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一百二十七、血戰(5)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二十七、血戰(5)

    就在王銘章把各位師旅長召集起來開會的時候,一個士兵進來報告:那幾個人已經帶到,請長官決定該怎麼處理?

    王志遠馬上站起來走到外面,就見有五個人被蒙著眼睛。

    「請問,你們是黃師長派來的嗎?我是王志遠!」王志遠也暫時無法認出他們是誰,就開口問道。

    「王旅長,我是曹一飛啊!快放開我,我有緊急軍情!」曹一飛一聽是王志遠,就開始大聲的叫了起來。

    「啊!你是曹隊長?快,給他們解開!」王志遠認識曹一飛,也知道他是黃佳俊身邊的衛士,立即吩咐衛兵馬上給他們解開蒙住眼睛的黑布。

    王志遠使勁的握住曹一飛的手激動地說:「你們可來了!黃師長呢?他在哪裡?帶來了多少援兵?」

    「王旅座,你總要讓我揣口氣吧!還有你一下提這麼多問題,我到底該回答哪個呢?」曹一飛也是使勁的握住王志遠的手說,「對了,我帶進來一部電台,馬上還給我。還有就是我們的裝備。」

    「對對,你看看我都高興的糊塗了。實在是對不起啊!」王志遠不好意思的說。護送的官兵已經把曹一飛們的裝備給他們拿了過來。

    「王旅長啊!師座不是給你說過不要把364旅拆散嗎?你不知道,師座聽說了直歎氣!說這是天意啊!」

    「我知道我對不住黃師長的期望!」王志遠低下頭,「我們現在說這些都晚了,曹隊長我們進去見見王師長吧!」

    曹一飛聽聽城裡的炮聲,點點頭。

    王銘章和屋裡的師旅長看見王志遠出去一會,就進來了,還帶著一個全身武裝的少校軍官。都轉頭看向他們。

    「王代軍長,各位長官,這位就是新180師的曹一飛隊長。是黃佳俊師長派他來的,黃師長的援軍也離這裡不遠了!」王志遠大聲的對屋裡的所有人說道。

    屋裡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臉上都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狂喜的神情。是啊!孤軍在這裡血戰了三天終於等來了援軍的消息。雖然不知道這支援軍到底有多少,終歸是一個好消息不是。

    曹一飛上前一步,立正敬禮:「報告長官,新180師師部少校參謀軍官曹一飛向你報道!」然後又是一個轉身向所有的高級將領敬禮。

    王銘章上前緊緊的抓住曹一飛的手,激動地說:「老弟啊,你可是及時雨啊!我代表守城的所有弟兄謝謝你!謝謝新180師的弟兄們!謝謝黃佳俊師長!」

    其他的師旅長也是紛紛上前與曹一飛握手。

    還是趙渭濱最先清醒過來,輕咳了一聲:「王總指揮,還是說說該怎麼守住陣地和怎麼配合友軍作戰吧?」

    「對,對。你看我只顧著高興!」王銘章一拍自己的腦袋。拉著曹一飛的手走到地圖前。

    「趙參謀長,給曹參謀說說現在的情況!」

    趙渭濱把剛才說的情況對曹一飛複述了一遍。

    『可惜,我們都被迫困在城裡,跟45軍和本軍的城外戰鬥部隊失去了聯繫,要不然,讓他們從南面和東面進行牽制,多少能分減一些壓力,也不至於像眼前這樣彈盡援絕,束手無策。『這時,稅梯青想起15日向孫震請求讓師部出城機動被斷然否決一事,耿耿於懷,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對了!各位長官我來時師座特別的叮囑過,叫我把城裡的情況瞭解後向他匯報!便於他採取支援行動。對於剛才稅師長所說的情況,各位長官你們看這樣行不?由於與城外的戰鬥部隊失去了聯繫,可以這樣,我帶來了電台可以與外面直接聯繫。我馬上叫電台與我們師座聯繫,把情況向他做個匯報!但是,我們師長要我給各位長官帶一句話,就是由於我新180師並沒有趕到徐州戰區,所以援軍有限。還望各位長官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天黑。在天黑後在採取行動!」曹一飛說道。

    在座各位雖說有點失望,但是也知道只能這樣了。

    曹一飛叫進來背著電台的戰士,當著各位長官的面把電報發了出去。

    不一會,黃佳俊的電報就回來了。黃佳俊在電報裡對守城官兵的英勇戰鬥表示高度的讚揚,並通報了一個情況,就是臨城已經失守。湯軍團正在向台兒莊地區轉進。而日軍主力在拿下臨城後,已經回頭向籐縣而來。我也接到戰區的電報,要求轉回徐州。但是我決定還是要向籐縣進軍,已經到達籐縣附近。與45軍殘部取得聯繫,將於今晚發動進攻,迎接城裡的守軍出城。

