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二十四章 西北大捷 文 / 七月初三

    ?八月的天氣,長安城已經去了炎熱。

    北王府的後花園,李恪和李泰兩人相對而坐,慢慢的飲茶。

    「三哥,近好悠閒愜意啊!」李泰淡淡的笑道。

    「四弟不也是一樣嗎?」李恪反問道。

    「三哥怎麼能跟青雀相提並論呢!」李泰飽含深意的說道。

    「四弟的意思是?」李恪笑道。

    「三哥你可是父皇任命的西北行軍大總管啊,聽說近西北又打了勝仗,青雀真是羨慕三哥啊!」李泰歎氣說道,「三哥你住長安城,自己也不用親去前線,前線將士還能取得這樣的大勝!」

    「難道四弟喜歡軍旅生活嗎?」李恪笑問道。

    「三哥覺得青雀合適嗎?」李泰反問道。

    「只要四弟願意,自然合適!」李恪認真的說道。

    「三哥,你這麼說,青雀可當真了噢!」李泰笑道。

    但他的話說的很曖昧,似乎認真,又似乎像開玩笑一樣。

    「四弟,三哥也沒有開玩笑!」李恪淡淡的道。

    「那三哥的意思是?」李泰很認真的問道。

    「四弟的書編的怎麼樣了呢?要是快了,可以跟三哥一起去涼州住段時間嗎!」李恪笑道,「雖然,涼州氣候不怎麼好,可四弟喜歡軍旅生活,可能會客服困難!」

    「可涼州大唐跟吐谷渾的戰爭不是快要結束了嗎?」李泰認真的問道。

    「吐谷渾彈丸之地,滅了這樣的國家,不足以炫耀,滅吐蕃才能彰顯大唐國威!」李恪誘惑的向李泰說道,「所以,三哥還是認為,明年必須要跟吐蕃開戰!」

    「可青雀去朔方能做什麼呢?」李泰很認真的說道。

    確實,話題到了這裡,李恪和李泰已經初步達成了共識,兩人現已經討價還價。

    「青雀啊!三哥我又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而大唐真要對吐蕃作戰話,涼州會有很多問題需要人來解決,四弟要是閒的話,就不能分擔一下三哥肩上的壓力啊!你要真心想幫三哥的話,三哥就讓你做我的副手,你看怎麼樣?」李恪開出了誘惑李泰的條件。

    「三哥覺得父皇會答應嗎?」李泰嚴肅的問道。

    「這次西北大戰,糧草由誰統籌呢?」李恪反問道。

    「哈哈——」李泰大笑道,「三哥,青雀長安悶的慌,那就跟你去涼州住段時間!」

    「好——」李恪說道。

    「干——」李泰舉杯道。

    「干——」李恪舉杯。

    兩人一飲而,大笑不已。

    顯然,今天的談話兩人都很滿意,都達成了共識。

    第二天,朝堂上的風氣變了!

    以李泰為的東王黨開始反駁以李承乾為的太子黨,說反對開戰的人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為子孫後代考慮,要是放過了今日不斷強大的吐蕃,日後的吐蕃強大之後將會成為當初大隋時的高麗。還說,這次吐蕃使者來長安,十四大車的財物全部留了長安,除了個桑央公主婚嫁只用外,有一大部財物不知所蹤,這裡面肯定有章。

    東王黨的這兩個罪名壓了太子黨身上,讓太子黨眾臣倍感壓力。

    因為,第一條罪名是賣國賊的意思,將禍害裡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去承受,自己卻這裡享福,這絕對讓太子黨眾人不敢反駁。第二條罪名是,吐蕃的財物不見了,去哪裡了呢?弦外之音就是送給了為他們說情的人,錢財開路為他們疏通關係。而這罪名也不小,大唐皇帝眼裡,這同樣的貪財賣國。

    所以,有了這兩條罪名,所有太子黨眾大臣大聲叫囂著要和談的聲音被壓制下去,朝堂上只剩下了繼續開戰的主戰派的聲音。

    而這樣的討論經歷了三天左右,李世民終於下達了命令。

    那就是大軍剿滅吐谷渾之後依舊留西北,具體部署由行軍大總管李恪安排。

    然而,這個任命看似無關緊要,可誰都知道,等打敗吐谷渾,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可數十萬大軍依舊留涼州,繼續駐紮,這裡面就已經表現出了對吐蕃開戰的含義。

    而命令下達,李恪即將要離開長安會涼州,就見一匹快馬回到了長安城。

    原來是西北又是一場大捷。

    捷報上的內容說,吐谷渾可汗已經舉族向西遷徙,讓吐延率軍斷後。

    而大唐大軍已經圍困了擾蘭,吐延已經被圍困擾蘭城。破城之日,便是吐谷渾滅國之日。

    李世民兩儀殿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自己也大吃已經。

    因為,李恪本王就長安城,他以為李恪不涼州,大唐對吐谷渾也就只是佔絕對優勢而已,不可能一舉滅了吐谷渾。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恪這個大總管還長安城,可大唐的軍隊已經滅了吐谷渾。

