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特工之回到清朝

正文 第二部 三十七章 (5) 文 / 斷刃天涯

    原本打算進攻山海關的新軍,是被迎接上岸的。馮子才個人隊新軍是十分敬佩的,當年向榮的江南大營在一夜之間被困,儘管自己帶著兄弟們保著向榮殺出重圍,但要是沒有新軍的及時接應,最後還是難逃一個「死」字。只可惜一向貪生怕死的向榮,居然在突圍後選擇了自殺,枉費了將士們的鮮血,馮子才也被發配到了這邊關。

    「末將馮子才見過楊大人。」見到馮子才楊一不由激動起來,當初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所破,楊一領著新軍在大別山,根本幫不上忙。馮子才的大名楊一是不會忘記的,這位中法戰爭中,鎮南關大捷的主將,楊一又怎麼能忘記?只是楊一對馮子才的具體來歷不是很清楚,所以才使他在江南大營被滅後流落到這裡,要是楊一早知道馮子才在向榮那,估計得伸手找向榮要人。不過現在也還不晚,想不到自己記憶裡的英雄居然就這樣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剛聽說的時候楊一是高興,接著是迫不及待的要見到馮子才,真的見到的時候楊一的心裡不由一陣激動,竟忘了伸手去扶住馮子才。

    「馮將軍,你的大名我是早有耳聞的,想那鎮….」楊一差一點把鎮南關說了出來,連忙藉著上前扶起馮子才的由頭,把話鋒一轉「馮將軍在發賊百萬軍中掩護我向大哥殺出重圍,端的是一員虎將,只可惜向大哥為人忠義,不願苟活。但馮將軍的威風我是知道的。只是不理解,將軍怎麼就落到這般田地?」

    1858年的馮子才40歲了,當年也曾跟著天地會造反,後來被招安,跟著向榮從廣西一直殺到南京城下,好不容易升大批總兵,誰知道今天還是落到這般田地。

    雖然馮子才對楊一給予向榮忠義這樣一個評價並不敢苟同,但楊一和向榮關係密切他還是知道的。現在聽楊一這麼誇自己,心裡也是一陣感動,畢竟還是有人沒忘記自己所立下的戰功啊。馮子才對楊一的態度更加謙恭了,說起話也格外的客氣。

    「楊督帥,您怎麼到了這山海關?」馮子才也是隨便問一下,以他現在的身份,是沒資格向楊一提問的。

    「唉!!當今朝廷內官僚**,把持朝政,楊某決定與六王爺聯手,以清君側。還望馮將軍助我。」楊一說這話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老子和鬼子六要奪權,識相的就站到我這邊,要是有半點不同意的意思,那就不好意思了。

    其實也楊一目前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需要和馮子才囉嗦太多,這樣說的目的無非是想表示對馮子才的重視,好拉攏人心,順便收了這一代名將為自己效力。馮子才當然明白楊一的意思,當初被發配到這鬼地方來,原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就算完了,沒曾想還有出頭的一天。新軍的實力他是最清楚的,跟著楊一混肯定是沒壞處的,當下馮子才就表示道:「承蒙大人看的起,馮子才這五尺之軀今後聽憑大人調遣、。」

    聽到馮子才的表態,楊一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卻不好露出來,只是不動聲色的說道:「既然如此,我看馮將軍先在我這新軍委屈下來,等本帥日後向朝廷保舉將軍官復原職後,本帥在另行安排日如何?」楊一這話的意思是,你馮子才雖然表示要跟我混,但總得先表現表現我才好相信你吧?今後馮子才是什麼樣一個地位,那還是要看具體的表現才好決定的。

    馮子才本是個聰明人,對仕途也頗為熱中,不然當初就不會被招安了。楊一的話他哪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馮子才立刻又給楊一行了一個禮道:「馮子才願憑大人驅馳,萬死不辭。」這一次楊一是擺足了姿態,好不客氣是受了他這一個禮。

