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七十章 校場試武 文 / 七月初三

    李恪書房裡靜靜的翻閱考生的試卷,特別是對薛仁貴和薛崇、宇過、-ng昭等四人的試卷他是親自審核,,其他人的試卷則是交給了狄知遜和元德謙還有於開倫三人初審,將過關的試卷交給他複審***

    所以,李恪第一個翻開的是薛仁貴是試卷

    薛仁貴對於吐谷渾和高麗還有扶桑的戰略構想很符合他的-ng格,特別是對於大唐西陲的吐谷渾,薛仁貴試卷上寫到:吐谷渾能戰之士有將近三十萬,跟昔日突厥相仿,但突厥地域廣大,兵力分散,孤大唐能一擊而潰,但對吐谷渾則不然,y-想擊敗吐谷渾,必挫其精銳,殺出大唐騎兵的威風,讓吐谷渾騎兵從心裡上失去對大唐的優勢,這樣則可以一舉殲滅這個號稱有三十萬精銳騎兵的遊牧民族

    李恪看到薛仁貴是這個策略的時候,心裡不由的想到,薛仁貴的戰術還真像他自己的-ng格,當年高麗的時候,「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表現所以,他才會對吐谷渾提倡這種以硬對硬,jian其精銳,喪其軍心的策略

    對於薛仁貴的神勇,李恪一點都不懷疑,當年,唐出征高句麗遼東戰場上,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圍困,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麗一將領人頭,敵人觀之膽寒,遂退,劉君邛被救薛仁貴當時只是一個小兵,但敢為大將之事,勇氣甚佳,本領佳

    又一次,唐軍前鋒進抵高句麗至安市,高麗25萬大軍抗拒唐軍唐太宗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薛仁貴身著奇裝異服,手持方天畫戟,腰挎兩張弓,單騎衝陣,一人殺入敵人25萬大軍裡面,打的敵人陣型h-nu-n無法迎戰,高麗軍隊屢次想重組織隊列殺起來,都被薛仁貴衝殺的七零八落,唐軍大舉跟進,高句麗軍大敗戰後,李世民召見還只是小兵的薛仁貴,賜賞馬匹、絹及奴僕10人,並提拔為游擊將軍李世民對薛仁貴說:「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y-hu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拿遼東大地,萬領土來評價薛仁貴,可以看出薛仁貴的能力

    所以,對於薛仁貴提出的關於針對吐谷渾的這個策略,李恪覺得甚為可行但這裡所謂的可行,那只能是由薛仁貴來執行,要讓其他的將領統兵的話,可能未必就會達到這樣的效果畢竟,其他的將領除了陳其之外,能達到薛仁貴這樣武略的人一個都沒有

    放下薛仁貴的試卷,李恪拿起了薛崇的考試卷

    薛崇的考試卷對吐谷渾的策略很簡單,李恪覺得沒有什麼可取支持,但他對高麗的作戰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見:兵不多,於jing將不廣,於明隋朝三征高麗每次動輒大軍數十萬,甚至萬,卻屢次失敗卑職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統帥決策失誤,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大隋皇上確實不是一個好的軍隊統帥,把握不了戰場的上息萬變的局勢,既想當「英武之君」平高麗,又想做「聖明之主」招降高麗注定了-ng費軍機2後勤方面吃緊,給養不足,勞師遠征,隋煬帝一征高麗,總計徵兵11338萬運者倍之,約22676萬人3內部不穩;遠征期間國內生了楊玄感叛u-n農民起義風起雲湧4當時高麗是很強的,它也是高麗歷史上相當強盛的一個時代而且他的戰略也很對頭,就是堅壁清野,固守堅城

    看到薛崇分析到這裡,李恪的內心震動不已,他沒有想到薛崇對隋征高麗的簡介這麼獨到,而且,他還列出了不少是數據加以證明,這就可以看出薛崇的細膩的心思和善於分析的能力

    所以卑職認為,征高麗,兵不多而jing,將不再廣而勇,只有精兵勇將,殺出大唐人的血腥,殺破高麗人的膽,才能讓高麗徹底的臣服於大唐的鐵蹄之下,而不是降而復反還有,要是高麗堅壁清野,固守堅城,那我軍則獨斷高麗糧道,燒燬高麗農田,將他們困死城

    等李恪看完這份戰略試卷時,他心裡只有一個問題,這個薛崇還真是一個天生的參謀之才,不但膽大心細,主要的還是他心狠,為了能夠達到戰爭勝利的目的,可以不計較對方的傷亡,可以不乎對方死傷的軍人還是平民,這就是典型的軍人準則啊,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人不干政

    突然之間,李恪似乎想起了朱童關於對薛崇的解釋,薛崇的祖上出過幾個將才

    這使得李恪對薛崇開始刮目想看,心裡有像重點培養的想法

    然後,李恪又翻開了宇過和-ng昭兩人的試卷,兩人的答案都很穎,讓李恪對這幾個人心動不已再想到崔放那怨毒的眼神,相比是要對付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三人所以,李恪經過仔細的一想,覺得有必要跟三人見見面,跟三人詳細談一下,瞭解一下三人的處境

