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二節 射禮 (2) 文 / 要離刺荊軻
第一百零二節射禮(2)
張恆站在場中,將手中的弓,遞給身旁的一個身穿著黑色皂衣的衙役,他是今日擔任射禮弓矢監督,以及查看箭靶的司射。
在私人舉行的射禮中,司射是負責供應弓矢的下人。但在鄉射禮中,司射卻相當於是一個助理裁判,成績的匯報,射禮者是否符合禮節,以及所用弓矢是否符合標準基本上都由他說了算。
司射接過弓,仔細查看了一番,然後將它還給張恆,從背後拿出一袋箭矢,然後恭身道:「請執射!」
鼓點頓時緩慢了起來。
張恆接過弓箭與遞上來的箭矢,循著鼓點的節奏,慢慢的舉起手中的弓。這是必然的禮節,在射禮中,最重要的不是展示百步穿楊的神技,而是要應和鼓點的節奏而行。
正如王城所言:立德正己,禮樂相和。才是射禮的真諦所在。
張恆規規矩矩的按照記憶中的射禮禮儀規範,脫下左手的外衣衣袖,然後戴上一隻早已準備好的扳指,持弓向觀禮嘉賓,士子,以及群眾揖禮。
「射者,仁之道也!」張恆口中念著孔子當年說過的話:「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
在今天這樣嚴肅莊重的場合,張恆也被場中濃厚的君子氣氛所感染,在這剎那竟生出做個君子也是非常不錯的事情的感覺。
張恆知道,這是文化的魅力,是傳統的魔力。
張恆臉色嚴肅,竭盡全力去想著腦海中那些聖賢的言行,古代君子的美德,盡力讓自己的思維與那些史上的偉大人物的思維相交融。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心中默念於少保的千古名篇,張恆盡力將自己代人於少保的角色中。
在這一刻,張恆滿身正氣,一臉肅然,右手輕輕拉開弓身,只在瞬間就將手中的一石弓拉了個滿圓。
「好大的氣力!」王城心中驚訝了一聲,他卻是沒想到張恆能有如此大的手勁,需知一石弓在軍中雖然只是輕弓,小弓,用於中距離阻截,但尋常人要想像張恆這般輕鬆寫意的拉個滿圓,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郎此時還真有古代君子的風範!」再看張恆一舉一動都貼合鼓點的節奏,沒有半絲偏差,滿臉的嚴肅認真,頗有些先秦士子的風範,王城也忍不住在心中讚了一句。
「砰!」伴隨著鼓點的尾音,張恆射出了自己的第一箭。
啪!箭靶上隨即傳來一聲沉悶的中靶之聲。
司射趕緊一路小跑,跑過去查看箭靶。
張恆卻不在乎成績,持弓向四方嘉賓、群眾、士子揖禮,一副成績於他如浮雲的樣子。
事實上在箭出鉉的瞬間,張恆就已經知道了結果:毫無疑問,正中紅心!
這是自然的事情,經空間強化,又有空間水滋補,張恆現在不僅僅氣力一天天增長,就連身體的靈活度,敏捷性和協調性都與日俱增,毫不誇張的說一句,便是當初以箭術聞名天下的李廣將軍麾下的神射手,張恆也自信可與他們爭鋒。
「正中靶心!」過了一會,司射捧著一個箭靶跑回來,向主持射禮的王城稟報:「縣尉,張二郎所射之箭,直透靶心而過,沒入三十步外樹木之中三寸有餘!」
聽了司射的匯報,不止王城,就連周圍的鄉民亦深吸了一口氣。
「百步穿楊!」王城看向張恆的眼神變了,出身邊郡望族的王城,非常清楚的知道,張恆方纔那一箭的成績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張恆不僅僅是個讀書人,還是一個萬中無一的神射手。
便是在最精銳的材官將軍麾下,能將一石弓射出百步遠,並且準確命中目標的也沒幾個,更何況張恆的箭還沒入樹中三寸之深。
這就意味著,即使穿上三層皮甲甚至鐵甲,也擋不住張恆狙殺!
人群和觀禮的嘉賓們也紛紛議論了起來。
在人群中觀禮的高老七更是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這個事情。
「百步穿楊,我都做不到……」高老七心中頓時感慨萬千:「不意東家竟輕鬆做到!」
「僥倖!」張恆卻是以君子之禮,淡淡的一笑,再次向眾人揖禮,然後朝士子們淡然一笑,揖禮道:「承讓!」
然後,按照禮儀,彎身慢慢的退回自己的席位,正襟坐下,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君子無所爭,其必也射乎!」王城感歎著。
「揖讓而升,下而禮,其爭也君子乎!」旁邊的一個老人家接口道。
「這二郎還真是……」王城搖了搖頭,看向在坐的其他士子,只見大部分人都面若死灰。
雖然射禮不以成績論勝負,但是在張恆近乎完美無瑕的表現以及超乎常人的射術面前,他們大都失去了信心。
王城是知道張恆已經被內定為孝廉的。有太子做靠山,王城不認為獲取一個孝廉的身份對於張恆有任何困難之處。
所以,在事實上,張恆跟場中士子們其實沒有任何的利益糾葛。
「君子啊……」王城在心中將自己沒有說出來的話補充。
所謂君子以直報怨。
王城知道,在場的士子,定然是方才看張恆的眼神頗有不善,讓張恆心中有氣,就借射禮之機,趁機擺了他們一道。
雖然說大丈夫快意恩仇,方為真丈夫。
但如此一來,一些本來有機會在今年獲取一個舉薦名額的士子,受此刺激,定然心神失衡,在接下來的環節中難免發揮失常,從而喪失了本來大好的機會。
「自作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在心裡面感歎一聲,王城對張恆有了更多的瞭解,從這時起王城在心中牢牢的記住了,張恆不可輕侮,侮則必有代價這個事實。
「下一個!」王城揮了揮手,示意射禮繼續進行。
果然如王城所想,接下來的幾個本來被王城看好的士子,在射禮之中居然接連犯下低級錯誤。
有人太急於射箭,竟然忘記了朝嘉賓觀眾行禮,等醒悟過來,卻為時已晚,在嘉賓及觀眾心中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再射之時,心神恍惚,竟連靶邊都未中。
有的人在上場的時候,居然連走路都因為太緊張,而有一些踉蹌……
最終,參加射禮的士子們,除了張恆之外,合格者竟只得三四人而已。
這讓王城面子上稍稍有些難看,須知往年鄉射禮,大半參與者都合格了。
將最後一個合格者的名諱記在簡牘上,王城歎了口氣,道:「如此也好,正好看出了什麼人是真君子,倒也符合聖人制定射禮之本意!」
在王城想來,連區區心理壓力都承受不了的人,即便舉薦上去,在朝廷上面也會被刷下來。
與其被舉薦者被朝廷刷下來,退回南陵縣,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舉薦,這也可在上官那裡得到加分,落下一個查舉人才盡心竭力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