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911中亞之王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三章 大鐵礦 文 / 去病將軍

    在1920年的這次會議上,劉先俊明確了以重工業為方向的發展方針,這次會議為未來西北乃至全中國帶來了10年的發展機遇。從1920年到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這十年被稱為中國發展的黃金十年。又因為在這次會上劉先俊決定把從俄國帶來的500噸黃金作為啟動資金,所以這次會議也被歷史稱作黃金會議,在中國建設史上留下獨特的一筆。關於劉先俊為什麼能得到這筆黃金,直到百年後歷史學家還在爭論,留下種種猜測。而俄國在這之後已經勢力大減乃至最後煙灰湮滅,無力向中國討還,這段歷史也就成了永遠解不開的迷。

    黃金會議的另一項任務是對人事進行了重新調整。根據劉先俊的命令,為方便管理,整個西北劃為外興安嶺地區、蒙古地區(含蒙古、唐努烏梁海、科布多、阿爾泰和布裡亞特共和國)、中亞地區(含哈薩克汗國、浩罕汗國、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以及中國本土(含新疆、寧夏、甘肅、青海、綏遠、察哈爾)四個區。其中,外興安嶺行政區面積1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30萬,由白朗擔任長官,滿族人溥潤為輔,設外興安嶺集團軍,含四個師,其中白俄師一個,在當地華人和華工中招募一個師,另外兩個師為青島調來的新師,師長分別為郭松齡、瓦西裡維奇、馬鴻賓、傅作義;蒙古地區面積330萬,總人口320萬,由賀雲仙擔任長官,蒙古人帕塔勒為輔,設北方集團軍,含騎兵師兩個,步兵師一個,師長分別為馬福興、馬步青、馬廷?;中亞地區面積420萬平方公里,人口810萬,由楊增新擔任長官,馬麒為輔,設中亞集團軍,含四個師,騎兵師兩個、步兵師兩個,師長分別為宋老年、馬鴻逵、蔣光鼐、馬步芳;中國本土面積340萬平方公里,加上移民人口共計1220萬,由劉先俊親自兼任長官,副長官發表為閻錫山,暫未到任,設六個師分別為馬麟、馬安良、馬福祥、吳佩孚、馮玉祥、胡景翼。董振堂和趙博生兩人前往青島分別就任新軍師長。另外任命喻少良為民政長,楊瓚緒為輔。蔣百里為總參謀長,白崇禧為副參謀長,黃大發為警察局長等。

    自此,劉先俊實際已經控制1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領土東到太平洋,西到裡海,北到貝加爾湖,南到新疆、甘肅,人口兩千多萬,擁有17個師,將近20萬軍隊,基本囊括了阿爾泰語系各民族,包括滿族、鄂溫克人在內的通古斯語系、蒙古語系和維吾爾、塔吉克、烏茲別克的突厥語系。

    在初步穩定後,劉先俊開始伸出他的金手指。

    在茫茫的烏蘭察布高原上,有一座海拔1783米的橢圓形山峰,它就是白雲鄂博山。蒙古語「白雲鄂博」意思是「富饒的敖包」。但當地的蒙古族人民一般稱它為「白音博格德」,意思為「富饒的神山」。每年農曆五月間,數百里之內的牧民聚集於此,舉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動,並召開「那達慕」盛會。

    烏蘭察布最美麗的季節是夏秋,滿山遍野開著山丹丹花,大草原的藍天白雲,綠草地清嫩連綿,牧民們趕著羊群彷彿與藍天白雲接壤,此時的大草原空氣清新宜人。此時,一支駝隊從遠方慢慢走來,這是劉先俊派來的西北科學勘探隊,,受劉先俊的命令來到這裡進行勘探。隊伍帶頭的是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的丁道衡,他是去年在聽了劉先俊的演講後,響應號召來到西北建設邊防的。前不久劉先俊專門請了他們幾個地質系畢業的大學生座談,並提到烏蘭察布草原一帶可能存在鐵礦,要求他們對此進行考察。丁道衡他們對此雖然半信半疑,但出於對領袖的尊重,還是答應了這次考察勘探行動。

    草原上炎熱強勁的西北風吹在丁道衡臉上,而他的目光一直逡巡在草原上散落的黑色石頭上。以他的判斷,這些黝黑的石頭是很純正的鐵礦石,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難道劉總統的話是真的?行進間,他突然被遠處奇特的景象所吸引:一座山峰兀立在前方,在灼熱的陽光下泛著青黑色,周圍的群峰則匍匐在它的腳下。丁道衡一下興奮起來,憑著專業的敏感,他意識到這種地貌特徵和山體顏色,極有可能是某種礦體。

    勘探隊剛到山腳,丁道衡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行囊,手持地質錘、羅盤、放大鏡,開始攀登探查。勘探隊沿著河流向上追溯,發現有鐵礦砂沿溝散佈甚多,愈近礦砂愈富;仰視山巔,峰壁陡峭,露出黑斑,燦然奪目,這就是礦床的標誌,山腰則礦石層壘迭出,愈上礦質愈純。隊員們更加興奮,攀上被當地人成為「神山」的頂峰,登高俯瞰,但見南半壁皆為礦床,令人驚詫不已。

    後來,丁道衡在調查報告結論中寫道:「本區鐵礦,就其外形而論,成分必高,礦量甚大,全礦皆為鐵礦所成,據本人推測成分必在**十分以上……礦床因斷層關係,大部露於外,便於露天開採;且礦床甚厚,礦區集中,尤適於近代礦業之發展。惟距出煤之區如大青山煤鐵等處距離稍覺遠……苟能由後地修一鐵道連接包頭等處,即又與平綏路銜接,則煤田可積於一地,非特鐵礦可開,大青山之煤田,亦可利用,兩得其利……苟能於包頭附近建設一鋼鐵企業,則對於西北交通應有深切之關係,其重要又不僅在經濟方面而已。」

    7月,劉先俊正式接到勘探隊的喜報:在巴延博克圖(即白雲鄂博)發現巨大鐵礦,「礦質雖未分析,全山皆為鐵礦所成。此礦為交換作用所成,前為石灰岩,後經潛水中含有鐵質者所交換而成。又經岩漿衝出,其它雜質皆氣化而去,故其質體極純。以衡推測,成分必在**十分以上。全量皆現露於外,開採極易,估計儲量在3500萬噸以上。」

    劉先俊接到喜報,內心平靜,白雲鄂博又豈止3500萬噸,憑著後世的知識他知道,這座鐵礦足足有10億噸的儲量,憑借這個鐵礦,配上西北豐富的煤炭資源,西北以後就不用擔心作為最重要工業材料鋼鐵的供應問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