    這個消息讓在座的各位軍官又是高興又是擔憂。

    王銘章馬上開始佈置起守城事宜。他關注的是南門。他問呂康能不能守到天黑,還是不敢保證。

    呂康強調說,只要日軍發起一輪衝鋒,南邊和東邊的預備部隊就會全部用到一線上去,再也沒有預備部隊了。並且,更重要的是,手榴彈也快用完了。

    王銘章沉重地點了點頭,也沒責怪他,直接把趙渭賓的分析意見和幾位師長和參謀長的意見介紹了一下,徵詢他的意見。

    呂康考慮了一下,表態贊同。他還補充說,很擔心到底能不能守到入暮。王銘章說,我們等曾蘇元來了看看他的意見,然後接著商議如何守的問題。

    不久,曾蘇元從西關趕來,從東關轉移到西關的何煋榮也帶著殘餘官兵跟著來了。王銘章允許何煋榮參與旁聽,讓其他隨行人員先在外面休息、聽候命令。

    曾蘇元也贊同當晚突圍。他還表態說,西關車站一帶有不少群眾幫忙,壕溝挖得很深,工事堅固,日軍坦克衝不過來,估計守到晚上沒問題,明天就難說了。

    王銘章和稅梯青都對他們充分發動群眾加強防守的做法和成效表示肯定,接著強調確保西關車站陣地對大家都很重要,要求他一定要堅守住陣地,確保晚上的突圍。王銘章強調說:『眼下別無辦法,再難也得頂住。不僅要頂住東邊和南邊,還要確保北門和西門城防。各位都想想辦法,不論如何也要堅持住最後這四五個小時!『

    大家都無可奈何地歎了回氣。

    王銘章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再歎氣也沒辦法了,只有想別的法子來頂住下面這幾個小時。我能想到的就只有再調整一下部署,先從西關和其他各處抽調一些兵力重點保住南面,以後哪邊出危險就先馳援哪邊。『說到這裡,王銘章問羅辛甲:『張宣武呢?他守城倒是很有一些辦法。羅副官,你趕快去叫兩個傳令兵跑到東門去把張團長請來。『

    『他這會兒可能還在南門。『呂康趕緊說。

    『報告!師長!『正在這時,張宣武衝進地下室,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日軍進城了!『

    『是嗎?怎麼這麼快就衝進來了?從東邊進來的?『全屋子的人都吃驚地站了起來。

    『不!南門!不!南城牆大缺口處!『

    原來,守南城牆的官兵打退日軍第二次衝鋒後不久,日軍很快發起該輪衝鋒的第二波攻勢。由於守軍傷亡過重,戰鬥力大減,敵軍形成絕對優勢,守城官兵抵擋不主,日軍紛紛從幾個缺口衝上城牆。

    在指揮東門激戰的122師張宣武團長聞訊日軍攻入南門的急報後,趕緊派兩個殘營衝過去增援。

    但日軍衝進城的人實在太多,又在城牆上居高臨下以優勢火力掩護進攻,援兵無法將其消滅,被迫退到南門東北兩側的城牆和城門北面的城內,借助簡陋工事和垮塌的房屋堆與日軍對峙。

    張宣武手上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和總部聯絡的電話線又被炸斷了。他見勢不妙,讓部下完全服從汪朝濂副旅長的指揮,自己趕緊跑到師部報告。

    王銘章心中暗暗叫苦,他對張宣武說:『我正讓羅副官派人去請你呢,你估計還能奪來南城牆嗎?『

    『不行了。鬼子的槍炮火力太猛了,又是居高臨下,憑我們手上的武器,根本沒辦法。『張宣武客觀地說。

    『那就這樣辦吧,剛才,我們幾個師旅長正在商議,準備今晚突圍,想徵求你的意見,看看如何頂到天黑。現在日軍既然已經進城,只有馬上組織抵抗和突圍。『王銘章當機立斷,決心立即突圍。