    這場大戰的勝利對李世民而言不重要,因為,他已經清楚李恪回長安的時候,西北戰事也基本接近了尾聲,而這也是他沒有催促李恪緊急回到涼州的原因。而要的是,通過這次沒有李恪的統帥而大唐取得了滅吐谷渾的後一戰的勝利,這讓李世民看到大唐軍隊的強盛和將領的軍事才能,讓他對大唐能夠用一兩年的時間滅吐蕃有了信心。

    有了這份振奮人心的消息,大唐姓歡欣不已,大唐朝廷裡的主戰派也是歡聲雷動。

    而就這時候,即將離開的李恪上書李世民,說大勝即,朝廷可以派出欽差到前線跟他一同犒賞三軍。

    李世民認為很有這樣必要,但這個欽差的人選讓他比較為難。

    因為,長孫無忌推薦了太子李承乾,說太子是國家的儲君,大唐取得這樣大的勝利時,他該代表皇上去犒賞三軍將士。而王珪和蕭禹等人舉薦東王李泰,說大唐對吐谷渾的大戰之時小勝,不需要作為儲君的太子去涼州苦寒之地,而東王李泰常年居住長安,讓他代表皇上出使涼州犒賞三軍就行。

    對於這才犒賞三軍,李世民心裡很清楚,這份差事是收攬軍心的一次絕佳的機會。

    所以,李泰和李承乾才會這麼心急。

    可是,李承乾是他只,有長孫無忌和一幫元老大臣支持,他不能不考慮他們的意見。

    然而,支持李泰去涼州的都是樞大臣,朝堂上超過多半的人支持李泰,李世民也不能不慎重考慮。

    所以,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因為,出現了各方勢力的角逐而讓李世民很苦惱。

    這天,他將李恪召到兩儀殿,詢問究竟讓誰去涼州。

    「父皇,兒臣舉薦三弟!」李恪想也沒有想就說道。

    「你的理由呢?」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大哥的腳上受了傷,他不宜遠行,而涼州又是苦寒之地,會對他腳有影響很大。」李恪淡淡的說道,「還有,大哥的腳上跟吐谷渾有關,讓他去涼州,或者去擾蘭,對他的心情難免有所影響,這會影響到他的心性。」

    「其實,不少大臣都想舉薦大哥,可大哥真心想去嗎?」李恪繼續說道,「兒臣認為,大哥是不想踏上那塊地方的!」

    「恩——」李世民點頭道,「那你為什麼舉薦青雀!」

    「父皇,青雀採出眾,只是少了一份果敢和堅毅,這次讓他去西北犒賞三軍,對他的一種鍛煉!」李恪簡單的說道。

    其實,他很清楚,他的理由不是很充分,可李世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理由。或者說,他需要的只是自己的想讓誰去而已。

    「好!那就讓青雀陪同你一起去涼州!」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諾——」李恪退出了兩儀殿。

    晚間時分,聖旨就已經下達到了東王府,李泰接到聖旨的時候顯得很高興。

    同時,他也隱隱的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只要自己跟李恪合作,李承乾太子之位就不會坐太久。

    晚上,李泰的東王府,可謂是高朋滿座,東王黨的心腹們商議西北之行的具體目的。雖然說的犒賞三軍,但不同的方式會取得不同的效果,而李泰又是第一次充當欽差參與這樣大的活動,他的心腹重臣們自然不敢怠慢。

    至於李承乾,他聽到聖旨下到東王府時,並沒有像往常一般的大雷霆或者憤怒不已,而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便沒有說話。他身邊的東宮屬官也就識趣的緩緩的退出了大殿,留下了李承乾一個人靜靜的坐裡面沉默不語。

    長孫無忌府得到這個一個消息時,臉色陰沉的難看。

    他的本意是想給李承乾一個露臉的機會。

    因為,李承乾身為太子,他只要到了西北,即便李恪是行軍大總管,可他也不能搶了李承乾太子的威風。這樣既能給李承乾露臉的機會,還是打擊李恪的威風。可現李泰去了西北,李泰本身就比不上李恪,再加上李恪是行軍大總管,李泰這次去西北根本就壓制不了李恪的威風,反而會主張李恪的氣焰。或者說,李泰這次去西北,李恪和李泰都是雙贏的。但不管結果是怎麼樣,只有李承乾吃了虧。

    所以,長孫無忌的臉色才會這麼陰沉。

    而他同樣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泰有了慢慢靠向李恪的趨勢!李泰朝堂上的勢力很強大,長孫無忌可不想李泰和李恪走的太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