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202章 英雄塚 文 / 七月初三

    第202章英雄塚

    「什麼?」頡利可汗怒吼道,「你給我再說一遍?」

    頡利可汗的臉色鐵青,他緊緊的注視著眼前這個被派去截殺李恪的突厥左賢王帳下的將領勃那爾,目光露出了一抹殺機。

    「稟報大汗,李恪五天前已經逃脫了我們的包圍圈,琅德統領和血狼衛全軍覆滅,右賢王部兩萬大軍潰敗,統帥庫吉特也已被李恪斬殺!」勃那爾小聲的說道,他戰戰兢兢的跪王帳的央,臉上滲出了一抹汗珠,剛才從頡利可汗的眼神捕捉到的那麼一抹殺機讓他心存僥倖的一顆心低落到低谷。

    「滾蛋——你們都是一群廢物——」頡利可汗終於承認了這個讓他不敢相信的事實,五萬鐵騎,草原為強悍的一千血狼衛竟然不敵李恪的五千騎軍,兩萬大軍潰敗,諸將戰死,血狼衛全軍覆滅!頡利可汗臉上露出了駭人的表情,他異常憤怒的對跪面前的勃那爾爆出了粗口。

    然而,端坐王帳左邊的左賢王施羅德和右賢王阿史那?羅爾德兩人同樣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知道李恪出了幽州,率領五千騎兵想肆虐幽北草原的時候就主動請命要去捉拿李恪。頡利可汗剛開始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是跟他的席謀士趙德言商議捉拿李恪的計劃。

    因為,李恪的智謀讓他不想貿然出兵而驚動他,放過這樣一個可以活捉他的機會。自從李恪出使突厥返回大唐後,他便得到西突厥可汗跟大唐求婚的消息,而且西突厥可汗為了表示自己求娶公主的誠意向李世民奉上了很貴重的財禮,頡利可汗深知大唐和西突厥可汗之間的結盟對他自己的打擊,便命令自己的血狼衛前去襲擊西突厥可汗的這個使團。然而,血狼衛出了陰山之後給他回稟一條讓他吃驚的消息,說他們碰上了一支五千人的大唐騎兵,而那支騎兵的戰鬥力不俗,他們因為自己有任務身邊沒有跟大唐騎兵做過多的糾纏。頡利可汗收到這樣一條消息時非常震驚,突厥境內會現唐軍騎兵,竟然有五千人之眾。但他思不得其解,他認為李世民能夠低頭跟他求和,用錢財換取姓以求和平,他就根本沒有出兵的實力,他不會貿然出兵,這其肯定有詐。

    所以,他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將目光轉向了突厥內部部落的領們,而施羅德派兵追殺李恪的事情就是這個時候敗露的。當頡利可汗知道施羅德的愚蠢行為時氣的當場就想殺了自己這個兒子。追殺大唐的使者,還是李世民的三子李恪,這要放以前的話他頡利不會說什麼,可是自從他知道西突厥可汗欲與大唐結盟,西突厥可汗打的什麼主意他自己知道。所以,他覺得這個時候施羅德追殺李恪就是為愚蠢的做法,這是激怒李世民跟他開戰,同時讓西突厥漁翁得利。

    頡利可汗知道自己兒子的所作所為之後非常惱怒,他因為得到西突厥想和大唐結盟的消息,因為破壞這個結盟而派人攔截西突厥獻給李世民的錢財,就因為這個目的他和李恪的談判都沒有施加壓力跟李恪所要過多的錢財,目的就是不想激怒李世民,讓西突厥漁翁得利,畢竟攔截西突厥獻給李世民的財禮就已經跟西突厥生了衝突。

    所以,頡利可汗知道這件事情所引的可怕的結果之後便思考對策,而他同時施羅德口瞭解到他追殺李恪很不成功,派出兩千人的隊伍到現都沒有消息。因此,頡利可汗再聯繫血狼衛匯報給他的消息,通過兩者的關係就明白了突厥境內出現唐軍的原因。

