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169章 四條消息 文 / 七月初三

    第169章四條消息

    貞觀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是大唐難以遺忘的一個日子。

    先,出使突厥的副使狄知遜順利的贖回了突厥手上的宿州姓。這讓很多人因為漢王李恪漠北遭劫而致使兩國交涉會陷入僵局而擔心的人心裡欣喜不已。

    其次,漠北傳來的消息說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真珠統俟斤隨唐使李道立來唐迎娶公主,然後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隨後又派人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然而,東突厥頡利可汗不欲兩國和親,得到消息後便興兵入寇,劫掠了西突厥可汗給大唐的彩禮,又派人威脅統葉護,聲稱「迎娶唐公主必須要從東突厥境內過」。東西突厥現都是劍拔弩張,爭鋒相對,形式非常不妙。

    第三,豳州傳來的消息,說豳州為生母上香的候若依身染重疾,短時間內難以回京。

    第四,就是長安縣衙只用了一天就破獲的長孫尚書家的二公子菊花樓殺人案。

    長安姓對於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不管是好是壞都用快的速傳播到了不知情的人的口。所以,現如果問長安城任何姓,哪件事情讓他憤怒呢,他會回答是長孫渙菊花樓殺人案。淳樸的大唐姓很難理解斷袖之癖和龍陽之好,他們心長孫渙菊花樓的行徑跟挖了別人的祖墳沒有任何區別,是天怒,是人怨。

    兩儀殿,正議政的李世民看到宿州的唐報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宿州傳來的消息說狄知遜已經將姓順利的送到了宿州。自從突厥寇邊,姓被掠,他的心裡為此耿耿於懷。後來就是李恪出使突厥會盟成功,但是姓還沒有回到大唐,他的心裡也不平靜。今天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被掠劫的宿州姓已經平安的回到了宿州,他豈能不高興,「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啊!」李世民笑道,「姓回歸,朕可以睡個安穩覺了。你們說該怎麼獎賞這次出使突厥的有功之臣呢?」

    尚書僕射封德彝和蕭瑀,書令房玄齡,門下侍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尚書左臣魏征,諫議大夫王珪還有秘書郎岑本等輪流看完宿州來的唐報都是滿臉的欣喜。封德彝不失時宜的拍馬屁道,「姓回歸,這是大唐之幸,皇上之幸啊。」

    「皇上,能夠平安的贖回宿州姓,狄知遜功不可沒,至於分賞還是等他人到長安再議不遲。眼下太子婚期臨近,我們是該討論下準備關於太子大婚的各項事宜了。」長孫無忌出班提醒道,他只說宿州姓回歸狄知遜功不可沒,根本就沒有提到漢王李恪,可見心裡對李恪的憎恨,同時他想準備太子大婚,就是想再次打擊李恪。

    「長孫尚書的話有失偏頗,老臣不敢苟同。」封德彝慢騰騰的說道,「宿州姓能夠安然回唐,副使狄知遜固然功不可沒,但正使漢王李恪和談先,才使得大唐能夠用極少數的錢財贖回姓。長孫尚書不會認為漢王沒有功勞?」

    「姓回歸,漢王功不可沒。」魏征是一個正直的人,李恪漠北的功績他自然能看得到,他也出班聲援封德彝。

    「封僕射,眼下太子大婚即,我們應該討論的是如何辦好這件婚事,至於出使突厥使團的功勞狄知遜回京之後再論功行賞也不遲。」長孫無忌對封德彝的斥責回擊道。

    兩人現是勢如水火,每每議政都有爭議,眾人已經習以為常。所以,除了魏征剛才不憤長孫無忌的話而出言反駁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再參合兩人的爭議。

    「皇上,豳州快報。」就長孫無忌和封德彝爭論的時候,王德神色匆匆的拿著一份快報走了進來遞給李世民。李世民翻看了一眼,將快報遞給長孫無忌,「豳州傳來的消息,候若依身染重疾,短時間內難以回京。」

    眾人聽完後都顯得很吃驚,候若依要是病重難以回京,那太子的大婚豈不就要推遲。皇儲的婚期延遲可不是一件吉兆啊。眾人想到了這裡都沉默不語,將目光轉向了婚禮的策劃和主導著長孫無忌,看他怎麼回答。

    「皇上,應該立刻派御醫前往豳州醫治,太子婚禮不能耽誤啊!」長孫無忌也知道皇儲大婚延遲不是吉兆,神色緊張的說道。

    「皇上,太子婚期不能延遲,如果候若依不能大婚之前病癒,大婚之人只能另選他人了。」房玄齡看到除了長孫無忌眾人都不說話,他便出班說道。

    「皇上,老臣贊同房書的建議,太子婚期不能延遲啊。」封德彝房玄齡說完後支持道。

    長孫無忌心裡急啊,他跟侯君集有約定,他才同意將候若依許配給李承乾的。現,候若依重病,婚期不能延遲,真要是換她人為太子妃的話,那他怎麼跟侯君集交代,他們兩個結成同盟關係不就不攻自破了嗎?「皇上,這件事情還是等御醫到了豳州整治完候若依的病情再討論。」長孫無忌還是希望御醫能夠大婚之前醫治好候若依。

