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 文 / 七月初三

    第34章你就是武則天

    下午的射獵時間成了陳其一個人表演,由於李恪的刻意安排,讓陳其展露一下自己的才華,所以,李恪的一幫兄弟倒也沒有搶陳其的風頭。

    陳其沒有辜負李恪對他的期望,射獵不少。特別是射殺一隻麋鹿的時候,讓大家看到了他天生神力的震撼。

    陳其和李恪等人尋找獵物的時候,現了一隻麋鹿。李恪刻意相讓陳其,「陳其,你來。」

    陳其領命,彎弓搭箭瞄準了步之外的麋鹿。可是,麋鹿陳其剛瞄準的時候突然從草叢衝出,向著前方的樹林跑去。

    陳其沒有追,他將四石的弓拉的滿滿的,一直瞄著奔跑的麋鹿。就麋鹿快要進去樹林,快要消失他的視線的時候,他鬆開了拉弦的手。

    手一鬆,箭就像出了槍膛的子彈一樣,帶著強勁的勁道朝著麋鹿撲去。麋鹿本能的想躲避,可是箭的速太快,比它的反應還要快,它還沒有做出躲避動作的時候,已經貫穿了它的身體。

    箭的力也非常大,貫穿了麋鹿的身體之後沒有停下來,依然以不可思議的速帶著麋鹿的屍體往前衝了兩米才穩穩的釘擋前面的一棵樹上。

    「好!」李恪大聲吼道,這才將還沉浸剛才大力一射的眾人喊醒。然後,大家都為陳其強勁的力道和神奇的箭法喝彩。

    李恪說,「陳其,你的箭法果然厲害,你竟然能提早判斷獵物的方向,把握住先機,能將兵法精髓用到箭術上,難得啊。」

    陳其有點不好意思道,「殿下,這還得多虧你今天的教導,要不是你說打獵的時候只要能明白獵物逃跑的路線,就是它長了翅膀也逃不出你的箭下的話,讓末將有所感悟,末將也不會射的這麼精準。」

    「呵呵,照你這麼說,倒是本王的功勞啦?」李恪打趣道,「其實,本王說的話你能理解並這麼快的運用到自己的箭術,說明你武略方面很有天賦,以後要好好努力。」

    「末將謹遵殿下教誨。」陳其嚴肅的說。

    如此,西山騎馬狩獵,射的獵物很多,雖然大家也顯得精疲力竭,但是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喜悅之情。一幫人騎著馬西山奔跑,秦懷玉說,「三弟,時間不早了,咱們是否要回去呢?」

    「今天大家興了嗎?」李恪問,「如果沒有興可以再玩一會,咱們不著急。」

    「回去晚了,城門一關我們就進不去了。」秦懷玉解釋道。

    「大哥,城門關了就讓他們再開唄,難道他們想讓堂堂的漢王殿下露宿長安城門外?」柴哲威回過頭對秦懷玉說。

    「我看還是早點回去,免得爹娘擔心。」程懷亮說,「我們以後不是還有很多機會嗎,何必爭這一時半刻呢!」

    李恪看到秦懷玉和程懷亮有如此的克制能力,對他們的表現很滿意,於是道,「那就回去,過幾天你們來本王府上,我明瞭蹴鞠,正好和大家一起玩玩。」

    「三哥,你的蹴鞠到底是怎麼個玩法,非要過幾天再說,要不我們明天去你府上?」柴哲威對大家說。

    「是啊,要不我們今晚就去三哥府上,看看那個蹴鞠是怎麼個玩法?」李宗一提到玩就非常興奮。

    「五弟,別一天老想著玩,難道你忘了三哥對我們說的話,要勤練武藝,要但使龍城飛將,不教突厥過定襄嗎?」柴哲威對李宗開始教導起來。

    「四哥,好像是但使龍城飛將,不教胡馬陰山才是?不是你說的不教突厥過定襄。」尉遲俊提醒說。

    「是四哥我改的,三哥說的對。但是,我們現主要就是不讓突厥過定襄嗎?」柴哲威得意的說。

    「看來四弟有當詩人的潛質啊。」李恪調侃道。

    「四哥,你以後做詩人了,我們打獵的時候還叫不叫你一起去啊?」李宗打趣道。

    「五弟,四哥今天沒說你,你皮癢了是?」柴哲威威脅李宗道。

    李宗突然躲到李恪身後,「四哥,你來打我啊。」搞的大家大笑不已,李恪看到兄弟們的勇武之外天真的一方面,不由的搖頭微笑不語。

    大家一路聊天,歡笑不斷,不多時就出了西山。為了趕時間,回去的路上都捨小道而走官道。所以,大家騎馬奔馳,速比較快。傍晚的長安官道顯得有點寂寥,但因為數匹馬的馬蹄聲,讓這條沒有生氣的大道有了一絲的生機。