    頡利可汗知道了事情始末心裡便有了底,他知道只要李恪還活著,李世民就絕對不會對突厥用兵。所以,他阻止了施羅德對李恪的再次追殺,並對第二次出使突厥的狄知遜以禮相待,沒有刁難的就將姓放過了大唐。但是,他同樣為李恪的智謀和勇略所震撼,王帳跟他談判的時候他就覺得李恪很像李世民,再加上能夠從容的逃脫追殺,他就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十年之後的李恪對他絕對是一個比李世民為強大的對手。

    因此,通過某種渠道,他得知李恪率領五千騎兵出幽州時,他便覺得尋常的截殺根本捉不到李恪,才會和他的席謀士趙德言相商,想制定一個絕對分之不能失手的計劃。

    所以,終頡利可汗趙德言一番苦心計劃下,捨棄了四個容易被李恪屠殺的部落而不管,用這四個部落做誘餌設下兩路前後夾擊,血狼衛騎兵夜襲的計劃。而施羅德和阿史那?羅爾德兩人的請戰趙德言的勸解下他便答應了下來,讓右賢王阿史那?羅爾德出兩萬騎兵做追兵,左賢王施羅德出三千騎兵做李恪回去路上的伏兵,而真正攻擊李恪的任務則交給了自己的親衛血狼衛。同時,頡利覺得李恪拋開了大唐所有的將軍對突厥的戰爭態,敢於出兵漠北拿突厥人練兵,他就覺得李恪的強大是自己不能容許的,他跟李世民之間的戰爭也許會持續二十年,他跟李恪的戰爭也許會有二十年,但這之後呢?他知道自己的兒子什麼貨色,他知道就是十個施羅德也不可能敵得上一個李恪的原因。所以,他通過趙德言之口給血狼衛的統領下達了當場擊殺李恪的命令,只是兵的時候,突厥各部落領面前,他對狼熬冠冕堂皇的說要捉拿李恪跟李世民換取錢財。

    而此時,他聽到計劃破產,李恪不但成功逃脫,而且還全殲了一千血狼衛,兩萬右賢王的騎兵。頡利可汗,草原的王者,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也要忌憚他幾分的王者,今天會被一個年輕的後背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他怎麼能夠忍受李恪甩給自己這樣一記響亮的耳光呢?

    戰爭歸根到底只是一種手段,它和外交一樣,是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戰爭永遠都是為政治服務,而戰爭勝利就是上位者可以獲取的大的政治資本。但是,一旦戰爭失敗了呢?那麼上位者會怎麼辦?他不會負責,他會有一個替罪羊替他負這個責任,而頡利可汗的替罪羊就是跪大帳的勃那爾。

    「既然血狼衛覆滅,右賢王部兩萬大軍被殲,主將庫吉特戰死,那麼你怎麼沒有死傷一兵一卒就回來了呢?」頡利可汗殺機外露,陰沉沉的問道。

    勃那爾現已經被頡利可汗滔天的殺意嚇的簌簌抖,他本就是晉突厥左賢王施羅德收羅的手下。而施羅德只是一個心高氣傲,心胸狹窄,才大志疏之人,他是頡利可汗的兒子,可是不及頡利可汗的十分之一,根本就是一個不善於駕馭和現人才的蠢貨。所以,那些投靠他的都是一些溜鬚拍馬之輩,都不是什麼好貨色,而勃那爾就是其的一個。

    所以,現不光是他一個人,就是坐下頡利可汗下手左右位置上的左賢王施羅德和右賢王阿史那?羅爾德都臉色難看的不敢目視頡利可汗。施羅德想殺李恪想到骨子裡了,他聽到頡利可汗說活捉李恪的命令後極為惱怒。所以,才會派出平常合自己胃口,明白自己的人勃那爾,想讓他遇到李恪的時候直接殺掉他。而阿史那?羅爾德對頡利可汗動用五萬人和血狼衛捉拿李恪頗為不滿,他太自大了,認為李恪不配讓他派出精兵強將,所以他的兩萬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殘之流。現,計劃破產,李恪用他們的失敗成了威名,施羅德和阿史那?羅爾德都心虛的不敢直視頡利可汗!

