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125章 被動 文 / 七月初三

    第125章被動

    大唐和談使者是漢王李恪這個消息是李恪到定襄之後的第五天被送到了陰山。頡利可汗看完信件,不由得大笑道,「李世民沒人可用了嗎?還是唐人太過膽小不敢來我陰山腹地?竟然會派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他說完這句話,飽含深意的看了一眼身邊的趙德言,「你對這個所謂漢王,李世民的兒子來陰山和談有何看法?」

    趙德言本是大唐定襄大族子弟,頡利入侵定襄之後,他對突厥的強硬態受到了頡利青睞,再加上他頗有才能,因此等到了頡利的重用,是頡利的心腹謀臣。當時,突厥不設各種制,政令難以得到統一,部落各自為政,戰力低下。頡利可汗採用趙德言建議,對突厥舊俗大加變,使得政令得到了統一,突厥頓時強盛起來。特別是趙德言給頡利關於加強央集權的建議深深的刺激了這位野心勃勃的大汗。而趙德言也通過給頡利出謀劃策,加強了頡利突厥的統治力,從而使他頡利眼的地位絲毫不亞於執失思力等人。

    「漢王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長安姓傳言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評價很高,說他『英果類我』,意思就是李恪的性格很像他自己。所以,大汗,我們不能因為他的年輕就掉以輕心。」趙德言沉思了片刻,小心的說道。隨著頡利手的權利越打越大,他的脾氣也越來越大,就連趙德言這樣的心腹謀臣跟他說話也要看他的臉色。

    「李世民是一個很難對付的人,本汗深有體會。」頡利說到這裡,想到和李世民渭水邊歃血為盟的場景,不由的一陣歎息,「當年是本汗錯過了一個入侵長安的好時機啊。」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好像回憶往事一樣,讓人浮現聯翩。

    「所以——」他話鋒一轉,「對於李世民能夠如此稱讚的這個兒子漢王李恪,和談的時候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你去安排一下,我要殺殺唐人的威風,讓他們看看誰才是天下真正的霸主。」

    「是,大汗。」趙德言躬身答道,小心的退出了王帳。

    李恪當托和素圖的帶領下快馬兼程,七日之後,也就是頡利收到定襄信件的第三天到了陰山。

    陰山的氣候明顯要好於李恪一路走來所經歷過的地方。而看到四處奔馳的突厥騎兵,李恪也不由的大吃一驚。如此寒冷的天氣,這些士兵依然如往日般的過著他們的生活,這樣的意志,這樣的體制確實不是大唐士兵所能比擬的。

    就李恪沉浸對突厥騎兵的遐想的時候,突然聽到當托冷聲說道,「還請漢王殿下先到偏帳休息,等我稟報大汗之後,我再來通知你們覲見大汗。」

    當托的話極為不禮貌,而頡利的做法加的體現了他的自大和狂妄。李恪身為大唐使節,連迎接他的人都沒有,還沒有見到頡利就直接由當托安排了他的一切。還要等頡利的通傳才能覲見他,這對他是一個極大的侮辱。

    但李恪依然不動聲色的笑道,「多謝當托特勤了。」

    「哼,不用啦,我也只按照大汗的吩咐而已。」當托說完,不再搭理李恪。氣的他身邊的陳其滿臉怒氣,手一直握他的唐刀的刀柄上目不斜視的盯著當托,就等李恪一聲令下,他就將這個狂妄自大的突厥人劈於馬下。

    李恪當托離開之後,對身邊的陳其看了一眼,「能屈能伸者,方為大丈夫也。你看看你現的樣子,哪像一個統帥八多人的統領,簡直就是一個莽夫。」

    「殿下,末將知錯了。」陳其對李恪很恭敬。

    「漢王殿下,請先到偏帳休息。」此時的素圖已經給李恪準備好了帳篷,過來將他和狄知遜等人迎到了為他準備的駐地。

    李恪掃視一眼他們帳篷的所地,現離頡利的王帳比較遠,而且周圍根本沒有突厥士兵守衛。顯然是頡利根本看不起唐人,他覺得對自己的這八人對他夠不成威脅。

    而李恪確實沒有想錯,頡利就是這麼認為的。他來到陰山後頡利就從王帳舉目遠望,他想看看被李世民稱讚的這個漢王李恪究竟長的一副什麼模樣。他剛看到李恪的相貌之後被嚇了一跳,從他的角看李恪,他酷似當年的隋帝楊廣。

    隋朝年間,不管是隋帝還是隋煬帝楊廣,對突厥實施的都是殘酷的鎮壓和無情的打擊。所以頡利對隋朝甚為忌憚,對楊廣也心存芥蒂。此刻他老遠的看到李恪稜角分明,英氣逼人,酷似楊廣的面龐,顯然是吃驚非小。不過,當他看到李恪身後的親衛時,心裡不由的恥笑道,「也不過如此。」因為,李恪身邊的護衛先不說戰力如何,就他們的裝扮和裝備都是參差不齊。黑衣衛使用的是李恪為他們潛心打造的裝備,黑甲,唐刀,硬弓,長愬。而千牛衛是黃甲,長槍,強弓。親衛則是橙色的甲冑,長刀,和硬弓。對於這樣參差不齊,混合起來的八多人頡利自然不會太重視。

    李恪自然不知道他所要面對的強敵頡利已經他來到陰山之後注意過他。所以,他正帳篷裡跟狄知遜討論跟頡利和談的事情。

    「頡利想冷落我們,目的就是讓我們主動找他和談,使得我們和談的時候變得加被動。好讓他漫天要價,真是老謀深算啊。」李恪歎道。

    「殿下可有什麼對策?」狄知遜若有所思的問道。

    李恪看了一眼成竹胸的狄知遜,笑道,「同懷對此好像早有對策,不妨說出來聽聽。」

    「和談要有個主次,既然頡利想讓我們被動,那我們就被動一次,將被動轉為主動。」狄知遜說道,「就讓微臣主動跟頡利和談,殿下就做個被動之人如何?」

    李恪微微一笑,「知我者,同懷也。」

    狄知遜也笑道,「殿下不也是這麼想的嗎?」

    李恪看了一眼狄知遜,看狄知遜也看他,兩人心有靈犀的哈哈大笑起來。

    狄知遜跟李恪聊了一些關於和談的細節,就匆匆回到自己的帳篷,穿上了他上朝的朝服,鷹衛的護衛下朝頡利大帳而去。他知道和談是否能夠從被動化為主動,就看他今天的表現了。

    頡利正跟阿史那部的領們商談跟唐朝和談該要多少錢財,大家爭吵的不可開交。就見頡利的親衛匆匆走進大帳,大聲稟報道,「大汗,唐朝使者帳外求見。」

    親衛的話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他的身邊,頓時大帳變的安靜了下來。

    「把他帶進來。」頡利聽後明顯的停頓了片刻,看了一眼大帳的眾人,不暇思的說道。

    他沒有想到李恪會這麼快的主動找上門來。他告訴當托,讓他們等待自己的接見,借此想探測一下唐人的虛實。如今看來,他的探測是多餘的,唐人確實是急於想贖回那些姓。頡利想到這裡,臉上不由的浮現出了一份得意的笑容。此時,他都可以想像出李世民是如何把大把的錢財用馬匹馱到他的陰山的情景。

    坐他下手的突利看了頡利一眼,便低頭沉思,不知道想什麼。大帳各部領隨著親衛消失的背影都好奇的朝帳外觀望,想看看這個和談的使者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