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混在官場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資金操作(中) 文 / 紅塵青葉

    我不活了~~!!一點動力也沒有了`~~!!!弟兄們,拉兄弟一把~~~~~求票啊`!!!!

    **

    林華並不知道劉波為什麼會提醒他這個問題,他也並不認為符振生的一張小紙條上的電話號碼就能幫他聯繫到這尊大佛。

    劉波笑了笑,示意林華坐下,之後才說道:「光華即將迎來一次大發展,這是一次機遇,同時也是我們市的一個大機會,市建築公司這個爛攤子我很清楚,如果想要靠他們自己打一個翻身仗,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市建築公司的那個領導班子都是些什麼人,他們有什麼能力讓市建築公司翻身!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同意將拆遷安置房項目交給你們嗎?」

    這一次的拆遷安置房項目原本是市建築公司承接的。

    劉波在林華搖頭之後又接著道:「這一點從你們公司的設計方案與他們交上來的設計方案就可以看出你們兩家公司之間的差距,現在的市建築公司已經沒有了人才,有點能力的早已去了南方,或者早已經自己拉隊伍干了。」

    劉波是一步一步憑著自己的真本事走上目前這個位置的實幹家,不然新上任的李省長也不會讓他接這個市委書記,以他在豐州當市長時的經驗,他不可能不清楚國營企業存在的毛病,人才流失就是當今國營企業存在的一個通病。

    有能力的早就開始自己創業當老闆,能力差點也都跑到南方等大城市另謀高枝,留下來的自然大都是那些沒什麼大本事,或者是年齡偏大只等於退休的老工人。

    劉波停了停才又接著道:「我贊成你們買下市建築公司,你那堂兄也是一個人才,我相信他有能力把市建築公司帶活。這樣不但能促進我們市的稅收,還能幫我們市裡解決一部份的就業問題,這錢總得給建築公司去賺,由我們市自己的建築公司去賺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說著,劉波笑了笑,又接著道:「不過你們也得答應我一件事情。」

    林華一聽這話,連忙追問道:「什麼事情,劉書記您管說。」

    劉波停了停,過了一會才沉聲道:「我要你們答應我,今後承接的所有工程項目你們必須要保證質量,而且要盡量多的招聘我們自己市裡的失業工人。」

    劉波的要求其實就是一個地方保護主義,自己市的建築公司承包的工程項目,那部份工程款自然就留在了光華,這對一個地方的經濟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本地公司本地工人自然也會在本地消費,如此一來,經濟自然也就活了起來,而外地的建築公司則會把錢帶出去,這些錢自然有大部分不會在光華消費。

    沒等林華接口,劉波又接著道:「這次不但你的風華建築公司,我還打算重點扶持一批本土民營企業,只有這樣,我們光華才有可能發展起來,但我也希望你們別給我出亂子,明白嗎?」

    聽到這裡,林華連忙道:「劉書記,您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劉波點了點頭,這才又接著道:「省裡已經決定修建一條光華連接豐海高速的高速公路,這條公路全長五百七十三公里,共有大小橋樑三十一座,隧道十一條,總計投資是五百多億,你們的任務是要盡可能多的吃下幾段,留給你們時間很緊,因為這條高速公路開工日期很有可能就是今年下半年。」

    豐海高速是一條從豐州直通省城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還是劉波在豐州當市長時促成的。至於扶持民營企業,這其實就是變相的扶持稅收,民營企業多了,就業高了,經濟火了,商業自然就會活躍起來,稅收自然也會多,這就是政績,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會大力扶持本地企業的原因。

    劉波笑了笑,又接著道:「小林啊,你擔子很重啊,這條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就在馬口鎮,你這個即將上任的副鎮長可要提前做好準備,如果到時你敢出問題,小心我摘了你的帽子。」

    林華聽了這話,最多的並不是高興,而是長長的噓了一口氣,雖然整個光華官場都在傳林華將成為馬口鎮的副鎮長,但這一直以來都只是傳說,就連林華也不敢保證最後是不是一定會當上這個副鎮長,直到這時聽了劉波的這句話,林華才終於放下了心。

    林華連忙感謝道:「劉書記,謝謝您。」

    劉波笑著點了點頭,道:「至於市建築公司,你先按匡市長安排的去建設銀行把錢貸出來,但這筆錢你別去動,你只需要他們幫你開一份資產證明,市建築公司據我的瞭解,他們雖然還沒有到資不抵債的程度,但應當也相距不遠了,如果你們願意承擔市建築公司的債務,你們最終需要直接支付的數目應當不會大,我可以想辦法再幫你弄一筆兩百萬的低息扶持貸款,以你們公司現在承建的工程項目,一兩百萬的盈餘應當還有吧,如此一來應當就差不多了,至於你們收購的市建築公司債務,我可以幫你們向那些債權人打個招呼,讓他們先別急著催你們還款,你看這樣可以嗎?」

    聽了劉波這番話,林華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義了,市建築公司的債務林承青早已派人調查清楚了,大約是兩千多萬,但據林承青與寧馨兩人對市建築公司的初步估算,市建築公司也就值個一千多萬,這已經是明顯的資不抵債了。

    原本按林承青的想法,是先用拆遷安置房項目的後期工程款買下剝離了債務的市建築公司,然後再用市建築公司的資產去銀行抵押貸款,再去貸款去支付拆遷安置房項目的工程款。

    但按劉波現在的說法,那就是讓林華幫市建築公司承下所有的債務,還要林華出幾百萬,這買賣明顯虧了。

    林華沉思了一會,最終還是搖頭苦笑道:「劉書記,市建築公司有兩千多萬的債務,但他們的資產最多也不過是一千多萬,您這不是挖個火坑讓我們往裡跳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