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見不得光的協議(上) 文 / 紅塵青葉
林華沉思了一會,最後才向鄭繁問道:「鄭先生,說說我們具體怎麼合作」
「我會在左丹建立一家傢俱廠用來專門生產楠木傢俱,我希望林先生能控制住光華所有的楠木貨源,特別是百年以上的楠木,最好讓他們一根也不能從光華流出去。」
鄭繁的味口顯然不小,這個要求說出來容易,但真想要做到可就不容易了。
「這麼做,很困難。」林華也不遮遮掩掩。
鄭繁笑了笑,「我願意用比市場價高一成的價格收購。」
沒等林華接口,一旁的阿樂便直接搖頭道:「這不可能,市面上的市場價本來就不高,一成的溢價對於我們來說風險太大,如果真能壟斷所有的楠木,我們還不如自己開家傢俱廠。」
鄭繁笑了笑,對於阿樂的最後一句話並不為意,而是直接向林華道:「其實想要壟斷楠木生意是非常容易的,現在知道光華市楠木資源豐富的人並不多,以林主任的能力,現在就可以想辦法圈下那些有楠木生長的成片山林,而其它零散的楠木則可以在左丹縣設立收購點,或者到時安排人手在出山的幾條公路上用正常的市場價收購。」
林華皺了皺眉頭,道:「你是說我們自己設卡收購?」
這種情況在林華記憶中並不少見,光華市有些地方的村莊還曾經出現私設關卡收取過橋過路費的事情。
鄭繁笑了笑,「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只需要用正常的市場價格收購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只要控制住不讓那些傢俱商進入就行。」
停了停,鄭繁又笑著向阿樂道:「現在的傢俱可不是簡單的木匠活,特別是像楠木這樣的木材,款式設計,功能設計等等,這裡面可都有專門的學問。」
林華笑了笑,對於楠木傢俱林華也不是沒有見過,那種新奇的設計確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做出來的。
「鄭老闆,你說的雖然簡單,但這一成的溢價我不會冒這個風險,不過我可以保證可以正常供給你楠木。」
鄭繁皺了皺眉頭,問道:「林主任,你難道就不考慮考慮。」
林華斷然的搖了搖頭。
鄭繁沉吟了一會,接著說道:「林主任,要不我再提高一成,兩成的溢價對於楠木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一聽這話,林華的神情便冷了下來,因為他感覺對方的話語就像是一種施捨,很像打發叫花子,雖然這只是林華的一種錯覺。
阿青一見林華的臉冷了下來,便直接開口道:「鄭老闆,我們華哥對這生意不感興趣,你可以走了。」
鄭繁一臉失望的離開,阿樂忽然說道:「華哥,其實這鄭繁說的方法我們確實可以一試,最少這圈下成片的楠木林的方法可以用用。」
停了停,阿樂與阿青對視了一眼,道:「其實我與阿青也想開一家傢俱廠,按左丹現在的砍伐速度,相信不久之後就只能進山裡的林場進貨了,到時成本肯定會上漲不少,利潤自然也會下降,加上今後做木材生意的越來越多,價格也肯定會下降。」
林華倒也不反對開家傢俱廠,最少阿樂擔憂的確實是一個事實,「你們想過傢俱廠應當怎麼開嗎?」
阿樂臉紅了紅,過了一會才說道:「我們打算先在光華招一批木匠,先從最簡單的傢俱開始。」
林華思索了好一會,最終才說道:「你去跟寧副總商量一下,她是見過世面的人,問問她的意見,然後你去南方那些大城市的傢俱廠看看,回來之後再給我具體想法,這樣行嗎?」
阿樂高興得直點頭,對於林華的這個提議他哪會反對,又可以玩,又可以去大城市看看。
林華在左丹的日子其實也不安穩,光華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最快的通過電話傳到他的耳中,其實林華呆在左丹也只是一個官面上的表態,為今後萬一出問題時作推卸責任之用。
黑疤的第二次行動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因為最終退縮的只有五戶,還是有三十二戶繼續不願意配合拆遷工作,而且這三十二戶也都不是簡單貨色,其中有五戶還是一家人。
五個跟茅坑裡的臭石頭一樣硬的老頭,五兄弟,一路貨色,比黑疤一夥人還凶,黑疤就被其中一個老頭的石頭砸了一下縫了五針,恨得黑疤差點就叫上兄弟帶上傢伙去報復了。
城關村最大的姓有五家,張,馬,肖,周,李,在光華市也曾風光過,在舊社會,光華城這一片原本就是這五家的天下,就連林家那時候也只能呆在鄉下。
這五個老頭姓張,都是脾氣大,子孫滿堂的主,五兄弟算上兒孫,壯勞力足足有三十來號人,雖然在光華的只有十多人,但五戶人家本就住在一塊,攻防互助之下,別說黑疤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就連市裡也同樣沒有辦法。
五個老頭那是一個典型的油鹽不進,認為這片地是祖產,是祖輩留下來的,他們是堅決不願意遷走。
黃奕與寧馨是每天去五家做工作,但根本就毫無效果,留下的其它二十七戶見這五家雷打不動,有幾戶原本鬆動的也慢慢變得強硬了起來。
轉眼過了半個月,剩下的三十二戶一點起色也沒有,面對五戶緊緊抱成團的情況,拆遷工作就像遇到一座大山一般。
還好先期的工作還算比較順利,拆除了大部份應拆建築,清理完畢之後,已拆遷地塊上的項目也都順利啟動,這才讓林承青等人能夠輕鬆一點,不過正地標到剩餘三十二戶地塊項目的公司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拆遷工作陷入僵局之後,林承青與寧馨雖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林承青充分的發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大無畏精神,對市裡各級部門以及急待施工的施工單位的壓力不管不顧,開始全力啟動拆遷安置房項目。
其實主要的還是去拆遷戶家中收討集資款,畢竟林華的風華建築公司本就是一個皮包公司,除了只夠作為啟動建設資金的五十萬之外就只剩下風華建築公司的空頭了,不事前收取集資款這樓還能怎麼建。
另外就是根據拆遷安置房的原來規劃,向市建設銀行第一期貸款五百萬,這是市政府的政策性貸款,風華建築公司很容易就拿到了這筆錢。
在光華這地面上,敢卡扣應當屬於林華錢的可能還沒有,拆遷正式啟動後現在誰不知道林華就是光華第一混混,更何況當時去找建設銀行光華市分行副行長的林承青還帶上了黑疤跟阿剛。
在建築行業,正兒八經的建築公司想要拿到貸款,想要拿到工程款只能帶上小魚去釣大魚,只有像林華的風華建築公司這樣的除外,誰都知道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