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一十三章 城門關閉了,明天再來吧 文 / 七月初三

    半個月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經歷了一場大戰,大唐跟吐谷渾雙方都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雙方再也沒有派遣大軍去征討誰,都開始罷兵休息。(然而,誰的心裡都很清楚,這不是說雙方都不想開戰,而是黎明前的黑暗,雙方都積蓄力量,都想利用這段緩衝時間調整大軍,再次攻打對方。

    因為,大唐跟吐谷渾之間的戰爭已經升級到了兩族的仇恨之。

    這便是李恪的策略,他想滅一個國家,就會消滅的徹徹底底,乾乾淨淨,而不會留下一點的威脅,哪怕是潛威脅都不行。

    這日,李恪又給諸將下達了戰前動員命令,諸將剛剛離開,王長就快步走到李恪的書房。

    「殿下,吐蕃和和親使團已經到了涼州地界,旁晚時分就能到達涼州城!」王長向李恪匯報道。

    「呵呵——」李恪冷冷的笑道,「祿東讚的速還真快嗎?」

    隨即,他對王長道,「讓延族來到書房。」

    「諾」王長離開。

    許敬宗正處理軍務,調撥糧草等的軍務,就見黑衣鷹衛前來傳達,讓他到將軍府的北王書房,說北王要召見他。

    許敬宗放下手頭的軍務,匆匆來到將軍府,就見王長待大廳。

    許敬宗向王長打過招呼,踏進李恪的書房,就見李恪正看書。

    「殿下——」許敬宗給李恪施禮。

    「延族,祿東贊是吐蕃和親使團快要到涼州城了,你說本王該怎麼辦?」李恪淡淡的問道,「是派人出城迎接呢?還是置之不理呢?」

    「這麼快?」許敬宗也的略微吃驚,他沒有想到吐蕃的和親使團這麼快。

    「是啊——」李恪歎氣道,「本王上書,讓揚州大軍來朔方的奏章還沒有回復呢,現祿東贊一行就到了涼州,不知道是好是壞呢!」

    李恪和許敬宗都很清楚,要朝廷調遣揚州大軍到朔方,這本就是針對祿東贊和親的一種策略。

    祿東贊和親,是想跟大唐求和,想給自己幾年的緩衝時間,積蓄力量跟大唐一戰。而大唐有不少人都反對大唐跟吐蕃作戰,除了吐蕃領地貧瘠之外,也有國庫錢財方面的考慮。還有不少人是為了不讓李恪一方勢力壯大。

    而李恪和許敬宗的策略是,調集揚州的五萬大軍前來朔方。而揚州大都督的李泰,他屬於遙領大都督,真正的統兵將領是程名振。李恪和許敬宗讓揚州兵馬來朔方,就是給李泰一個好處,讓程名振來朔方混軍功。這樣一來的話,跟吐谷渾開戰和跟吐蕃的戰役就跟李泰的切身利益有關,李泰的東王黨肯定不會反對跟吐蕃的和親。

    因為,加上程名振的話,李泰朔方還有龐孝泰。

    雖然只是兩員戰將,但這兩人身邊還有不少將領。要是經過跟吐谷渾和吐蕃的兩戰,這些將領都會得到陞遷,那李泰軍方的勢力會得到展,李泰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李恪和許敬宗才會想出這樣一個計策,才會上書給李恪要求調集揚州的大軍。

    「殿下,可能是時間上出了問題,或者信使路上耽擱了!其實,朝廷對朔方調兵遣將方面一向都是很慎重的!」許敬宗說道。

    「恩——」李恪點點頭,他清楚許敬宗這句話裡的意思。

    確實,大唐朝堂上商議想朔方調兵遣將的時候分歧很大。大的問題就是,不想將跟李恪關係不錯的人調集到朔方,這樣的防止跟李恪的關係加牢固,讓李恪的勢力加的龐大。而想調遣跟李恪關係不好或者有仇恨的將領,又怕朔方形成兩軍不和,影響團結,給大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有了這方面的因素,大唐商議向朔方調兵時,都很慎重。

    還有一點是,那就是李恪打仗從來是只勝不敗。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想將自己的心腹調到朔方,跟隨李恪參戰混軍功。

    所以,大家舉薦將領的時候,往往會舉薦自己的一系的將領,意見上也形成很大的分歧。

    因為,有了這種種問題的不和諧,這才使得朔方調兵遣將的奏章遲遲不能落實。

    「難延族以為,我們該怎麼辦呢?」李恪向許敬宗問道。

    行軍打仗李恪很自負,可搞一些陰謀詭計,李恪還是很佩服歷史上能夠整倒長孫無忌的許敬宗。

    「殿下,既然祿東贊一行人來到太快,我們就讓他慢慢回長安!」許敬宗淡淡的說道。可是,說這句話的時候,許敬宗的眼閃過了一絲狡黠的目光。

    「延族的意思是?」李恪淡淡一笑。

    「殿下不是已經清楚了嗎?」許敬宗也笑道。

    兩人說完,同時哈哈哈大笑,兩人的眼同樣的露出了狡黠的目光。

    「延族,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李恪命令道。

    「微臣領命!」許敬宗領命離開。

    果然,就像王長匯報的那樣,旁晚時分,祿東贊一行五千人就已經來到了涼州城下。

    可是,祿東贊一行人來到涼州城下,就見涼州城城門緊閉,城頭上出了飄蕩的「李」字大旗之外,只有守城的士卒。

    「大相,唐軍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是和親使團,不是來攻打涼州城的,他們可以不派人出來迎接我們,可怎麼還不讓我們進城呢。」桑熊氣急敗壞的說道。

