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六九章 改變世界的構想 文 / 殷揚
第一六九章改變世界的構想
「聖旨到!」一騎飛馳在布達拉宮的大道上。
「聖皇到了!」張說得到稟報,忙派人去請郭虔瓘和陳晚榮。自從進入邏些城以來,陳晚榮他們就幫著張說處理政務,一得到消息,馬上趕來。
只見一騎馳來,飛身下馬,喘著粗氣,把背著的聖旨遞給張說。
「來啊,扶他下去歇息!」張說吩咐一聲,過來幾個兵士,把騎士扶下去了。打開聖旨一瞧,張說馬上就道:「大帥,監軍,各位將軍,請進屋裡商議。」
多瑪之戰後,睿宗派人送來聖旨,只是一通嘉勉之詞,其他的一個字也沒有提。陳晚榮他們早就想知道睿宗的想法了,一聽這話,就知道睿宗必有很重要的旨意傳來,跟著張說進屋去了。
一到屋裡,張說叫人送上茶水,坐了下來道:「大帥,監軍,各位將軍:這些天裡,張說蒙各位相助,才能把政務處理得有條不紊,張說這裡謝過了!」
他說得沒錯,他的人手不夠用,只能向軍隊借人了,先是借文吏,到後來連將軍們也給他拉了來。此時,唐軍正在大舉略地,眾將都有事情,唯有炮兵無所事事,陳晚榮他們閒得無聊,哥舒翰他們自然也給他拉了來。
「張大人客氣了!」郭虔瓘代表大伙謙遜。
張說把聖旨晃晃道:「我呀,先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皇上決定派一批官員來吐蕃,協助我處理吐蕃的事情。你們又可以輕鬆了。」
哥舒翰是個直爽人,和張說的豪爽很對脾性,兩人的地位雖然相差很大,交情倒不淺:「張大人,你這就不對了,我們辛辛苦苦幫你處理吐蕃事務。現在好了,都上正軌了,你一腳把我們踢開,這不是過河拆橋麼?」
陳晚榮馬上就接口:「就是嘛!張大人,你太不夠意思了!」
一通說笑,逗得眾人大笑不已,張說心情也不錯,擠眉弄眼的道:「這叫真本色!」
「厚臉皮!」郭虔瓘指著張說數落起來,笑道:「說真的,張大人,要是再跟著你做這些事,以後,你們見了我郭虔瓘的面,不要叫我大帥,要叫我郭大人了。」
大帥是武職,大人是文職,他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再跟著張說處理政務的話,會變成文臣。一開始,他們都不熟悉,處理幾天下來,就順手多了,再過一段時間的話,熟能生巧了,玩笑話中有大道理。
這趣話引得眾人爆笑不已,張說調侃一句:「你不就是想當郭大人麼?當了大帥,再當大人,那是文武全才,自個臉上帖金!」
這些天忙得不可開交,難得有如此大家都輕鬆的時候,陳晚榮的心情也不錯,笑道:「張大人,你這就太不夠交情了,你把郭大帥調教成郭大人,文武全才。我呢?你把我教成刀筆吏了,偏心,死偏心!」
所有的說笑裡面,就陳晚榮這話最有趣,張說嘴裡的茶水噴得老遠,指著陳晚榮道:「監軍,你這張嘴……」搖搖頭,沒有說下去。
說笑一通,略一放鬆,張說笑容一斂,一本嚴肅的道:「皇上在聖旨上說了好幾件事,件件與各位相關。」把聖旨遞給郭虔瓘,接著道:「首先是陣亡將士遺骸的運回去問題,接著就是傷殘將士回去的事情,這兩件,如何做,還得請大帥,監軍,各位將軍出出主意。」
「皇上聖明!」郭虔瓘於睿宗的決斷很是贊同:「歷來將士們是馬革裹屍,死在哪裡,埋在哪裡,就沒有運回去的事情!這是將士們的命!不過,能回歸故里,才是將士們的夢想!皇上實為罕見的仁君!」
睿宗的仁厚陳晚榮深知,點頭附和一句道:「是呀!皇上此心,必將讓將士們感恩戴德!」
哥舒翰眉頭一挑道:「皇上雖然仁德,不過,此事很有難處。難就難在屍體難以保存,不過,舉行一場招魂儀式,讓將士們的英靈回歸故土還是可以做。」
