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七十六章 本王該怎麼辦 文 / 七月初三

    時間有過了幾天,到了八月旬的時候,對高麗作戰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就等李世民一聲令下,大軍就可以開赴遼東。而這個時候,李恪有幸參加了一次朝會,朝會上他再次感受到了長孫無忌這隻老梟的**裸的陰謀。

    因為,這次李世民御駕親征,他身邊伴隨的大臣有南衙大將軍薛萬徹、千牛衛大將軍李仙重、千牛衛將軍蒙昭、幽州大都督程知節等,房玄齡和岑本負責糧草的督運工作,而其他隨行的人有褚遂良、杜淹等,就是少了長孫無忌和太子黨一系的人,加讓李恪吃驚的是作為兵部尚書的侯君集竟然也留守長安。至於魏征留守長安,李恪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作為兵部尚書的侯君集留守長安,作為書令的長孫無忌留守長安,這裡面的問題值得深究。

    早朝結束,李恪就回到了府。靜坐書房思量了很久,他還是沒有想出為什麼這次李世民御駕親征會讓侯君集留守長安呢?長孫無忌的留守,可以說成是輔佐太子李承乾管理朝政,可兵部尚書侯君集呢?

    「殿下哥哥,該吃點東西了你!」

    就思量眉頭緊皺,腦子裡凌亂的時候,武媚娘不知何時走進了書房低聲的說道。

    自上次揚州遊玩,李恪前腳離開了揚州,武媚娘和阿史那雲等後腳就回到了長安。

    「媚娘,本王沒胃口,你們去吃!」李恪輕歎道。

    「殿下哥哥有心事?」武媚娘關切的問道。

    「恩——」李恪答應一聲便不言語。

    「殿下哥哥可是為了父皇親征之事苦惱?」武媚娘繼續問道。

    「你怎麼知道的?」李恪突然抬頭,凌厲的目光盯了武媚娘的臉上。

    「殿下哥哥——」武媚娘看到李恪冰冷的目光,怯生生的說道,「你不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才回到長安的嗎?現局勢不明朗,你愁也是很正常的。媚娘什麼都沒打聽,只是看到殿下愁眉苦臉的樣子,做的猜測而已。」

    「媚娘,那你倒是說說,你對這件事情判斷呢?」李恪語氣緩和的說道,對於武媚娘的政治嗅覺,他一點都不懷疑,就然她能根據隻言片語就能猜出自己的心事,李恪也想聽聽她的見解,順便看看武媚娘的政治嗅覺究竟到底了一個什麼樣的恐怖程。

    「媚娘知道的不多,說的不對之處還望殿下哥哥不要生氣呢!」武媚娘道。

    「你坐下說!」李恪淡淡一笑道。

    「恩——」武媚娘落座,這才開口說道,「殿下哥哥,皇上下旨北征高麗之前,大唐只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洛陽下大雨,洛河之水淹沒了洛陽宮。我們先不說這裡面的蹊蹺之處,單就說洛陽宮,那是父皇東都洛陽的行宮,可比長安城的太極殿,可因為一場大雨就被洛水淹沒,這本身就預告了不吉之兆,父皇作為大唐的皇帝,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想法嗎?」

    「你繼續——」李恪點頭道。

    「而這種情況下父皇會怎麼做呢?肯定要詢問洛水淹沒洛陽宮的吉凶之兆,這就給了別人有機可趁的機會。」

    李恪沒有說話,繼續聽武媚娘的分析。

    嫵媚娘見李恪聽的認真,便繼續說道,「還有,洛水淹沒洛陽宮和占卜之術,這只是一個引子,魏征的上書才是父皇決定東征的後一劑猛藥。」

    「嗯?」李恪驚訝道,「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魏征的上書告訴父皇,大唐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可現的大唐已經一步一步走向了繁榮,需要的只是時間,父皇想要勤勉,想要名留青史,他還能做什麼?唯一的缺點就是功勳。」武媚娘說道這裡,目視李恪,似乎還有隱情不敢細說。

