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十集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 / 六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進一聽邵方問話的語氣,立刻意識到大王沒接受自己的意見,他眼珠轉了轉,話鋒一轉,憂心忡忡地說道:「後備軍確實很難抵擋直屬軍,而泗水郡又是我軍進入玉國的後勤重地,絕不能有失,保險起見,大王要不要考慮召回在玉國作戰的大軍?」
邵方沒有接話,皺著眉頭,沉默不語。撤回在玉國作戰的莫軍,邵方還真考慮過這個策略,不過又覺得可惜,這時候撤回大軍,那麼先前在玉國所取得的一連串的勝利都付之東流,己方的努力統統白費,怎能讓人甘心?
過了許久,他喃喃歎道:「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之策嗎?」
郭輝心思一轉,拱手說道:「大王何不向川貞二國求援呢?只要川貞二國肯出兵助我國,別說頂住風軍的南侵易如反掌,還能順勢收復我國失地,一舉兩得!」
哦?邵方眼睛一亮,疑問道:「郭相,我國先前與川貞二國可有過交戰,這次兩國肯出兵助我國嗎?」
郭輝一笑,說道:「沒錯,我國與川貞兩國的關係是不佳,但這兩國更恨風國。俗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算川貞二國不想助我國,但為了抑制風國,臣想他們也會出兵的!」
「嗯!」邵方大點其頭,讚道:「郭相所言有理,好,就按照郭相的意思辦!」
現在邵方也是病急亂投醫,實在想不出應對風軍南侵的策略了,又不想把深入玉國的莫國中央軍抽調回來,不得以,只能採納郭輝的意見,分別向川國和貞國求援。
其實郭輝的分析沒有錯,川、貞二國是看莫國不順眼,但還沒有到敵對的程度,他們的首要敵人畢竟是風國,先前兩國能漠視莫國和安國聯手進攻玉國,也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郭輝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川、貞現在的聯盟關係已瀕臨瓦解,其根源還是在於上次伐風聯盟慘敗這件事上。伐風失敗,兩國的軍方都是互相推卸責任,川軍埋怨貞軍不聽指揮,一意孤行,貞軍則抱怨川軍膽小如鼠,不敢與風人打硬戰,各有各的理由,各找各的借口,都想把失敗的過錯推到對方身上,如此一來,兩國之間的矛盾就此紮了根。
如果兩國能坦誠相待,把種種問題都講在明面上,矛盾或許還能得到緩解,但伐風失敗之後,兩國都對此戰避之不提,矛盾和埋怨越積越深,兩國的軍方幾乎到了水火不融的地步。
這時候,邵方派出兩名使者,分別去往川貞二國求援,無疑是兩邊不討好。
首先提出反對出兵增援的就是兩國的軍方將領們。貞國將領的反對理由很簡單,他們恥於與川軍為伍,既然莫國也向川國求救了,那就讓川國出兵好了。而川軍的將領們也抱著同樣的想法,既然莫國也向貞國求救,那就讓貞國先出兵去抵禦風國,另外,這樣一來還可以同時消耗兩國的軍力,己方隔岸觀火,坐享漁翁之利。
兩**方將領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兩國國君的態度,對於莫國求救兵一事,兩國君主都是不冷不熱,即未一口否決出兵增援,也未同意出兵,而是在拖,都在等另一方先出兵。
如果邵方只派出一名使者,無論是去川國,還是去貞國,結果恐怕都不會是現在這樣。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郭輝雖非庸才,但他的大局觀也遠未達到洞悉全局的程度,前面的分析再準確,但最後一步的偏差,只會讓他的計策變成要命的下下策。
川貞二國的不作為令莫國的救援未能如願,得到回信的邵方在朝堂上又是大發雷霆,氣急敗壞的指著郭輝的鼻子怒罵。
郭輝在心驚膽寒之下又給邵方出個主意,還是求援,不過這回求援的對象是安國。
安軍遠沒有川軍和貞軍那麼驍勇善戰,但好在兵力眾多,裝備精良,最主要的一點,兩國目前是盟國,又共同出兵攻打玉國,現在莫國有難,安國沒有理由不出手援助。
邵方仔細想了想,覺得郭輝所言不是沒有道理,最後還是採納了他的意見,派人向安國救援。
安軍兵力多,裝備好,這是真的,但戰力差,缺乏實戰經驗,這些也都是事實,邵方打心眼裡看不起安軍,但凡還有其他的辦法,他都不會請安國出兵增援。
在邵方和莫國朝廷看來,請出安國援軍是件十拿九穩的事,可誰都沒想到,安國比川貞兩國還要決絕,安王越澤當場就表明態度,不會單獨出兵去莫國與風軍作戰。
