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六零章 大決戰(中) 文 / 殷揚
第一六零章大決戰(中)
墀德祖贊坐在寶座上,臉色鐵青,望著給兵士推搡著進來的奴僕主們。現在的奴僕主們個個臉如土色,渾身篩糠,老遠就能聽到他們牙關相擊的「格格」聲。
「跪下!」兵士一聲吆喝,一眾奴僕主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論顫顫兢兢,就要出列和這些奴僕主一般跪下,墀德祖贊卻發話了:「大論坐好!」
「遵令!」大論用他這輩子最為恭敬的聲音回答,老老實實的坐了下來。
按照大論的想法,這次出兵,他是主帥,私家軍隊大敗,他這個主帥罪責難逃,墀德祖贊即使不殺他,也要喝斥一頓。讓他很是意外的是,墀德祖贊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好言安慰不說,還讓他坐在首位。
在群臣中,大論位最尊,由他坐首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要是在這事之前,自是無可厚非,而現在不同了,他是敗軍之將,仍是坐在這裡。這位子,他坐了無數回,每回坐上去,都是心地坦然,可今天卻是渾身不自在,彷彿坐在針氈上似的。
不僅大論心中忐忑不安,就是群臣也是個個心驚膽跳,誰也不知道墀德祖贊會如何發落,個個閉緊嘴巴,大氣也不敢出。
墀德祖贊目光似劍,先是打量一陣那些敗軍的奴僕主們,再是打量著群臣與一眾將領。他的目光落在誰身上,誰就一個激靈,好像給挖心刨肝似的。
「你們的祖先跟著先贊普出生入死,建立了赫赫武功,給你們掙下了封地。到了你們這一輩,卻是個個草包,你們的軍隊像什麼樣?要盔甲沒有盔甲,要武器沒有武器。」墀德祖讚的火氣不小,臉色發青,指著這些奴僕主斥責起來:「你們的錢哪去了?封地給你們,就是要你們練好軍隊,為大吐蕃出力。你們那是軍隊嗎?那是乞丐!說出來就丟人!丟你們祖宗的臉!」
吐蕃實行世襲制,凡立下大功的人都會有一份封地,可以傳給後人。這些奴僕主的祖上個個英雄了得,跟隨歷代贊普征戰天下,建立起軍功,掙得一份家業。到了他們手上,卻是人人草包,有些連殺人都不會了。
軍隊不會殺人,那是笑話!天大的笑話!
他一說話,無聲的壓抑終於消失,群臣這才緩過勁來,暗鬆一口氣。
墀德祖贊接著道:「我已嚴令在先,臨陣脫逃者,活埋!敗軍者,活埋!現在,就來執行軍令,你們還有何話說?」
奴僕主們軟癱在地上,好像麵團似的,一點生氣也沒有了。
過了老一陣,一個奴僕大著膽子問道:「贊普,那大論怎麼辦?他可是主將呢!」
按照墀德祖讚的命令,不僅他們要死,還有他們的家人也要死,不能有一個人活著。與其如此,還不如拉上大論墊背,也好出一口惡氣。
大論起身,就要說話,墀德祖贊擺擺手,要他坐下來道:「大論雖有敗軍之責,可他世代忠良,忠心謀國。你們也看到了,大論的軍隊是你們裡面最好的,當你們象受驚的兔子一般逃跑時,他仍能率領軍隊不亂,你們中有一個人做到了嗎?」
這事眾所周知,那麼多人看見了,奴僕主們啞口無言。
墀德祖贊往下說:「大論的事,本贊普自有公平交待。來啊!把他們都拖出去,給我活埋了!還有你們,都去看著!以後,凡有敗軍者,一律活埋!」
站起身,大步跟去。一眾大臣和將領個個心驚膽跳,還不得不跟去。
那些奴僕主現在不是篩糠了,是軟了,軟得跟麵團似的,給兵士架著去了。
來到一個山坡上,只見有不少兵士守衛。地上有不少坑,土色尚新,是剛挖成不久。
墀德祖贊停了下來,冷冷的一揮手,兵士架著屁滾尿流的奴僕主們過去,扔進坑裡,再把泥土拋進去。泥土蓋過他們的腳背,最後埋住了身子,上百個奴僕主就這樣給活埋了。
群臣與一眾將領看得眼皮發跳,個個噤若寒蟬。墀德祖贊從他們面前走過,掃視每一個人,冷冰冰的道:「你們都給我記住了:此次與唐軍交戰,務得人人奮勇,個個爭先!若有人敢逃亡者,活埋!哪怕有一個,領軍的將軍也是罪責難逃!」
