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攻 文 / 七月初三

    塔塔斯托和阿根族是領兩人率兵急速奔馳,因為突厥人善於長途奔襲,他們到唐軍軍營前的二十里的位置停止了行軍時,整個大軍士兵的體力還是很充沛。

    「前方二十里就是唐軍的營地,我們還是小心為妙!」塔塔斯托說道。

    「對,我們不能冒險,還是先派斥候去查探!」阿根族領回道。

    塔塔斯托下令讓自己的親衛派五斥候前去查看,突厥精銳五騎兵呼嘯一般的離開了大軍,消失黑夜色之。

    塔塔斯托派出五人的斥候,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將沿途的唐軍斥候給清楚掉,好給他的大軍掃清障礙。所以,他派出五騎斥候的時候,下令讓大軍原地休息半柱香的時候,等待斥候的回報。

    二十里的距離對突厥騎兵而言不是很遠,半柱香的時間他們已經偵查清楚了整個唐軍的營盤和兵力部署情況。斥候將情況回報給塔塔斯托的時候,塔塔斯托臉色露出了勝利微笑。他這次主動請纓夜襲唐軍軍營,就是想跟頡利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讓頡利加的倚重他。現,斥候回報說唐軍營地周圍基本沒有斥候,但軍營裡卻是戰馬嘶鳴,人影不斷的時候,他就覺得唐軍這次大意了,這次正是自己偷襲的佳時刻。所以,塔塔斯托跟阿根族的領一商量,決定了直奔唐軍大營的計劃。

    塔塔斯托和阿根族是領合兵大概有三萬多四萬人嗎,而四萬精騎狂奔的時候氣勢也不小,要是夜襲唐軍答應的話,五里之內唐軍肯定會現。但是,塔塔斯托現已經被勝利的喜悅沖昏了頭腦,他現想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衝進唐軍大營,用自己手的鐵騎踏平唐軍的大營。

    所以,塔塔斯托的帶領下,將近四萬多突厥精騎殺進了唐軍軍營。

    只是很可惜的是,塔塔斯托殺進唐軍軍營,騎馬狂奔到唐軍營帳的軍大帳的時候現營內空無一人。這個時候他才現自己上當了,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下達撤退的命令,就見天空劃過一道流星,帶著火的箭果斷的落了塔塔斯托的身邊。

    「嘩——」的一聲,熊熊大火開始燃燒,而這個時候藉著大火的光芒,塔塔斯托才現他所的答應道出堆滿了材禾,他才明白這個就是唐軍給他設下的圈套。

    一支支帶著火的箭落材禾上,燃氣了熊熊的大火,塔塔斯托看到不少突厥精騎也被大火包圍。

    「撤退——」塔塔斯托果斷的下達了撤兵的命令。

    可是這個時候,大軍已經亂成了一團,根本就不聽從他的命令,開始四處逃竄。

    塔塔斯托自己心裡也很清楚,他所帶領的騎兵只能臨時拼湊的騎兵,根本不是他本部人馬。所以,這個時候他的命令根本就不會這些人估計,為了逃命他們不會遵從自己的命令。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的帶領自己的本部人馬逃離了大軍,獨自開始向營外衝擊。

    只是李恪和李靖定下的火攻擊不是那麼容易逃脫的,所以,既是塔塔斯托怎麼努力衝擊,他所面對的依然是熊熊大火。

    「完蛋了!」這個念頭塔塔斯托的腦海裡不斷的重複。

    同時,他的斷臂這個時候也開始疼痛,劇烈的疼痛使得差點摔下馬背。

    「怎麼辦?怎麼辦啊?」

    這是阿根族領的聲音,他現已經快成了一個瘋子,本想著跟塔塔斯托前來襲擊唐軍大營,能夠戴罪立功,這樣頡利有可能不會收了自己的兵馬大權,還是讓自己做阿根族的領。所以,頡利下令讓他跟塔塔斯托一同前往的時候,他心裡很高興,表現的也很活躍。但是現呢?當他自己置身火海之的時候,他被勝利沖昏的頭腦開始清醒,他才知道自己想的有多的愚蠢,他恨自己怎麼會這麼衝動,跟塔塔斯托這樣沒有腦子的將領來這裡呢?而他自己不知道的是,塔塔斯托是沒有什麼腦子,但他自己何嘗有過腦子呢?不然,現他自己也不會置身火海之。

    遠處,靜靜觀看這一場火燒大戲的李靖和李恪兩人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自古戰爭就必須死人,對於將軍是一將成名萬骨枯,對於士兵而言,則是封侯拜將,對於君王來說這就是一場遊戲,權利角逐的遊戲。

