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322章 漢王和李靖 文 / 七月初三

    第322章漢王和李靖

    劉仁軌的騎出了定襄城,向南方向走了大概三里就看見前方很土飛揚,鏗鏘的馬蹄聲震的大地顫抖,只見黑壓壓的騎兵奔向了自己。

    四萬唐騎央位置的李靖也看到了前方騎和間豎立的「劉」字大旗,他知道前面騎兵肯定是定襄城守將劉仁軌,他是前來迎接自己,這讓李靖心裡覺得很滿意。至少,李靖認為劉仁軌做為李恪的心腹,沒有仗著自己的李恪心腹而高傲自大,沒有因為取得了定襄城而驕橫自滿,反而表現出了謙虛恭敬的態,作為一個武將,能夠做到勝而不驕,就這點這足以讓李靖再次對劉仁軌高看了一眼。

    「前方可是行軍大總管李靖李大帥?」劉仁軌開口問道。

    「正是本帥!」李靖勒住戰馬回答道。

    劉仁軌看到一位年過五十的花甲老人端坐戰馬上,戎裝身承托胡他的威嚴之態,急忙催馬到李靖面前,跳下馬背上前恭敬的施禮道,「末將定襄城守將劉仁軌,參見大帥!」

    李靖詳細的端詳了劉仁軌一眼,見對放三十多歲的樣子,英姿魁梧,眉宇間露出正義凌然之氣,心裡暗自的讚道,「不愧是能夠奪下定襄城的大將,確實有幾分本事。」嘴上卻說道,「劉將軍不必多禮,你能率軍奪下定襄城,是給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啊!」

    「末將不敢居功,全賴殿下的佈局還有全體將士的奮勇殺敵。」劉仁軌謙虛的說道。

    「嗯,劉將軍太謙虛了!」李靖對劉仁軌的第一次影響很不錯,「我們回定襄城!老夫也是很多年都沒有去過了。」李靖的話語了多了幾分感歎。

    「諾」劉仁軌道。

    劉仁軌迎上李靖的大軍,回到定襄城,因為定襄城以前是突厥的屯兵之地,城內有能容納萬騎兵軍營,李靖就直接將大軍帶進了定襄城。進了定襄城,李靖吩咐劉仁軌妥善安排四萬大軍,劉仁軌吩咐身邊的親兵,親兵領命離開。劉仁軌將李靖帶到了以前突厥頡利的行轅。

    「劉將軍,漢王殿下現不定襄城嗎?他可曾來過定襄城?」李靖喝了一口侍女奉上的茶水便出口問道。

    「回大帥,殿下自始至終都沒有來過定襄城,他現已經率軍直接繞過定襄城,駐紮漠北圖論河,就是為了防止頡利大軍攻打定襄城。」劉仁軌回答道,見李靖臉色沒有任何表情,他又解釋道,「殿下手現有十多萬大軍,他生怕軍隊人數太多,入駐定襄會不利於守城,才會駐紮圖論河想以逸待勞。」

    「恩——」李靖聽完劉仁軌的解釋,讚歎道,「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漢王殿下深懂運兵之道啊,攻其所不守,確實是眼前佳的對敵之策啊!」

    隨即,他看了身邊的劉仁軌一眼,道,「過幾天朝廷萬行軍會到達定襄城,領軍兩路是程名振,他讓他給你調撥一萬人馬助你防守定襄城,其餘人馬立刻到圖論河跟老夫匯合!」

    「諾——」劉仁軌道,李靖是全軍的行軍大總管,他自己也歸李靖統帥,李靖不說原因,作為下屬他自然不會多問。

    「你下去準備一下四萬精騎的糧草,老夫將休息片刻,今晚動身前往圖論河!」李靖繼續說道。

    「諾!」劉仁軌答道,他見李靖再沒有什麼命令,就拱手退出了大廳。

    李靖見劉仁軌對話有理,進退有矩,覺得他是一個不過的將領,心裡又想起劉仁軌所說的奪取定襄城是李恪的佈局,心裡不由的多李恪多了一份期待,他現真的想早點見見李恪,看看這個比當今皇上依為大唐年之後基石的王子到底還有多少王他驚喜的地方。

