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混在官場

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見不得光的協議(下) 文 / 紅塵青葉

    一番客套之後,雙方這才在長條會議桌上分兩邊坐了下來。

    張家一方為主的果然是符振生,想來這符振生也就是張姓五家如今的膽氣所在,不然以光華老百姓的純樸天性,他們是絕不會跟黨和國家唱反調。

    林華並沒有坐在主位上,而是將主位讓給了林承青,能者多勞,當過三年兵的林華對此是深信不疑,他也絕不會幹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活。

    符振生坐下之後看了看林華,才向林承青說道:「林總,我們也明人不說暗話,乾脆挑開了來商議吧。」

    林承青也笑著回答道:「當然,相信符記者也見多識廣,能夠體諒我們這些小商人的難處。」

    符振生笑了笑,沒有接這句話,「林總這話就太客氣了,風華建築公司雖然成立不久,但有你林總,還要寧馨女士在,我相信風華很快就能夠成為光華市最大的建築公司。」

    停了停,看了看一旁的黃奕,沒等林承青接口,又接著道:「說實話,這次光華市的拆遷補償辦法實在是太苛刻了,不然我也不會同意我岳丈一家阻礙光華的城市規劃建設發展。」

    林承青看了看一旁臉色有些羞紅的黃奕,笑著道:「我們也清楚,可惜這次市裡的建設資金有限,市領導也是不得不為,而我們公司也只能盡力幫助領導們排憂解難。」

    一個半黑惡勢力說自己為領導排憂解難,這也只有林承青才說得出口,最少聽了林承青的話,林華的臉有些發燙。

    符振生聽了林承青的話之後好像反倒很贊成,微笑著點著頭道:「貴公司這次的拆遷方案確實照顧到了老百姓,如果不是拆遷這事報社不允許上報,我倒想為你們公司作一個專題,如果所有的縣市都能夠按你們的手法進行文明拆遷,國內的拆遷矛盾肯定會舒緩許多。」

    林承青在拆遷通知下達後頂住壓力脫延了近十天,這其實就是給了所有拆遷戶一個極大的緩衝時間,也就是因為這段時間,所有拆遷戶才能齊心協力圍堵市政府大樓。

    如果沒有這十天,拆遷隊伍進入之後,圍堵市政府的最少會分流出一大部份,或者是會直接分化一部份,那麼拆遷戶就絕對得不到市政府做出的那些讓步。

    不過這對風華建築公司也不是沒有益處,這最少可以消除矛盾,讓拆遷戶矛頭針對對像從原本的拆遷隊變成了光華市政府。

    林承青笑了笑,道:「可惜真正理解我們公司的只有符記者,為了此事,我們公司可是在幾位領導那留下一個非常惡劣的映像,是福是禍今後還不可知。」

    符振生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一旁有些聽不明白的林華,才又笑著道:「林先生有你這位軍師,相信肯定能逢凶化吉,更何況到時我想我也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說著符振生將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三位項目負責人,現在這三人的臉色都顯得有些難看,而林承青也似笑非笑的望向了三人。

    三人也都是人精,哪會不明白,那位周姓經理連忙笑著道:「各位放心,我們三人也不是多嘴之人,只要能盡快解決我們三家公司的問題,其它的事情我們並不關心。對於普通民眾,我們也是非常同情的。」

    林承青聽了這話之後笑了笑,忽然說道:「三位,我們公司的拆遷安置房還缺少幾家施工隊伍,可不可以請三位幫忙找幾支專業的建築隊伍?」

    三個項目經理人聽了之話都不由的有些喜上眉梢,現在建築行業明顯的就是僧多粥少,有送上門的項目,傻子才會不要。

    三人連忙點頭,周經理更是微笑著道:「林總,那我們就請你今後多多提攜了。」

    林承青也笑得很開心,「三位放心,今後幾年應當是光華的建設高峰期,我們風華現在正是苦於沒有人手,今後肯定少不了有讓三位老兄幫忙的時候。」

    隨後林承青又轉過頭向符振生道:「符記者,我們就直說吧,你們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同意我們拆房。」

    符振生神情也是一正,「這次的補償標準實在是太低了,我們需要雙倍的補償。」

    黃奕一聽這話,驚呼了一聲,隨後斷然道:「這不可能,雙倍補償這也太高了。」

    林承青神情倒是沒有任何變化,但三名項目負責人臉上則難看了許多,一開口就是要雙倍,這實在是有些獅子大開口了。

    林華與寧馨則是一臉的無所謂,他倆只是來看戲的,唱戲的主要還是黃奕與三名項目負責人,而林承青最多也只能算一個中間人,作用就是調節拆遷戶一方與項目方還有政府之間的談判。

    其實最後出錢的是項目方,等於他們是破財消災,花點錢買工程早日順利開工,而黃奕最多只是一個擔保。

    符振生是行家,作為省報記者,他對房屋拆遷是門清,這個談判在不能用強的情況下絕不是一兩天能夠談成的,工程項目方也不願意出血太多,畢竟拆遷本來就是當地政府份內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三家小氣,而是出這些錢等於是白扔,如果讓他們三家拿這些錢給上面的某些人當紅包,那他們肯定心甘情願而且絕不止這個數。

    老張家五兄弟,但拆遷之後卻分成了二十一戶,包括其中五個緊急結婚的孫輩,有兩人還沒有達到合法結婚年齡,每對夫妻算一戶,按原本的協議,這些人都是要分一套安置房,如果這些都要翻倍,這確實是獅子大開口。

    談判一談便是三天,對於符振生林承青不願意得罪,風華建築公司原本就是一個見光死,就跟平常一些橫行本市,沒有牌照的黑車一樣,出市就完蛋。

    黃奕也不願意得罪,光華市今後肯定有很多的事情還需要省報粉飾太平,就連這次的城市規劃建設,最後也少不得要上報展開一番輿論宣傳。

    三名項目負責人也不願意得罪,建築行業本就有很多的貓膩,建築施工方面違章違規的地方更是多不勝數,得罪一個記者,如果被對方盯上,然後點個名上個報,今天公司在省內想要混工程就難了。

    三天之後,一切終於談妥,雖然最後並沒有如同之前符振生獅子大開口要求的一般,但也相差不遠,黃奕更是答應拿出今後的拆遷安置社區的五間門市房的名額,而三個項目經理則答應每家拿出五萬塊。

    這補償其實多多少少有點衝著對方省報大記者的名頭,因為符振生答應光華市做一期關於光華城市大改建的專題。

    而林承青答應拿出兩棟安置樓項目交給三個建築公司作為補償,而符振生則答應在之後拆遷出狀況時在省裡給予一定的幫助,任何一個省報的記者,都肯定有著自己的人脈,幫些小忙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符振生在張家人面前漲了面子,光華市與林華也得了好處,就連三家原本是配角的建築公司也分了一杯,這一次可謂是皆大歡喜。

    張家人兵分數路回了光華,為了不被人發覺,林承青要求張家幾人不得一起乘車回光華,符振生也沒有反對。

    林承青並沒有立即回光華,而是帶著寧馨與林華去了木料公司的辦公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