    「大汗——」勃那爾剛要繼續辯解,就聽見頡利可汗命令道,「將勃那爾推出帳外斬,本汗要用這個懦弱畜生的頭顱祭奠我死去的突厥勇士。」

    「大汗——大汗——大汗饒命啊!——左賢王,施羅德王子饒命啊——」勃那爾哭泣的喊道,然而,沒有一個人敢說話,作為勃那爾的主子施羅德加不敢言語。

    頡利可汗看到勃那爾被拖出帳外之後,目視了大帳的諸人一眼,大帳的諸人都是頡利可汗的心腹,而他身邊的三大悍將因為和西突厥關係緊張,被他調到了和西突厥的邊境上,他將目光停留了施羅德的臉上,而與此同時帳外傳來了一聲慘叫,親兵用銅盤端上勃那爾的頭顱時頡利可汗看了一眼,擺手讓他退出去,沉默了片刻後說道,「李恪既然已經回到了大唐,這件事情就這麼算了!算他這次命大,你們都下去,施羅德留下!」

    帳眾人如蒙大赦般的出了大帳,帳內就剩下頡利可汗和施羅德兩個人。

    沉默,頡利可汗沒有說話,施羅德加不敢說話。

    沉默了片刻,頡利可汗終於說道,「李恪心機和智謀都不是你能對付得了的,今後你不要插手關於他的任何事情!」頡利可汗說這句話時臉色陰沉,語氣冷酷,讓施羅德心驚不已。

    「父汗,兒臣明白!」施羅德戰戰兢兢的說道。

    「你能夠跟大唐那邊的人取得聯繫,能夠得到李恪出兵幽州這樣重要的消息,可見他大唐的地位不低,今後要好好的跟他保持這個關係,你還要量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要讓他以後成為我們大唐的眼睛!」頡利可汗態依舊,沒有絲毫的變化。

    「兒臣明白!」施羅德恭敬的答應道。

    「下去!」頡利可汗說完,便不再言語。

    施羅德巴不得頡利可汗說這句話,他一說完,施羅德便逃一般的離開了王帳。頡利可汗看了一眼逃離的施羅德,又想到了智謀不凡、勇略超群的李恪,微微的歎息了一聲。

    「大汗,你還是想李恪的事情?」趙德言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頡利可汗的身邊,躬身詢問道。

    「李恪這麼年輕就顯露出梟雄之姿,本汗就怕再過十年,本汗不了,到時候我突厥恐怕就真的沒人再是他的敵手啊!」頡利可汗一掃以往霸氣的一面,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大汗,關於這件事情你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原歷代帝王家定下的規矩和突厥是不一樣的,不是通過武力就能夠決定的,他們的規矩是能夠繼承皇位的必須是嫡長子,然後是嫡子。現如今,李世民有嫡長子李承乾入主東宮,他之後還有嫡子李泰。」趙德言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聽說近長孫皇后又有身孕,如果他能夠順利誕下男嬰的話又是一個嫡子,大唐就有三個人可以有資格繼承皇位,根本就輪不到李恪。只要李恪不做大唐皇帝,他對突厥的威脅就不值一提!」

    「嗯!「頡利可汗點頭道,「但願如此!」

    趙德言的一席話讓頡利可汗心舒暢了不少,他面色緩和了不少,跟趙德言問了一些關於大唐近的情況,趙德言跟頡利可汗匯報的很詳細。然後,兩人又談論了一些關於近大唐的朝局情況,趙德言這才從王帳退了出來。

    王帳和頡利可汗的對話讓趙德言捕捉到了一條讓他欣喜的信息,頡利可汗說他不突厥的時候突厥沒人會是李恪的敵手,他這句話的意思不就隱喻的說出以後施羅德會繼承大汗之位,而施羅德不可能是李恪的對手嗎?