張說點頭贊同:「若是在寒冬時節,屍身便於保存,自是沒有問題,現在不行,只能如此了!至於運送傷殘將士回去就醫這事,得趕緊辦。吐蕃這裡缺醫少藥,要想醫治將士們很難,正是從這點考慮,我們已經把受了重傷的將士們先行運走。現在,受傷不太重,而又在這裡不能醫治的,該讓他們立即回去。」
張說一代人傑,各種事情安排起來頭頭是道,一進入邏些城,征發了一批民夫,要他們幫著抬送不能行走的將士。
在吐蕃百姓眼中,唐軍是恩人,幫著運送受傷的唐軍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無不是欣然同意,是以這事做得很順利。最早出發的將士,現在已經快到石堡城了。
「這事,還得請張大人幫忙了!」郭虔瓘站起身道:「郭虔瓘這裡謝過!」
陳晚榮和哥舒翰,以及一眾將領齊聲道謝。
「這是我該做的,諸位不必相謝!」張說回禮,道:「至於廢除奴僕這事,就不用說了,很順利。現在,皇帝正式確立為治理吐蕃的國策,我也就可以放開手腳去做了。」
意料中的事情,不過,睿宗正式作為國策,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張說的底氣就更足了。
郭虔瓘把聖旨遞給陳晚榮道:「監軍,你瞧瞧,皇上要我們把軍隊撤往北地,而不是隴西,不會是……」後面的猜測之語沒有說。
張說幫他說出來:「沒錯,皇上來年想與突厥人大戰一場了。把軍隊撤往北地,正是為了讓將士們在北地修整,為來年大戰做準備。」
為了對付後突厥,唐朝在幽州貯備了很多戰略物資,糧草器械夠用上好一陣子。之所以要把和突厥開戰的時間定在明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吐蕃新定,不夠穩定,不宜於在北地大戰。得等到吐蕃穩定下來,然後撤軍,把軍隊撤到北地重新部署。另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已經是九月了,北地已經冷起來了,不是用兵之季。
得等到來年春夏兩季,大草原將成為騎兵馳騁的天堂。
陳晚榮此番征戰吐蕃,歷經多次戰鬥,對戰場上的激情情有獨鍾,那種熱血沸騰的滋味非筆墨所能形容,不是親歷者體會不到那種忘我的感覺。
一聽又要和後突厥開打,陳晚榮的熱血又上來了,大喜道:「那好啊!到了來年,我再把炮兵拉到大草原上去,打得突厥人血流成河!」
這是一句憧憬之詞,卻得到郭虔瓘的響應:「監軍,我們說定了!明年,我統軍,你來給我做監軍!」
「好啊!」陳晚榮想也沒有想就答應了,緊接著就搖頭道:「這事,還得皇上說了算!」
郭虔瓘對陳晚榮的人品、膽識真的欣賞,伸手在陳晚榮膝蓋上拍拍:「到時,你要是敢不來,我也得向皇上把你要來,誰叫我們兩個對脾性呢?」
陳晚榮才到大營時,郭虔瓘真沒把陳晚榮當一回事,一路共事下來,這才發現,陳晚榮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監軍,不干預他不該干預的事情。同時,陳晚榮富有膽氣和激情,不像別的監軍那般,哪裡有危險就躲開,而是哪裡有危險就往哪裡沖,這是軍人最激賞的品格了。
張說打擊兩人道:「你兩個別在這裡一搭一唱的,來年,誰統兵還不知道呢。」
郭虔瓘拍著胸脯道:「那還用說,非我莫屬!我在北地這麼多年,與突厥人周旋無數回,對突厥人,有誰比我更熟悉?」