    張宣武說,他看也只能趕緊突圍了,不然,日軍佔領更多的城牆居高臨下轟擊,大家都會作無謂犧牲。

    王銘章想了想說:『那就這個樣子做,你們看這樣辦怎麼樣—先由呂康跟何團長帶外面那些弟兄,外加一個機槍連,拿著我的手令護送周縣長他們和稅師長、趙參謀長、鄒參謀長、曾旅長,還有羅副官和王麟團長等負傷的弟兄們,從西門去西關車站。送到西門後,何煋榮分出大部分兄弟隨呂康、汪朝濂折往南門增援。呂、汪兩人的任務,是指揮部隊阻滯日軍向西關和城內推進,不必再為奪回南城牆做出更多傷亡。曾旅長趕回去後,立即派一個營趕過來增援西門和南門,保住退路,掩護大家突圍。張團長,你和王旅長趕回東門去,組織兄弟們掩護附近部隊逐次出北門向西南突圍。『

    『行!『、『好!大家趕快行動吧!『幾位高級將領紛紛表示同意。

    『之鐘,那你怎麼辦啊?『趙渭賓問,眾人也都隨即表示關切。

    『你們先莫管我,趕快出城,快走。『王銘章催促說。

    『我跟王師長一起,你們先走吧。『趙渭賓對另外幾位說。

    『我也跟王師長一起。『鄒紹孟隨即表示。

    『你們莫管我,我和警衛排再頂一會兒,跟著就出去,你們莫管我。『

    『你從哪邊走?北門還是西門?『趙渭賓又問。

    『出去看情況再說,你們先莫管我,只管自己快突圍出城就行了。快走!這是我的命令!晚了就都出不去了!『王銘章下令道。

    眾人無法,只得遵命。但是,趙渭賓、鄒紹孟和羅辛甲仍堅持留下來,和王銘章一起,王銘章也只好同意。

    滕縣縣長周同也堅決要一起留下來。王銘章堅決不同意。周同說:『王師長,我已決意做第一個守土抗戰至死的縣長,請你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

    王銘章十分感動,對周同說:『我十分佩服你,但這裡已經沒有你的事了,抗戰流血,是我軍人本分,你還是走吧!『

    周同堅持說:『師長愛國,我也絕不苟活,絕不偷生!『說完就帶著隨行人員追隨張宣武向南門趕去。

    稅梯青、王志遠等離開後,王銘章請趙渭賓再給臨城發封電報,說這很可能是最後一封電報了,勞駕他多斟酌一下,主要強調三層意思:一是,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友軍增援消息;二是,日軍多次從缺口處登城被擊退;三是,引用委員長在開封訓勉,陳明決心與滕縣共存亡。

    趙渭賓趕緊擬稿,他想了想,就提筆寫起來,然後又稍微修改了一下,交給王銘章。王銘章念道:

    『獨座山方面本日無友軍槍聲,想系被敵阻止。目前,敵用野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數處,敵步兵屢登城屢被擊退。職憶委座成仁之訓,開封面諭嘉慰之詞,決以死拼,以報國家,以報知遇。謹呈。王銘章。12.15.叩『

    『好!像賢的文筆就是好,無愧是王將軍的高參,言簡意賅地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這樣的電文,一字千金,堪稱史筆,我自愧不如。『124師參謀長鄒紹孟連聲稱讚道。

    王銘章也覺得不錯,就叫羅副官立即去交給廖台長發出去。

    王銘章等正在整理文件,燒燬不好帶走的機要資料,羅副官跑回來報告說,廖台長已經聯繫不上臨城電台了。

    『是嗎?他媽的!臨城真的失守了?要不是讓我們都困守滕縣,總司令部駐地怎麼會先丟呢!唉!『王銘章長歎一口氣。

    『把電稿給我。你趕快帶警衛去幫廖台長他們把密電碼全燒掉,把電台也砸碎,然後護送他們一起趕到十字路口來跟我們會合。『王銘章接著說,隨即把電報紙放進上棉襖裡面的口袋。

    羅辛甲應聲去後,王銘章隨即帶著趙渭賓、鄒紹孟還有另外幾個參謀和隨行人員,和自己的警衛排一起前往十字路口。

    呂康、何煋榮、曾蘇元等跑到西門樓下時,城牆上的戰士正在阻擊日軍從南門城牆攻過來。堵塞西門城牆的沙袋已經被炮火轟垮了不少,堵住了預留的小通道。

    旁邊的官兵們聽說王銘章決定突圍,都很高興,趕緊過來搬沙袋,拆出一個通道。

    拆出通道,打開城門後,官兵們大喜,趕緊向城外沖,這一下子反而都堵在了洞口。

    呂康趕緊命令後面的人停住,讓曾旅長和他的警衛先出城。隨即命令前面出去的人在城牆外構築防禦工事,掩護傷員和護送他們的戰士先出城,其他沒有受傷的官兵,繼續堅守陣地,阻擊日軍,掩護其他部隊突圍。