「遵令!」眾將不乏死戰的勇氣,這話很對他們的脾性,無不是大聲領命。
墀德祖讚這才走到大論跟前,打量一陣道:「首戰失敗,大論罪責難逃,就先去歇著吧,等候處置!」
這是拿掉大論的良機,只是現在做不得。正是大戰之際,不能動大論。他世代大論,根深蒂固,在吐蕃的勢力太過龐大,若現在就處置他,必然會生亂,實為不智。明智的做法就是現在穩住大論,把他握在手心裡,讓他的人投鼠忌器,不敢亂動。等到仗打完了,再來處置也不遲。
到那時,即使不能殺掉大論,即使不能完全把他拿掉,也會削去他很多封地,奪去他很大一部分權力。大論的實力會大損,他也就無能為力了。
大論應一聲,退了下去。墀德祖贊手一揮,一隊禁軍親衛押著他去了。
「都散了吧!」墀德祖贊拍拍手,大步離去。
一回到行轅,只見金城公主正在納涼,墀德祖贊笑呵呵的迎上去,笑道:「公主,麻煩你燒幾個你們唐人愛吃的小菜,我們倆小斟幾杯!」
金城公主很是納悶的打量著墀德祖贊,只見他一臉的喜色,跟打了個大勝仗似的,不由得糊塗了:「贊普,您何事這麼高興呀?』
「我今天打了個大勝仗!」墀德祖贊心情大好,握住金城公主的柔荑,笑道:「做幾個小菜,我們倆好好喝上幾杯。」
金城公主試探性的問道:「贊普,我聽說今天的戰事很不順,折損了幾萬人,何來大勝仗之說?」
墀德祖贊大笑不已:「他們也是人?他們配稱軍隊?不配!沒錯,我今天是折損了幾萬人,不過,折損得好!沒有了他們,我才放心呢。」
他侃侃而言,金城公主卻是一臉的迷糊,墀德祖贊為她解釋道:「今天,我的勝利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其他地方!我想好了,等這一仗打完了,我一定要在大吐蕃大刀闊斧的進行革新。我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廢除世襲,二是廢除奴僕。」
略一停頓,道:「要做這兩件事,必然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那些擁有封地的人,能世襲的人,他們會甘心嗎?絕對不會!他們一定會群起反對。所以,為了消除將來的反對勢力,我今天借唐軍之手,把他們除去了!沒有了這些反對革新的人,到時,我要鼎故革新,還能不順利嗎?」
吐蕃和唐朝爭奪上百年,總是處於下風。並不是因為他們國力不濟,並不是吐蕃軍隊不夠善戰,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社會制度比起唐朝來落後得太多。
世襲這一條,一是諸侯勢力過大,贊普指揮起來障礙太大,不如唐朝那麼順暢。二是埋沒人才,高位全是世襲,不論有沒有才氣,都得佔著位子,正應了一句粗話「佔著茅坑不拉屎」,這一點更加重要。
至於奴僕制度,比起唐朝的社會制度自然是遠為不如,不過,還是適應吐蕃的國情。要不是唐軍攻入吐蕃腹心,大張旗鼓的廢除奴僕,奴僕制度對吐蕃也沒什麼危害。
兩大弊端裡面,最嚴重的就是世襲了,松贊干布當年改制之時,並非不知道世襲的危害,只是因為世襲在吐蕃根深蒂固,要廢除也廢不了,強行廢的話,必然生亂,還不如保持穩定,世襲這才沿襲下來。
金城公主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指著墀德祖讚道:「贊普,您……」
墀德祖贊把金城公主的驚訝看在眼裡,很是享受,笑道:「我也會耍手段,一點小手段,就使我面前的障礙全沒了。奴僕,我以前真沒當一回事,張說大舉廢奴,他們卻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給唐軍以巨大的支持。可以這樣說,若是沒有奴僕的支持,唐軍不可能堅持到現在,光是糧草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難過的了。」
