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三卷《浩浩長江》 三百三十一、計劃成功 文 / 黃帝子孫

    三百三十一、計劃成功

    隨著最高當局的一句話,那麼關於將來的一些事情就定了下來:要求留在莫斯科的中**事代表團團長楊傑將軍向斯大林提出更為龐大的物資採購清單,重點放在工廠設備上;軍政部負責調集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放到中越邊境先期進行熱帶雨林山地作戰訓練;政治部負責從全國各地抽調從東南亞回國參戰的華僑華人,集中到重慶進行政治軍事技能培訓,特別是游擊作戰的訓練,一旦成熟就派回東南亞各地,利用自己的家族或是華人社團做一些先期準備;軍統則負責派出特工收集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軍事情報,並發展組織。

    黃佳俊知道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將來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中國的應變能力和反應的速度無疑大大的提高。要知道這一點可是要用成千上萬的鮮血和生命來作為代價的。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四十八集團軍就被定為這樣的一個戰略集團。黃佳俊也給錢三河,張傳志等人發去了電報,要求務必加強山地作戰的訓練,特別是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的生存訓練,當然同時也發去了黃佳俊回憶出來的訓練大綱。不但如此,還給美國的司徒老發去電報,要求他在美國聘請一些從海軍陸戰隊裡退役的軍官或者是士官,越多越好。

    四十八集團軍上上下下又動了起來,要知道四十八集團軍裡的高級軍官們現在也明白自己的鈞座不過是,暫時性的掛了起來,他們在看到黃佳俊發回的命令就把心完全的放了下去。一門心思的加強軍隊的訓練,他們每個人都明白說不定自己的鈞座什麼時候就回來了。那時就將是建立功勳的時候,如果因為自己的訓練不到位,而被淘汰出局的話,哭都沒有地方哭去。

    更何況現在還有一支以天下第一強軍著稱的200師在身邊看著,怎麼的也不能自己丟了面子。

    當然,黃佳俊把自己的命令下達後,也就不再管這些了。實在也是忙的不得了,最高當局給他從侍從室裡抽調了一大群的高參,幫助他完善一系列的計劃。北方的事情也正在加緊的進行之中,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的消息是日蘇雙方在諾門坎的戰鬥已經是一觸即發。

    而就在六月三十日晚,在重慶的各國駐華武官以及各個國家的軍事觀察團成員都接到了一封請帖:中華民**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邀請各位參加一個在總參舉行的一個戰術研討會。互相探討一下日蘇之間的衝突戰術性戰役研究,為全面瞭解日軍的戰鬥能力以及中國方面能從中得到那些經驗教訓。

    這還是中國方面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據說還將有正在被閒置在重慶的抗戰名將黃佳俊親自參加。對於這個最年輕的集團軍司令官,從參戰以來還從未有過敗績的將軍,無疑對這些職業軍人具有極強的影響裡。每一個人都想聽聽他到底有什麼獨到的地方。所以在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一輛輛汽車載著這些穿著軍禮服的軍官們趕到了白寺驛總參所在的禮堂。

    這些軍官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用著各國語言在熱烈的交談,當然,焦點就是日蘇之間的衝突。參加聚會的有英國、美國、蘇聯等國家的軍官。

    主持這次聚會的是中國的一名海軍中將,這是從英國留學回國的老派軍人,對軍容軍紀要求十分嚴格。

    他穿著全套的軍禮服帶著中方參會人員走進會場,「先生們,今天我很榮幸能夠在這裡與大家探討一些我們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交談,看著這個舉止莊重的老軍人。

    「今天的世界正在陷入恐怖的戰爭威脅之中。日本軍國分子在挑起了中日戰爭的同時,現在更是顯露出更大的野心。正在中蘇邊境挑起一場更大的冒險。我們這些熱愛和平的人們對這一切憂心忡忡。因此,為了更好的研究敵人,才有了今天的這個聚會。」老將軍的一頭白髮看起來是那麼的有性格。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方出席這次聚會的人員。」

    「黃佳俊中將」

    所有的人都看向正站在前面,向大家行著軍禮的年輕中將。

    有的人甚至羨慕的讚歎出聲:「實在是太年輕了!看來戰爭真是軍人的舞台啊!」

    「這次有黃將軍主講:關於日蘇雙方的戰術探討!」

    黃佳俊走到掛有地圖的牆壁前,牆上的布被拉開,人們發現上面正是日蘇雙方的形勢圖。黃佳俊向大家點點頭,用熟練的英語說道:「各位尊敬的先生們,我們非常關注這一場發生在遙遠北方的衝突。他將決定今後日軍的動向,也就是說他將直接影響中國的抗戰大局,又或者是亞洲的整個地緣政治的大事件。所以,我們非常的關注。」

