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在西漢的悠閒生活

第一卷 第七節 客人 文 / 要離刺荊軻

    張恆家的山林上種了幾畝毛竹,本來,種植這些竹子的本意是給自家編織涼席,搭建竹舍提供原料的。

    現在卻大大的方便了張恆。

    拿著斧頭上山砍了半框竹枝,然後將砍來的竹枝浸泡在水缸中,浸泡的目的就是要去除竹枝中溶於水的雜質,為下一步制漿打好基礎,這一過程會比較長,大約需要半個月才能完全的達到去除竹枝中溶於水的雜質。

    感謝cctv探索發現欄目,沒有這個節目閒得無聊,連續拍的那幾期專門講述古法造紙的節目,張恆也就不知道造紙需要些什麼工序了。

    第二天,雨,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整個八百里秦川都瀰漫在雨霧中。

    及時的降雨,讓莊子上的農戶家庭都樂開了懷,現在正是粟苗生長的關鍵時刻,這一場雨水來得正是時候。

    綿綿的細雨接連下了兩天。

    這兩天中,張恆擁著可愛的趙柔娘一邊教習,一邊調戲,所謂紅袖添香夜讀書,莫過於此。

    趙柔娘雖然對於小叔叔的輕薄,還是那麼的害羞,但她天資聰慧,很快就會了幾十個字,甚至已經可以正確的書寫和認知自己,小叔叔還有姐姐的名字。

    嫂嫂名喚弱水,這個名字是張恆那已經過世的兄長取的。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自打會寫自己的名字之後,趙柔娘便非常高興,要知道估摸著在整個南陵縣範圍內,會識字且會寫字的女子,估摸著不過巴掌之數。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趙柔娘很是驕傲自豪,便連走路都有些昂著頭。

    結果被嫂嫂趙弱水發現了之後,在她小屁股上打了幾巴掌,趙柔娘迅速被打回原形乖乖的著嫂嫂去養蠶。

    說起養蠶,這是一個在關中婦女中相當普及的一項傳統事業。

    張恆家便在幾畝土質不是很好的土地上,種了桑樹,靠著那幾畝桑田的桑葉供給,嫂嫂在家裡專門騰了三間房子出來作為養蠶的蠶室,一年下來,倒是也可以織出幾十匹帛。

    張恆找了個機會,偷偷溜進蠶室中,偷了幾十條蠶兒扔進空間裡。

    可惜空間中沒有桑樹,因此每日還需偷偷拿些桑葉進去餵養,不過好在桑葉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拿,不虞嫂嫂趙弱水會奇怪。

    那個神奇的空間還真的可能有某種神奇的未知力量存在。

    反正蠶兒們才在空間裡生活了兩天,就已經長的比蠶室中大多數的蠶兒肥胖,個頭也更大,一條條白白淨淨的,可愛極了。

    說來也奇怪,自打這些蠶兒進了空間裡,在那裡的空地上安家之後,就似乎不大願意活動了,每日就是在桑葉上吃了睡,睡了吃,原本張恆還擔心它們會到處亂爬,導致發生失蹤案件,這下好了,每日只要按時投放桑葉就可以。

    至於早先栽種的粟苗,也是生長旺盛,才幾天功夫就已經長到了十幾厘米高,一株株挺拔翠綠,還出了幾片葉子。

    張恆聽有經驗的老農介紹說,一般而言,谷雨前後播下粟苗要長到十幾厘米,起碼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現在,與空間中的粟苗一同出芽那一批苗種才剛剛長到六七厘米呢!

    淅淅瀝瀝的雨水,斷斷續續下了兩天之後就停了,天空開始放晴,一大早,嫂嫂便帶著趙柔娘背著竹筐出去採摘桑葉,剩下張恆獨自一人在家中無聊的對著竹簡發呆。

    老實說,在穿越的新鮮勁頭過去之後,張恆就開始有些無聊了。

    他有時候甚至會懷念魔都喧囂的夜晚,懷念儲存在電腦中的倉井老師指導合集,懷念魔獸rpg,懷念星際1v1。

    在這個時代,特別是南陵縣這種農業縣,娛樂項目奇缺。

    沒有ktv,也沒有滑冰場,更加沒有夜店。天一黑,各家各戶立刻閉門閉戶,整個世界頓時一片漆黑。

    在人們的觀念中,晚上還在外面溜躂的,沒一個好東西,不是盜匪就是罪犯!