    山海關輕鬆的落入楊一的手裡,眼下北京城裡的皇帝已經是甕中之鱉。站在雄偉的山海關城牆上,看著雄偉的長城在群山之上如巨龍般迤儷遠去。楊一不由感慨中華民族的悠久與博大,心中振興中華的願望更加迫切。這時候的西方列強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開始進入電氣化革命的時代,中國已經遠遠的落在了後面,時間緊迫啊,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解決國內的問題,才能騰出手來再一次擊退列強的報復,然後全面發展國內的工業,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中國帶入世界一流的強國行列之中。想到這些,楊一朝南面極目遠眺,李秀成這時候在做什麼?渡過黃河了嗎?楊一這時候又一次深深感到無線電報的重要性。今後要下大力推行在電氣化的進程了。也不知道霍夫曼和史密斯回到上海沒有?

    楊一頭也不回的對身邊的張鍵說道:「通知鬼子六,我們如期佔領山海關,一切就看他自己的了啦。」

    天色雖然已經黑了,但黃河渡口上依舊是一派熱鬧的景象。一支支火把將渡口照的透亮,一艘艘渡船停靠在渡口,新軍士兵不斷的登上渡船河。河面上還架有兩座浮橋,輜重和炮兵部隊沿著浮橋不斷的朝黃河北面而去。渾濁的河水在急促的流淌,水面上偶爾能看見漩渦在流轉,不時還返起幾朵浪花,拍打在搖曳浮橋上。多虧老天幫忙,這一個多月來,黃河流域並沒有多少降雨,黃河的水面不高,水流也不是很急,先頭部隊這才得以順利的搭起兩座浮橋。9月的黃河顯得要平靜許多,只是今天天氣悶的嚇人,河面上連風也很少,李秀成預感到將有暴雨來臨,如果不及時過河,部隊有可能就被阻擋在這黃河的南岸。

    155毫米榴彈炮在馱馬的牽引下艱難的在浮橋上行進,沉重的炮身壓在浮橋的木版上啞啞做響,前面是牲口拉,後面是士兵們喊著號子用槓子在抗,部隊在浮橋上緩慢的向前移動。

    李秀成站在岸邊的一個高處,默默的看著過河的部隊,表面上看起來,李秀成很沉著,其實心裡卻急的不行,萬一要耽誤了楊督帥的大事,自己真的是無顏面對楊一。

    「大哥,部隊都過去一大半了,你也該過去了。」李時賢總是喜歡在人前稱呼李秀成為大哥,借此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李秀成眉頭皺了一下,低聲說道:「以後在眾人面前別叫我大哥,這樣影響不好。」李時賢被說的臉一紅,諾諾低聲道:「人家習慣了嘛。」

    對這個弟弟李秀成是很疼愛的,有時候拿他也沒什麼辦法,也只好隨他去,不過今天卻顯得格外的嚴厲,沉聲說道:「習慣了也得給我改。」李秀成正想多說兩句,賴漢英走了過來。這個洪秀全的大舅子,如今以沒有往日的榮光,全靠著李秀成在的照顧才有現在的地位,他對李秀成還是很尊敬的,所以賴漢英很嚴肅的先對著李秀成敬了個軍禮,這才報告道:「大人,重炮部隊已經全部過河,請您指示。」聽到行動最緩慢的重炮都已經過河,李秀成心裡的石頭也放了下來。

    「很好,命令全軍,渡河之後,加快行軍速度,一定要在楊督帥規定的時間內趕到北京城下。如有違抗軍令者,就地正法。」李秀成說完不由朝北京的方向看了看,也不知道楊一的部隊到了哪了。李秀成冷冷的話語聽的賴漢英和李時賢一陣發冷,都不約而同的敬禮,然後離開李秀成,回到自己的部隊中去,督促士兵們加快行動的步伐。

    遠處的天空籠罩在黑暗中,大地也在這壓抑的夜裡無聲的忍耐。天空中閃過一道亮光,接著轟隆一聲,一個悶雷響起,河面上開始有微風吹來,風越吹越大,閃電與累聲也越來越頻繁。李秀成暗道:要變天了——

