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121章 情 文 / 七月初三

    第121章情

    李恪和狄知遜的使團從承天門出來,通過朱雀大街,向明德門而來。一路上李恪感受到朱雀大街兩旁姓眼對他的支持和期待。李恪能看得出大唐的姓骨子裡的高傲讓他們不容許自己的國家要用錢財才能贖回姓。所以,他們默默的站大街的兩旁,用堅定的眼神支持李恪,用他們不屈的身軀支持李恪。希望李恪可以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大唐的不屈,用行動證明大唐的榮譽。

    身為副使的狄知遜也長安姓的身上感覺到了這樣的信念。所以,他也沉默不語,靜靜的跟李恪的身邊。他知道李恪的責任重大,自己的責任加重大。

    同樣,李恪身邊的護衛陳其、候虎和孟山及五十名鷹衛三千牛衛也明白長安姓眼的含義。所以,他們每個人都神態嚴肅,想用這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決心。只有近身跟李恪兩側的大太保的劉二和劉兩人神情毫無變化,就像是兩座冰雕一樣目不斜視的跟他的身邊。

    李世民對李恪出使突厥安全很重視,所以給他派了五千牛騎兵護衛他的安全。可見他對自己的這個兒子也是般的疼愛。一般使團出使他國,多則三,少則一多的士兵就夠了。但是,李恪的護衛卻比他們多了一倍有餘,並且這些護衛還是李世民的親衛千牛衛。

    同時,李恪對自己的安全也很看重。除了陳其之外,他還帶上了候虎孟山兩個被黑衣衛稱為「黑衣雙狼」的手下及五十名鷹衛,大太保的劉二和劉五。劉溫對大太保取的名字也很好記,他也沒有強行的將劉這個拗口的名字安排到誰的身上。所以,大太保到劉五的時候直接跳到了劉七這個名字上。

    楊恩和馬周等人堅決讓李恪將大太保和雙狼雙煞都帶上。這個建議被李恪拒絕了。他覺得出使突厥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危險,突厥不會為了殺一個王爺而引起兩國交兵。所以,他帶上候虎和孟山主要還是為了情報的需要。黑衣鷹衛現已經分為兩部分,朱童和王長對內,監視朝跟自己做對的大臣和皇子,主要任務是收集國內的情報。候虎和孟山對外,李恪讓他們提前將實力滲透到今後要跟大唐交鋒的吐谷渾,吐蕃和高句麗等國。此次出行帶上兩人的目的也是想增長下兩人的見識,瞭解下草原遊牧民族的特性以備他們好的將實力滲透到漠北。

    隊伍緩慢的出了明德門,李恪便快馬揚鞭的讓隊伍加快了速,突厥人手上的宿州姓等不起。

    狄知遜的騎術也不差,李恪快馬揚鞭第一個前面跑,他竟然也能穩穩當當的跟李恪身後。李恪回頭看了狄知遜一眼,眼露出了一絲讚賞之色。同時大唐的盛武氛圍讓他感慨萬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有一句話說,「無一用是書生。」「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現看看大唐的讀書人,大唐的官,他們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嗎?雖然他們不能拉三石的硬弓,雖然他們不能提槍征戰沙場。可是,就現的大唐官會騎馬射箭,書生能以習武為榮。這才是大唐為珍貴的,為可貴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一個民族的脊樑,挑起了大唐姓的傲骨。不像後來的幾個朝代,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滿嘴荒唐言,丟了讀書人的臉,後也丟掉了漢人不屈的風骨。

    李恪的隊伍一路狂奔到渭水邊,突然停了下來。因為,渭水邊停著一輛馬車,馬車旁邊站著一個姑娘。

    李恪從遠處一眼就認出了她是誰。淡綠色的裙裝讓女子草木枯萎河流結冰的渭水邊顯得獨特而又淒涼。那是一種遺世**的寂寞,是不溶於天際的孤獨,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純。

    關於突厥屠殺大唐姓的事情。所以,她想不通,也搞不明白李恪為什麼會以身犯險的出使突厥。可是,當她再次從別人口聽到李恪太極殿說的那句話時,「揚我國威,救我姓。」時,她雖然不明白這句話對李恪的含義,但還是被李恪的話深深吸引。她知道自己不能為他做什麼,除了能他出使突厥的這一天到渭水河邊送別。所以,她便早早的來到了渭水邊等待李恪的隊伍。

    「殿下。」若依喊道,今天的李恪與她往日見到的沒什麼兩樣,一身的黑衣王袍,一件貂錦披風,和腰間的淵虹寶劍襯托出了他的英武。而不同於往日的是,他的馬上多了一桿銀色的長槍和一張三石的硬弓,還有一壺軍用的牙箭。若依再看看眾人,除了狄知遜外,所有人都是這幅裝備,長槍,佩刀,硬弓和牙箭。

    「若依,你怎麼來了?」李恪騎馬上,並沒有想下馬的意思。

    「我來送送殿下。」若依小聲的說道,「殿下就這樣騎馬上跟若依說話嗎?」

    「若依,本王要趕時間,宿州姓突厥人手上飽受欺凌,本王不想耽誤時間。」李恪憂心的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殿下心裡想著姓。」若依這次說話很乾脆,聲音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殿下你就是大英雄,是若依心的大英雄,若依會這裡等你凱旋歸來的。」

