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詭異謎團

第四卷 忠義堂 第七十五章 年羹堯、劉伯溫各自的傳說 文 / 水木四

    這麼一說,更是令得愁雲密佈在了眾人的頭上,他們一個兩個誰都不能拿出方法來。

    逍矣看看大家愁色難散,他是一個逍遙的人,當然不喜歡這種沉悶的氣氛,便說:「來!大家看看!我為大家表演一下節目!」

    「這……」他們都看著逍矣,逍矣不由是笑了,說:「來嘛!大家來娛樂一下嘛!可不能總是這樣的,不老也得變老啊!常懷樂觀之心才能好啊!愁來愁去的也不可能想到好方法,還是先來娛樂一下!我給大家表演一下戲法!」

    擺了一個圓形的桌子,讓大家都在桌子的四周坐好。逍矣手中拿著一把尺子,只見逍矣先是唸唸有詞的,然後是一拍尺子。

    神奇的事發生了!立即是有長七八寸的小人落到了圓桌之上,合聲以演戲劇

    人發出了呦呦嚶嚶的聲音,聲音就像是四五歲的小孩一樣。再一看這些小人的穿著打扮都像是舞台上戲子所穿戴的戲服沒有兩位。他們的表演也是一樣的。

    生:「求神,求神,誠心禮佛來求靈神,同小姐你三生有幸,同小姐你成為情人,好心嬌姿你憐憫!」旦:「勸你說話謹慎,嬌花休想過問,喂,勸你要立品行,快快離開,咪咁黏身。」生:「小生熱情太甚,初相見心中愛玉人,我初初學人去蜜運,喂,省我貓面太無癮。」

    這個所唱的戲曲和舞台上所見的都是一樣的啊♀些都是真人?可這些所謂的小人從哪裡來的啊?真是奇了!怪了!

    戲中所演的正是和舞台上所見的唐伯虎點秋香是一模一樣的。唱詞也是一樣。只是有些不同的是♀些小人中還帶著滑稽之色,讓人忍俊不禁。

    當戲演完了,逍矣是一拍尺子,這些小人就是快速地全都消失不見了,不得不讓人驚訝。

    張建輝見狀便問:「哇!這是什麼啊?這些小人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怎麼回事啊?」逍矣笑了,說:「五雷法!我剛才使用的是五雷法,所有學會五雷法的人都能夠驅使成精的狐狸。成精的狐狸是可以變大也可以變小的,所以我就讓他們變小了來演戲以作娛樂,逗逗大家。不要讓大家愁眉苦臉的,這樣可不好啊!哈哈!」

    雲中子說:「我們在陣時見到了五雷轟於陰陽的部位,想必就是彰靈和曼香的法力之強,像是無師自通學會了五雷法吧?因為在五雷的時候還見到了許多隻狐狸俯伏臣服於陣外。它們就像是在等候著命令一樣,久久都不敢離去≡到彰靈的神識被魔君所據,狐狸們才驚慌失措地離去了。」

    逍矣應道:「是的!就是這樣!成了精的狐狸,一旦是見到五雷法,它們除了服從沒有其它的法子,所以它們就會聚集而來以候命令!因此你們才看到了那情形。」

    張建輝不由感歎道:「哇!真厲害啊!五雷法太好了!我也想學啊!不過要是有會五雷法的道士召狐狸去偷東西,迷惑人以騙人,再或者是狐狸精那樣的狐妖都是可以幻化成絕世美人來行**,那是不是也可以啊?」

    逍矣立即搖頭了,說:「不行!要是那個懂五雷法的道士敢這麼做的話。他的報應立即就會到來了!必受天譴啊!要是像我這樣只是讓狐狸來演演戲,那也無傷大雅,娛人娛己啊!要是用作這樣是完全可以的!」

    張建輝一聽不由是失望地搖了搖頭,正所謂是消越大,失望越大,看來懂此等奇術還真的不能亂來啊。

    逍矣又說了:「而且你以為五雷法很容易學的啊?難學且不說,重要的是你還要有天賦才行啊!而且有天賦還要刻苦下功夫啊!不然是絕對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是練了幾十年才算是略有小成呢!」

    張建輝如此一聽,不由是吐了吐舌,想要練成可真的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呢。不過張建輝先前也是隨便說說,他可不是真的想去學這難學的東西呢。

    或許真的是逍矣的放鬆心情真的是起了作用,衛道想起了一個故事,便說:「我以前聽說過一個民間故事,當然這是民間故事c實性並不可靠!可是我們現在是有什麼就試什麼了!」

    逍矣說:「衛道,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我們就權當聽聽故事。放鬆一下,說不定聽聽故事也能知道秘密啊!」