張說搖手道:「大帥,你是在北地多年沒錯,可不能說這帥位就非你莫屬了。你得這麼想,你打下吐蕃,建立了奇功,難道你想把所有的仗都打完?想想衛國公,如何的英雄了得,滅了突厥之後就很少統兵了,原因在於,朝廷要鍛煉新人。要不然,何來蘇定方滅西突厥?」
一席話說得郭虔瓘臉色變幻不定,無言以答。
張說這是和他開個玩笑,見了他這副模樣,不由得發笑,道:「皇上的聖旨上還說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修路的問題。皇上決定要從隴西開始,修一條連接邏些城的大道,要我們派人勘查地形,確立路線,各位以為如何?」
「真的?」眾將一下子激動起來了,無不是齊聲感歎:「要是有一條好路,我們也不會吃這麼多的苦處!」
此次征戰,因為吐蕃道路不通,讓唐軍吃了多少苦頭,眾人是最清楚不過的了。道路,一條好路是他們心中的夢,一聽這話,不由得感慨不已。
陳晚榮率先表態道:「這事,一定得做好,這路是一定要修的?」突然,重重一巴掌拍在大腿上,猛的站起來,眼睛放光:「皇上要在吐蕃修路?」
「是呀!監軍,你這是怎麼了?」郭虔瓘把陳晚榮的驚訝勁頭看在眼裡,不明所以:「有了這條路,以後,炮兵就不用靠肩頭來抬火炮了。」
「修路好,修路好!我們一定要修一條不一樣的路!」陳晚榮右手一握拳,聲音提得老高:「這路,我們不僅要修到邏些城來,還可以修到西域。把長安與西域連接起來,到時,大唐和大食交戰,我們的軍隊源源不斷的趕到,那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這話說得激情四射,很是振奮人心,哥舒翰卻搖頭道:「監軍,你沒去過西域,不知道西域的問題。要想把路修到西域很難,有些地方是黃沙漫漫,你怎麼修?」
唐朝的西域雖然不如現在沙漠化嚴重,也有不少沙漠。
陳晚榮卻是振奮異常:「哥舒兄,有一件東西叫水泥,我能造出來!水泥造起來不難,只需要請軍器監幫忙做些設備就行了。這水泥的用處很多,可以用來修房造屋,用水泥修起來的房屋乾燥、潔淨,宜於家居。水泥還可以用來修路,用水泥修的路,我告訴你們,其好用遠遠超過了你們的想像。」
「怎麼個好法?」張說聽陳晚榮說得激情四射,不由得來了興趣。
眾人都知道陳晚榮是那種沒有把握不會說話的人,如此說,必然有十足的把握,無不是好奇的盯著陳晚榮。
陳晚榮聲調更高幾度:「我們現在的路面,不論修得多好,一下了雨,總是免不了泥濘。用水泥修的路,完全不一樣,就算雨下得像我們過積石山那般大,也不會影響行軍。我們的火炮可以用馬牽引,從路上開進就是了。」
炮兵為了抬火炮經歷的苦難,郭虔瓘他們再清楚不過了,一聽這話,無不是驚訝不置:「真的不影響火炮行軍?」
陳晚榮特別振奮的回答:「不要說火炮,就算是糧草,有多少運多少,絕對不會誤了軍期!雨,惡劣的天氣,對我們沒有影響。」
水泥路的好處,我們現代人都知道,管他下不下雨,我們都能暢行無阻。
張說,郭虔瓘,哥舒翰,王少華,王忠嗣,以及一眾將領眼睛瞪得老大,過了老一陣,這才問道:「世上真有這種好東西?」
「誰叫我是做化的?有化工,就有水泥!有了水泥,就有水泥路!有了水泥路,大軍可以暢行無阻!」陳晚榮信心十足的回答。
張說肯定一句:「監軍,沒有說假話?」
「絕對真話!」陳晚榮拍著胸脯保證:「我是做化工的,這事,我閉著眼睛也能做不出。以前沒有做,是因為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沒有設備。現在好了,我對軍器監熟了,這設備軍器監肯定做得出來。」
前段時間造火炮,對軍器監更加瞭解,知道軍器監可以做出好多化工設備。水泥的影響有多大,陳晚榮是再清楚不過了,現代的房屋、道路,哪一樣少得了水泥?
