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夢入西遊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八章 文 / 大江@東去

    淬煉招妖幡的過程中,隨著對幾大靈氣的瞭解,張琴這幾種靈氣並不是完整的混沌之氣,而是混沌之氣的分解版。一份完整版的混沌之氣分解後得到七份分解版的混沌之氣,也就是一份混沌之氣等於混沌乾金、混沌乙木、混沌葵水、混沌靈火、混沌戌土、混沌疾風和混沌紫雷之氣。

    而經過這幾千年融合那混沌紫雷中的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他發現那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似乎也是由這幾種靈氣構成,只是他們的比例不一樣。完整版的混沌之氣、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乃是同一等級的終極靈氣,由於所組成的七種靈氣配比不一樣,所以才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性質。

    混沌之氣中的七種靈氣是標準的一比一,而那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則有很大的偏重。三種終極靈氣各有分工,如他所料不錯,那混沌之氣主生長和毀滅,是洪荒最基礎的能量;玄黃之氣主功德,鴻蒙紫氣主法則而內含天道,只有這三種能量的共同存在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世界。

    而其中又以混沌之氣為主,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為輔,玄黃之氣和鴻蒙紫氣只有在比如像開天闢地這樣的巨變中由混沌之氣裂變而成。所以,宇宙中混沌之氣和鴻蒙紫氣極少,只有在開天混沌重開時才會出現。

    先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然後是風雷。由於張琴在這個過程中對幾種力量本質的理解得到了很大地提高,所以淬煉的比較順利。前面的五行都比較容易。就是在融入風雷兩種靈氣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困難。

    熟話說:風無常態,要想把它融入招妖幡的材料中確實不容易,不過在多次的試驗下,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

    雷太躁動,不易控制,但張琴已經完全煉化了身體內的混沌紫雷,天下萬雷皆在他的掌控之中,伸手即來,揮手即去。盡顯雷中至尊的本色。所以,也不在話下。

    不到三百年,張琴就已煉製成功,招妖幡也如願進階為先天至寶。雖然由於是後天所稱。和盤古幡、太極圖、混沌鍾和誅仙四劍還有不小地差距,但張琴已經找到了完善之法,只要他慢慢的把那招妖幡裡的幾種分解版的混沌靈氣融合成完整版地混沌靈氣,這個招妖幡就能達到和盤古幡、太極圖、混沌鍾和誅仙四劍一樣的高度。甚至還有可能勝出。這個也是他以後每隔萬年用混沌靈泉來淬煉玄黃紫雷道體肉身的努力方向。

    這次招妖幡成為先天靈寶並沒有像天書當初出世一樣風雲變色,驚動整個洪荒。因為這招妖幡本來就被張琴完全煉化,現在又是在他的淬煉下才得以進階,這就等於他是在有主地情況下才達到先天至寶這個境界的。既然有了主人。自然要低調了。

    看到招妖幡並沒有像天書出世那樣活動,張琴心中鬆了一口氣,看到招妖幡進階後元神所感到的仍是完全煉化。他不由的笑了:又省了幾千年地煉化時間。不過。對於招妖幡所產生的新功能和威力的增加等地信息還是在招妖幡淬煉成功後突然出現在了他地腦袋裡。還得花點時間去消化。當然了,這都是小意思。

    其實。招妖幡進階成功時,幾位聖人還是有點感覺地。只是沒有天象說明,他們也僅僅是心中有所懷疑而已。

    在這三百年的淬煉當中,張琴對於幾種混沌之力地瞭解提高了好多。而他的混沌版九轉玄身早在第一百年左右的時候就突破到了第二層,現在估計相當於原版九轉玄身的第八轉,也許比幾位聖人的**都要強悍了吧?他讓雲霄試了,就是強如混元金斗這類先天靈寶也只能給他點小傷,相對於他的超強恢復力來說,基本可以忽略。如今在這洪荒,除了聖人,他還有何懼?

