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封功臣 文 / 七月初三

    剩下的幾天時間裡,李恪一系的將領都要回并州任職,李恪已經將命令下達,就沒有讓他們來自己的北王府道別。*****就連陳其,李恪也沒有讓他繼續待長安,而是讓他回并州開始組建軍。

    頓時,沒上四五天的時間,李恪的心腹將領全都離開了長安,這使得王府有點冷清。

    這幾天柴哲威和李宗也來找過李恪兩次,談論的都是貿易和軍隊的組建問題,李恪跟兩人討論的時間很長。

    就這樣,他的日子倒是過的很滋潤。

    農曆正月十三,李世民召集眾臣太極殿議事,李恪清楚的知道,李世民這是要太極殿分封功跟隨他的老臣子們。

    這天,李恪不緊不慢的來到了太極殿,現大家基本都已經到齊,李恪跟眾臣見禮,眾臣自然不敢怠慢這位現已經的權傾北方的王爺,都主動跟李恪行禮。

    李恪自己的位置站定,現他的身後不是李泰,而是李道宗。

    李恪一想也就瞭然了。

    太極殿議事,大臣按照職位高低排序,李恪現的職位是北府兵馬大總管,比李泰揚州大都督要高很多,李泰自然不能站他的身後。

    李恪望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李泰,見他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好像心情很好。

    李恪也就跟李道宗簡單了聊了幾句,就看見長孫無忌和李承乾來到太極殿前就位,長孫無忌的臉上沒有人比的表情,可見這個梟雄式的人物現已經的腹黑到了一定境界,至於太子李承乾,他也沒有以前那麼浮躁,可見李恪這幾年的時候,沒有長安對他施加壓力,這使得他的日子過了很舒服。

    這時,書令蕭禹姍姍而來。

    雖然,現蕭禹只是書令,但書令的官階比尚書左右僕射的要高。

    再者,尚書省負責起草詔書,權利很大。

    蕭禹這個時候到也無可厚非,只是蕭禹的舉動讓李承乾頗為不悅。

    「皇上早朝!」王德開始喊道。

    眾臣長孫無忌和蕭禹還有李靖、李靖的帶領下緩緩的步入了太極殿。

    眾臣來到太極殿,就看見李世民緩緩而來。

    「參見皇上!」李恪隨眾臣給李世民行禮。

    「眾卿平時!」李世民淡淡的說道,李恪看了李世民一眼,現他今天的起色很不錯。

    「眾卿,朕今天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你們當初跟隨朕東征西討,跟隨太上皇東征西討,建立如今的大唐江山,可是大唐初建,廢待興,還有強敵窺視,才使得對你們的功勞遲遲沒有定論,前段時間朕讓長孫無忌和門下省、兵部還有秘書監一同審核了你們的功勞,今天朕就要完成一件心願,那就是讓你們能夠封妻蔭子。」

    「多謝皇上!」眾臣謝道,大家心裡都清楚李世民話的意思。

    「王德,開始!」李世民對身邊的內侍說道。

    「老奴遵旨!」王德對李世民躬身道。

    他將一個內侍端上的聖旨輕輕展開,開始高聲的念道,「……」

    王德念的前面這些內容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官方字,李恪沒興趣聽,他靜等王德念出李世民對重臣的封賞。

    王德念完前面的那一部分,停頓了一下,繼續開始道,「李靖!」

    李靖出列,他是臉色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李恪能猜得出,現李靖的心裡也很吃驚。

    「封李靖為衛國公,食邑千十戶!」王德繼續念道。

    群臣也是震驚,李靖第一,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但他的食邑也太多了?差一戶就是萬戶了,他可是真正的萬戶衛國公啊!

    不過這也是李世民的技巧,真要給李靖萬戶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萬這個詞對李靖不利,現只少一戶,千十戶,這也就等於的一萬戶,李靖心裡自然清楚其的意思,眾大臣自然不笨。

    只是,不少人還是表現出了驚訝之色,這些人是長孫無忌一黨的人。

    他們認為長孫無忌會排第一,沒有想到會是李靖。

    現,已經念出了李靖的封賞,那就是說李靖已經的名副其實的大唐軍功第一的,皇上都這麼肯定了,大家也就沒有什麼話能說了!

    「謝皇上!」李靖謝恩道。

    「長孫無忌!」王德繼續道。

    長孫無忌也是一驚,他排名的時候將自己位置放了後面,但沒有想到王德會第二個念出他的名字。

    這不就是皇上對他……長孫無忌沒有想太多,他略微感動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情緒,出列站了李靖的身旁。

    「封長孫無忌為趙國公,食邑千戶。」王德繼續念道。

    長孫無忌的食邑只比李靖少了十戶,這也足以說明了他的功勳,足以說了他跟李靖之間其實沒有第一第二的區別。

    這就是李世民的手段的高超,是他善於馭下的一種手段。

    「李孝恭!」

    李孝恭很坦然的出列道。

    「封李孝恭為河間元王,食邑千戶。」王德高聲念道。

    「謝皇上!」李孝恭道。

    他是李唐宗室的皇親,封賞自然會封王而不是封公,而他以前的河間郡王,現被改封河間元王,爵位比郡王高了一個等級,還有食邑千戶,這也是很大的封賞了。

    「杜如晦!」王德繼續開口念道。

    杜如晦出列,經過了今年一個冬天,他的身體明顯消瘦了很多,還有不少老毛病也開始復,這使得他近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封杜如晦為萊國公,食邑八千八八十八戶!」王德繼續念道。

