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郭嘉新傳

第十一章 no.104 援軍將至 文 / 皇家卡卡

    no.104援軍將至

    漢中的局勢越發緊張了起來,自賈詡約戰之後,諸葛亮也思考起了此戰派許褚出陣的可行性。賈詡的此次約戰,無論諸葛亮是否接戰,對漢中守禦一事都不是什麼好消息。若是遣許褚出城一戰,則漢中守軍便是放棄了城池之固,原本能佔便宜打上一場,結果這便宜卻用不上,這並不是諸葛亮所期待的事情,可是如果穩守不出,那賈詡又會以漢中守軍怯戰為名,繼續打壓漢中守軍的氣勢,如此一來,本就因馬超張合二人受傷而低迷的城內士氣,會更加低迷,大戰將至,軍心尤為重要,城內的諸葛亮也躊躇起來,到底是不是與賈詡正面對決一場。

    雖然是守衛漢中,可是諸葛亮心中也一直期待著與賈詡正面交鋒一場,這也許是每個年少之人固有的心性,長江後浪推前浪嘛,可是諸葛亮雖是很有衝出城中,教訓賈詡一頓的**,也依然在時刻提點著自己,漢中對於青州的戰略意義尤為重要,總不能因為了自己揚名,而把守城一事給耽誤了。如今漢中便是遏制益州的咽喉,諸葛亮心中很明白,漢中城在,劉備在怎麼蹦躂也只是在益州之內去蹦躂,對整個天下格局,沒有任何影響,可是若是漢中丟了,那劉備沒準就會往雍涼抑或荊州挺進了,如此一來,諸葛亮更是難以抉擇,再說許褚也沒有必勝張飛的把握,打或不打,令諸葛亮難以侍從了起來。

    最令諸葛亮無語的事情,還是郭嘉的救兵遲遲未到,若是呂布老典二人同在漢中的話,諸葛亮也不用這麼憋屈,區區張飛,遣呂布去敵還是比較有把握的。可是自打平定江東之後,郭嘉便給呂布老典二人放了大假,諸葛亮忍不住心中暗罵郭嘉,這守漢中,看樣子奉孝先生是太相信自己的實力了,不過那賈詡並非泛泛之輩,如今此間優勢仍在益州手中,難道奉孝先生就不能給自己點輕快的事情來做?

    其實諸葛亮倒是冤枉郭嘉了。對於諸葛亮地守城能力,郭嘉自是相信,可是如今賈詡重兵兵逼漢中,郭嘉也漸漸提防起了賈詡是不是會趁機發難,趁諸葛亮疏忽大意,奪下城池,可是前些日子為了老曹的病症,郭嘉是煩悶的不可開交。只是如今青州書院,又請來了不少名醫,其中還有與那華佗齊名的名醫張機,如此多的名醫齊聚書院,郭嘉也就不必再去給他們添亂。如果這些名醫們還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來的話,那老曹也是無藥可醫了,對於老曹患病一事,郭嘉也能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對於救援漢中一事,郭嘉倒沒有想過親征一回,而是準備遣周瑜孫策二人,援助漢中,在郭嘉眼裡,周瑜諸葛亮二人若是聯手,那賈詡也不見得能夠取勝,另外孫策武藝出眾。雖然不比張飛關羽,但是也應該相去不遠,如今二人新降青州,急於建功,郭嘉倒也想成人之美,給這倆大魏未來的棟樑一些機會,至於老典和呂布嘛,二人雖是也想去漢中再拿些功勞回來。可是郭嘉卻一時半時不打算動用這倆活寶。說句老實話,整個青州。能把這二人治的服服帖帖地,也只有自己和老曹了,若是二人去了漢中,依仗功勞,不聽號令,那便是給諸葛亮添亂了不是?於是又過兩日,周瑜孫策二人於青州校場之內便整裝待發,雖然只是帶了五千兵馬,可是二人仍是志氣滿滿,周瑜尋思著,如果再加上沿途州郡援助的兵馬,待到到達漢中之時,手底兵馬少說也有兩萬,若是此戰能大破賈詡,那也是一個名揚天下的機會……

    如此一來,郭嘉便一時半時沒有了心事,對於益州方面的戰事除了龐統過早的拿下永安,讓郭嘉感到些許不滿之外,其餘諸事倒也順心,永安一事,郭嘉還是感覺到龐統打的略顯稚嫩,雖然龐統的想法是好,希望減緩漢中壓力,可是如此急攻益州,這不是逼著劉備與老曹早做了斷麼?如今青州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發付了荊南以及江東地區,再想要大戰劉備一場,最早也要等到來年秋收之後,如今便戰,對益州沒有好處,對青州同樣沒有好處……所以,郭嘉於府上也忍不住地暗罵起了龐統,大局觀不強的問題。