他說得沒錯,正是因為看到廢除奴僕對唐軍的重要性,張說才大舉廢奴。這也是唐朝在吐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金城公主卻有些懷疑:「贊普,您這想法很好,只是,你若要是廢除奴僕的話,困難會大很多。你的軍隊,尤其是禁軍,個個家裡都有奴僕呢。你若廢奴僕,軍心不穩,到時,後果難以預料。」
墀德祖贊點頭讚許:「公主,你能想到這點,不錯,不錯!這事,我也想過了,我沒打算象張說那般廢除奴僕。他那辦法,只能他用,我用不了。我是打算把奴僕招進軍隊來,讓他們打仗,若是立了功,就給他們自由,給他們財產。如此一來,既保證了軍心的穩定,又為大吐蕃找到一條兵員之路。再說了,奴僕們有了盼頭,打起仗來,肯定很英勇,大吐蕃軍隊的實力就會大增。」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歷史上好多君主就是這麼幹的,收效很不錯。
墀德祖贊很是期許的道:「只要做好了這件事,再來廢除世襲,還有誰敢反對?尤其是那些有才幹的兵士、將領,他們一定會死心塌地的跟著我!只有廢除了世襲,他們才能有出頭之日,他們能錯過這機會嗎?」
最後,墀德祖贊信心十足的道:「即使這一仗打敗了,不要緊,只需要把那些障礙掃除了就是大勝。十年以後,大吐蕃必將重新崛起,更加強大!到那時,再來和大唐軍爭鋒,鹿死誰手,尤未可知也!」
這並非癡人說夢,而是深謀遠慮。奴僕一廢,兵員立廣,國家的賦稅也就多了。有了兵,有了錢,吐蕃能不強大麼?
更重要的一點,真要廢除世襲與奴僕之後,那些有才能的人就有了盼頭,有了他們施展的舞台,吐蕃必然更加強大。
錢財、軍隊、人才,是一個國家強盛必不可少的條件。墀德祖贊真要實現的話,吐蕃必然會對唐朝構成更加巨大的威脅。
金城公主驚詫不已,她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在戰爭的緊要關頭,墀德祖贊居然把吐蕃的遠景都規劃好了。
墀德祖贊信心十足的道:「廢除奴僕這事,張說是我師,是他啟發了我!世襲這事,唐使說得很對,世襲對國家的害處實在是太大了,是以,我決心已定,非要鼎故革新不可!」
陳晚榮的離間之詞居然使得墀德祖贊下定決心改革,陳晚榮是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當然,陳晚榮的話只不過是「催化劑」罷了。這場戰爭讓墀德祖贊意識到吐蕃與唐朝的不足,尤其是社會制度上的差距更大,若是不彌補的話,吐蕃將無能為力。
一個國家的改革,必須要具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奇跡般的爭取到了一個穩定的和平局面,秦國居然近二十年沒有發生戰爭。這在戰爭多如牛毛的戰國時代不可想像,稱為奇跡一點也不為過。
也許是天意,秦國剛剛變法成功,山東六國就大亂了。昔日的霸主魏國給孫臏兩戰打得大敗而歸,實力大損,霸業難以為繼,秦國抓住機會,商鞅兵出河西,奪回河西之地,封住函谷關,為秦國爭取到更加穩定的戰略態勢。
這為後來秦惠文王更加深入的變法,徹底剷除復辟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秦昭王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變法深入人心,河西、隴西這些新收復、邊遠之地的變法也取得成功,秦國根基穩固,國力強盛,秦兵大舉東進,與山東六國爭霸中原。
名將白起首戰伊闕,斬首近三十萬。再戰長平,大破趙國五十餘萬之眾。這是中國歷史上革新成功的典範。
墀德祖讚的想法非常好,他的規劃堪稱大筆,只是,現在唐朝大軍壓境,他能有一個可以利用的外部環境麼?