    雲霄雖然九轉玄身沒有突破,不過她法力提升的可不是一點兩點,何況吸魂葫蘆和散魂葫蘆裡收集的混沌靈氣和先天靈氣夠她煉化個好幾萬年了。

    這一次出來,兩人都得了大收穫,在距離萬年之約結束只剩下最後的幾百年的最後關頭,兩人的實力竟然還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心情自然大好,於是準備把原來準備遊歷洪荒的蜜月之行堅持到底,不然以後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機會了。

    這一日,張琴和雲霄正從外域向洪荒飛去,忽然在一片混沌煞雲中隱隱約約發現有一座青山,山峰上懸浮一口青銅大鼎,形容奇古。那口大鼎週身青炎滾滾,將整個青丘山罩在鍾下。

    古鼎如有靈性,從混沌煞雲中源源不斷抽取混沌之氣,融入鼎身,越發顯得古樸。

    「這是何處?」張琴問向雲霄道。能夠有此手筆的定然不是一般人物,竟然遇上了可得見上一番。這外域他不過來了兩次,外域無限大,加上他雖然來這洪荒已有一萬好幾千年,但是要想徹底熟悉洪荒和外域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好多地方他實在不清楚。對於這樣一個怪異的地方,他自然好奇,因此這才出口詢問雲霄,以雲霄的資歷,這外域和洪荒她不知道的地方還真不多。

    「這山叫青丘山,那鼎叫九鼎」雲霄提醒道。

    「青丘山,九鼎」聽到雲霄提醒,張琴略微一想,便知曉了個大概,知道了這是誰的道場。

    話說精衛被女媧娘娘改造成沒有靈智的青鸞後,出於本能對大海的痛恨,她見山就抓去填海。期間不知道得罪過多少菩薩大仙,但由於炎帝這個父親的面子和賠罪態度都不錯,所以一直沒出過什麼大亂子。

    但後來,精衛還是闖禍了

    一日她發現了崑崙山。崑崙山乃是西王母當王母前的道場,以前有她自己鎮守,就是精衛來了也沒機會下手,但現在王母不在,還有誰能阻攔她?這下可精衛高興個半死,立馬飛將過去,將整個崑崙山脈抓起來,就是往海裡一丟!

    那崑崙山是地仙界第一大山,抬頭看不見山頂。山頂之上還有萬丈地通天柱,支撐著整個天河。崑崙山被精衛丟到海裡後,天河頓時倒灌而下,九洲大陸佈滿弱水。人類困頓不堪,到處都是屍體,這弱水還不是尋常之水,偏偏無物不沉。頓時死傷生靈無數。

    大禹見此生靈塗炭,心中不忍,於是他就跑去求得鯤鵬妖師出手,將崑崙山背了回來。但是天河從此洩漏。堵也堵不上,為此,大禹就煉了一把烏金標桿。並用烏金標桿從崑崙山腳下挖出一道運河。那運河寬八百里。綿延千萬里,流經幾大部洲。注入南海,這才解決了洪災。這也就是後世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原版。

    這條河,便是沙和尚的老巢,流沙河。大禹雖平了洪水,但是擔心海水猛漲,淹沒陸地,又求太上老君煉了一根定海神針,插在東海龍宮上方,測量水位。這根定海神針,就是後來的如意金箍棒。

    大禹雖平了洪水,但是擔心海水猛漲,淹沒陸地,又求太上老君煉了一根定海神針,插在東海龍宮上方,測量水位。這根定海神針,就是悟空手中的那根如意金箍棒

    大禹因為這場功德,繼位為帝,史稱大禹王,準備迎娶塗山九尾白狐女嬌為妻。塗山九尾白狐是大禹在平息洪災時遇到的妖女,兩人相愛,約定洪災平定後大禹前來塗山下聘成親。

    結果此事被元始天尊橫插一手,用塗山氏的一個女子代替了白狐女嬌,洞房之後大禹才發覺塗山女嬌變成了塗山女,娶錯了老婆,連忙趕去塗山解釋。哪知九尾白狐驕傲無比,以為大禹負心,自己偷偷哭了一場,狠下心來,將整個塗山搬到外域,改名叫青丘山,躲著大禹不見他。

