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化奴役 文 / 七月初三

    李恪和李淳風來到大帳,兩人相對而坐-_

    李恪自然要請教李淳風一些問題,另外他也有考校李淳風的意思

    「本王這次去太原,主要做三件大事,第一,開辦學院;第二,展商業;第三,組建海軍」李恪簡短的對李淳風說道,「不知道淳風有什麼建議?」

    李淳風微微一想,便想李恪問道,「殿下,你做這三件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目的?」

    李淳風問的很直接,但李恪就是喜歡他的性格

    君臣之間,揣摩猜測是招忌諱的

    雖然,李恪和李淳風之間不是君臣,但也是上級和下屬的關係

    李恪很希望自己和李淳風之間能夠達到開誠佈公的地步

    還有一點,那就是清楚於李恪推算能力的李恪,認為即便是自己騙了李淳風,只要他肯推算,只要他想知道也不難

    李恪對於李淳風的歷史記載瞭解的還是很多,諸如,他著《宅經》,而被尊為風水宗師;他著《壬陰陽經》,而被尊為壬祖師;他著《金鎖流珠引》、《太上赤洞神三篆注》而成為道學經典名著,並成為唐代道家名人因此,明代楊維貞指出:「古今知天歷數者,應推李淳風」

    還有就是,傳聞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兩位當時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國運由於李淳風推算的上了癮,一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後國2000多年的命運,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瀉,還是回去休息!」,而因此,推bi圖才得此名根據李淳風的推算,由唐開始一直預言到未來世界大同,當**包括十象,十,代表著循環週而復始的意思推bi圖因為它預言的準確,使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心驚,一直被列為禁,直到後世它國內依然沒能逃脫禁的黑名單

    所以,讓數個王朝對列為禁,即便科技到的現代社會,依然不能當眾於天下可見李淳風推算之強和精準

    因此,李恪覺得對這樣一個人保守自己今後要做的事情是很沒必要的就以他的能力,既然想效忠自己,那他自然已經推算出了自己今後的結果,才會這麼做

    「第一,開設學院,培養一大批不論門第高低,之論才學品德的有才學之人,讓他們入仕,依次來改革士族政治所暴露的諸多弊端」李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

    但是,李淳風聽了之後沒有露出多少驚訝之態,只是淡淡的點頭

    「第二,開設陸軍學院,就是想培養大批的有戰略眼光的將領,大唐的西面很有很廣袤的土地,本王不收之,是可惜組建海軍的目的也一樣,大唐南邊,大海之很有很多島嶼,很有很廣闊的陸地,這些都必須為我大唐所有」李恪說的很自然,好像整個地球就是他的一樣,聽的李淳風都有點汗顏

    但是,李淳風絕對相信李恪的話,觀察形象,對天學深入瞭解的他,相信李恪所說的大海之還有的島嶼,海的另一邊還有廣闊的陸地

    只是,李淳風對李恪說的話有點驚訝,他驚訝的是李恪怎麼會這麼肯定,他是通過觀察形象才有這樣的預感,難道李恪也是一個星相學家?

    「至於,展商業嗎?肯定是為了好的統治的陸地和的地域」李恪簡短的說道,他清楚李淳風對商業方面不深感興趣,也就沒有說太多

    「看來殿下志向不小啊」李淳風說道

    「既然是逆天改命,就必須要做出一番成就,不然怎麼對得起天,對得起這條性命呢?」李恪毫不忌諱的說道,他很清李淳風說出逆天改命覺不是無的放矢

    「殿下,武力侵佔,經濟通知,你有沒有想過化奴役呢?」李淳風淡淡的說道

    可是,他的這句話李恪聽來無疑是晴天霹靂啊

    化奴役?

    這不就是辮子王朝對華夏族的統治嗎?

    通過宣揚忠君思想,使得華夏族皇帝都沒有了時候,很多人痛苦流涕,一說到皇上的時候要口頭跪拜

    絕對不行,李恪沒有想過用化奴役一個民族

    他覺得自己要是這樣做了,那他就是整個華夏的罪人

    他要真的這麼做了,他何必施行殖民戰爭,何必想通過不斷的侵佔,激出華夏族骨子裡的血腥呢?