    「好!」衛道一笑,便開始敘說了。

    傳說清朝雍正年間的一個大將軍年羹堯驍勇善戰,舉國皆知,稱為「年大將軍」。有一次他帶兵經過四川的時候,忽然間是刮起了一陣風沙走石,天地立即是暗了下來。

    年大將軍軍法嚴厲,士兵們皆守軍法,無人敢違逆,一言甫出,部下必奉令唯謹。有一次他乘轎子外出天降大雪,隨從扶轎的的手上積滿了雪花,手指都快凍掉了。年羹堯心生憐意,便說了一句:「去手!」

    隨從沒有領會年羹堯的意思,紛紛地拔出佩刀各自斬斷了自己扶轎的手,立即鮮血染紅了雪地。由此可知年羹堯的凶殘和暴戾以及他治軍之嚴,一言既出,無不服從命令,不論是怎麼樣的命令。

    言歸正傳,一陣的飛沙走石,亂舞亂飛之中,好久這才酮下來。年羹堯便令斥侯前去打探,回報上面自狂風吹過之後,露出了一碑。

    年羹堯令人上前以查此碑寫著些什麼,部下回報是三國時的諸葛亮所寫的勸告,先說年羹堯怎麼的威震天下,權勢熏天,可是威權之下危險也大,勸年羹堯速速地棄官以表家性命,不如學赤松子、張良學道以保長壽,以保安康。

    年羹堯親自來看,不以為然,反而是笑世人故意假借諸葛亮之名來笑話自己,他功勞之大之高,皇上也不會把他怎麼樣的,安全至極。

    所以年羹堯不由是認為這不足為慮,世人的妒嫉罷了!不如不理!可是不久之後,年羹堯就收到了雍正皇帝的警告,可是他並不為此而收斂,因為覺得自己受到雍正皇帝的這麼恩寵,不可能忽然之間就會被害吧?

    就在這個時候石碑是裂開了,而上方的土泥也是倒將下來,把碎裂的石碑給掩蓋住了。年羹堯也就不把這一件事放在心上了。

    可是事實就是與他所想的一樣,他功高震主,不知收斂,天下人還傳雍正皇帝所辦的一些事是年羹堯所說給雍正聽的,然後才做的,所以這樣無疑就是大大地傷了雍正皇帝的心了,雍正皇帝自然是不能再留年羹堯,並將年羹堯給賜死了。

    ………………

    衛道把這個故事給說完了,說:「當然這個只是民間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也不去追究就是聽上一聽!」

    逍矣便又說:「啊!你這樣一說,我也想起了一個故事!民間傳說,千年前有姜子牙,再一千年又有一個孫子和孫臏,再千年後到了三國有諸葛亮,又一個千年後有劉伯溫,再一千年後會有哪個智者?就拭目以待看歷史怎麼給出個答案吧!現在我要說的就是諸葛亮與劉伯溫的這一個傳奇故事!」

    於是衛道他們也專心地聽逍矣說說諸葛亮與劉伯溫的故事了。

    據說明朝國師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三大軍師之一的劉基劉伯溫是白猿轉世,從小就是聰明無比。後來目睹了元朝的**最終在一次機會遇到了正枕在扁擔之上睡覺的朱元璋,那時的朱元璋還沒有叫做朱元璋名字是朱重八,而且沒發達呢。

    傳說劉基一家曾得白鶴仙師這個風水地理師的點化,把先人的屍骨葬於家後面的五峰山腳下。不知是不是風水起效,劉基之母見一白猿,情不自禁地在白猿的帶領吞下一顆明珠,不久之後就生下了劉基。而在劉基之母所經過的地方有一白猿洞。

    據說劉基年輕之時,太聰明了,很多先生都教不了他,他又是很無奈,直到進了白猿洞,守在洞口的石像道士顯靈幫助他進白猿洞尋得無字天書,從此學識大進,集諸家所學於一身,「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手握玉帝所賜的斬仙劍,雖是神仙,身為凡人的劉基也能將其給斬殺。

    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定都南京驅遂韃虜恢復中華,此時志得意滿,就認為諸葛亮也比不上自己,畢竟自己可是佐明主以定天下,諸葛亮卻沒有能定天下!要論聰明才智,從今以後就應該是他劉伯溫以代諸葛亮了。

    劉伯溫到四川以在諸葛亮墓前以表古今智者第一當屬他劉伯溫,諸葛亮也應該是靠邊站。就在這時,一個山洞映在眼前,山洞前有字:「基敢進否?」

    劉伯溫不怕,他進了,沒有想到洞中另有乾坤,卻是有八卦陣,劉伯溫也是熟識八卦陣的,古今數千年來,他認為他對八卦陣的熟識是第一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