    「王長」李恪朝書房外喊道

    「末將」王長回道

    「你讓鷹衛去給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三人傳達一下,讓他們來北王府,本王想見見他們」李恪命令道

    「諾」王長應聲道

    「還有,讓薛禮和周、周武還有周青四人到校場等候本王」李恪向王長說道,「對了,讓李慶先也到校場」

    李慶先沒有跟隨薛仁貴等報考陸軍學院,原因是他的年齡已經標,他今天已經二十歲了,這不符合陸軍學院的招生標準,而李恪絕對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廢來制所以,李慶先現被李恪安排了狼騎營之,他的箭術了得,李恪就讓他協助侯虎訓練狼騎營的箭術

    李恪來到校場的時候,薛仁貴和周、周武、周青已經等候他多時了看到李恪,四人急忙給李恪施禮

    「參見殿下」

    「不用多禮」李恪淡淡的對四人道,「薛禮,王府住的可否習慣?」

    「回殿下,薛禮住的很好」薛仁貴有點靦腆的說道,自從跟了李恪來到太原,他們幾個身手沒有買院落,李恪就讓他們住北王府,這讓四人心對李恪知遇之恩感動不已而且,李恪還建議四人參加陸軍學院的招生考試,希望四人能夠進入陸軍學院學習,讓貧寒出身的四人感激涕零,心裡暗自誓要誓死追隨李恪左右

    「恩陸軍學院不像漢學院和醫學院那樣管理鬆散,陸軍學院學習,要嚴格按照軍營的制,所以不能帶家眷,柳氏就讓她太原再待四年,你可以多給她寄一些錢過去,要是沒錢的話跟本王要,等你陸軍學院畢業之後就將她接到太原」李恪想薛仁貴說道,他很清楚薛仁貴的為人,薛仁貴跟柳氏可是真正的貧賤夫妻,但薛仁貴不是陳世美,他自己飛黃騰達的時候沒有忘記貧窯之的妻子,就這份真情就足以讓李恪欣賞他的人品

    「多謝殿下薛禮必定誓死報效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貴跪地向李恪說道,此時他的語氣已經哽咽,長這麼大除了自己的父親和妻子,還沒有第三個對自己這麼好過,而李恪就是薛仁貴人生之第三個對他這麼好的人

    李恪看了一眼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的薛仁貴,心裡欣慰不已,果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漢子啊

    李恪上前扶起薛仁貴,笑道,「薛禮,男子漢大丈夫怎能做兒n之態哭哭啼啼呢?本王欣賞的可是你的武藝和膽識以及打仗方面的才華,可不是你的哭哭啼啼啊」

    「殿下,薛禮失利了」

    聽到李恪這麼一說,薛仁貴立刻恢復了常態,這份適應能力也讓李恪驚訝不已

    「你就放心陸軍學院學習柳氏那邊本王會吩咐人去照顧她」李恪想了片刻,還是決定用這一招

    「多謝殿下」薛仁貴抱拳道,現的他對李恪已經到了死忠的程

    而就這時候,王長領著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來到了校場,王長的身後,還有侯虎和李慶先

    「薛崇、-ng昭、宇過參見殿下」

    三人向李恪施禮

    「末將見過殿下」侯虎和李慶先向李恪施禮道

    「不用多禮」李恪淡淡的說道,見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三人滿臉的疑hu-,李恪繼續向大家說道,「今天,本王將你們召集到校場,沒有別的意思,只想讓你們切磋切磋」說到這裡,他又看了一眼宇過,見他肩上沒有抗鳳翅鎦金钂,便向宇過問道,「宇過,你的兵器帶了嗎?」

    宇過一驚,沒有想到李恪會這麼問自己,他愣了一下立即回到,「回殿下,宇過的兵器帶了,就放校場外面」

    確實,李恪見三人,三人也能帶著兵器覲見雖然,大唐沒有那麼多的規矩,特別是現的太原,武將覲見李恪,不需要接觸兵器,那是相對於李恪的心腹將領而言,而像宇過和薛崇、-ng昭等人,王長的絕對不容許他們帶著兵器來見李恪

    「恩」李恪點頭道,網道,「你們的考試試卷本王已經閱覽過,內容穎,戰略眼光很獨到,本王很喜歡所以,今天就看看你們的武藝如何,只要你們武藝能夠讓本王滿意,你們有什麼要求可以跟本王提」

    李恪這句話主要的針對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三人,通過武藝證明自己能力,再跟李恪提要求,李恪覺得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保證三人的尊嚴,而不至於讓三人覺得自己是向他們施展恩惠收攬他們

    「諾」眾人答道

    而薛崇和-ng昭還有宇過三人臉上也-出了淡淡的喜-,特別的崇拜李恪的薛崇和-ng昭,兩人見李恪用這種方式保存了他們作為男人的那一份尊嚴之後,他們的心底裡對李恪敬仰已經達到了滔滔不絕的程,就快要黃河氾濫一不可收拾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