    「李先生,本王絕對不會用化殘害姓」李恪堅決的拒絕道,他說話的時候連對李淳風的稱呼都變了

    「殿下,你可能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李淳風見李恪語氣嚴厲的拒絕,他不但沒有沮喪,反而顯得很興奮

    「那淳風的意思是?」李恪不解的問道

    「這就是淳風剛才問殿下的,關於對佛教的認識」李淳風解釋道,「佛教的傳入,要追溯到漢朝,漢武帝讓大將軍衛青和冠軍侯霍去病驅逐匈奴數千里,打通了絲綢之路,佛教才傳入了漢朝,延續至今已經展到了很大的規模,直到現它甚至已經成了整個大唐的人唯一能夠信奉的宗教,殿下不覺得不可思議嗎?」

    「那你的意思是?」李恪不解道

    「殿下,海的另一邊有大陸,武力和經濟能統治得了多久?」李淳風問道,「還有,大唐的西邊,想要將那廣袤肥沃的土地併入到大唐的版圖,這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好像西方還有很多強大的王朝,你想,你要統治這些國家的臣民,用武力好呢?用經濟好呢?還是用化好呢?」

    李恪開始陷入了沉默

    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化奴役,那明點說,不就的化統治嗎?

    李淳風的這個建議怎麼有點像歐洲的基督教統治一樣啊?

    歐洲世紀不就是一直由教廷統治嗎?

    想到基督教,李恪突然意識到李淳風想告訴自己什麼

    那就是國教

    創立一個符合大唐的國教,讓大唐的國教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再通過這樣化慢慢的侵蝕西方化,數十年甚至上年之後將其同化,這才是真正的統治啊

    突然之間,李恪心明朗了,就想撥雲見日一般

    「淳風的建議不錯,那本王就將這件事情交給你如何?」李恪立即對李淳風建議道,他現對李淳風很尊重,沒有用上級對下屬的命令的口吻

    而這也是唐朝的一大特色

    朝堂上,宰相跟皇帝討論政務的時候,兩人的身份的平等的

    宰相可以坐著跟皇帝說話

    「殿下之命,臣豈敢拒絕」李淳風笑道

    「只是,殿下要實現自己的志向,恐怕還有一個前提?」李淳風繼續說道

    「前提?」李恪疑惑道,隨即,他想到李淳風話的意思,那就是實現開疆擴土,實現化統治,那自己就必須要做到皇帝的寶座上才行

    「那先生有什麼建議?」李恪虛心的像李淳風請教道,他認為李淳風說出這句話,不是毫無目的的

    「殿下心裡清楚,又何必問淳風呢?」李淳風淡淡說道

    李恪見李淳風口風很緊,自然也不過問

    但是,他又繼續道,「當初,淳風見本王怎麼會表現出那麼吃驚的樣子?」

    李恪還是問出了當初,袁天罡和李淳風見到自己時的失態

    「因為,我跟師父殿下出身到時候,看過殿下的面相,當時的殿下面向現實,年至而立之歲,龍困深淵而死」

    李淳風的話震的李恪半響不語

    果然,歷史上的李恪死的時候才34歲,確實的而立之前,而且,他就是困死長安城那一灘政治的死水之的

    「所以,這才見到殿下,現殿下已經逆改天命,蛟龍出海,這才驚訝不已」李淳風語氣凝重的說道

    確實,現的李恪逃離了長安城的那灘死水,并州展,被封為北王,實權握,確實已經達到了蛟龍出海的地步

    「不過殿下放心,你的命相淳風和師傅沒有告訴過任何人」李淳風繼續解釋道他生怕李恪會意錯他的意思,將問題想到李世民身上

    「恩」李恪點點頭,他現才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難怪李淳風和袁天罡見到自己的時候驚訝不語,難怪李淳風幾次出言擠兌自己,針對自己原來是這樣,他們已經算出了自己的將來,他們只是試探自己的品德,試探自己的心性,是否值得他們輔佐,是否是一個成大事的人

    想通了這些,李恪臉色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他對面的李淳風看到李恪的表情,心裡安慰了不少

    見到李恪瞬間就想通了一切,他為李恪的聰慧高興的同時,為自己能夠效忠李恪而感到高興

    李恪和李淳風又談論了一些問題,見天色不早了,他這才讓李淳風去休息

    只是李淳風離開大帳之後,李恪心裡還是有一個疑惑:既然李淳風和袁天罡受到過李世民的禮遇,那他們怎麼不去效忠李世民,怎麼會甘願屈居自己身邊呢?

    這不會是一個陷阱?

    要是這樣,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