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316章 心思和計謀 文 / 七月初三

    第316章心思和計謀

    魏王府,李泰的書房,同樣聚集了一批重臣,他們是李泰的心腹,是支持李泰入主東宮的鐵桿。像黃門侍郎王珪、民部尚書杜淹、尚書右丞韋挺,御史大夫兼任檢校書侍郎溫彥博和程名振等。

    李世民兩儀殿議事的內容已經被李泰知道,所以,他才會召集這些人來商議,自己怎麼樣才能大唐對突厥的戰役分得一杯羹。李泰同樣清楚入主東宮需要軍方的支持,可是他薄弱的就是得不到軍方的支持,身邊就一個程名振只不過就是一個將軍而已,沒有多大權力,軍的威望就別說了。

    所以,對於李靖提議讓李恪擔任行軍道總管,李泰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畢竟他的策略就是讓李恪和太子李承乾相鬥,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再漁翁得利。只是,他不反對李恪擔任行軍大總管的前提就是自己能這次大規模動對突厥的戰爭為自己的部下,也就是程名振得到一個將軍的位置,讓他順利借軍功上位。

    書房眾人的神色顯得很凝重,特別的王珪,他的李泰的老師,李泰的榮辱直接關係到他今後的仕途,他已經李建成身上敗了一次,他不甘心,所以,現有了機會,李泰身上他不能再敗,他一定要將李泰推上東宮的位子。

    其他人諸如民部尚書杜淹和尚書右丞韋挺,他倆也是前隱太子李承乾的東宮屬官,以前遇上李建成他們沒得選,畢竟李世民太強大,現遇上李泰,這是一個被李世民寵愛的皇子,他們怎麼都覺得李泰入主東宮的機會很大,面對這樣的機會,他們兩個人也不想放過。還有像溫彥博和程名振都有類似的想法。

    「老師的意見呢?」李泰看了一眼沉思的王珪問道,對王珪他很尊重,而王珪也用自己的才學和智謀征服了李泰,使得李泰對他比對眾人都要敬重。

    「殿下,微臣的建議就是推波助瀾,漁翁得利。」王珪堅定的說道,「李恪強大,先威脅的太子李承乾,而且他會跟李承乾有奪妻之恨,李恪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放過李承乾,李承乾只要登上皇位也絕對不會放過李恪,他們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王珪的眼睛炯炯有神,散著智慧的光芒,現是他就像一個智者一樣分析道,「所以,微臣認為對李恪的強大感到不安的是李承乾而不是你,這次李靖讓李恪擔任行軍道大總管,太子李承乾和長孫無忌怎麼也不會讓李恪領兵,他們有可能會推薦李績,聽說李績已經投靠了長孫無忌。而我們不能反對的太明顯,畢竟皇上對李靖很信任,對李靖的提議也很意動,我們沒必要為了李承乾而讓自己身陷泥潭,我們要做的只是順其自然,讓長孫無忌和李恪鬥,趁機獲得利益。」

    「老師的意思是誰給我們利益,我們就支持誰?」李泰好似聽明白了王珪的話。

    「對,殿下,叔玠兄說的很對,我們就該這麼辦,不管李恪強大還是李承乾強大,當其衝受到威脅的還是他們兩個人,他們兩個人現就是死敵,他們之間的恩怨化解不了,只要我們推波助瀾,他們就有可能會拼到魚死網破的地步。而我們何不從謀取自己的利益呢?這不是一舉兩得嗎?」杜淹也附和道,他跟王珪和韋挺都是老相識老朋友,王珪心裡想的什麼他很清楚。

    「嗯,微臣覺得叔玠的意見很好。」這個時候溫彥博也支持道。

    「好——」李泰語氣堅定的說道,「那就聽老師的,量為名振爭取領兵的權利。」

    李恪說這句話的時候看了一眼程名振,後者立即想李泰拱手道,「殿下放心,末將絕對不辜負殿下的期望,會為殿下帶出一支你需要的精兵。」

    陰山,突厥聖地,突利可汗頡利的王帳,頡利已經得到了十三萬大軍覆滅,自己的心腹愛將和左賢王伏真被斬殺的情況。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氣的一口氣殺了三名信使,憤怒的想要立刻兵攻打李恪和他的并州軍,但收到信使的匯報說定襄城被唐軍佔領的時候,他立刻恢復了冷靜,多年的領兵經驗讓他感覺出這次自己是遇到了真正的強大,他意識到唐軍的主帥漢王李恪,跟他訂立過盟約的李恪確實不簡單,他不能輕敵。