    「嗯!看來我是要為自己謀劃一番啊!」趙德言如此一想,本想回自己駐地的他改道騎馬來到了左賢王的駐地,施羅德的王帳。

    趙德言不知道和施羅德密談了什麼事情,至少兩人帳說話的時候,施羅德下命令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靠近他的寢帳半步。而兩人密談的時間長達兩個時辰,直到傍晚時分,趙德言才從施羅德的寢帳走了出來,而一向孤傲無禮的左賢王竟然會親自將趙德言送出了帳外。由此可見,兩人相談甚歡,而從施羅德一臉的笑容就可以看出趙德言和他所談的事情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頡利可汗針對李恪的計劃破滅,不得已氣憤之下只能拿自己人的頭顱頂罪,而真正的肇事者李恪,大唐的漢王殿下已經迂迴繞了一個大圈。率領手下的三千鬼面騎順利的進了雲州城。

    經過了突厥寇邊,突利襲擊雲州城的事件,李世民便藉機撤掉了雲州主將,世族大家雲州的代表林全勇的職務,任用自己的心腹,當初參與玄武門政變,被稱為玄武門政變大先鋒之一的杜君綽,而副將仍由楊若擔任。畢竟,杜君綽信任雲州守將不熟悉雲州軍務,他需要一個像楊若這樣的副將,而楊若對軍務的熟悉,以及跟隨杜君綽身邊之後的表現,讓杜君綽很滿意。所以,經過思量之後他便上書朝廷建議兵部留任楊若。李世民對杜君綽非常信任,杜君綽的建議李世民只是象徵性的通傳了一聲房玄齡、李靖等人一聲便答應了。

    所以,當李恪率領三千鬼面騎踏進雲州城的時候,迎接他的除了雲州守將杜君綽之外,還有一個是他出使突厥經過雲州時有過一面之緣的楊若。李恪騎馬上看著眼前身形魁梧,年約三十,方形大臉,濃眉大眼的杜君綽時心裡不由浮上了他的一些資料:杜君綽,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高宗朝官左戎衛大將軍,封懷寧縣公。

    「嗯,杜君綽確實有才能,對於一個武將能夠李治當皇帝的時候做到左戎衛大將軍,封懷寧縣公,可以預見他的武略!」

    「雲州主將杜君綽見過大都督!」杜君綽躬身對李恪施禮道。

    「雲州副將楊若見過大都督!」楊若看到杜君綽給李恪施禮,同時上前說道。

    杜君綽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不愧是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對李恪施禮言語不卑不亢,頓時讓李恪頗為欣賞。他快速跳下馬背,將兩人扶起,跟隨兩人進了雲州將軍府。李孟嘗和杜君綽都是李世民的心腹,都參與了玄武門政變,都是玄武門政變的先鋒之一,兩人私交不淺。因此,有了李孟嘗,李恪和杜君綽的談話氣氛比較活躍,而通過李孟嘗的訴說,杜君綽對李恪也頗有好感。

    然而,李恪以前就曾下過命令,命令五月旬,并州大都督府所轄州府諸將都要到他的太原都督府述職。現已經是五月初五,李恪要述職的當年檢閱孫貳朗和李孟嘗的軍,而這次出兵幽州回來之後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所以,他雲州只待了一個晚上,鬼面騎稍微做了休整就開始急行軍,終於三天後的黃昏出現了太原府。

    回到太原,李恪下達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太原府修建英雄塚。

    不管他是士兵還是將軍,不管他是否立下了赫赫戰功,只要他是大唐軍人,只要他為大唐獻身,他就有資格進英雄塚。英雄塚要供奉所有為大唐的利益而犧牲戰場上的軍人,本王要讓他們的英靈這裡得到永遠的安息!

    這是李恪對於修建英雄塚的一段話,而修建英雄塚的錢財李恪沒有讓刺史府出,而是以他個人的名義捐贈的。

    而他下達的第二條命令就是所有跟隨鬼面騎參加了戰鬥的校尉以上的將領都要寫一份戰爭總結給他,他要通過這份報告瞭解每個參與了這次戰鬥的將領們對這次突厥作戰的理解。

    第三條命令就是核實戰功,他要為戰爭的勇士頒作為軍人而戰爭付出的努力,用自己的表現體現了軍人品質的獎勵,這個獎勵就是他設計出來的佩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