    「長孫尚書,太子大婚不能兒戲,如果候若依的病難以短時期痊癒那該怎麼辦?」王珪諫議大夫出班說道,「微臣建議立刻派御醫到豳州整治候若依,太子大婚即,而朝廷不該等御醫的回稟再做準備,應該及時的備選的太子妃選一位才貌絕佳官宦之女。如果候若依真的不能大婚,太子的婚期也不能延遲。」

    「老臣贊同王大夫的建議。」蕭瑀說道。

    「臣贊同。」魏征說道。

    「臣等贊同。」眾人說道。

    李世民看眾人都沒有異議,唯獨長孫無忌不說話,「輔機,你看呢?」李世民詢問長孫無忌的原因是他是李承乾的親舅舅,李承乾的婚事他自然有話語權。

    「皇上,就按照王大夫的建議!微臣沒有異議。」長孫無忌低聲說道。

    「傳旨太醫院御醫張德忠火速前往豳州為候若依整治病情,一有機會便快馬回報京城。」李世民下旨道。

    「諾。」負責記錄起草詔書的岑本躬身答道。

    「眾位愛卿,如果候若依不能大婚,你們意哪家的女子可為太子妃?」李世民突然問道。皇儲大婚,吏部都會千挑萬選,選出五名才貌絕佳,家世顯赫的女子。所謂的太子妃就會她們當產生,剩下的四名雖然不能成為太子妃,但也同樣會以太子側室的身份許配給李承乾。所以,此時雖然候若依雖然身染眾疾,但還有剩下的四名女子可以供眾人選擇。

    「啟稟皇上,除了侯君集之女候若依外,太子妃人選當秘書丞蘇亶之女蘇娟,才貌絕佳,性情溫良,跟太子可謂佳配。」杜如晦不緊不慢的開口道,他的心雖然對候若依許配給李承乾沒有反對,但他意的還是蘇亶之女蘇娟。

    「你們呢?心裡有別的人選嗎?」李世民繼續問道。

    「臣等沒有異議!」眾人繼續說道。

    「如果大家沒有異議,事情就這麼定了。」李世民說道,「輔機,既然太子大婚即,你作為太子的親舅舅,關於大婚的事朕就全權交給你處理,朕會命禮部、鴻臚寺,宗正寺和光祿寺協同你辦理太子大婚事宜。」

    「臣領旨!」長孫無忌也沒有辦法,只能躬身應道。

    「你們還記得突厥寇邊之前朕和你們兩儀殿商量的關於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真珠統俟斤隨李道立來唐迎娶公主事情?」李世民問道,「當時因為雲州戰事,西突厥可汗求婚的事情就被耽擱了下來。我們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下來。昨天晚上朕收到了漠北傳來的消息,說西突厥可汗統葉護見大唐態含糊,以為是我們不滿他的誠意,為了表達自己對大唐公主求婚的誠意。真珠統俟斤走後又派人給大唐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作為聘禮。然而,東突厥頡利可汗不欲兩國和親,得到消息後便興兵入寇,劫掠了西突厥可汗給大唐的彩禮,又派人威脅統葉護,聲稱『迎娶唐公主必須要從東突厥境內過』。東西突厥現都是劍拔弩張,爭鋒相對,形式非常不妙。」李世民說到這裡,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你們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關於西突厥可汗的求婚之事,大唐是否答應?」

    「皇上,西突厥可汗統葉護求親是十一月初的事情,當時突厥還沒有寇邊。由此推斷,頡利掠劫西突厥可汗給大唐彩禮的時間應該是漢王出使突厥期間才生的。東西突厥一向不合,如今形成劍拔弩張之勢對我大唐有利,我們何不從推波助瀾,好漁翁得利呢。」房玄齡聽後仔細想了想回答道。

    「克明,你的意思呢?」李世民詢問沉默不語的杜如晦。

    「皇上,臣同意玄齡的意見,既然想推波助瀾,我們何不保持沉默,這樣西突厥可汗只要一天得不到我們確切的消息就會把自己的怨恨洩到頡利的身上,如此才能達到我們所要的效果。」杜如晦分析道。

    「眾位愛卿還有什麼建議?」李世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杜如晦的建議是眼前為穩妥的辦法,除此還沒有好的辦法,所以眾人都表示沒有任何異議,都支持杜如晦的建議。李世民便下旨鴻臚寺好酒好菜的款待西突厥使者真珠統俟斤,至於其它的問題則一概不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