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94章 組建重騎兵 文 / 七月初三

    第94章組建重騎兵

    唐朝官員的辦事效率就是高,李世民下旨讓大家寫關於軍的陳條和推薦人才之後。四天的時間,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擺了一沓通過三省和兵部選出的認為可取的一些建議的陳條。

    李世民逐個翻閱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後都是搖頭不語。這些奏章不是言辭華麗缺少實踐經驗的書生之談,就是狂妄自大,不瞭解突厥真正實力的狂妄之之辭。很少能從自身的兵種和對方的實力來分析給出實質性的建議。

    李世民越翻越是氣氛惱怒,別說是一些臣,就是朝很多武將也對突厥抱著不屑的態。除了李靖,李績等少有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都認為大唐現有的軍隊就可以跟突厥進行一場大戰,他們認為突厥軍隊人數少,只要分散他們的騎兵,逐個擊破就可以完勝突厥。

    李世民看到這些奏章的時候,心裡突然生出一股無以言表的傷感。也許,他們當的很多人真的老了,雖然他們的人沒有老,但是他們的心都已經老了,已經不復當年的勇猛和堅強了。想到這裡,李世民低頭沉吟不語,半響,他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是時候著手培養一批年輕的將領了,也該讓大唐軍隊換換鮮的血液了。」

    李世民如此想著,又搖了搖頭,繼續翻閱案几上的奏章。就此時,王德突然稟報道,「皇上,漢王殿下求見。」

    「李恪?」李世民重複道,「讓他進來。」

    李恪這幾天王府也沒閒著,他和蘇定方、劉仁軌還有陳其等武將們經過不斷的演練,反覆的推敲之後,終於確定了重騎兵的佳配置方案。而今天蘇定方的陳條和自己的關於組建重騎兵的奏章剛寫好,他就立刻來到皇宮想讓李世民看看。

    得到王德的通傳之後,站甘泉宮御書房門外的的李恪走了進來。看到李世民低頭批閱奏章,他上前幾步跪拜道,「兒臣李恪,叩見父皇。」

    「起來!」李世民淡淡的道,因為心情不好,他對李恪的語氣也相對冷淡。

    「謝父皇。」李恪道,站起身來,然後就聽到李世民淡淡的說道,「你不好好府學習聖人之言,治國之道,跑到御書房來幹嗎?」

    「父皇,自從你下旨讓群臣上書關於組建軍的條陳,兒臣想推薦一個人才。」李恪看著李世民沒有表情的臉說道,「還有,兒臣也有一些關於組建軍的建議,還望父皇能夠閱覽。」說完,掏出了準備好的兩本奏章。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恪手裡的奏章道,「拿上來。」

    然後,李恪將奏章交給王德,王德呈到李世民的手裡。李世民拿起上面的第一份奏章看了起來。李恪將蘇定方的陳條放上面,所以李世民看到的是蘇定方關於軍的建議。

    李世民微微掃了幾眼就被裡面的內容給吸引住了,他看了李恪一眼,道,「你不用站著,坐。」說完,低頭看起蘇定方的奏章來,而李恪謝過李世民,小心的坐了王德搬過來的凳子上。

    李世民看的很詳細,有的地方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看。所以,蘇定方的奏章看完之後他長長的舒口氣,然後又拿起李恪的那份細心的看了起來。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李世民終於將兩份奏章看完。

    他抬起頭說道,「蘇定方朕認識,以前劉黑闥軍的時候就是一員宿將,斬將奪旗,攻城陷陣,戰無不勝。只是朕沒有想到,他不但是一員虎將,對騎兵之道竟也精通到如此地步,特別是對突厥騎兵配置的分析和軍如何克制突厥騎兵的佈陣方面見解獨到。」李世民說到這裡,微微一笑,「李恪,你倒是給朕推薦了一個人才。」

    李恪連忙起身道,「舉賢不避親,蘇定方雖然是兒臣府的校尉,但他有大才,兒臣也不能以一己私利而讓大唐損失一員將才。」他先給李世民將一軍,告訴他自己推薦蘇定方不是因為他和自己的關係,而是為了大唐能夠多一員將才,別讓蘇定方因為是自己漢王府的人就埋沒了他的才能。

    「朕知道你一心為大唐著想。」李世民又何嘗不明白李恪心裡想什麼,笑道「你寫的關於組建重騎兵的建議很不錯,跟以往關於重騎兵的設想有所不同。但是,朕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你就給朕解釋解釋。」

    「父皇請說,兒臣一定知無不言。」李恪謙虛的說道。

    「你所提到的重騎兵的裝備只特別的部位加厚盔甲,這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速和機動性。但如此一來防護能力就有所減弱,達不到重騎兵的效果,又不能當輕騎兵使用,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啊。」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之處。

    李恪知道李世民會問到這個,所以他心早有定計,微一思道,「啟稟父皇,這種重裝甲騎兵加完善,就是輕騎兵所配備的裝備,只是特別的部位加厚而已。如此一來,他們所需要的戰馬也不需要承載太多的重量,不一定非要精良的戰馬不可。可以解決大唐缺少良馬的問題。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不需要太多的扈從,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必要的時候可以下馬戰鬥,也可以跋山涉水,長途奔襲。雖然不像輕騎兵那麼靈敏,但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當輕騎兵使用。」

    「嗯。」李世民點點頭道,「如此,也算是符合大唐現戰馬緊缺,精良的戰馬短缺的現狀。」然後,李世民話鋒一轉,「只重要的位置加厚裝甲,如此一來,重騎的防護能力大大的減弱,如果當做重騎兵使用,還是有所欠缺。」李世民又拋出一個問題。

    「父皇,雖然減輕了他們的裝配,但是他們有了靈活的四肢,便於做出任何的劈砍動作,而且我們可以挑選強壯的老兵和箭術高手,讓他們馬上使用強大的弓箭或馬駑。用他們手重武器和嚴格的團隊作戰技術來彌補一點就行。」李恪對李世民的這些問題心裡早做了思量。所以,李世民一問起來,他答的有理有條,滴水不漏。

    李世民聽完李恪的陳述之後點點頭,沉吟片刻道,「嗯,聽你如此一說,朕倒是覺得你的建議還是有可取之處。不過此事還需要跟大臣們討論才能做決定,你準備一下,到時候你也參與進來,聽聽他們的意見。」

    「兒臣謹遵父皇旨意,兒臣這就去準備。」李恪聽到李世民心裡似乎已經採納了自己的建議,高興道。

    「不用如此著急,你還有好幾天的時間準備呢。」此時的李世民心漸漸轉好,笑道,「你府的蘇定方朕就調他到千牛衛任職,給他個千牛備身,然後再讓他進軍。」

    「謝父皇。」李恪聽到李世民對蘇定方的安排心裡一陣激動,看來蘇定方的職位是升定了,軍的地位肯定不會太低。因為,歷來皇帝為了提拔低級將領的時候能夠名正言順,都會把他們調到自己的親衛鍍金。千牛衛素為皇宮大內,是李世民的親衛。能千牛衛任職的軍人,外調之後的官職肯定不定,少也是個郎將。

    然後,李世民又問了一下關於重騎兵的給養等的其它問題,李恪一一解答,才給李世民將自己的重騎兵方案介紹清楚。

    李恪知道李世民過完年之後特別忙,所以,蘇定方入軍的問題和自己重騎兵的問題解決完之後沒有打擾李世民,告辭一聲退出御書房。

    李恪退出御書房的時候,李世民正好拿出紅筆他和蘇定方的奏章上寫了「同意」兩個字,然後交給王德,讓他將奏章交給三省兵部討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