    從朝廷到庶民,大家對於晚上喜歡在外面溜躂的人,都一致認定:逮到就打,打死有獎!

    這種情況,讓早已經習慣了每天晚上不到12點,絕對睡不著的張恆幾乎有些無法習慣。

    越坐越無聊,張恆索性站起身來,從牆壁上取下一把青銅劍,在院子裡舞了起來。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可不是後世滿清那種被洗腦洗的就剩下,奴才,主子,渣,遵命的垃圾。君子六藝,禮樂射馭書數,每一樣都需要精通。

    很難想像,這個身體的原主人年不過十八,便可開一石強弓,雖然談不上百步穿楊,卻也能夠十中六七。

    這樣的成績,在張恆的同學中間,卻只能算中下而已。

    舞著舞著,張恆漸漸的開始感覺這個身體的原主人的理想與曾經的抱負竟然開始影響自己,只覺胸中有一股氣勢需要宣洩。

    堵不如疏!

    看看四周沒有旁人,張恆便引聲高歌道:「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用猛士兮守四方,胡無人,漢道昌!」

    一曲歌畢,張恆只覺有些脫離,便棄劍於地,微微的喘息起來。

    「好!」

    「當真好詩也!」

    「敢問歌者何人?」

    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掌聲,只聽一老人的聲音在門外道:「過路之人,敢請歌者一見。」

    「悲劇了……」張恆搖了搖頭:「太白公,我可不是故意要剽竊您的大作的呀!」

    在心中嘟囔兩句之後,張恆便把才纔那點小小的對李太白的愧疚之情拋諸腦後了。

    作為穿越者,不剽竊名家名作還混什麼混啊?

    天下文章一大抄,甚至有前輩連毛太祖的沁園春。雪都敢抄!

    張恆早先就有過謀劃抄襲幾篇佳作為己作張名之用,在這個時代,不裝一下b,混個什麼大儒,大家的名頭來當保護傘的話,縱有萬貫家財,卻也可以被人很輕易的剝奪乾淨,甚至身家性命都可能不保。

    便整整衣冠,收劍入鞘,以正統的儒生口吻答道:「長者相請,小子敢不從命?」

    便來到門口,開門揖禮:「南陵後進張恆見過老丈!」

    卻見在他家門前,停著一輛兩輪馬車,這是一輛在這個時代來說尋常貴族富豪出門常乘的馬車,兩個輪子跑起來雖然不是很平穩,但卻速度還可以。

    馬車的主人是一位年紀看上去大概六十歲左右,慈眉善目的老人。

    老人的皮膚非常白皙,身體看上去甚至讓張恆的心中冒出『強健』這個詞語,看得出來,老人年輕的時候應該非常熱衷於鍛煉身體,所以即便是老了,也依然有著非常不錯的身體素質。

    張恆注意到,老人的手似乎是習慣性的,總是交叉的放在腰間。

    這是貴族士大夫經常提綬帶的才會養成的習慣。

    「非富即貴!」有了這個認知之後,張恆心中更加歡喜。

    他正愁找不到幫他揚名的人呢!

    真正是瞌睡碰著了枕頭!

    「哥哥請小心些……」為老者趕車的車伕小心翼翼的扶著老人下車。

    哥哥?張恆這時候才注意到,那位車伕的相貌生的不似中國人,碧發藍眼,頗有幾分歐洲人的血統的樣子。

    在稍稍失神之後,張恆反應了過來。

    哥哥這個稱謂,現在在漢人的字典中是沒有的,只有北方的遊牧民族才會有這樣稱呼。

    而且現在『哥哥』的含義也不是現代的弟弟對兄長的稱呼。

    這是匈奴,鮮卑等族中對主人,父母,首領的尊稱。

    張恆記得,他曾經看過唐代的一些史書,李世民,李隆基就曾經多次在書信中以哥哥的稱謂介紹自己的父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