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284章 李靖也有想法 文 / 七月初三

    第284章李靖也有想法

    李世民將李靖的舉動和表情看眼裡,他內心裡還是同意戴胄和馬周兩人的話,認為現還不是需要李靖出來統兵的時候,北伐雖然重要但也沒有必要讓李靖這樣帥才去擔任主帥,李世民的心裡讓李靖出任主帥的時候應該是大唐對突厥全面開戰時的主將,而不是單純北伐解救突利之圍的主將。

    因此,他便開口說道,「李愛卿,北伐的注意的你提出的,現大家都舉薦你為北伐的主帥,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靖注視李世民的那一眼的時候就知道他會這麼問自己,便開口說道,「皇上,微臣認為并州大都督漢王李恪可以擔當此任!至於微臣,戴少卿和馬御史說的很對,臣現應該將精力放調兵遣將,以備今後大唐對突厥的大戰。」

    李靖的話說的很乾脆,鏗鏘有力,而他的解釋加有說服力,符合李世民心所想。李世民不由的點頭表示同意李靖的話。而聽了李靖的回答,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不由的搖頭不語,他們兩人舉薦李靖不是沒有想到大材小用這個問題,只是屬於間派的兩人之所以舉薦李靖是不想讓太子黨和漢王黨因為北伐主帥的問題而起太多爭執,影響到大唐對突厥的戰爭,兩人的目的只是想調節兩黨的矛盾。現李靖都開始公開支持漢王李恪,李靖可是大唐的軍神,雖然朝堂的他的話沒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及長孫無忌有威懾力,但軍隊他威望無人能比,他的一句話就等於給李恪軍鋪下了一條路。

    因為,李靖這樣公開支持李恪,無疑是告訴大唐的軍人,他李靖對李恪很欣賞,很肯定李恪軍事指揮方面的才能,他李靖相信李恪有能力擔當北伐主帥的職位。而有了李靖的舉薦,軍要是隊有人不服李恪,那那個人就等於軍神李靖一樣,試想誰幹做這樣不智的舉動呢?恐怕就是李績都不敢!

    因此,李靖的一句話鎮住了大殿的眾臣,同樣一錘定音的確定了李恪擔任北伐主帥的位置。

    「嗯!」李世民附和李靖道,「李愛卿言之有理,愛卿確實該將自己精力放大唐對突厥的戰爭。那今天就這麼決定了,讓并州大都督漢王李恪出兵援救突利。」

    「皇上,該處多少兵馬呢?」長孫無忌突然開口說道,他李靖說出「北伐」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會出現現這個結果。同樣瞭解李靖的他自然也清楚李靖推薦李恪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讓他北伐擔任主將這麼簡單,他認為李靖推薦李恪當北伐主帥的目的是為了今後大唐跟突厥的戰爭是可以讓李恪名正言順的當上大唐對突厥戰爭的副將甚至是主將。

    而長孫無忌的這個推斷很符合李靖的處事風格,畢竟,現的李靖已經是功高震主了,要是今後大唐對突厥的戰爭他再率軍剿滅突厥,那他的功勞該有多大呢?因此,李靖目的是通過北伐培養給李恪積累戰功和資歷,好讓他大唐對突厥的戰爭分擔自己的一部分功勞。

    所以,長孫無忌才會詢問李世民出兵的數量,目的就是不像讓李恪這次北伐的時候統帥太多的兵馬,免得他經過北伐一役李恪掌握的兵馬太多,今後大唐對突厥的戰爭立功太多讓自己今後難以打壓於他。

    只是還沒有等李世民說話,魏征已經開口說道,「皇上,微臣認為出兵解突利之圍兵馬不宜太多,就讓漢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遣并州轄區的兵馬即可。」

    「嗯!微臣也認同魏秘書監的話,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漢王坐鎮并州靠近突利駐地,對幽北的情況為熟悉,讓他根據自身的情況調兵遣將會加穩妥。」李靖也開口說道。

    「嗯!那就依兩位愛卿的意思!讓李恪便宜行事。」李世民爽快的說道。

    李世民的話讓長孫無忌臉上一抽,他本想限制李恪北伐的兵馬數量,現被魏征和李靖這麼一說,不但沒有限制李恪的統領的兵馬數量,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加的權利,那就是隨時可以調動并州兩道數十州數十萬的大軍。長孫無忌想到這裡,臉色變得有點難看,幸虧他的城府很深,涵養功夫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方才沒有讓李世民等人看破他內心的不悅,急忙躬身答道,「微臣明白!」

    「嗯!北伐之事已定,禮部和鴻臚寺需要快通知突利使者,讓他們火速返回突利駐地告訴突利關於大唐出兵的的決定,免得北伐的時候又生什麼意外之事。」李世民沉聲說道,「民部和兵部要全力配合李恪北伐,要火速調集一批錢糧和兵器盔甲到并州,以備不時之需。」

    「諾!」鴻臚寺卿兼禮部尚書李道宗答道。

    「臣遵旨!」民部尚書杜淹回答道。

    「同時,北伐結束,大唐跟突厥的一戰不可避免,現朕就任命司空長孫無忌、右僕射杜如晦和民部尚書杜淹負責籌備和向前線運送錢糧及輜重,左僕射房玄齡和兵書尚書李靖,你們兩人負責調遣和整合各地軍隊,以備大唐能夠第一時間對頡利開戰。」李世民繼續下達命令。

    「臣遵旨!」尚書左右僕射房玄齡和杜如晦、司空長孫無忌、民部尚書杜淹和兵部尚書李靖等人出列答道。

    等大事商議完畢,李世民開始詢問眾臣有沒有其他的問題,見眾人沒有什麼大事匯報便吩咐朝會結束。

    而朝會結束的李世民回到兩儀殿,又召集了幾個心腹大臣,商議了一些大唐對突厥開戰遇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至於給李恪的詔書,李世民等兩儀殿商討問題的時候已經由李世民用過璽,門下省審核完畢之後由兵部以裡加急的形式送了太原。

    同時,大唐答應了突利的求援,突利使團接到禮部和鴻臚寺的通傳之後也不敢耽擱時間,急忙辭別了李世民離開了長安,目的是想快的通知突利大唐的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