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二卷 豫北風雲 一百四十八、大戰之前 文 / 黃帝子孫

    一百四十八、大戰之前

    這時的滑縣在張靈甫的指揮下,在當地老一百姓的幫助下,早就變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在滑縣是新180師原來的駐紮過的地方,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新180師的抗日宣傳可不是蓋的!

    而張靈甫的305團本身的軍紀嚴明,很快也就獲得了滑縣民眾的認同。而日軍的暴行也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其實在抗戰前期,全**民同仇敵愾,積極抗戰的軍隊,自然也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張靈甫從淞滬會戰後再次嘗到了軍民魚水之情的甜頭。

    黃佳俊在奪得滑縣後,派出了大量的宣傳人員和作戰參謀幫助張靈甫,這也讓張靈甫的行動更為快捷和順利。

    滑縣是被偷襲得手,鬼子修築的工事大半還在,重武器也被保留下來了一部分。張靈甫就在這個基礎上拚命的完善工事,再加上新180師的各種守城的新花樣,讓張靈甫也是大開眼界。

    為了增強守城的兵力,城外的各種武裝組織統統被拉進城。當時,張靈甫還極力反對,認為這些武裝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識都值得懷疑,搞不好還會影響主力的守城士氣。讓他們在外線搞搞偷襲伏擊這是可以的,畢竟打不贏可以溜嘛。這些又是地頭蛇,地形熟悉,真的要跑,還真不容易抓住他們。可是一旦在城內死守,在鬼子的飛機大炮的轟擊下,他們就極容易崩潰。

    張靈甫的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卻沒想過現在鬼子以近萬人的規模大舉來襲,後方的兵力一時又調不上來,再說了薛長官還有黃佳俊都不大願意把兵力放到那裡光挨炸,而是要集中優勢兵力給日軍一個打擊。

    說實話張靈甫對守住滑縣是沒有把握的。笑話,在大平原上,不佔地利,沒有強有力的戰鬥部隊,也沒有重武器,更沒有空中優勢,只要不是傻子,也知道這場戰是個什麼結局!如果換了別人早就撂擔子不幹了。可是換上張靈甫這個真正的軍人,他沒有什麼怨言,就結下了任務。

    張靈甫命令全團集中,他要給全團將士講話。

    一支部隊的精神和特色,往往與其主官的性格和作風十分相似。常言道:只有不會指揮的將,沒有不會打仗的兵。由張靈甫一手帶出來的新兵第305團,在前面幾個月大戰的實戰磨練中成長迅速,作戰特色也打上了其團長的鮮明烙印,官兵們打起仗來自有一股與張靈甫一樣不怕死的狠勁和虎氣。

    雖然對這場戰的前景並不看好,張靈甫對部下的精神狀態還是相當的滿意,整齊的隊列,鋼盔下一張張堅毅無畏的面孔,昂揚著為國殺敵的戰鬥豪情。

    張靈甫看著這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們,心裡非常的激動,也許幾天之後,這裡對其中的許多人而言,就將是他們生命的終點。

    張靈甫收拾情懷,大聲說:「弟兄們!我們又要迎來一場血戰!我已決心在這裡與滑縣共存亡!大家有沒有信心?」

    「誓死血戰!」

    「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做成我們新的長城!……」

    滑縣的老一百姓對這支部隊的信心和士氣都是非常的滿意。

    當張靈甫在看了新180師作戰參謀帶來的計劃後,也就不再反對。

    通過鬼子原來架設在整個縣城四角的高音喇叭,張靈甫在擴音器裡動員著「有我張靈甫在,就有滑縣在,我張靈甫誓與定縣共存亡!保衛縣城,保衛家鄉!」接著發出了為子弟兵多挖一個戰壕的號召。整個滑縣縣城在一種瘋狂的氣氛中開始了備戰,全部的能夠動用的人手都被動用起來,主力部隊,土匪武裝,民團還有手無寸鐵的老一百姓,數十面國旗在各個陣地上高高的飄揚起來。

    鬼子以前修建的城防工事被全面的利用了起來,沒有建成、形成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已經建成的那就加蓋放炮的枕木、鋼軌!哪裡來?道清鐵路不就在旁邊嘛!拆了它不就有了!