    所以,他便召集了所以的部落的族長,大家商議的結果就是定襄城不能丟,要快奪回來。突利不能丟失這樣一顆釘大唐腹背的釘子,不能失去這樣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城池。

    因此,頡利下令個部落領、族長調集部落精兵到陰山聖地,他要集突厥三十萬大軍親征李恪。

    而現,頡利就跟各部落領個自己的心腹將領王帳討論行軍路線。各部落的領對頡利越來越壞的,動不動就殺人的打罵的脾氣敢怒不敢言,只能低頭忍受,大家心裡想的,只要頡利不故意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倒是不會跟他過不去。而頡利的三個心腹將領,除了已經被陳其斬殺了的執失思力外,只剩下了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兩人。除此就是突厥的右賢王,頡利的兒子施羅德,他坐右側的位臉色陰沉的看著坐的部落領,他跟李恪的死地,這次李恪擊敗了伏真和執失思力,施羅德心裡也很不服氣,想著要和李恪一決生死。

    「諸位部落的領,你們該請吃大唐這兩年對我突厥虎視眈眈,如今李世民不但派自己的兒子李恪不但幫助突厥斬殺了我突厥左賢王伏真和將軍執失思力,而且,還讓突利還收編了伏真手下的數萬精騎,想著突利手少有十五萬精騎。」頡利沒有說出十萬突厥騎兵被李恪的心腹愛將蘇定方坑殺的真實情況,反而說是被突利收編,他的目的就是誇大突利的勢力,而眼前的這些徒具部落的領當初支持頡利派兵攻打突利,他們可以說跟突利已經結仇了,現突勢大,他們得罪了突利,只能跟著自己,只能跟隨自己親征。

    所以,頡利有了這層心思,才會歪曲事實。再者,他好友另一方面的思考,那就是說李恪殲滅了十萬突厥精騎,這會讓眼前的很多部落領對李恪心裡產生畏懼,對自己率兵親征不利。

    所以,頡利繼續說道,「所以,本汗不能容忍我突厥叛臣突利跟大唐勾結,威脅到我突厥權益和利益。」

    「謹遵大汗之命!」突厥被頡利統治之後成了他一個人的草原,他說一句話沒人敢反駁,現的商議軍事成了頡利的一言堂。所以,眾部落領才會這麼說,他們不敢反駁頡利的說的話。

    「好,本汗要的就是你們這份團結的心。」頡利冷冷的掃了一眼眾部落的領,然後將目光移向了支持自己,為忠心的一個部落的領臉色,語氣緩和的道,「納威達,突厥的左賢王伏真已經被斬殺,但是,想要治理好我們突厥部落就不能沒有左賢王,今天本汗就任命你為突厥左賢王,希望你不要讓本汗失望啊!」

    「多謝大汗,納威達絕對不會讓大汗失望,納威達願意做大汗的先鋒,率兵踏破定襄城,攻入雲州,殺到長安。」納威達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身體高大,臉上一臉橫肉的年人,他沒有想到自己會被任命為突厥左賢王,先是一愣,便明白了頡利的意思,欣喜的同時不忘了跟頡利表忠心。

    「恩——」頡利對納威的表現很滿意,而頡利的威嚴和一言堂的原因,使得這次讓他任命納威達為突厥左賢王的坐帳內的其他部落的領都不敢反駁。

    聽完頡利的任命,帳內個部落領的臉色都很難看,他們都知道納威達是頡利的心腹,而突厥左賢王突利部落裡是一個位高權重的王。頡利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想繼續鐵血的統治突厥,繼續實行他的一言堂。另外讓眾部落領比較憂心的問題就是突利,他們已經相信了頡利的話,都相信現突利已經有十五萬精騎,十五萬精騎啊!這不能不使得曾經只會頡利討伐突利的部落領心驚和擔憂。

    p:今後會持續兩的速,是不是的會爆,還請書友們支持,下個月也就是四月份的***老三提前預定了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