    漢中城下,賈詡所期待的許褚領軍出戰一事並沒有發生,次日,張飛雖是於城下邀戰,可是那許褚卻不在城頭,益州兵馬強攻數次城門,皆被城上箭矢射回,賈詡命士卒於城前叫罵,諸葛亮亦是不聞不問,急的許褚於城內直撓城牆,諸葛亮心中也是十分焦急,可是又沒有辦法,城外益州軍馬士氣太盛,如今出城一戰,已不可取,諸葛亮把唯一取勝的希望,便是放在了青州援軍之上,只是那奉孝先生只是於書信之上說會派援軍,可是這援軍何時能到,還是個問題,更讓諸葛亮為難地是,如今益州軍馬攻城一波猛過一波,再這樣下去,以城內低落士氣,很難抗衡城外士氣正盛的益州軍馬了,城破只是遲早之事。

    於是諸葛亮很是無奈的又一次發書求救,又是堅守了幾日,諸葛亮便等到了傳令士卒的消息,原來書信未到青州,便在半路上給截了回來,那青州已發兵兩萬援助漢中,主將孫策,軍師周瑜,浩浩蕩蕩地兵馬已過長安,不日便會來到漢中,諸葛亮得了消息,心中嘀咕,這奉孝先生讓周瑜來湊什麼熱鬧?這小子能算計過賈詡?貌似那孫策也並非城外張飛趙雲等人敵手,這兩萬兵馬,豈不是來找揍不成?雖然有救兵是好的,可是諸葛亮依然悶悶不樂,總感覺自己與那周瑜,不太對付,總之就是看那周瑜,怎麼看都不順眼,看著諸葛亮一臉憋屈的表情,許褚一陣迷糊,對諸葛亮道:「奉孝新遣救兵來救漢中,你小子為何還是悶悶不樂?」

    諸葛亮歎了口氣,對許褚道:「奉孝先生此番派江東降將孫策周瑜前來,孫策暫且不論,肯定不是城外張飛對手,那周瑜雖是少年英才,卻應只擅水軍,也不知道奉孝先生怎麼想的,讓這倆人統兵……」

    「奉孝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許褚聽了諸葛亮的說辭,搖了搖頭,對諸葛亮道,「即便此二人是無名之輩,兩萬兵馬來了漢中,也是我軍一大臂助,更何況你說這倆人還是有些本領的,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耿耿於懷?」

    許褚說罷,諸葛亮豁然開朗,這周瑜孫策二人所率乃是援軍,既然到了漢中,自然要聽自己這個主將的調遣,再怎麼說來了兩萬兵馬,益州與漢中軍勢也漸漸趨於平衡,自己想那麼多做什麼?想到此處,諸葛亮對許褚笑道:「沒想到仲康還能有此見解,聽你這麼一說,我心中舒坦多了,也許你說地對,那奉孝先生要此二人來漢中是另有打算,我等待他們到了之後,再研究如何反擊益州。」

    又過幾日,漢中城外旌旗招展,周瑜孫策所率援軍已來到漢中城下,賈詡得知青州派了援軍來到漢中之後,大驚失色,忙令斥候出去打探,得知援軍乃是江東舊將周瑜孫策所率之後,賈詡心中便嘀咕起來,是不是應施以離間之計,讓周瑜諸葛亮二人不合,再順勢從中取利,賈詡心知,此二人俱是少年英才,凡是天才,無論是好勝心,還是嫉妒的心理,都要比一般人來得強烈很多,只要使這二人不合,那攻打漢中,便容易了許多,想到此處,賈詡便大笑起來。

    賈詡一笑,看的帳內張飛趙雲等人都是一陣迷茫,又過片刻,帳內徐庶,也跟著大笑起來,張飛一臉疑惑的看著二人,對二人道:「人家青州發兵來援,不知你二人高興個什麼勁,兩萬兵馬啊,這樣來看,漢中裡的兵馬比我軍也少不上多少了……戰事更加艱難,你倆高興什麼?」

    賈詡聽罷,對張飛笑道:「翼德何必如此緊張,兵法有雲,兵多非益,也不知那郭嘉是如何想的,竟然使周瑜來做隨軍軍師,如果只是因為江東新降,想給這二人賺點功績的話,那他想的就是太簡單了,如今兩年少英才,同聚漢中,二人不鬧翻才怪,這正是給了我大軍機會,趁城內起了內亂之後,趁勢拿城,如此來看,這兩萬援軍,還不如不來呢……」

    賈詡說罷,徐庶跟著點了點頭,道:「文和所言正是,凡是天才,必然固執,周瑜諸葛亮二人若是看法不盡相同地話,必起爭執,如今,諸葛亮乃是主將,難免以身份強壓周瑜,那周瑜做慣了江東都督,能拉下面子來聽諸葛亮調遣麼?正如文和所言,那郭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今之失,看樣子是要丟了漢中了,還請眾位將軍早作準備,若我猜測不錯地話,不過幾日,漢中必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