    一天過後,因為城防工事日軍本來就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體系,而且城外的支撐點也十分的完備,所以在幾萬勞動大軍的努力下,城外的環形防禦體系接近完備。

    接下來就開始擴充部隊和對撤進城裡的部隊進行整編,城防司令部下達的徵兵命令,被黃佳俊派來的宣傳人員在到處散發大聲宣讀:「家中獨子的不要,父子一起上陣,兒子不要。兄弟兩人只要一個。其他年紀小於十八歲的不要,年紀超過五十的也不要!」

    張靈甫無法只好把自己部隊裡的老兵派出去整編這些民眾。

    他卻拚命的督促各部加固陣地,準備與鬼子在滑縣來一次生死對決。

    等到三天過後,在所有滑縣縣城居民,縣城附近村民一起動手的情況下,將近八萬人的勞動大軍將滑縣縣城變成了一個十分堅固的堡壘,在鬼子攻擊方向上面,容易發起攻擊的南門、北門,在環形陣地前足足佈置了長達一公里寬五一百米縱深的雷場。(這是黃佳俊派出的工兵連長陳景德帶著剛剛成立的工兵連,干了整整三天三夜。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將大量的爆炸物設置在鬼子的衝鋒路線上。而所有的環形工事都按照黃佳俊學自後世自衛反擊時的發明,不但設置了大量的明暗火力點,而且佈置了大量的側打、倒打火力點。中間輔以交通溝連接。這一切的功勞都是新180師派出的參謀組干的。這個有經驗啊!前幾次的戰鬥已經充分的證明了這種戰術的有效性!張靈甫剛開始還不放心,後來一看這個自己根本就沒見過啊!乾脆放手讓這些參謀折騰,只是下令部隊必須完全遵守就行了!)

    在城外的大量支撐點裡面佈置了加強火力,但是只安排了人數較少的阻擊兵力。每個支撐點都用鬼子留下野戰電話線路進行指揮,電話線路深深的埋在地下。

    陣地前掃清了所有射界以內的樹木、房屋。對所有的地段測定了標尺,設定了射擊距離和時間,並且借助鬼子的封鎖溝,挖了環繞整個城池外圍的反坦克壕。在挖反坦克壕和反步兵壕的時候,那些參謀特別交代了將挖出的泥土堆積在自己的一方而不是兩邊都堆上。城裡星羅棋布的設置了大量的街壘工事,以及牆上,房上,各式各樣的工事……

    為了彌補對空火力的不足,以及沒有制空權劣勢,嚴禁表面陣地上集體行動。高處設置了防空哨,發現敵人飛機就鳴槍警告。

    並且針對敵人的空中偵察組織了十餘挺輕重機槍對駐石家莊的日軍派出的空中偵察的飛機進行了短促密集的對空射擊,迫使敵人提高偵察高度,加上對地面目標進行了大量的偽裝,進而使無法獲得我方的兵力分佈情況,以及陣地配置情況。

    等陣地基本佈置完畢之後,張靈甫下令將部隊集合起來。看著浩浩蕩蕩的部隊,讓張靈甫是目瞪口呆,短短的時間內居然有了足足五千多人,而且還有邊上想混進隊列裡面卻被維護次序的戰士強行制止的。一下子這麼多人還讓張靈甫這個悍將真的是有點不適應,有點手足無措。

    但是接下來就是狂喜,也就更加堅定了信心:有這麼多的兵力加上足夠堅固的防禦體系,未必不能讓小鬼子吃個大虧,碰個頭破血流。

    張靈甫在參謀組的建議下將部隊全部打散,以原305團官為骨幹,組建四十二個連,再將三個連建成一個營,這下好了一下就成了編制上擁有一十四個營、一個炮連、一個警衛連、一個衛生連、一個工兵連的龐然大物。