    李恪怔怔的看了一眼若依,心微一歎息,「走。」快馬揚鞭疾馳而去。

    若依看著李恪遠去的身影呆呆出神,李恪的一言一行都是那麼的孤傲冷峻,就像高高上的王者給他的臣民恩賜一樣,讓她甘願去承受這樣的恩賜。可是,究竟是他身上的什麼東西吸引著自己愛上了這個男人呢?若依自己也不知道。

    「殿下,候姑娘對你很好啊。」過了渭水,狄知遜趕上李恪,他耳邊說道。

    「同懷多慮了,突厥未滅,何以成家?」李恪淡淡的說道,「再說兒女之事本王暫不考慮。」說完,他一拍馬鞭,朝前奔去。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狄知遜說完,歎息一聲,不再言語,緊緊的跟李恪的身邊。

    李恪多少對狄知遜的話有些意動,他並不是對若依對他的情感無動於衷。只是,她是侯君集的女兒,跟侯君集的聯姻會給他的奪嫡之路造成很多麻煩。為了皇位他捨棄了太多了,捨棄一個女子又能怎麼樣呢?想到這裡,心情突然的變的著急。他想到了自己的結拜兄弟,今天玄武門的時候沒有看見他們的身影呢?他們知道自己出使突厥,難道就不來給他送別?

    「三哥。」

    「殿下。」

    「前面是什麼人擋路。」

    正李恪沉靜自己的情緒的時候,突然聽到不同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他抬頭,就見自己身邊的千牛衛堵了自己的身前,而跟他們相持的竟然是自己的幾個結拜兄弟和他們的家將們。

    「讓他們過來。」李恪沉聲說道。

    「諾。」千牛衛的校尉答應一聲,同時揮手讓士兵給秦懷玉等人讓開了一條道路。

    李恪看到眼前一身戎裝的秦懷玉、程懷亮、柴哲威、李宗和尉遲俊五人疑惑道,「你們這是?」

    「三哥出使突厥,雖然有護衛護身,但路途遙遠,並且刺殺你的兇手遲遲沒有找到,我們做兄弟的豈能讓你一個人孤身犯險。」柴哲威陳懇的說道,「所以,我和大哥、二哥,李宗和小俊昨晚已經商量好了,要陪你一同出使突厥。」

    李恪將目光轉向秦懷玉和程華亮,見他們兩個人眼堅定的神色,再看李宗和尉遲俊眼不屈的神情。李恪突然間心一熱,說不出話來。什麼是兄弟?這就是兄弟,可以陪著你哭,可以陪著你笑,可以陪著你傲視群雄。

    「三哥,小俊記得去年打獵的時候你跟小俊說過的話,小俊現已經長大了,已經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尉遲俊傲然的說道,「三哥,小俊什麼都不會,只有一身武藝。從今天起就讓小俊做三哥手的一把劍,只要三哥兵鋒所指地方,就是小俊傲視群雄的地方。」

    「三哥,你說過今生是兄弟,世世都是兄弟。就讓李宗做你永遠的兄弟,做你忠實的兄弟。只要三哥到過的地方,就不會沒有我李宗的身影。」李宗堅定的說道。

    李宗說完,秦懷玉和程懷亮還有柴哲威也眼露出了一股濃濃的兄弟情義,他們一起將李恪圍間。然後分別伸出自己的右手搭一起。目光注視到了李恪的身上。

    李恪沉默了好久,這才伸出手,搭上面,朗聲說道,「同生共死。」然後,他突然下馬,朝陳其吼道,「拿酒來。」

    李恪下馬,秦懷玉等人跟他同時下了馬,站李恪的身邊。李恪接過陳其遞給他的酒囊,高高舉起,「干。」

    秦懷玉、程懷亮、柴哲威、李宗和尉遲俊五人同時舉起鷹衛遞給他們酒囊,「干。」

    李恪只喝了一口,「秦大哥你家要照顧秦伯父;程二哥你過了年就要到沂州任職;哲威你要經驗好自己的產業,我還有很多事情要你做;宗弟和小俊你們年紀還小,還需要家裡鍛煉。兄弟們,李恪很感動,因為你們是我兄弟,是我李恪至死不渝的兄弟。是可以一起赴湯蹈火,生死相依相隨的兄弟。所以,你們要是還當我李恪是你們的兄弟,就聽我一句話,不要跟我一同出使突厥。今天的酒我只喝了一口,剩下的兩口留著,等本王凱旋而歸的時候,我們再一起痛飲,不醉不歸。」

    「出。」李恪說完,不再言語,轉身上馬,一溜煙的消失眾人的視線。

    「三哥。」李宗喊道。

    「三哥。」尉遲俊喊道。

    等李恪走遠,尉遲俊怒道,「大哥,你為什麼拉我,為什麼不讓我跟三哥一起去?」同時李宗也不悅的道,「二哥你還是我李宗的兄弟嗎?你幹嗎擋著我,不讓我跟三哥一起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