    「你繼續!」李恪淡淡的道。

    「還有,父皇作為大唐的皇上,可現殿下哥哥你的功勳已經超越了父皇偉業,你說父皇心裡會怎麼想?」武媚娘見李恪想要開口說話,便搶著說道,「是的,父皇不會妒忌你的功勞,他相信,信任你,可那都是平常情況下,但要出現像這次洛水淹沒了洛陽宮的事情呢?加上占卜師的妖言惑眾和別有用心的大臣旁敲側擊,說這是皇權旁落的跡象和徵兆呢?你認為父皇還會無動於衷嗎?」

    李恪沒有說話,他的額頭流下了冷汗,他很清楚武媚娘說的話對他而言份量有多重,這也是武媚娘作為他的妻子才敢說,要放別人身上,估計誰都沒有這樣的膽量敢猜忌李世民的用意。

    武媚娘見李恪沉默,她也閉口不語,靜靜等到李恪。

    半響,李恪回過神來向武媚娘問道,「華姑,那你覺得本王該怎麼辦?」

    這一聲「華姑」李恪很久沒有這樣稱呼了,這時喊出,倒是體現出了他對武媚娘的信任。

    「殿下哥哥,父皇北征高麗,這不是什麼問題,以高麗現的國力和戰鬥力,大唐絕對不可能戰敗,可問題的關鍵是,這次留守長安城的人有問題。」武媚娘很認真的說道。

    「父皇難道看不出來嗎?」李恪反問道。

    「就是因為父皇看得出來才這麼安排的?」武媚娘擲地有聲的回答道。

    「為什麼?」李恪吃驚的問道。

    「因為有你!」武媚娘的不暇思的說道。

    她的答案使李恪打了個冷戰。

    「因為有我?」李恪反問道。

    「對,殿下哥哥,你難道看不清楚父皇收留長安城的諸位大臣都是太子一黨的人嗎?」武媚娘反問道,「長安,除了太子黨誰還能牽制你呢?」

    「——」李恪沒有說話。

    「而且,讓父皇北征高麗,讓你留守長安,這才是長孫無忌真正的目的。只要父皇北征高麗,京畿兵馬空虛,而他又統領著東宮率,長孫順德又是左金吾衛大將軍。這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再想出點什麼對策,利用皇上的猜忌加害於你,你認為自己還有反擊的機會嗎?到時候父皇北征高麗,很難長安,肯定將你的事情交給魏征和長孫無忌兩人處理,可魏征是個直腸子,他之前就被長孫無忌當槍使,難不保這次又被長孫無忌利用。」武媚娘冷靜的分析道。

    李恪沒有說話,他沉默了,他沒有想到問題會這麼複雜,簡直是一環扣一環,長孫無忌還真陰毒,不出招則已,一出招必要見血。

    「那要是本王閉門不出,讓他們難以栽贓嫁禍呢?」沉默了半響,李恪又問道。

    「難道以長孫無忌才智,他就只想出了這麼一條策略嗎?」武媚娘反問道。

    「你是誰——」李恪沒有說話,但他已經很清楚了武媚娘話的含義。

    書房的氣氛很凝重,雖然只有自己和武媚娘兩個人,但壓抑的氣氛依舊讓李恪難以適應。他突然間覺得,這幾年的軍旅生涯使得對政治方面有所懈怠,敏銳力也不夠高,連這樣關係到自己性命的重大問題都沒有分析清楚。

    果然,征戰沙場的將才是政治上的白癡,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啊,難怪歷朝歷代的名將都難以善終,就是因為征戰覺悟不高,對政治的把握不清楚。

    「那你的意思是本王該怎麼辦?」李恪問道。

    武媚娘見李恪認真的樣子,淡淡一笑,「殿下哥哥,咱們去西北玩!」

    「恩——」李恪一驚,隨即恍然大悟,大笑道,「好,咱就去西北,明天本王進宮就跟父皇請旨!」

    「恩——媚娘好想去西北玩啊!」武媚娘撒嬌似的說道。

    李恪很愛憐將武媚娘攔了懷裡,他清楚的知道武媚娘已經告訴了到底要怎麼做,只是作為自己的妻子,她說的很委婉,沒有向一個謀士一樣提出自己的建議,而是以一個妻子的身份說出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