    搶著出去的士兵聽他這麼一說,都不好意思地低著頭退了出來,請傷員們先走。

    稅梯青隨即讓曾蘇元先出城,接著讓何煋榮帶幾個戰士護送王麟和其他重傷員先出城。臨送王麟出城前,大家想最後看一看他。一揭開為遮擋塵土蒙在王麟頭上的衣服,發現他眼睛緊閉,嘴唇乾燥。

    眾人趕緊呼喊他的名字,王麟微微睜開眼,笑了笑,嘴唇動了動。稅梯青和何煋榮趕緊俯下身去聽。只聽王麟笑著說:『……划算、夠本、賺了……『說完,就閉上了眼睛。

    眾人再喊,再也喊不答應了。隨行護士摸他的心口,已經停止了跳動,便向眾人搖搖頭。

    大家見狀,紛紛脫帽,默默圍著他志哀。

    鞠躬之後,稅梯青令兩個戰士趕緊小心把王麟遺體抬出城去掩埋,以免落在城內被日軍糟蹋。

    傷員和護送他們的戰士出城時,紛紛掩護部隊行禮致敬,掩護部隊也還以軍禮。

    這時,南城牆上的日軍的機槍火力已經能打到西門一帶。一顆機槍子彈從呂康耳邊掠過,頓時血流滿面。

    呂康也不顧自己的傷痛,讓稅梯青他們趕快走,他自己則和汪朝濂指揮戰鬥部隊阻擊掩護。

    稅梯青和其他官兵紛紛要求呂康先撤退,盡快趕到徐州和盧夫人見面。呂康堅決不同意,要其他官兵先走,讓先到達徐州的戰友告訴盧夫人,自己正在指揮撤退,跟著就趕來。

    稅梯青只得命令其他官兵立即出城。眾人無奈,只得抓緊突圍。

    呂康剛指揮戰士們消滅距離西門較近的日軍機槍手,突然西門來報,說是城外日軍從南邊轉向進攻西門來了。

    呂康讓汪朝濂繼續指揮阻擊,自己趕緊帶了幾個戰士返回西門。

    快跑到西門附近時,呂康正低頭看著地上,在亂石堆中找落腳處,一個衛士突然喊道:『旅長注意!『

    呂康抬頭一看,兩個日本兵從西門外往裡沖。他急忙用手槍射擊,衛士的槍彈也同時發出,兩個鬼子應聲倒下。

    呂康趕到西門後,立即命令城邊戰士用沙袋完全堵住門口通道。正在堵門的時候,城牆上的戰士報告,曾旅長的增援部隊來了,在城外和日軍交火,城門被封了,援兵進不了城。呂康一急,趕緊跑向只隔兩條街的十字路口,向王銘章報告。

    他趕到時,王銘章和趙渭賓都在冷靜地面朝南門指揮著四面突圍。聽他這麼一報告,趙渭賓說:『城內不是有梯子嗎?『

    『是。『

    『趕快把梯子從城牆上送出去,把援兵接進來。『

    『是!我給急昏了。『呂康摸了摸頭,轉身往回跑。

    『等等,你手下總共還有多少人?『王銘章問道。

    『一兩一百個。『

    『立南(呂康,字立南),一兩一百人多少能頂一陣子,現在天快黑了,你千萬不要慌,再帶一個機槍排回去,盡量把西門守住,這是大家的最後退路,都依仗你了。實在不行,就往北門撤。『王銘章安慰道。

    呂康等趕回西門時,城外的一個營援兵正在戰士們用梯子往城內接。他們在上城的時候,由於得到城牆上的機槍掩護,雖有傷亡但不太大。

    呂康把增援進來的官兵分成兩部分,一半留守西門,一半到南邊增援。雖然日軍也得到增援,攻勢很猛,但兩邊的官兵還是和援軍一起穩住了陣腳。

    這邊正在接最後幾個援兵的時候,汪朝濂被幾個戰士從西邊抬了過來。

    呂康趕上去一看,是胸部中彈。他趕緊讓士兵們用一個樓梯做擔架,將就外面的梯子放出城去,讓三個還沒來得及被接進城的援兵戰士抬他去西關。

    張宣武離開東北去王銘章指揮部報告時,臨時負責東門指揮的是727團第2營營長吳忠敏,他沉著冷靜,指揮守軍打退了日軍一波衝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