    在場的蘇聯軍官看到中國居然有這麼詳細的關於雙方的情報,頓時,臉色就不好看了。一個上校大聲的提問:「請問黃將軍,中國方面為什麼這麼關注這一場衝突?還有中方是從什麼渠道得到這麼詳細的情報的?」

    黃佳俊微微一笑:「這位先生,我剛才就說了,這一場衝突對我們中國抗戰的影響極其大,甚至有可能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向。那麼,您說我們能不對他重視嗎?再說了,我是一名職業軍人,對所有的戰役毫無疑問都會加以關注,以期能從中找到可供吸取的經驗和教訓。先生們,你們說是不是這樣?」

    黃佳俊的這番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特別是英美法等國的軍官們更是熱烈的鼓起了掌。

    「那麼,黃將軍你對這場衝突的結局有何看法?」一個英**官高傲的說,「請你以一個從中國的北方跟日本軍隊戰鬥到南方的軍官的眼光,做出一個職業水準的判斷。」

    黃佳俊看了看這個英**官,對他話中隱含的意思,自動的加以過濾,不動聲色的笑道:「先生們,我對日軍的瞭解是足夠的,但是對蘇聯紅軍部隊的瞭解卻是一無所知。不過,我可以從我個人的角度談談看法。」

    「去年的張鼓峰之戰日軍僅7000人參戰傷亡僅1500人也並無飛機戰車參戰,紅軍則參戰30000多人傷亡了4000多人並被擊毀坦克120輛,其中96輛徹底報廢。」這些情報在日本的報紙上曾經大肆的宣揚,所以說不上秘密。不過,黃佳俊的話讓所有的蘇聯軍官的臉色都不是那麼好看。

    「不過,正是這一戰,讓日軍進一步低估了紅軍的戰鬥力,日軍認為,第19師團就那麼點兵力出戰,而且沒有航空部隊以及戰車部隊支援,紅軍都沒辦法靠武力奪回張鼓峰,完全是依靠兵力以及火力優勢外加第19師團專守防禦才沒被打個落花流水,如果在一個可以展開大範圍機動作戰的區域,加上一些航空支持,那麼日軍將輕鬆的擊敗紅軍。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日軍還認為,在放開手打的情況下,日軍1個師團對付紅軍1個軍綽綽有餘。更有一些日軍軍官狂熱的認為,只要日軍進攻紅軍就必敗,即使日軍1個師團對付紅軍1個集團軍,只要準備充分,策劃周密,同樣能夠迅速取勝。這樣,日軍就犯了兵家大忌,所謂的驕兵必敗!所以,我不看好日軍能取得勝利!五月發生的第一次衝突中日軍被紅軍擊潰,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據。如果,今後的衝突衝突中,日軍不改變自己的戰略戰術,那麼失敗的命運是一定的。」

    這次聚會是成功的,大家熱烈的討論了各種情形的變化及其影響。

    而在前線,雙方已經是摩拳擦掌,就等著廝殺了。

    7月1日,日軍23師團主力抵達哈拉哈河下游東岸陣地,待命。日軍的地面進攻定在7月2日,計劃是安崗支隊(日軍第1坦克師團及步兵部隊約2500人,有坦克裝甲車輛93輛)攻擊哈拉哈河東岸蘇軍。小林支隊(日軍第23師團主力及第7師團一部,有火炮38門,約8000人)渡過哈拉哈河攻擊西岸蘇軍。採取步兵迂迴包抄,坦克師團正面強攻,最後協同圍殲蘇蒙軍的戰術。加上後續部隊日軍一共集結了約38000人,而蘇蒙軍隊大概有12000餘人,在兵力上處於劣勢。唯一的有利條件是蘇軍擁有186輛坦克和225輛裝甲車以及佈置在西岸的火炮。在進攻的前夜,關東軍上上下都得意洋洋地認為這場戰鬥將成為日軍的勝利大進軍,還特意請來了德國和意大利的軍事武官來觀戰。