    大禹被人算計,因此脾氣暴躁,加上他對炎帝教女無方看不過眼,聯合飽受精衛欺負的仙人,將炎帝一族趕到了化外之地,並且製造九鼎,布下九州結界,一州一鼎,隔絕了與外域的往來。

    按理來說,大禹平洪災、造九鼎、設結界,其功德遠遠超過將大巫遺族趕到化外之地地黃帝和炎帝,理應成為人皇。但是偏偏大禹因為對妖狐女嬌的內疚,始終無法焚三屍成就人皇聖位,鬱悶的大禹就在九州隨便選了個地方苦心修煉,順便守著九鼎和結界,被稱為九州的保護神。

    直到八千多年前,鴻鈞在給像地球這樣地下界凡人星球下結界隔斷聯繫時,順手幫了大禹一把,也給九九州下了一個結界。如此,大禹的九鼎和結界都失去了作用,他也不用整日守在那裡了。

    空閒下來的大禹竟然發現自己無處所去,想起鴻鈞給九州下結界時對自己的指點,大概意思是:天地人三聖皇,聖位已滿,你是沒有機會成就人皇聖位地。不過由於你的莫大功德,對於你以後證道很有好處。

    大禹聽完鴻鈞的指點,以前的好多事一下就了了。雖然沒了人皇聖位,但成聖機會增加,也算不錯。不用鎮守九鼎,就沒了自我逃避地理由。再加上被當時洪荒傳的最響的張琴救雲霄脫困封神榜地美談所影響,大禹對於塗山女地事也突然豁然開朗:別人在那樣地機會下,都能去爭取,而現在機會就放在眼前,難道還要再一次錯過,非得等到再一次失去才後悔嗎?

    大禹心中的道理一想通,馬上就去青丘山找塗山氏了。對於當年地事,知道內情的塗山氏也是後悔不已,屁大的事,非得鬧得兩地分居才好。塗山氏一邊痛恨原始的卑鄙,一邊希望大禹能夠早日來尋她,畢竟當年錯的不在她。怎奈大禹一直無動於衷,這事她也不好主動,當年跑的是她,難不成現在又要她自己送回去?於是兩人就這樣耽擱了下來。

    沒想到,一日塗山氏正在感歎張琴和雲霄的戀情而獨自傷感時,大禹突然來訪。於是兩人,一個幹材,一個烈火∼∼∼。

    後來大禹就在那塗山氏的青丘山住了下來,與塗山氏兩人過著只羨鴛鴦不羨聖的生活。大禹體貼塗山氏花費法力佈置陣法保護青丘山,反正他當日鍛造的九隻大鼎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功用,他就把九鼎合一,取名為九鼎,鎮壓在了這青丘山。

    他們兩人的事在當時也成了一樁美談,為張琴當時妖族的尋道侶狂潮狠狠的加了一把火。

    張琴想到這裡,不由的笑了笑,幸福的拉起雲霄的手,兩人一起向青丘山走去。

    一進青丘山,張琴發現那山裡面並不像外面一樣罡風煞雲肆虐,而是一片平靜,靈氣充足,與洪荒沒什麼區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修煉聖地。再一看,更讓張琴感覺這是一個仙界的樂園,這裡的自由程度就是他以講自由民主的蓬萊仙島也比之不上。只見數不清的白狐嬉戲,有的澆花種草,有的開爐煉丹,有的撫琴而歌,有的跑到草叢裡撲蝴蝶,也有的端坐一旁,手持丹青作畫。她們尾巴數目各不相同,一尾、兩尾居多,也有幾個九尾大狐,站立一旁,笑看兒女嬉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