    「桑熊將軍,這是李恪故意刁難我們而已!」祿東贊淡淡的說道,「他想給我們一個下馬威而已。」

    「李恪堂堂的大唐北王,他怎麼能行這等卑劣之事呢?」桑熊吃驚不已,對原化瞭解不多的他,心裡對原人的認識就是,很重禮數,而李恪今天的舉動讓他難以理解。

    「你覺得李恪會是這樣的人嗎?」祿東贊冷笑道,「桑熊將軍,有種人,像虎,威震八方;但骨子裡,他卻是一匹狼,行千里,一路嗜殺。而李恪恰恰就是這種人。他貴為大唐的北王,高貴的皇族,可行事作風絲毫沒有皇族的氣,他眼,為了勝利可以使用任何手段。」

    「有種人,像虎,威震八方;但骨子裡,他卻是一匹狼,行千里,一路嗜殺。」桑熊淡淡的自語道。半響,他才幽幽的說道,「大相,經你這麼一說,我現對李恪又覺得很陌生。」

    「桑熊將軍,想要瞭解李恪,你的去長安城,長安城的街坊之,你才能聽到李恪的一切傳言,而這也是我請求大王讓你做護親使者去長安的原因。因為,大唐跟吐蕃必須要一戰,而戰場上面,你越瞭解對手,你就越能看懂他的行軍佈陣。」

    「我明白!」桑熊淡淡應聲道。

    說道大唐跟吐蕃的戰爭,桑熊的心情就變得非常沉重。

    自從來到了吐谷渾境內,他也聽說了大唐跟吐谷渾的一戰。起初,他聽到吐谷渾殲滅了大唐四萬多大軍的時候,心裡很高興,覺得大唐的連跟吐谷渾交戰都這麼吃力,那今後跟吐蕃作戰,肯定不會是吐蕃的對手。可是,當他聽到,大唐針對吐蕃的大戰之沒有動用重騎兵和狼騎營時,他的心裡震驚不已。因為,祿東贊跟他說的是,等到大唐疲兵的時候吐蕃再出兵攻打大唐,可現李恪讓重騎營和狼騎營休整,不就是為了防止自己吐蕃大軍大唐疲兵的時候攻擊大唐嗎?清楚了李恪沒有動用重騎營和狼騎,桑熊的心情怎麼能不沉重呢!還有一點就是,吐谷渾動用了二十萬大軍,而大唐只動用十多萬,還有部分步卒,然能夠殲滅吐谷渾七萬多騎兵,這個字數也絕對讓桑熊對大唐的大軍產生了一股難以戰勝的錯覺。

    就桑熊這般思量之際,祿東贊已經派人去跟涼州城城頭上的守城步卒交涉。

    「請城上的將軍說話!」吐蕃交涉的人員喊道。

    「這裡沒什麼將軍,說什麼等將軍明天巡城再說!」城頭上有士卒喊道。

    「請你通報一聲你們的守城將軍,說吐蕃和親使團要去長安,還請通融一下讓我們進城!」吐蕃的交涉人員也是一個原通,很謙虛的說道。

    「通融個屁啊,將軍不,等明天再說!」守城士卒喊道。

    「那請你們勞煩稟報一聲北王殿下可好!」

    「北王殿下日理萬機,是你們相見就能見的嗎?快走,想進城的話,明天再說!」守城士卒不耐煩的說道。

    「這位軍爺——」

    「爺你妹啊——滾蛋,城門關閉,明天再來!」守城士卒不耐煩的罵道。

    「你——」

    「尼瑪——沒聽懂嗎?城門關閉,明天再來。」守城士卒又罵了一句髒胡。

    還好,大部分吐蕃騎兵和桑熊都不怎麼聽得懂原話,這才沒有聽到這樣的侮辱性的話而怒。但是,祿東贊聽的很清楚,他的臉色變得很陰沉。

    吐蕃交涉的人悻悻回到祿東贊身邊。

    「我已經聽清楚了!」祿東贊交涉人員還沒有開口說話時說道,「下令大軍到城外宿營!」

    「是」吐蕃交涉人員領命。

    而桑熊見祿東贊已經話了,他也沒有說話,只是狠狠的瞪了一眼涼州城,騎馬跟隨大隊緩緩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