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六十三、大戰之前(1) 文 / 黃帝子孫

    六十三、大戰之前(1)

    就在土肥原師團在大名召開戰前動員會的時候。第一戰區長官部和第一集團軍對日軍的異動馬上產生了懷疑。

    第一戰區程長官專程趕到第一集團軍司令部駐地新鄉,親自來看宋哲元。

    兩位長官見面後相談甚歡,一番寒暄,兩位長官並肩走入司令部。

    坐定後,程長官笑著對宋長官說:「明軒兄,你的身體現在怎麼樣了?委座對你非常關心,聽說我要到新鄉,親自打電話來叫我代為問候。」

    宋哲元也是微笑著說:「謝謝委座和頌公關心。我的身體已大好,無礙了。」

    程長官:「那我就放心了。至此時局緊張之時,還要明軒兄擔當大任。現在我的心就放下去了。」

    這兩個老奸巨猾的巨頭,打著哈哈。話題由身體聊到天氣,在聊到養生。說的是言笑晏晏,其樂融融。看這架勢,兩位長官是專為討論如何長壽而來的。

    在副官添了三道水後。程長官端起茶杯,輕輕的呡了一口,清清嗓子:「明軒兄,你對當前的局勢怎麼看?」

    宋哲元端著茶杯的手一頓,心想:「終於來了。」

    放下茶杯,苦笑道:「頌公,你的意思是什麼?」

    程長官知道宋心裡有怨氣。佯著不知,侃侃而談:「日軍在徐州被阻,無法突破。肯定會尋找突破口,戰區和軍委會一致認為日軍的突破口就在豫北。一旦攻取豫北,向南可以沿平漢線南下,威脅中原腹地;向東可以策應徐州戰場;向西能協助山西日軍。而近期冀南日軍土肥原師團的集結,已經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軍委會和戰區希望明軒兄的第一集團軍能在豫北依托堅固的工事,給土肥原師團以打擊。粉碎日軍的這一戰略目的。」

    宋哲元低著頭不語,臉上也沒有什麼變化,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程長官繼續說道:「明軒,你有什麼想法和要求?都可以提出來,我能解決的就立即著手解決,不能解決解決的上報軍委會,也盡量解決。」

    宋哲元大聲的說:「頌公,我只有一個要求,讓59軍回建。只要長官成全,打鬼子我宋哲元沒二話。」

    程長官為難道:「明軒,你也知道59軍劃歸第五戰區李長官,是委員長親自下的命令。這個我恐怕無能為力。就算軍委會批准,李長官那裡也不會放人啊。這個我看就算了,你說說還有什麼其他的要求。」

    宋哲元低著頭只是看著手裡的茶杯。

    程長官急忙安慰:「明軒啊,你是抗戰英雄,二十九路軍是抗戰雄獅。一身繫國民之厚望,千萬不要有其他的什麼想法啊!」

    宋哲元這時心裡是百感交集:「抗戰英雄?哼,我們是嗎?我二十九路軍打日本殺鬼子從33年開始什麼時候軟蛋過?可是得到過什麼?這些都不說了。前面我就說過,鬼子的進攻方向是豫北。現在好了,不但沒有得到補充,反而把戰力最強的59軍給我調走。頌公你說說這個仗還怎麼打?」

    宋哲元越說越生氣,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著程長官:「頌公,我第一集團軍到現在為止,沒有得到過一點補給。有的將士到現在連一件冬衣都沒有。寒心啊!」

    程長官急忙勸慰:「明軒,你說的情況我都瞭解。我這個司令長官沒做好啊。不過,明軒,我們是軍人,殺身報國是本分啊!」

    宋哲元在屋裡踱了幾步,立定,轉身看著程長官:「頌公,你說的我都清楚。可是也要有一拼之力才行啊!」接著就怒氣沖沖的繼續說:「頌公我就不明白了。軍委會把59軍給我調走是什麼意思。難道整個中國除了59軍就沒有其他的部隊了?難道豫北就不重要了?我算是看明白了,有些人不把我第一集團軍搞垮是不放心的。」

    程長官知道老宋是打定主意要保存實力了。只好苦口婆心的勸說。從國家民族到私人感情。反覆強調豫北重要的戰略意義:拱衛中原腹地,策應徐州戰場,是武漢大後方的屏障。

    最後程長官語重心長的說:「明軒啊,我不是以司令長官的身份和你說。我是以朋友的身份在說。你是一個沙場驍將,深知軍令如山的道理。雖說軍委會調走了你的59軍,可是也給你調來了新180師。這個師的戰力也不弱。所以,我以老朋友的身份勸你,還是拿出當年的勇氣來,給敢於進犯的日寇以迎頭痛擊,以免誤國誤己啊!言盡於此,你自己好自為之!」

    程長官離開後,回到開封。馬上又以軍委會和戰區司令長官的名義嚴令第一集團軍司令部必須前移至濮陽,以便就近指揮各部。同時嚴令第一集團軍各部務必加強戒備,做好迎擊日軍進攻的準備。

    但是,第一集團軍司令部卻遲遲不動。後來在軍委會和長官部的三番五次的嚴令催促下,宋哲元才帶著第一集團軍前指於2月3日到達濮陽。

    與此同時,豫北地區師以上長官軍事會議也將在濮陽舉行。以商討如何應對日軍可能的進攻。

    黃佳俊也接到了開會的通知。

    帶著錢三河在一個狼牙小組和警衛營的護送下趕往濮陽。一路所見到處是一片戰爭來臨前的慌亂。老百姓紛紛拖家帶口的南下西進,在寒風中輾轉。

    路上那些老百姓一個個臉上顯得麻木,眼神空洞。看見黃佳俊一行也是麻木不仁,但是,眼睛裡透出的卻是一種嘲笑和不信任。

    黃佳俊看到這一切,心如刀割。這就是亂世中的中國人民,他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也不知道誰是可以依靠的?軍隊?政府?可能鬼子打來他們跑的更快!

    一陣寒風吹來,讓黃佳俊打了一個寒戰。在這樣的天氣裡,又該有多少老弱病殘會被奪走生命。黃佳俊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慘不忍睹的千里餓殍圖。實在讓他心裡不寒而慄。他不敢對視老百姓看過來的眼光,甚至為自己穿著的這身軍服感到深深的羞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