    只是李靖不知道的是,駐紮圖論河的李恪早已知道了李靖到達了定襄城的消息。自從李靖被任命為行軍大總管,到他跟程名振分軍親自率騎兵趕到定襄城,這一路上的情況李恪都早已知曉,這就是李恪經營了幾年的情報網所能起到的作用,起初倒是沒什麼明顯的效果,現過了這幾天,情報網的功用體現了出來,倒是讓李恪心裡很高興。

    圖論河的唐軍軍營李恪的帥張,現可謂是將星雲集,蘇定方、張公謹、杜君綽、李孟嘗和扎德勒及侯虎昨天剛好到達圖論河,再加上起先跟隨李恪孫貳朗、陳其、許敬宗、郭侍封和、孟山等人。看著眼前這些大唐的名將和自己的忠心部下,李恪對擊敗突厥頡利信心倍增。

    「殿下,聽說朝廷已經兵攻打突厥,領軍的便是李將軍?」張公謹問道,他昨天剛到,今天才聽說這件事情。見張公謹這麼問,杜君綽、李孟嘗等人也望向李恪,就是想求證張公謹這個結論。

    「不錯,父皇已經命李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領整個大唐的北征大軍,李將軍的騎兵現已經可能到了定襄城。」李恪回答道,他沒有肯定是說李靖已經到了定襄城,就是張公謹等人前面隱藏了自己情報網,畢竟張公謹等人已經歸屬了自己,但相比陳其和蘇定方等人,他們幾個還不算是自己的絕對心腹,有些不該知道給他們的李恪的絕對不會說。

    「看來皇上和朝廷對北征突厥很重視啊!」杜君綽讚歎道,「這次要是一舉殲滅突厥,確保大唐北方無憂,確實是皇上一直以來的心願啊!」

    「杜將軍說的沒錯,大唐北征突厥,我們一定要勝,而且好能夠生擒頡利。」李恪語氣簡單的說道,「父皇準備了四年,我們大唐的軍人也等待了四年,今天終於等到了一洗雪恥的時候,諸位,作為軍人我們建功立業,報效朝廷的機會到了,本王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團結一心,奮勇殺敵,為國建功。」

    「敬遵殿下吩咐!」諸將也是被李恪的話激的熱血沸騰,咆哮不已。

    「稟報殿下——」就這個時候就聽見帳外傳來鷹衛的稟報之聲。

    「讓他進來回話!」李恪對王長說道。

    「諾」王長出了大帳將鷹衛士兵帶到了大帳,就見鷹衛將一份奏報遞給李恪,「殿下,這是定襄城來的軍報!」

    「恩——」李恪示意他退下,打開了劉仁軌給他的信件,內容記載的無非就是李靖行程,說李靖大概今天晚上就能到達圖論河。

    李恪早已知道李靖的行程,可那是通過他自己的情報網,現這份是劉仁軌以定襄城將軍的身份給自己,屬於大唐軍前傳遞情報的名正言順的軍報。因為,即便劉仁軌知道李恪會通過自己情報網知道這個消息,但作為定襄城的守將,他還是要給李恪明著一份情報,利用軍必須的程序,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大意讓別人抓住李恪的把柄,而且還是這樣的非常時期。

    「定襄城劉仁軌的軍報,說李將軍昨晚率軍已經出,大概今天就能到達圖論河。」李恪說著的時候將軍報遞給了離他近的張公謹,也是這些人當除他之外軍職高的人,繼續說道,「大家要是沒有什麼事的話就先回去準備準備,等到晚上我們再一起前去迎接李將軍。」

    「諾」諸將道,而張公謹也沒有看軍報,只是將他遞給了一旁的王長,跟隨眾人出了帥帳。

    帥帳裡只剩下李恪和王長兩個人,望著偏東定襄城的方向,李恪感慨道,「看來父皇對我的期望很高啊!讓李靖作為行軍大總管前來指導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