接下來的幾天大戰,會作出很好的回答。
第二天,晨曦初上之時,唐軍營裡戰鼓擂響,唐軍一隊接一隊的開出了軍營,排好陣勢,準備與吐蕃大戰一場。
昨天那一仗,雖然殺了近五萬人,卻不能說是戰果,唐軍無不是憋了一口氣,準備大打一場,無不是戰意湧動,熱血沸騰,就連走起路來,都多了幾分精氣神。重裝步兵沉重的鐵甲穿在身上,彷彿輕了許多。
讓陳晚榮他們意外的是,吐蕃軍隊毫不示弱,唐軍戰鼓擂響時,吐蕃營裡也是戰鼓如雷,吐蕃軍隊一隊接一他的開了出來,擺開陣勢。瞧吐蕃軍隊的陣勢,怕不下十萬之眾。
吐蕃軍隊一共有二十五六萬,除去近五萬私家軍隊,還剩下二十萬正規軍隊,墀德祖贊一下子派出十萬之眾,這是吐蕃一半兵力,看來他是要真打了!
唐軍士氣高昂,人人奮戰,個個熱血如沸,好像餓狼似的打量著吐蕃軍隊,隨時會撲上去,把他們撕碎。
陳晚榮驚異的發現,吐蕃軍隊與以往大不相同,個個戰意熾烈,精神抖擻,好像換了個人似的。
經過昨天那一戰,墀德祖贊達到了他的目的,更在於殺雞儆猴,眾將心中凜懼,無不是決心死戰。個個下了一番功夫,反覆申明墀德祖讚的號令,兵士對他的雷霆手段既是懼,又是警,也是渴望著大打一場。
今天,注定是一場硬碰硬的血戰!
墀德祖贊身著金盔金甲,腰懸彎刀,騎著一匹非常神駿的寶馬,在禁軍的護衛下,緩緩而來。來到三軍陣前,墀德祖贊猛的拔出彎刀,在頭上揮出一個漂亮的刀花,大聲道:「大吐蕃的勇士們:決戰的時刻到了!用你們手中的彎刀,把唐人的鮮血流盡!讓唐人的魂魄永遠回不了他們的故鄉!大吐蕃萬歲!」
「大吐蕃萬歲!」吐蕃兵士個個激情上騰,熱血上湧,奮力高喊起來。
不僅參戰的吐蕃兵士激情奮張,就是營裡的吐蕃軍隊也是不住吶喊,二十萬人齊聲高呼「大吐蕃萬歲」,那是何等的聲勢。
聲響有穿雲裂帛之威,直上雲霄,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與吐蕃軍隊的吶喊相反,唐軍卻是沒有人發出一點聲響,人人靜默,好像根本就不存在似的。唐軍沒有聲響,並不是說他們氣勢不如吐蕃軍隊,相反,唐軍陣勢整齊,氣勢如虹,熾烈的戰意不需要吼聲來表達。
「與唐軍比起來,大吐蕃的軍隊還是有差距!」墀德祖贊把唐軍的反應看在眼裡,不得不感慨一句。
唐軍不僅有著良好的訓練,精良的裝備,還在於他們經歷過戰火。唐朝自從唐太宗以後,邊境不寧,經常發生戰爭。這既是壞事,又是好事,好處就在於可以讓唐朝的軍隊總是經過戰爭的錘煉,是精銳之師。
對於軍隊來說,最好的訓練場是戰聲!訓練得再好,也要到戰場上去檢驗。唐軍總是能有戰爭來檢驗他們,這是唐軍戰力強悍的一個原因。
墀德祖贊手中的彎刀重重劈下,吐蕃軍隊吶喊著,衝向了唐軍。
一場硬碰硬的大決戰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