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風雲之玄武真經

第一卷 風雲世界 第十六章 水淹大佛膝 文 / 射岳

    第十六章水淹大佛膝()

    岷江流域和海的交界之處自亙古的時候就屹立著一座撐天的大石佛,大佛蹲坐在岷江邊上,睜開他那雙巨大的佛眸笑看著這個世界的風雲變幻、花開花謝。

    他就是樂山大佛。

    大佛凌然不動,靜靜的享受著萬家香火,一股古老神秘的氣息從大佛的身上出來。在他靜靜的端坐之中,就自有一股氣蘊在無盡的散發著,自古以來有多少騷人墨客、英傑梟雄、劍客豪俠之流從大佛的身上感受到這份深刻的氣蘊,從而把它沉浸自己的血液裡,刻畫在自己的骨子裡。

    而不管他們感受到的是什麼樣的精神,不可否認的是大佛凝聚的是我炎黃華夏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積澱,這種積澱是博然廣大的,是值得人們去頂禮膜拜的。

    大佛悠然神秘,笑看著莽莽岷江,但是更神秘莫測、讓人談之色變又讓人悠然神往的是大佛邊上那個小小的洞窟——凌雲窟。

    相傳在凌雲窟裡面發生了無數神異的傳奇,有一種神異的力量在裡面製造著這一切的因果,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望而卻步,聽說在那裡面吞噬了無數英雄豪傑的生命,也產生了無數的英雄神話。

    雖然那種神異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神秘的魔力,吸引著那些求知慾強烈的武林人士,但是生命的代價去讓無數的武林人士止步不前,連那些高高在上的武林巨撇也不例外。

    凌雲窟裡面連通著的是一個龐大的地宮,地宮綿延數千里,而樂山大佛邊的這個叫『凌雲窟』的洞口,只不過是這個神秘地宮三千六百個洞口其中的一個,在這個連綿的大山脈中或明或暗的隱藏著進入其中的通道,有的或許處在高三之巔,有的或許處在深海之底,有的或許處在懸崖峭壁之下,有的或許處在茂密的森林的荊棘叢中,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連續幾天的大雨讓岷江的水位猛然的高漲,岷江流域洪水氾濫,而此刻總算雨過天晴,太陽放射出萬道金光,一改數天的陰雨天氣,日頭逐漸大好,然而岷江的水位卻不見下降,在這一段時間裡反而高漲了起來,真是奇也怪哉。

    此時,在樂山大佛的大佛膝上有年紀幼小的稚童手裡握著一根數米長打著結的麻繩,在麻繩的末端系有一個成人拳頭大的石頭,只見其蹲在石佛的膝蓋上不斷地把繩子從上面扔下去,又拉上來。

    在稚童的身後站著一位威風凜凜的中年大漢,大漢一身武林人士的打扮,目光卻利劍一樣直插進前面山壁上黑漆漆的洞口之中,似乎已經看透了其中的神秘一樣。

    「爹!水淹大佛膝了!爹!你快來看!水淹大佛膝了!」稚童看著中年大漢興奮地說道,而其手中正提著一個水淋淋的石頭。

    「水淹大佛膝,火燒凌雲窟。」中年大漢把目光投向遠方喃喃自語,似在傾訴,又似在感慨。

    短短的一刻,大漢又把目光收了回來,緊緊的盯著石膝上的稚童,像在激勵又像在傳承著什麼,目光像古老的儀式非常的鄭重。

    「浪兒,凌雲窟中有我們斷家世代守護的『神秘』,我斷家先祖無不在追尋著其中的神奇的力量,我把家遷到樂山大佛的後面也是為此,你一定要緊緊的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知道嗎!!!」大漢的語氣十分的嚴厲。

    「爹,我知道了!」稚童的語氣十分的很定,語氣之中好像對中年大漢十分的信任和敬佩。

    看著大漢在風中飄飛的頭髮和堅毅自信的臉,斷浪心裡升起無限的信心。

    雨消日出,大樹上青翠的葉子在風中搖曳,一滴滴的水珠中孕育著七彩的光芒,可岷江邊上仍然在迴盪著疾聲的吶喊,吶喊的聲音從下雨的那一刻開始,每天都不曾停息過,一個鵝黃的身影和一個臉帶銀色面具的身影一直在岷江的兩岸穿梭、徘徊,他們像在苦苦的尋覓著什麼,可是上天卻沒有半點的回應,不知他們將找到什麼時候。

    上天就是這樣,當你躊躇滿志的苦苦尋覓一樣東西的時候,卻總是可能無功而返;而當你逐漸的喪失信心、快要放棄的時候,幸福卻從天而降,讓你發出『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慨。

    在中年大漢言辭激勵的教導聲中,在鳳舞和捕神殷切的吶喊聲中。此時,在沒有人注意到的岷江那渾濁不堪的江水之中,一個七歲小孩身長的暗影正隨波逐流的在江中載沉載浮的前進,暗影懸浮在水中一動不動的任水搖擺,完全不似活物,竟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

    突然從前面的水底傳來一股巨大的吸力,一個巨大的水下漩渦吞噬著周圍的一切,吸力的拉扯之力非常的強大,把山壁周圍江水中的一切活動的、不活動的但在江水中浮著的事物一股腦的吸了進去。