    7月2日夜間,日軍利用工兵架設的舟橋偷渡哈拉拉河達到西岸,日軍迂迴路線上的唯一陣地是巴因查崗高地。它只有60餘米的相對高度,梢作整頓的日軍旋即向外蒙軍騎兵第6師駐守的巴因查崗高地發動猛攻。漫山遍野的日本步兵端著刺刀吶喊著發起了集團衝鋒。一時間日軍歇斯底里的叫喊聲響徹了整個諾門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無數把閃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殘的殺氣,當日軍衝到外蒙軍陣地前沿時遭到對方重機槍的掃射。戰鬥進行了2小時後,日軍仗著人多勢重,衝上了外蒙軍的陣地。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結果外蒙軍騎6師15團被殲滅,日軍佔領了巴因查崗。就在日本士兵歡呼勝利的時候,前來增撥的蘇軍坦克第11旅火速趕到,此時在巴因查崗地區的日軍有8000人,蘇軍只有1000人。但蘇軍還有300輛裝甲車,在裝甲火力上佔有絕對優勢。蘇軍以t-28坦克群為首,組成多個梯形方陣快速逼近了巴因查崗高地,日軍架設在高地上16門37mm反坦克速射炮,雖拚命射擊,但根本阻止不了這麼龐大的坦克集團的衝鋒,很快被坦克炮一門門地擊毀了,在蘇軍眾多裝甲車輛猛烈的衝擊下,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日本兵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基本上是步兵的日軍只得組織敢死隊進行『自殺』性攻擊。日軍士兵三三兩兩地抱起反坦克雷、炸藥包、集束手榴彈、燃燒瓶甚至綁上迫擊炮彈,高呼著「萬歲」衝向了坦克,大部分人還沒跑出幾步便被打得血肉橫飛。但反撲的日軍越來越多,擔任火力支援的蘇軍ba-10裝甲車顧此失彼,加上夏季長途疾駛,蘇軍坦克的汽油發動機外殼極為灼熱,一旦被燃燒瓶投中,便會迅速燃燒。一些防範不及的坦克被「肉彈」陸續擊中,冒起了黑煙。儘管如此,在蘇軍坦克的掃射和碾壓下,日軍開始潰退。想想也是諷刺,這種戰術是中**隊對付日軍的手段之一。

    剛過河的第23師團司令部也險象環生,殿後的預備隊——第7師團第26聯隊被側翼包抄過來的蒙軍裝甲營死死地纏住,36輛ba-10裝甲車始終與日軍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讓「肉彈」有機可乘,打得第26聯隊幾千人進退兩難。一個協同作戰的蘇軍坦克連則直撲日軍指揮部,坦克炮彈紛紛在其周圍爆炸,第23師團參謀長大內孜大佐中彈陣亡。小松原此刻手中無一兵一卒,望著快速逼近的坦克,十幾個軍官絕望地拔出了東洋刀準備剖腹。幸虧一個剛剛搶渡過河的速射炮中隊趕到了,救了小松原一命。日軍七手八腳地架好火炮,倉促開火,由於雙方距離已非常近,兩輛蘇軍t-26坦克被擊中冒出了火焰,其他幾輛坦克因情況不明退了下去。小松原親眼目睹了這場短促的反坦克戰,短短的7分鐘,雖擊退了蘇軍坦克連的進攻,但速射炮中隊只活下來6個人,剩下1門炮。由於嚇破了膽的日軍工兵提前炸毀了哈拉哈河上的浮橋,使不少日本兵掉進河裡餵了魚,就在潰敗的日本步兵被蘇軍坦克轟得頭破血流之際。哈拉哈河西岸的蘇軍152毫米口徑火炮也開始轟擊,大量炮彈發出令人恐懼的呼嘯聲,暴風驟雨般砸在了日軍隊伍中,很多日軍官兵被炸得血肉橫飛、命喪黃泉。從此關於蘇軍大炮的種種傳說在關東軍中不脛而走,連偽滿皇帝傅儀也知道蘇聯大炮的射程比日軍的遠多了。

    其實,在這次攻擊中,日軍的戰術是非常具有創意性的。

    日軍的攻擊方案是由第23師團正面從索倫橋方向攻擊毛子遠東第1集團軍正面主陣地,把毛子遠東第1集團軍的注意力全吸引過來,而安崗支隊中的興安軍騎兵師,則趁此機會,從北面通過日軍架設的浮橋,突襲由外蒙軍防禦的毛子軍側翼八音查崗山,在興安軍迅速奪取八音查崗山後,安崗支隊的戰車群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八音查崗山口,直插毛子遠東第1集團軍空虛的後方腹地,摧毀遠東第1集團軍的指揮部,後方油彈倉庫,以及炮兵陣地,使遠東第1集團軍發生巨大混亂,而後第23師團發動總攻擊,正面突破已經陷入混亂的毛子軍防線,在戰車群的配合下於7月2日下午以前,將毛子遠東第1集團軍全殲於哈拉哈河西岸