    突然前方的隊伍停了下來,就聽見一個鷹衛喊道:「什麼人這麼大膽,敢堵塞長安官道?」

    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上前說道,「將軍,不是小人的車架堵住官道,是壞了不能動了。」

    鷹衛不搭理漢子,下來徑直來到馬車面前,細細查看。果然現車軸斷為兩截,顯然是不能再走了。

    李恪看到隊伍停了下來,問身邊的陳其,「前面生了什麼事情你去看看。」

    陳其騎馬來到前面,見一輛馬車擋路間,路旁邊有個人不停的和鷹衛說著什麼。鷹衛看到陳其,立馬跑過來回稟道,「將軍,這輛馬車攔住了道路,我問車主,他說車子壞了,卑職仔細查看了車子,確實是車軸斷了,不能行走。」

    陳其抬眼望去,就見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手裡拿著馬鞭,站鷹衛的身邊,見陳其看他,忙上前施禮道,「見過將軍。」

    陳其沉聲道,「這是你的車子?」

    「回將軍的話,是小人的。」漢子說話很恭維。

    「車子壞了,你將它移開就行了,擱路間豈不擋住了過往的行人。」陳其面露不悅,「後面的人上來幾個,將車子挪開。」

    漢子見陳其讓人挪車,突然道,「將軍不可啊,這是武長史特意拿回來給太上皇的東西,一挪車子怕被弄壞了啊。」

    「給太上皇的?」陳其問,「哪個武長史?」

    「確實是給太上皇的,武長史就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武士擭。」漢子提到武士擭,臉上明顯的露出神氣之色。

    陳其對武士擭有所耳聞,知道他是高祖時的開國武將,深得高祖信任,「武長史哪?」

    「武長史和夫人帶著公子還有小姐就前面不遠的的橋邊散步呢。」漢子說。

    陳其不再搭理漢子,回身朝隊伍的後面走去。李恪和秦懷玉等人等了半天,才見陳其走了過來,問道,「前面到底生了什麼事?」

    「殿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武士擭武長史的車子壞了,擋路間。聽說武長史就前面的橋邊休息。」陳其回道。

    「武士擭?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恪疑惑道。

    秦懷玉見李恪有點疑惑,就對李恪道,「就是跟隨高祖皇帝南征北戰的武將軍啊,他可是跟父親大人一起打天下的名將啊。」

    「原來是他?」李恪好似明白了什麼,「你說武長史就前面?既然這裡碰到,那我們就去看看武將軍。」

    李恪下馬,和眾人陳其的帶領下來到漢子面前,陳其介紹說,「這是漢王殿下,要見武長史,你給我們前面帶路。」

    漢子一聽,眼前的青年竟然是漢王,立馬施禮道,「見過殿下,殿下請跟我來。」

    李恪隨著漢子左轉右轉好不容易來到橋邊,就見一個五十歲左右,身著一身青衣的男人和一個宮裝夫人站橋邊。而他們身後還有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和兩個女孩。李恪估計,大的那個應該是武華,小的可能就是武則天。

    武士擭見漢子帶著幾個青年走了過來,而他們的身後還跟著幾個軍漢,就問道,「阿福,你這是?」

    還沒有等這個叫阿福的年漢子回答,李恪率先說道,「李恪見過武將軍。」因為,武士擭少年從軍,現也是都督府長史。所以,李恪才會這麼稱呼。他身後的秦懷玉等人也都給武士擭施禮,「小侄見過武將軍。」

    武士擭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青年就是李世民的三兒子李恪,而他身邊的這幾個人竟然是大唐開國功臣名將的子嗣。看著他們精神抖擻,一身戎裝的打扮,顯得英武不凡。再看看跟自己身後已經十一歲,但顯得比較懦弱的兒子,心裡感到一絲的淒涼。

    他是太遠水人,當初是山西木材商人,為了理想去從軍,結識李淵。從此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書。

    作為唐朝開國元勳之一,武士擭一直深受唐高祖信任並因此成為唐高祖時期的朝廷重臣。武德八年八月後,武士擭以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外放為官,本來唐高祖跟他說只外放半年,但不久,李世民動玄武門兵變,李淵退位,朝重臣全部換上了李世民的親信。

    所以,他對自己的仕途很擔心,怕會引起李世民的猜忌,又或受到別人的排擠。所以,這次回京一是看看李淵,二是,看是否能夠向李世民陳情自己的忠心。以免不影響自己以後的的仕途。

    所以,能這裡遇到李恪等人,讓他很驚訝,顯得有點倉促。他忙扶起李恪,對身邊的夫人楊氏說,「夫人,這就是皇上的三皇子漢王殿下李恪。」

    武夫人聽完武士擭的介紹,給李恪施了一禮。然後,對她身後的三個孩子說,「還不給殿下請安。」

    三人沒想到眼前這個歲數不大的青年竟然是漢王,眼睛直直的看著李恪,待聽到武夫人喊話,才忙對李恪施禮道:「武元慶,武華,武曌見過殿下。」

    「你就是武則天?」李恪突然直直的望著眼前不到歲的武曌道。

    「武則天?誰是武則天?」武曌疑惑道。大家也為李恪突然說出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感到疑惑。特別武士擭和武夫人,他們不知道漢王殿下怎麼突然會對他們的小女說「武則天」三個字呢?

