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郭嘉新傳

第七章 雙線作戰 NO.16 蛙跳戰術 文 / 皇家卡卡

    郭嘉在帳內將話說的太滿,出帳之後便眉頭緊鎖,這鄴城難下,若是強攻,即便得手,軍馬也會死傷無數,屆時若是再想要佔盡河北之地便是難上加難了,郭嘉也曾想過,老老實實的照原來那樣的歷史進程給鄴城來個水淹,可是一想到城破之後,無辜老百姓也要遭這水淹城池之苦,郭嘉便怎麼樣也狠不下心來。

    可是事已至此,後退是不可能的了,老曹剛命人送走陳琳,當陳琳將曹操的決議告知袁紹之後,這鄴城便會守的如鐵桶一般,鄴城除了地勢稍矮,可用水淹,若用別的辦法,郭嘉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出什麼好計,郭嘉一臉苦悶的走出營寨,獨自一人到烏巢城邊小山,準備冷靜下來,尋思計策。

    郭嘉低頭走出好遠,不知不覺,天色漸漸黯淡下來,一聲炸雷,打斷了郭嘉思緒,郭嘉抬頭,見這天邊陰雲密佈,苦笑道:「這初夏的天氣,果然是跟小孩的臉一般,說哭就哭,天降大雨,鄴城難道只能水淹?」

    大雨嘩嘩而下,郭嘉卻無心避雨,獨自一人走進山中,走著走著,忽然見眼前一條小溪擋住去路,郭嘉見溪水潺潺,苦歎一聲,難道老天真的要讓這鄴城破於水患?想到此處,郭嘉耳邊忽然聽到溪邊青蛙呱呱亂叫,青蛙叫聲一陣歡快,郭嘉若有所悟,大叫一聲,一個勁的向烏巢大營跑去……

    曹營大帳,一眾謀士濟濟一堂,商議攻破鄴城之法,忽見郭嘉淋了個渾身盡濕,慌慌張張的跑進營中,口中大叫「有了,有了!」眾人心中不解,諸葛亮起身問道:「外面如此大雨,奉孝先生出去作甚?什麼有了?」

    郭嘉一把抹去臉上雨水,一臉笑容道:「我想到如何盡佔河北之地了,什麼水淹鄴城?有必要那麼麻煩麼?我們此役,就用『蛙跳戰術』好了,若是成功,那袁紹便如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蛙跳戰術?這是那部兵書記載的?」諸葛亮一臉不解的看著郭嘉,其餘謀士也面面相覷,志才小聲嘀咕道:「這奉孝莫不是又傻了吧,自從離開穎川,奉孝已經很久沒犯病了啊……」

    郭嘉看著眾人呆傻的模樣,心中暗暗責備自己一激動又口不擇言了,這幫土老冒又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沒聽過蛙跳戰術情有可原,郭嘉忙攤開地圖,對眾謀士道:「大家請看,這裡是鄴城!距鄴城最近的城池便是魏郡,袁紹重兵屯於鄴城,我們何不不攻鄴城,遣軍先打魏郡,然後再一路長驅,打邯鄲,再打冀州!若冀州有失,整個河北震動,勝破一鄴城多也!」

    郭嘉說的興致勃勃,一眾謀士對這前所未見的戰爭手法也頗有興趣,諸葛亮聽了一會,皺眉道:「魏郡於鄴城之北,若是袁紹察覺,從後方掩殺我軍,那我們該如何自處?前有魏郡守軍,後有袁紹追兵,屆時兩面夾攻,我軍必敗!」

    諸葛亮說罷,眾人都跟著點頭,郭嘉笑道:「又不是舉全軍攻打魏郡,袁紹精銳盡在鄴城,其餘各城,或兵員不足,或無上將鎮守,此次若占魏郡,袁紹必然回軍去救,路上再埋伏他次便是!」

    諸葛亮等人聽罷,已然覺得郭嘉此舉太過冒險,不夠穩妥,荀攸出言道:「何不水淹鄴城,也省卻這跳來跳去的麻煩?」

    郭嘉聽罷一陣無語,對荀攸道:「若水淹鄴城,河北之人必以為主公殘暴不仁,定會齊心協力幫助袁紹渡過難關,再者,水淹鄴城,破城容易,建城卻要頗費時日,你要水淹也可以,你自己淹,自己建!」

    荀攸被郭嘉說的沒詞,龐統和志才卻把目光漸漸集中在了地圖之上,龐統沉思片刻道:「即便佔下魏郡,魏郡還是要腹背受敵,奉孝先生可否為在下解惑,若袁紹回軍,怎麼守住魏郡?」

    「不錯!若得魏郡,魏郡守軍便是孤軍,可是士元想想,那鄴城在烏巢與魏郡之間,不也是腹背受敵麼?我們可以賭一下,袁紹敢不敢回軍去救!」郭嘉說罷,龐統大悟道:「原來如此,若袁紹回軍,我們便強攻鄴城,令其不敢擅離,若不回軍,我們便再攻邯鄲,奉孝先生可是此意?」

    「正是!」郭嘉說罷洋洋自得,心道這借鑒一下兩千年後老外的想法,也是不錯,正得意間,諸葛亮卻皺眉道:「此舉不妥!若是我軍在此分兵而戰,袁紹本就兵多,萬一袁紹狠下心來,將我軍各個擊破,那就糟了!」

    郭嘉一臉奇怪的看著諸葛亮,道:「主公不是說了要子義仲德引兵從兗州而來麼?再說蛙跳對敵,必是攻其不備,袁紹那個蠢蛋怎會想到我們敢於分兵,待袁紹察覺,悔之晚矣!」

    「可是袁紹兵馬依然多於我軍……」諸葛亮若有所思道:「而且照奉孝先生所言,攻打魏郡,必然要神不知鬼不覺,要令袁紹毫無知覺,太難了!」

    「你以後乾脆別叫諸葛亮了,換個名字,諸葛不亮怎麼樣?」郭嘉沒好氣的白了諸葛亮一眼,道:「你是不是不知道老典的特戰隊就是專業幹這個的,這些人上山打熊,下海摸魚樣樣皆行,偷個城池怎在話下?從現在開始,你趕緊給我閉嘴,免得晚上我請你吃竹筍炒肉!」

    「呃……」諸葛亮看著郭嘉凶神惡煞的樣子,小聲嘀咕道:「這是強權……我不要叫諸葛不亮……」

    (抱歉抱歉,看女足了,更新稍晚,若不知比賽結果的在下給報一下,2:1,咱中國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