    所以,李靖已經熟悉這樣的生活,面對眼前的火海之慢慢死去的突厥騎兵,他沒有半點的憐憫之心。

    同樣,李恪就像一個冷眼旁觀者,他也沒有任何的慈悲和憐憫。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兩軍交戰,對方不死,那死的人肯定是自己。

    所以,李恪絕對不會對眼前的敵人存任何的慈悲的念頭。

    而這個時候任虎和王真也率領鬼面騎回歸,兩人立即來到了李恪和李靖的身邊匯報夜襲的情況。

    「你們的任務完成了?」李恪冷冷的問道,絲毫不因為兩人是自己的部下就格外對待他們。

    「回殿下,任務完成的很順利,突厥的營盤防禦能力很差,我們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就衝進了他們的營地,比我們剛開始預料的要順利很多!」任虎簡單的說道。

    「而且,我們一連衝破了兩個營盤,就我們鬼面騎的夜襲給突厥人的損失也不小!」王真補充道。

    「恩——你們具體說說!」李靖開口說道。

    「諾」任虎和王真道,然後兩人簡單了說了一些自己衝入突厥營盤之後的種種情況,特別是道出了突厥以部落的形式紮營,才會讓他們有機可乘等,李靖聽完兩人的匯報也很滿意的點頭。

    「嗯,你們完成的不錯啊!今晚就先到這裡!你們先下去休息,記得明天寫份戰後總結交給本王。」李恪說道。

    「諾」任虎和王真道,兩人跟李恪和李靖施禮完畢,這才騎馬離開。

    「什麼是戰後總結?」李靖疑惑的問道,「殿下可否給老夫解釋一二呢?」

    「是啊,戰後總結!」李恪歎息了一聲,重複說道,但看到李靖很認真的樣子,他笑著解釋道,「并州軍當,只要一名將領參加了一場戰爭,那他戰後都要寫一份關於戰場上的得失的經驗的總結,不管是失敗的經驗還是勝利的經驗都必須要寫。」

    「恩——聽起來這樣做好像很不錯啊!倒是很有創啊!」李靖思量了片刻後說道,「難怪老夫總覺得并州軍打仗要比大唐其他的軍隊靈活,對陣突厥的時候加有經驗,現老夫算是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就這裡啊!」

    李靖這句話確實是自肺腑之言,他一直覺得李恪的并州軍身上有一些東西,具體是什麼東西存,他到現都不清楚,他想深入了瞭解這支軍隊,可是讓他失望的是,這麼長時間他并州軍身上什麼問題都沒有現。現聽李恪說出戰後總結,他的心裡豁然開朗。作為打了數十年仗的老將,他自己就有一個習慣,就是參加一次戰役,戰後他都會做出總結,而這也是他到現每戰必勝的原因,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現的并州軍所以的將校都會這麼做。他自然也很清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那就是將領們會不斷的總結現自己缺點,看清自己的優點,他們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統軍能力。

    「不敢承大總管的誇獎啊!」李恪也客氣的說道,但他沒有否認并州強悍的原因於將校的統帥能力。

    俗話說的好,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確實,并州軍這幾年他的帶領下能夠變得現這般的強大,問題跟參加戰鬥之後的主將們都會做戰後的總結有關係。

    「漢王殿下手裡也有不少這方面的總結下來的筆記」李靖突然跟李恪問道。

    李靖的話李恪一點都不吃驚,他淡淡說道,「本王確實也有戰後做總結的習慣,總結成功的經驗,也尋找失敗的原因。」

    只是李恪沒有理解透李靖的話裡的意思。

    所以,他聽到李靖接下來的話時候,他自己也大吃一驚。

    就聽見李靖說道,「殿下是否能夠將你的筆記借給老夫閱覽呢?」

    「……」

    李恪不知道該怎麼答覆李靖,他確實不知道李靖這句話是跟他開玩笑還是認真的。

    「殿下不要多想,老夫只是想看看殿下的畢竟,看今後編纂兵書的時候是否能夠提供一些幫助!」李靖看到李恪驚訝的表情,立即解釋道。

    「恩——大總管——」李恪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他還是第一次失態。畢竟對方可是大唐的軍神啊,歷史上大大有名的名將啊,要主動看自己的戰爭總結的筆記,李恪怎麼能不失態呢?

    「行——不過那些畢竟暫時不本網身邊,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本王親自送到大總管的府上。」李恪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說道。

    「好——到時候老夫再跟殿下痛飲一番!」李靖也笑道。

    他的話絲毫沒有將李恪當成的皇子,當成是一個晚輩看待,而是將李恪當成了知己,當成了朋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