    流經此地的那個七歲身長的暗影自然也不能倖免,眨眼之間就被捲進水下的漩渦之中。

    那個暗影自然就是方若行。

    那個漩渦其實就是一個水下的洞口,而且這個洞口還不是一般的洞口,看其周圍的環境,好像是一個處在懸崖峭壁上的山洞口,像樂山大佛邊的『凌雲窟』洞口一樣,岷江中的這個山洞口也是連接著那個神秘龐大的地宮,每當水淹凌雲大佛的佛膝之時,江水倒灌進山洞之中,山洞自然產生巨大的吸引之力。

    山洞可能是千年以來不斷地經受江水的倒灌、沖洗,洞中水流的在臨近洞口的前面的那段激流的急速流動的地方,山石不再尖凸,四處打磨的都非常的光滑,雖然方若行的身體在江水無情的擺佈之中不斷地與洞中的山石做著親密的接觸,但是卻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損傷。

    江水在經過一段不短的距離之後,也終於不復開始進洞時之勇,漸漸的變慢了起來,就如沒有下雨時小河裡的水一樣,緩緩地前進。

    後面的山洞也是慢慢的變寬,山石也是不再光滑,怪石嶙峋而且非常密集的分佈在洞壁上,隨著水流速度的變緩,方若行在水中的也慢慢的前進著,而且也正準備保持著這股前進的趨勢。

    可是,洞道的前面一根特立獨行的尖聳的山石,卻打破了方若行隨著水流繼續前進的美夢。

    首先,是山石看他身上的破布不順眼,把他身子一擋一掛,緊接著而來的水流毫不客氣的把他送到山洞中流動著水的岸邊上。

    可能是岷江的水位慢慢的下降回復到平常的水準,山洞中的水流沒有了源頭,也越來越小直至乾枯了下來。

    水流過後的山洞熱得非常的快,隨著溫度的升高,方若行的身體不在是一動不動的像死物一樣,脈搏又慢慢的跳動起來,越來越強烈。

    假如你的眼睛放出的是x光線,你透視此刻方若行的身體,你就會看到一幅奇異的景象。

    從方若行的頭部識海之中突然釋放出一道紅色的氣流,氣流不知是出於何地,也不知是為何的產生,氣流飛快的遁入一顆剔透的心形的物體之中,在心型的物體的中央有一塊不斷向四周經脈散發著寒流的菱形的極點冰凌,冰凌像收到什麼信號一樣,竟然反向的旋轉起來,由原來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向著順時針的方向旋轉起來。

    那些像蠶絲一樣極度冰寒的白色氣流與丹田中的冰心訣變異氣流分離開來,極寒的氣流從方若行全身的經脈收了回來,回歸到極點冰凌當中,極點冰凌像卷絲一樣又把這些氣流收了回去。而冰心訣的真氣卻獨自回歸到丹田氣海中開始了旋轉,真氣有開始了循環。

    方若行的身體在這一變化之中的變化越來越明顯,心臟開始了強有力的搏動,體溫也慢慢的升高,只見他那只搭在漆黑岩石上的左手手指動了一下,緊接著這種活動的力量像傳染病一樣傳遍了全身,方若行的整個身體都慢慢的動了起來。

    方若行撐起雙手,慢慢的爬了起來,接著睜開了他那雙緊閉的眼睛,可是此刻的四周卻是一片黑暗。

    方若行很是茫然,他記得當初在鷹愁崖上自己被那個『毒菇一方』的七道充滿殺氣的腿影踢中,拋下山崖。

    方若行很是奇怪,自己應該身受重傷才對,可是此刻卻是明明白白的感受得到丹田之中冰心訣真氣正常流動,不對,真氣怎麼比受傷以前流動的更為的快速了,而且真氣的變得更加的醇和綿長。

    方若行想起自己的好兄弟聶風告訴的冰心訣的心法,仔細的運轉自己的冰心訣的真氣遊走全身,直達大腦的識海,一股從未有體驗過的冰涼感覺一下就凍結了方若行的心神,這種感覺就像是電流一樣在方若行的全身遊走不息,方若行有產生了一種飄渺的感覺,好像全身14億個細胞都在吸收大自然的精純元氣,他的靈覺不斷地與大自然的氣息融合,漆黑的山洞,怪石嶙峋,在此刻他的靈覺中一覽無餘,這一刻他直欲破空飛昇。

    方若行不知道此刻,他正處在武學之中一個神秘而重要的境界當中。這是神識快要化形,天境高手向神元境界邁進的前兆,神識破空這是一個多麼吸引人的武學境界,嚴格的說這是武人向神邁進的一個門檻。

    當然,『神元』既然是這麼一個無數武人都知道的境界,當然不是這麼的容易闖過去的,正在這時一直處於方若行腦海中的紫色的雷電突然放出一道紫色的氣流在這個識海中旋轉一周,方若行馬上發現自己的靈覺像潮水一般收了回來,剛才與大自然接觸的無數的觸手一下都消失不見了。

    方若行不知道方才自己有多險,『神元』之境界又豈是他這個人境頂峰實力真氣可以隨便突破的。

    可以說這個世界並不存在著僥倖,就算是『僥倖』也只是留給又準備的人。

    什麼叫『天妒英才』?

    如果剛才的方若行突破了,他馬上就會知道什麼叫『天妒英才』。以人境的實力而去突破神元境界真的無意於自取死路,如果他剛才突破了,以人境的實力鑄造的身軀根本不能壓制化形的強大的神念,必將經脈爆裂、屍骨無存。

    幸好他有那道神秘的紫色雷電,紫色雷電的神秘力量竟然可以壓制『神元』突破的天道力量,簡直不可思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