    李恪看到武曌的疑惑,再看看眾人的反應,心理暗道,「自己剛才真是太大意了,武則天是後世人們對於武曌的稱呼,這個時候她不該稱呼這個名字。」

    所以,他趕緊掩飾道,「本王剛才口誤,令嬡長的確實有點像本王以前見過的一個叫武則天的女孩。」

    武士擭見李恪這麼說,也不再詳細問他關於武則天的事情。而武曌聽李恪如此解釋,突然道,「你就是漢王李恪?皇上所說的『英果類我』的三皇子殿下?那你剛才說的那個很像我叫武則天的女孩現哪?」

    「華姑,不得無禮。」武士擭吼道,直呼李恪的名謂是很不禮貌啊,特別像武曌這樣的女孩子。

    武曌見武士擭吼斥自己,委屈的道,「我怎麼了?他本來就叫李恪嗎?我就想知道那個和我長的像的女孩子嗎,難道我又說錯話了嗎?」

    李恪見到武曌一副委屈的樣子,對武士擭道,「武將軍,沒什麼事,小孩子嘛。」

    武士擭拱手歉意的道,「小女無知,讓殿下見笑了。」

    李恪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問道,「本王聽說武將軍的車馬壞了?」

    武士擭說,「只因路上趕的急,走到這裡車子就壞了,派去稟報的家人還沒回來。老夫也好久沒有回長安了,所以和夫人還有三個孩子這裡欣賞下長安風景。」

    「天色已晚,回去稟報的家人也不可能再出得城了,武將軍如不嫌棄,可以跟本王一同前行。」李恪說。

    「那就多謝漢王殿下美意。」武士擭也不推辭。

    「舉手之勞,恪不敢言謝。」李恪說。

    然後,李恪吩咐陳其把車上的東西一一拿出來,交給鷹衛。又讓眾家將騰出五匹馬匹給武士擭。武夫人不會騎馬,只能和武士擭同騎一匹。武華不會騎馬,只能和武元慶同騎一匹。這樣,就剩下武曌一個人。武夫人一看李恪身後都是軍漢,沒有一個女子,讓武曌和他們同乘一匹馬有點不妥,就說,「華姑,過來為娘抱你。」

    可是武曌不幹,她突然指著李恪道,「我要他載我。」

    李恪聽到武曌說要和自己同騎一匹馬,差點從馬上栽下來。武則天要和自己同乘一匹馬?汗,這也太狗血了。

    武夫人見女兒都這麼說,自己又能怎麼辦。而武士擭也面露微笑的看著李恪,不知道他心裡又想什麼。

    沒辦法,李恪只能將武曌抱上馬。經過這麼一折騰,天色已經暗淡,眾人不再耽誤直奔長安而去。到長安城下的時候現城門已閉,城上守將見城下一多身著大唐軍服的騎兵,問完話之後知道是漢王殿下李恪。雖然有明令禁止,但也還是開了城門。

    武曌進城後突然問李恪,「殿下哥哥,我可以這麼叫你嗎?你可以叫我華姑,爹爹和娘都這麼叫我的。」

    李恪看到還是一臉純真的武則天,「可以啊,那我就叫你華姑了。」

    武曌問,「殿下哥哥,那你說的那個和我長的很像的女孩子呢?」

    李恪被問的不知該怎麼回答,半響才道,「死了。」

    武曌聽到李恪說那個長像自己的武則天死了,沉默了片刻,又問道,「殿下哥哥,他們怎麼這麼聽你的命令?」

    李恪笑道,「因為,我是王爺啊。華姑你問這些幹嗎?」

    武曌天真的說,「我好奇啊,那華姑以後也要當王爺,讓他們都聽我的話,也讓他們聽殿下哥哥的話好嗎?」

    李恪聽到武曌如此說,心裡一突,「不會,難道武則天後來對權力的癡迷是因為今天自己的舉動和對話?」不過,他看了一眼自己懷懷著好奇的目光欣賞長安城景象的武曌,心裡道,「其實,只要跟她相處時間長點,是可以改變她的。」

    一行人到了永興坊武士擭的府邸時,武士擭要求李恪和眾人到府上喝茶。李恪因為太晚,拒絕了他的邀請,說改天會登門拜訪。然而,李恪走了幾步之後突然聽到武曌對他大聲說,「殿下哥哥,華姑覺得武則天的名字很好聽,華姑以後就用這個名字了。」然後,淺淺一笑,和武士擭等人進了武府。

    李恪聽武曌如此說,差點一個絆腳,心道,「我今天到底說什麼了啊?怎麼都應徵武曌的身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