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五十六、接防淇縣 文 / 黃帝子孫

    五十六、接防淇縣

    黃佳俊也帶著從戰區要到的物資(戰防炮四門、機槍若干、各式炮彈15000發、子彈50萬發,另外通過不正當手段弄來的各式炸藥二十噸,還有各種醫療器械藥品)裝車向淇縣而去,黃佳俊也同車出發。

    這次,程長官對新180師可說是另眼相看。黃佳俊心裡是清楚的,程長官有拉攏的意圖,畢竟,在第一戰區,程長官沒有自己的嫡系啊。當然,這裡面也有郭老的功勞。想清楚了這些,黃佳俊也就老實不客氣起來。

    拿著程長官的批條,又有何泰丙高參的斡旋,再加上倪富貴用金條和珠寶開路,那時無往而不利。(倪富貴做這個拿手。)

    通過內線消息聽說戰區倉庫裡有防毒面具。這讓黃佳俊是大喜過望,如獲至寶。在他的眼裡這個可是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珍貴。也是黃佳俊夢寐以求的東西。雖說通過前面的繳獲,也收集了一些鬼子的防毒面具,可是數量實在有限。

    黃佳俊利用各種手段來收集:花錢從友軍手裡買,可是當時**裡配備這個東東的就是中央軍裡也很少,所以收效甚微。有的人也提出這樣不好,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黃佳俊只能先考慮自己再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黃佳俊自己都認為自己越來越功利,也越來越在乎自己手裡的軍隊。

    也要求郭老利用自己的關係到軍政部爭取,可是由於僧多粥少,仍然無法做到人手一具。這讓他的心裡極為不安,雖說新180師只是在守易縣的時候遭到過鬼子的毒氣攻擊。他可是清楚傷心病狂的鬼子在遭到**堅強阻擊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大規模使用的。

    這次聽說戰區倉庫裡居然有這個寶貝東西,哪有不喜出望外的?當即指示倪富貴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從倉庫裡弄出來,有多少算多少,越多越好。

    當時倪富貴無法理解,認為花這麼大的代價實在是有點不值得。

    可是黃佳俊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兩種不同的觀念。當時,人們普遍把士兵看成是簡單的消耗品,那些將領更是把士兵看成是自己陞官發財的對象。而不是軍隊的基本要素。所以,在**裡普遍存在著吃空餉,剋扣軍餉甚至是士兵的伙食費。黃佳俊不但不剋扣軍餉,就是自己的薪餉也從來沒有領過,全部打入傷兵的營養費。

    新180師的士兵不但能全額領取軍餉,還有各種各樣的補助和津貼。伙食更是充足。各個軍官不用剋扣軍餉也能過的很好,當然,也沒有人敢。

    說到這裡,有必要簡單的介紹一下中日兩國的兵役制度:中國由於並沒真正的統一,所以也就沒有完整的兵役制度。士兵的主要來源不是靠募集,而是靠抓壯丁。這也是為什麼中**隊裡的逃兵很多,一旦打垮,就無法快速的恢復的原因。

    而日本早就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建立起了完善的兵役制度,所以,日軍可以快速的獲得合格的兵源。

    在黃佳俊的眼裡,人始終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什麼東西都可以捨去。

    在黃佳俊走後,倪富貴留了下來。他的身份有多了一個頭銜:新180師駐戰區聯絡處主任兼新180師駐開封辦事處主任。

    倪富貴雖說對黃佳俊的意見有所保留。但是,一旦黃佳俊決定了的事情。他是不折不扣的執行。這是他的最大優點。也是黃佳俊最欣賞他的地方。

    倪富貴馬上就進入了角色。立即成了開封城裡最忙碌的人,那是見人就送禮,見縫就鑽。開封官場上很快就知道新180師有一個知情知趣,很會為人的後勤處長。

    這是黃佳俊給倪富貴面授的機宜。前世,黃佳俊雖說沒有送過禮,可是,後世送禮已經發展成了一門藝術。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稍稍的對倪富貴點撥了一下:不能見人就送禮,這樣達不到送禮的目的。別人也認為你是冤大頭,哈兒。送禮就像打仗,首先要確定目標,再想法摸清目標的情況(出身怎樣,性格如何,家境是怎樣的,有什麼愛好,家人又是如何等等不一而足。)摸清情況後再對症下藥。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倪富貴是聽得心領神會,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心裡想:「師座就是師座!我還認為自己算行的了,比起師座來簡直是大巫見小巫。」

    於是我們的倪大處長帶著一幫手下關在屋裡制定了一個計劃書,上面有:要向誰送禮?這人有哪些情況?該送些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

    上面提出除了必要的盡量不要向高官送禮。倪富貴認為:這些高官不缺錢,送少了不起作用,送多了,又承受不起。還未必有什麼效果。所以就把目標鎖定在管理倉庫的軍官身上。這個軍官職務不一定要高,但是,一定的是能打開倉庫的。

    於是,某位管理倉庫的後勤軍官的父母有風濕頭痛,真正的虎骨酒送上外加一張治療的中醫秘方,就送到了家裡。某位太太在珠寶店裡看中了一副首飾,可是,想想自己丈夫的收入。只好,悻悻而去。第二天這個珠寶店的老闆親自把貨送到了家裡。等等。

    隨著一個個目標被拿下,目的一個個達成。倪處長心裡是充滿了自豪:「這正像師長說的一樣,就像是打仗一樣!」我們的倪處長也找到一種在戰場上攻城略地的感覺。

    不說,我們可愛的倪處長在開封和鄭州各地上躥下跳,痛並快樂著。

    錢三河接到黃佳俊的電報,立即派出王汝歷牽頭帶著大批的參謀軍官在一個騎兵連的護送下,先期到淇縣考察。(淇縣東臨淇水,西依太行,平漢線從南到北橫貫全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淇縣古稱朝歌,是殷商文化發源地,境內雲夢山有「雲夢仙境」之稱,戰國時期鬼谷子王禪曾在此授徒講學,培育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縱橫家,被譽為「中華第一古軍校」。)一個工兵營和宣傳處派出的宣傳隊也同期到達。

    參謀軍官考察地形地勢和已建成的國防工事,為師主力的佈置拿出計劃。

    工兵營要接收和完善國防工事。指導民眾修建防禦工事。

    宣傳隊一到淇縣,馬上在縣城和各個鄉村向民眾宣傳抗日。宣傳的形式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民間曲藝為主:有豫劇、相聲、話劇、評書、二人轉、舞蹈、歌曲等,再加上圖片。馬上激起了民眾的同仇敵愾,特別是那些展示鬼子屠殺的照片,更是讓淇縣民眾對鬼子充滿了憤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