越澤倒不是不看重安國與莫國的聯盟關係,而是他真被風軍打怕了,在上次的伐風之戰中,以李德為首的二十萬安軍還未抵達風國本土,就被不足十萬的風軍殺得大敗,如果不是風軍手下留情,包括李德在內的二十萬安軍都得剋死異鄉。
經此一戰,在安國國內,談風色變,人們的內心深處都埋下了恐懼的種子。這麼長時間過去,安軍也有辛勤苦練,戰力提升不少,但他們有膽子和玉國打,還是沒有勇氣與風軍一較高下。
再者說,上次一戰,安軍對風軍的手下留情也是感恩戴德,即便越澤肯出兵去與風軍交戰,下面的安軍將領們也會強烈反對的。
莫國向川、貞二國求助無果,而後向安國求援又被拒絕,這下令邵方和莫國朝廷大感震驚,在氣惱之餘,人們都在苦思應對之策。
就目前來看,莫國想得到外界的增援已不太可能了,只能靠自己的實力抵禦風國,可在連翻的交戰中,莫軍的中央軍和地方軍也都損失慘重,唯一能扭轉局勢的方法似乎只剩下撤回在玉國作戰的主力大軍。
這段時間,莫國連續向川、貞、安三國求助,耽誤的時間不短,可已攻佔安丘郡的風軍卻遲遲沒有再繼續南下,進犯泗水郡,因為風軍內部的意見也未得到統一,在為到底是先鞏固勢力還是繼續南下而爭論。
唐寅當然是希望繼續南下,進攻泗水郡,進而把莫國的主力大軍都困在玉國,這樣一來,己方便有機會直搗鎮江,一舉消滅莫國朝廷。唐寅本沒打算能一下子吞併莫國,但戰事的順利讓他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而眼下的局勢也確實有速戰速決的可能性。
不過邱真則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己方不應再南下,而是先鞏固己方所佔各郡縣的勢力,盡快讓邵俊立旗稱王,與邵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邱真絕非膽小怕事,他有他的顧慮,在他看來,打到現在這種程度已是極限,再進一步,勢必會引來其他勢力的參與,川貞那兩個視風國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強國又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看著風國吞併莫國,漠視風國坐大呢?關鍵時刻,這兩國肯定會出手,到那時,己方前有強敵,後方不穩,一旦戰敗,連重整旗鼓的根據地都沒有,只能一瀉千里,潰敗回風國,先前辛辛苦苦打下的郡縣都將化為烏有。
唐寅和邱真的看法基本代表了風軍內部的兩大觀點,一方認為目前機會難得,可速亡莫國,一方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先鞏固目前的勝利果實最為實際。支持唐寅的有蔡圭,而支持邱真的則是郭訣。
事關重大,內部的意見得不到統一,唐寅不敢輕易採取下一步的行動,進攻泗水郡的計劃也就暫時被拖了下來。
恰恰在風軍內部出現分歧,是攻是守爭執不下之時,天眼和地網在鎮江的探子傳回重要消息——莫國求援失敗。
這個消息,對於以唐寅為首主戰派無疑是打了一針強心劑,川國、貞國甚至連安國都決絕出兵援助莫國,也就證明邱真的顧慮是多餘的,這時候不南下進攻,還等待何時?
唐寅召集邱真等人,緊急磋商。聽完鎮江傳回的情報後,邱真亦是暗暗皺眉,真想不到,川、貞、安三國竟然都拒絕出兵援助莫國。
蔡圭笑道:「其實三國拒絕援助莫國,也是可以理解的。」
「哦?蔡大人此話怎講?」邱真問道。
「安國與我國打過仗,當時我軍以不足安軍半數的兵力殺得安軍大敗,據我所知,這是安國百年來第一次與外國交戰,但第一次交戰就如此慘敗,自然會給安軍留下深深的陰影,我敢斷言,直到現在,安軍都是懼怕我軍的,安國不肯增援莫國,並非兩國的聯盟關係不牢固,而是安國從骨子裡害怕再與我軍交戰。」
眾人邊聽邊點頭,邱真亦是忍不住說道:「有道理。」
蔡圭繼續道:「至於川貞二國嘛,那就更好理解了,上次兩國聯手進攻我國,最後以失敗告終,戰後兩軍為了推卸責任,互相指責,矛盾日漸加深,現在兩國都不肯出兵,一是不想再與對方聯手作戰,其二,是兩國都希望對方先出兵,讓對方先與我軍交戰,等雙方打成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收拾殘局,坐享其成。」
頓了一下,蔡圭拱手說道:「大王,可以說川、貞、安三國目前都是各懷鬼胎,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我軍恰恰可以利用這個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