要是沒有水泥,現代人的生活舒適度會下降很多,很多。
當時,陳晚榮之所以沒往這方面去想,是因為確實太忙,沒有時間。現在,睿宗要修一條連接邏些城的道路,觸動了陳晚榮,這才想到水泥。
吐蕃的地勢太過險峻,要把路從隴西修到邏些城,這難度太大。難度雖大,以唐朝雄厚的國力,並非做不到。問題就在於,用唐朝的修路技術來修這條路的話,能不能用很成問題。
要是用水泥來修的話,那就完全不同了,肯定能用,不怕雨水沖刷。有誰見過雨水沖壞水泥路面的?沒有!
哥舒翰趕緊問一句:「陳兄,水泥真能把路修到西域?」
陳晚榮點頭道:「沒錯,絕對可以!」
一聽這話,哥舒翰大喜過望:「我在西域幾年,深知西域都護府的艱難。一方面既要對付吐蕃軍隊,另一方面還要和大食打,需要的軍隊、糧草、軍械難以運到,這才讓大食猖狂。想當年,則天聖皇后收復安西四鎮,出動數十萬壯年運送糧草,那是何等的艱苦。
「要是有了一條路,西域都護府需要的糧草,軍械,援軍源源不斷的開到,大食還能蹦到天上去?」
西域離內地太遠,援軍難以到達,這是高仙芝折戟怛羅斯的重要原因。高仙芝當時只能投入兩萬多漢軍,要是道路暢通,更多的軍隊開到,他投入五萬漢軍,戰爭的結果還會是阿拉伯帝國勝嗎?
道路限制了唐朝在西域的發展,要是解決了道路問道,唐朝在西域的實力會大增,影響會非常深遠。
順便說一句,著名的絲綢之路雖然於東西方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問題在於,這是一條商路,而不是軍用坦途。更重要的是,絲綢之路會因為綠洲和沙漠的變化而經常變遷,也就是不固定。因而,絲綢之路用於通商可,用於軍事不行。
聽了哥舒翰的話,陳晚榮眼前浮現出一幅宏大的圖畫,一條水泥路從長安修到河西走廊,再從河西走廊修到西域。西域都護府需要的援軍、糧草、軍械源源不斷的開到,原本處境艱難的西域都護府陡然之間財大氣粗了,和大食帝國在西域大打出手。
一路往西,不斷打敗大食帝國,佔領其土地。
唐朝信心十足,再把這條路修到阿拉伯帝國的中心巴格達,再修到阿拉伯世界的聖地大馬士革,再修到埃及的開羅,再修到地中海之濱,那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要知道,在公元八世紀初,阿拉伯帝國才剛剛興起,中東地區還沒有實現伊斯蘭化,穆斯林的地位還沒有到達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這時候,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擁入中東地區,中東地區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吐蕃呢?吐蕃先是接受印度文明,後來,由於華夏文明的湧入,取代了印度文明,吐蕃百姓對華夏文明認同了,這是唐軍此次征戰成功的主要原因。
當時的中東地區對華夏文明的接受程度相當高,在唐太宗時候,波期帝國因為不敵大食帝國,派人向唐朝求救,要求唐朝出兵。唐太宗考慮到道路不暢,軍隊無法補給,才拒絕了這一要求,導致波斯帝國的覆沒。最後,波斯帝國的國王輾轉來到長安,並老死於長安。
唐軍若是掃蕩了大食的軍隊,中華文明大規模湧入,十數年後,百年後,數百年後,中東地區對華夏文明的認同一定很深。到那時,「大中華區」就包括唐朝現有的領土,吐蕃,大草原,西域和中東地區,這是一個疆域數萬里之遙的大帝國!
世界歷史將會因此而改變!
想到這裡,陳晚榮腦袋裡一陣暈眩,這一目標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快!筆墨!我要給皇上上書,要皇上做水泥!修水泥路!」陳晚榮迫不及待的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