    「謝皇上!」杜如晦叩謝道,他站了長孫無忌身後。

    然後,王德繼續念出了這些人的名字:魏征,他被冊封為鄭國公,食邑八千戶;房玄齡被封為梁國公,食邑八千戶;高士廉被封為申國公,食邑八千戶;尉遲恭被封為鄂國公,食邑八千戶;蕭瑀被冊封為宋國公,食邑八千戶;段志玄被封為褒國公,食邑七千戶;劉弘基被封為夔國公,食邑七千戶;屈突通被封為蔣國公,食邑七千戶;殷開山被封為勳國公,食邑七千戶;柴紹被封為譙國公,食邑七千戶;長孫順德被封為邳國公,食邑千戶;張亮被封為鄖國公,食邑千戶;侯君集陳被封為國公,食邑千戶;張公瑾被封為郯國公,食邑千戶;程知節被封為盧國公,食邑千戶;虞世南被封為永興縣子,食邑四千戶;秦瓊被封為胡國公,食邑四千戶;劉政會被封為邢國公,食邑四千戶;唐儉被封為莒國公,食邑四千戶;李勣被封為英國公,食邑四千戶。

    王德念完聖旨上的封賞,太極殿前已經站滿了二十三名大唐的國公們,這其虞世南要除外,他被封了一個子爵,但他的食邑依然是四千戶,賞賜也算是比較厚重。

    二十四人再次拜謝李世民,李世民高坐龍椅上,微笑著接受了大家的拜謝。只是,他太注意前面等人的欣喜,沒有現站後面的李績的臉色,可李恪猶豫對李績的關注,他看的很清楚,李績的臉色不怎麼好看。

    但不管怎麼說,大家的封賞已經結束,李績即便不滿也沒有辦法!

    李恪很清楚李績的心態,他自譽為李靖之下軍方第二人,但沒有想到實際的封賞會這麼低。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排名的是長孫無忌,李績現已經歸順了他,他不能將李績排的太高,再者李世民對李績投靠長孫無忌比較厭惡,這樣李績就只能屈居倒數第一的位置了。

    老臣們的封賞結束,眾人謝恩退下。

    王德又看了一眼李世民,見他點頭微笑。

    王德就繼續開口說道,「魏王李泰!」

    李泰出列,王德繼續開口說道,「封魏王李泰為東王!」

    「兒臣叩謝父皇!」李泰欣喜道。

    李恪一愣,隨即明白了其的原因,難怪進殿之前覺得李泰心情不錯呢,原來是他早已知道了今天會封他為東王啊!

    封王也是有講究的,封王主要是以地名封王,像蜀王,就是說蜀的王,漢王就是漢的王,而李泰的魏王,就是古代魏這個地方的王。所以,自從李恪被封北王,他就穩穩的壓住了李泰一頭,魏只是一個地方,北代表了一個方向,兩者之間的封王一看就能一判高下。現,李泰被封為東王,跟李恪的王爵不相上下,李恪清楚這也是李世民對李泰的一種安慰,再怎麼說,李世民對李泰也很寵愛,特別的李泰學問上的才能讓李世民很欣賞。

    只是,李恪還沒有消化當前的信息,就聽見王德繼續說道,「宣蜀郡王李愔,皇子李惲、李貞和李治覲見。」

    王德的聲音剛落,就見殿外走進來四人,他們分別的李愔、李惲和李貞還有被一個宮女抱著的李治。

    「參見父皇!」四人對李世民行禮。

    「恩」李世民點點都,就聽王德繼續念道,「封蜀郡王李愔為梁王,封李惲為郯王,李貞為越敬王,李治為晉王。」

    「多謝父皇!」四人叩謝道。

    但李恪看的很清楚,李貞臉色有點不悅,李恪心裡很清楚李貞今天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情,因為他之前的諸人都封了親王,就他被封了一個越敬王,即便是比他歲數小的李治都封了晉王。

    只是李恪很清楚,這是根據後宮嬪妃們的地位決定的。所有這些封王的皇子之,除了已經被圈禁的李佑之外,像李承乾和李泰還有李治都是皇后所生,像李愔和李泰都的楊妃所生,母親的地位擺那裡了,對於她所生的皇子的封賞自然不會太薄。

    李世民也不理會跪他面前的皇子們的想法,讓四人退下。

    至此,封賞算是完美結束。

    而李世民又甘泉宮擺下了宴席,他想要款待這些跟隨自己東征西戰的老將們。

    因為,被分封的大臣們都得到了優厚的封賞,心裡很高興,自然跟很樂跟李世民赴宴。

    只是,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李承乾、李泰還有他也被李世民默許陪侍左右,這讓李恪有點驚訝的同時心頭有一絲的恐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