    但由於日軍部隊西岸突擊配合出現問題,進行鉗擊的興安軍騎兵師先頭部隊臨陣畏縮竟然連1000人外蒙軍防禦的要塞山口也沒突破,使得毛子軍有了應急反應部署的機會,毛子緊急加強了八音查崗山方向的防禦部署,並向八音查崗山派發了援軍

    興安軍第1次突襲八音查崗山失敗,使日軍失去了給予遠東第1集團軍一個措手不及打擊的機會,日軍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突擊,於是命令待機的第7師團步兵14旅團的參戰部隊約800人連夜再攻八音查崗山,雖然日軍經過了奮戰,打敗了毛子的增援部隊,終於還是拿下了八音查崗山,但戰鬥的突然性已經不存在了,在日軍奪取八音查崗山後,毛子在巴音查崗山方向已經部署了上萬毛子軍與大量坦克,所以日軍越過八音查崗山繼續前進受到了猛烈阻擊,無法達成突入蘇軍後方並切斷蘇軍補給及後撤回國路線的目的

    至於蘇軍的正面防線,朱可夫連夜連續撤換了2個要求撤退的師長,穩定了軍心,而日軍沒有火炮配合攻擊,此外蘇軍戰前就調動過來的增援部隊正好就在7月2日凌晨抵達哈拉哈河西岸立即投入了反擊,這就使蘇軍正面防線得以穩固,擋住了第23師團的正面突破,日軍未能完全突破哈拉哈河西岸蘇軍主防線,最後在緩過氣來的蘇軍連續反撲下,包括八音查崗山方向的日軍,最後於7月5日全部撤回東岸。

    如果興安軍在第一次攻擊八音查崗山時表現好一些的話,那麼7月2日上午就是蘇軍遠東第1集團軍的覆滅日。如興安軍肯為國奮力一戰,那肯定能擊敗千把號外蒙軍奪取山口,那麼日軍的戰車群就能在7月2日凌晨突破到當時蘇軍兵力空虛的側後方摧毀蘇軍的指揮部與物資基地,蘇軍必將全線崩潰,但興安軍遭到了並不強烈的抵抗後一窩蜂的潰散下來,把後面的日軍都衝垮了,逃命的興安軍把路都給堵住了,還突破個屁。

    黃佳俊的計劃也已經正式展開。在7月2日凌晨,重慶的人們突然發現整個街道上到處都佈滿了軍警憲特,據說是要搜查一個叛逃的軍官。

    而就在整個重慶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在北碚一個公館裡。一個神秘的人物開始出現,他把一個公文包遞給屋裡的一個中年人。我們發現這個中年人居然是國府外交部的一個高級官員,擔任過汪精衛的秘書。

    他打開這個公文包,看到裡面的文件,頓時心裡一喜,對神秘人物點點頭:「蓮城,你幹的不錯!」

    原來這個神秘人物就是正在滿大街搜捕的那個軍官,是基地裡的一名上校高參,叫李荷清字蓮城。

    就是他利用一個機會偷出了黃佳俊的公文包,裡面就是黃佳俊對整個諾門坎衝突的一些戰略構想。

    拿過公文包急匆匆的走進了內室,裡面是按照日本的習慣佈置的。正有一個穿著和服的中年人慢悠悠的品著茶。看到有人進來,頭也沒抬:「陸桑,這麼著急是不是發生的什麼事情?」說的居然是日本話。

    「島田先生,我有秘密情報!」姓陸的官員說完,就把公文包遞了過去,這個人還真是日本人,並且還是軍部的高級特工島田一夫大佐,他領導了島機關。這次冒險前來是準備策劃一次在四川的大行動。

    島田接過公文包一打開,越看越是心驚,上面的文件全面的分析了日蘇雙方的實力對比,以及雙方將要採取的戰術行動。認為如果,日軍不改變當前的這種戰術的話,將會承受一次慘烈的失敗。上面也對日軍的戰術進行各種推測,認為日軍在戰鬥準備中極其不充分,特別是對空軍和裝甲部隊的使用。如果,在戰鬥中利用佔據優勢的空中力量,全面的壓制蘇軍的坦克和裝甲突擊,是完全可以挽回這種失敗的。起碼也不會敗得這麼慘。

    這份情報讓島田大喜過望,他也是積極支持北進戰略的中堅分子,有了這份情報,比什麼都強。

    島田決定馬上把這份情報傳回東京和關東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