    山海關下,天空終於被黑夜籠罩,新軍的士兵們點起篝火,按各自所屬的單位圍坐在篝火旁。在篝火的照明下,可以依稀看見昔日駐軍留下的痕跡。清軍在這駐紮的部隊不多,軍營也小的可憐,新軍的士兵們只好露宿在這雄關之下。

    軍營裡一座略顯破敗的房間內,楊一,張鍵,聶士成圍坐在一盞搖晃的馬燈前。楊一鄭重的面對聶士成道:「公亭,出了這山海關就是關外,關外是清朝龍興的地方,你引兩萬兵馬,半年之內,一定要給我掃平東北。」

    「請先生放心,聶士成一定不負先生期望。只是先生您只留下萬兵馬,是不是少了點?」聶士成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一直以來,聶士成和劉銘傳都稱楊一為先生,這個習慣一直到他們老的時候也還是如此。楊一每每聽到這個稱呼,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楊一知道,這是劉銘傳和聶士成不願意和自己大生分,他們更願意把楊一當成一個親人,一個兄長,一個老師。

    「公亭,如今形勢緊迫,洋人在中國吃了虧,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一定會來報復。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洋人殺到前安定國內,這樣才能無後顧之憂。東北地方太大,且冬天寒冷,新軍兄弟多為南方人,我怕他們不能適應這的氣候。你只管帶這兄弟們前面衝殺,我會派5000人馬押送冬衣跟上你。」

    「多謝先生關懷,聶士成一定拚死報答先生知遇之情。」感到任務艱巨,聶士成一臉肅穆的神情回答楊一的話。

    楊一趕緊笑了笑,緩和下氣氛,然後拍拍聶士成的肩膀道:「公亭,我可不要你去拚命,記住了,要充分利用民心。部隊所到之處,不光是要打仗,還要大力推廣我在江南推行的新農業政策,勸減租息,查有罪大惡極的土豪,堅決好不留情的給予鎮壓。要把各地的百姓都調動起來,把他們武裝起來,讓他們成為我軍的預備隊。還有,一定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個好漢三個幫嘛。」說到這裡,楊一覺得口乾,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我最擔心的是俄羅斯人,一但英法聯軍再次殺到,俄羅斯人一定會出兵東北,到時候你必將和他們直接面隊。我的意見是,一旦開戰,不可以硬拚,應當誘敵深入,利用東北廣大的戰場,將老毛子各個擊破。」楊一說到這,張鍵也插了一句:「公亭,此去關外,凡事都得你自己小心,要及時把情報傳給大人,今後你就是這東北王,東北的一切都看你的了。」作為楊一的首席謀士,張鍵覺得有必要提醒楊一,要提防手下擁兵自重,以免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他接過話,一面是想敲打一下聶士成,一面是想提醒楊一。

    楊一當然知道張鍵是好心,楊一一貫把聶士成和劉銘傳當兄弟看,對他們也是信任有加。張鍵話裡的含義楊一很清楚,但楊一對張鍵在這個時候說這番話還是感到一絲的不滿,只是楊一一向尊敬張鍵,不好說明白,便怪怪的看了張鍵一眼,表示自己的不滿。

    張鍵從楊一的眼神裡看出了不滿,但他還是很決就額的用眼神回答楊一,自己說的這一切都是很有必要的。兩人的目光交錯一下後,都各自縮了回去,表示了互相的理解。

    又是一個早晨來臨,鬼子六奕忻在忙碌了一夜後,終於等到了皇帝要返駕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奕忻等待多日的一天就要來到。九門提督已經換成自己的人,通州的十萬大軍也有五萬人馬悄悄的進了北京城,另外的五萬也在城外埋伏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等著咸豐自投羅網了。奕忻彷彿看見權利在向自己不停的招手。

    雖然一切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變化,但奕忻還是感覺了一絲的不安,只是還不清楚,這不安來自何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