    最後重新分成班、排為單位的小集團。以班排為單位劃分了防守區域。現在張靈甫已經對參謀組是信任有加,心裡也暗自決定等這場戰打過以後,一定也像新180師一樣組織起一個參謀組。

    108師團是由第八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組成,按甲種師團編製,戰鬥力還是極為強勁的,可是自參戰以來並沒有什麼大的戰功,也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打擊。本來在潞安平原、陽泉及昔陽附近擔任守備任務,只能看著別人在前線建功立業。這次好不容易撈上了一次戰打,全師團上下都是信心一百倍。又特別在前面攻擊第一集團軍的戰鬥中,那可是摧枯拉朽,勢不可擋。讓108師團自師團長下元熊彌中將以下都是驕橫無比,中**隊也不過如此而已,根本不把中**隊放在眼裡。

    因此在攻下博愛,並把第一集團軍追到中條山地區後,師團長下元熊彌中將又把目光盯上了滑縣,如果能攻下滑縣,哪麼濮陽就會完全變成孤城,再與14師團合力拿下濮陽,就可以直下魯西和豫東,切斷隴海線,既可斷絕中**隊東援徐州,又斷了徐州守軍的退路,還可與華中方面的日軍主力相呼應,一石三鳥。

    下元熊彌中將是越想越興奮,隨即就命令步兵第104旅團旅團長苫米地四樓少將揮軍進擊滑縣。

    而由於日軍對滑縣兵力的情報極不準確,只有少數的日軍官佐從滑縣逃脫,帶回的情報是滑縣只有兩千左右的兵。

    苫米地四樓少將也是一個狂熱的軍國分子,早就想在這場戰爭中大顯身手。

    他接到命令後,認為滑縣的守軍根本不是皇軍的對手,他甚至認為只要皇軍一到,守軍就會像其他地方的守軍一樣棄城而逃。根本值不得在滑縣大動干戈,皇軍的目光應該放到下面對長垣等地的攻擊上。所以他只派出一個加強大隊三個中隊一個鐵甲車獨立部隊的四輛鐵甲車(鬼子的輕型坦克),先向滑縣進攻,主力卻為合擊濮陽做好準備。

    正在這時,日軍方面得到空中偵察的結果和華北方面軍總部發來的情報顯示,突襲的支那機械化部隊不見蹤影。但是多方顯示發現支那軍正在大量集結,但多為當地服裝尚且不整的地方武裝和土匪武裝。現意圖與皇軍進行陣地決戰。

    得到這個情報的少將閣下十分高興:這樣好啊!這些地方武裝十分可惡,每每偷襲讓皇軍頭痛不已,現在好了這樣的敵人集結得越多,皇軍得戰果就越大,還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些麻煩。

    他的這個意見也得到了師團長閣下的認同。

    在少將輕敵思想的影響下,前鋒日軍放慢了行軍的速度,以至於多給了張靈甫寶貴的一天編組部隊的時間。

    在長垣、東明的新180師和74軍,這時在幹什麼呢?

    俞濟時對張靈甫的305團處境十分擔憂,認為不可能能擋住鬼子一個旅團的進攻。特別是74軍副軍長王耀武更是如此,張靈甫是他的愛將,如果就這樣丟在了滑縣,實在是有點不甘心。紛紛打電報給張靈甫詢問情況,王耀武甚至給張靈甫發出了事不可為就不要強為的電報。

    我們的老虎仔司令官薛岳將軍卻已經把目光瞄準了新鄉,他嚴令張靈甫在滑縣大量的殺傷鬼子,最好是能把新鄉的鬼子盡量的調動出來。甚至為了迷惑敵人,他還下令74軍和新180師開始向魯西南移動,做出一副要增援菏澤的假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