挑會輸,只不過諸葛亮應該不會傻到真的用這種方式能讓郭嘉上當。

    「哦?願聞其詳。」

    郭嘉嘴角一揚,來了幾分興致。

    秋風蕭瑟,諸葛亮衣襟飄動,騎在馬上的他隨手一揮羽扇,在他面前的三萬大軍齊齊行動,聚散有度,一片煙塵之後,剛才三個方陣的大軍儼然變幻成了另一幅景象。

    先前打頭的三位大將關羽張飛陳到全部集中在了陣型中後方,主要兵力都在中路集結,分作魚鱗狀的小方陣,梯次配置,前段微凸。

    「哈哈哈哈!諸葛孔明,這戰書,我接下了!」

    郭嘉帶著一臉興奮之色站起身,劍指對面的諸葛亮,從容答應下來。

    然後,郭嘉扭頭笑著道:「燁兒,瞧出來了嗎?」

    郭燁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此為魚鱗陣,首重進攻!」

    郭嘉繼而問道:「如何破之?」

    郭燁脫口而出:「此陣弱點在尾側。」

    郭嘉雙手一拍,對一旁的龐統道:「傳令下去,讓典韋率一萬虎衛在中間抵擋,高順率陷陣營從兩翼迂迴敵軍後方破敵!」

    對面三萬敵軍呈魚鱗陣緩步逼來,郭嘉這邊命令一下,令旗揮舞,典韋立即率領虎衛出現在了敵軍正面,而高順則帶著陷陣營立即殺出,從兩翼而過,直衝敵軍尾段。

    魚鱗陣強調進攻,尤其是集中中部力量撕破敵軍中路的防守,所以陷陣營從兩翼過,敵軍如果散開與陷陣營廝殺,則自亂陣腳,如若不管不顧,又讓敵軍偷了後方。

    諸葛亮瞧見郭嘉派出的兵馬竟然直擊要害,算是意料之中,但凡真正有勇有謀的將領面對軍陣,都要思考如何破陣,假如不能直擊要害,則會形成潰敗。

    這魚鱗陣,最大的忌諱便是從正面迎敵硬衝,而致命的地方,則是後方,倘若敵軍不知如何應對這種陣法,將會陷入十分被動的處境中。

    眼看陷陣營就將來到魚鱗陣後方進行致命一擊,諸葛亮當即下令,變陣!

    前方統軍的三位將軍得令,三萬兵馬組成的魚鱗陣立即又是全軍行動,一眼望去會覺得很混亂,實際上只在片刻之間,魚鱗陣便形成了圓陣,這樣,陷陣營便沒有了突破口,倘若要硬衝,則會被圓陣在不斷行動之中形成局部優勢剿殺陷陣營。

    高順眼看敵軍變陣,剛要喝令陷陣營止步,卻聽後方傳來金聲,這是暫退的信號,正如高順所願,陷陣營則在金聲響起後第一瞬間便向後撤退。

    郭嘉忽然瞇起眼睛,露出幾分凝重的神色,前方敵軍從魚鱗陣變為圓陣後,在陷陣營撤退之際,又變幻陣型,只在眨眼間,呈現出了一個新的陣型。

    關羽張飛陳到三將仍舊在大軍中後,有重兵保護,陣型前方伸展出兩翼,猶如左右伸開的一對翅膀。

    「鶴翼陣!」

    郭燁滿目震驚,不是震驚這個陣,陣型不難,難的是軍隊在眨眼之間三度變陣,從容不亂。

    郭嘉則扭頭望向同樣滿目不可思議的龐統,問:「士元,你可知道諸葛孔明擺出的是什麼?」

    剛才郭燁已經說出陣法之名,沒道理郭嘉明知故問。

    龐統怔怔地望著郭嘉,只聽郭嘉語氣中透露著一股難以抑制的興奮,緩緩道。

    「諸葛孔明,八陣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