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權情天下

卷一 風雨笑流年 第四十八章 稿小文章大 文 / 葉驚龍

    第四十八章稿小文章大

    回到家後,陳揚一直在琢磨著智光送給他的那四十個字,卻始終想不明白。又想到智光說他自己已經反覆幾世,莫非是指他不止重生過一次不成,重活一次的滋味兒是不錯,可是連續重生十次八次的滋味兒,陳揚想想都覺得痛苦,世事多煩擾,看一世,經兩世,難道還不夠麼?

    當日無事。

    第二天中午時,秦斯斯果然又登門送湯,陳揚並不懷疑秦斯斯的態度,知道她的確真心將自己當恩人對待,只是秦斯斯每天都要來一次,恐怕也是秦可心的主意,她是想讓秦斯斯來監視自己的行蹤,她嘴上說暫時相信自己,其實卻一直都不曾真正對自己放心過。

    但是有些事情,陳揚必須要去做,所以將秦斯斯送走之後,他再次告訴劉巧娥,以出去散步為借口,偷偷溜到了汽車站,坐上了去往冀興市的汽車。

    臨出發前陳揚已經給李靜打過電話,商約好在冀興市西郊的柳村口會和,柳村是冀興市西郊的一個村落,李靜臨時選用的地址,就在這柳村內。

    再次相見,已經是相隔一周,兩個人相對而望,看著對方的眼神滿懷熾熱,相視而笑,那多日來的思念,盡在其中。

    陳揚隨著李靜在臨時廠房轉了一圈,工人們皆在忙碌工作著,悶熱的天氣下,這臨時廠房也沒有排風口,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李姐,工人們對你這次突然轉移設備的事情意見大不大?」陳揚沒問工人們有沒有意見,意見是肯定有的,只是希望工人們的意見不要太強烈就好。

    「一開始意見很大,他們都認為我是在發瘋,陳揚,你的確給我擺了道難題啊,我總不能告訴他們,冀興市馬上就會發一場特大洪水,咱們必須提前轉移設備,說出來也沒人信,所以我只能找其它理由了。」

    「李姐,你找了什麼理由??」

    「我的理由就是沒理由,我是老闆,我要他們轉移他們就得轉移,有時侯該硬氣一些還是要硬氣一些的,更何況我平時對他們不錯,各種福利保險勞保都比同行公司要高,我告訴他們轉移設備後我會給他們漲一檔工資,接下來,你應該可以看到了,他們很配合,這裡的條件雖然不好,但他們卻干的很起勁。」

    陳揚皺眉道:「李姐,平白漲了一檔工資,卻是一筆額外的支出啊,其實你本不必這麼做的,唉~~」

    「陳揚,你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就算沒有轉移設備這件事,我也會給他們漲工資的,越是這種關健時刻,越是需要工人們產出高質量成品的時候,我就越應該對工人們更好一些,如今能用漲工資這件事將所有的事情理順,也是一件好事。」

    陳揚很佩服李靜能有這種想法,這才是一個優秀的老闆應有的品質和魄力。

    成品正在緊張加工製作中,李靜將陳揚帶到了自己的臨時辦公室裡,一切都很簡單,但同樣收拾的很乾淨,環境如人,李靜是一個俐索的人,所以她的辦公環境即便再簡陋,也能夠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坐定之後,李靜給陳揚倒了一杯水,臉色突然變得沉重下來,正色道:「陳揚,前兩天他來了,跟我見了一面。」

    陳揚知道李靜口中的「他」,指的就是她那個在京城做大官的親生父親,問道:「他肯定會來找你的,劉澤開和姜氏兄弟搞出的那件事,矛頭指的就是他,他擔心會連累到你的安危,自然一定會來看你。」

    「嗯,他的確很擔心我,不過他讓我放心,他說所有的事情他都擺平了,至於劉澤開那個痞子,他已經跟冀興市公安局的人通了氣,自會有人去收拾劉澤開,至少會找些事由讓劉澤開在監獄裡蹲上個十幾年,但是姜氏兄弟哪兒,他說他目前還不能對付他們,因為其中有著太多的利益牽扯,具體的情況,他也沒跟我說,我也不想問他。」

    李靜的話引起了陳揚的深思,看來他以前想的沒錯,李靜的父親一定與姜子龍兄弟的父親有著一種互相制約的關係,誰都不敢輕易動誰,但表面上卻又要彼此裝作「好朋友」,要互相給面子,拉交情,其中的複雜,自己現在也不會明白。

    但是陳揚還想到一點,姜瀟瀟為什麼會不計前嫌幫助她的兩個叔叔,其中卻是大有玄機,這件事一旦成功,李靜的父親必然會與姜氏兄弟的父親撕破臉,到時候不顧一切發起狠來,姜家定然不會好過,坐山觀虎鬥,這恐怕才是姜瀟瀟的真正目的,這個姜瀟瀟,的確夠陰險啊。

    但是這些事情陳揚並不想告知李靜,能讓她少一事還是少一事的好。

    陳揚不敢在外面待的時間太長,臨走時對李靜千叮萬囑,告訴她第一批成品一定要在8月25日之前趕製出來,今天是8月18日,留給李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8月26日洪水就會爆發,所以李靜最晚也得在25日將第一批成品送到4502,這樣才能在洪水之後繼續得到4502的後續訂單,此是重中之重,絕不能耽誤。

    李靜不問原因,點頭承諾一定會在25日前將第一批成品趕製出來,到時候她會僱車將成品拉到冀興縣,聯繫上陳揚,一起將成品送到4502去。

    陳揚沒有讓李靜開車送他,自己坐車趕回到了冀興縣,這一趟來回,不過三個多小時。

    陳定飛晚上的時候回來了,陳揚與父親交流了一下,陳定飛一共承包了九項維護工程,分佈在各個鄉鎮,主要是一些危橋,經過預算,這幾項工程真要實施完畢,至少需要六萬多,這還不包括物料運送費和人工費,但是這些工程的工期無限,如今合同在手,這就是最大的資本。

    陳揚決定明天就去縣委辦報道,不是正式上班,而是先去熟悉一下,認識認識資料綜合科的同事,跟主管主任、副主任熟熟臉,順便將縣委辦的一些公文資料要回來一些,公文那套陳揚在學校學過,但是科班是科班的事兒,現實工作中的公文又是另外一回事兒,自己雖然一向對自己的筆桿子能力自信過強,但是資料員工作畢竟是剛剛接觸,提前積累消化一下資料是必須的。

    當前的國家形勢,是努力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的任務和目標,整個嶺南省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強工業和商業發展,堅決把工商業經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調整結構、提高效益上來,各級縣市黨委、政府也是清一色的在自己的地盤上樹品牌,冀興縣成立新光商業集團就是一個例子,所以陳揚很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在進入縣委辦之前,能夠清楚的掌握當前冀興縣的經濟發展思路,政府執政口號,以及在大形勢下的小變化,做資料員就是這樣,務虛的官話套話人人都會,但是實質性的東西,你必須要有,必須要緊跟領導的思路,把准一把手的脈博,這才能凸現出一個資料員的能力來。

    第二天,陳揚換了一身白衣黑褲,早早的便趕到了冀興縣委,直接去了二樓縣委辦。

    縣委辦的資料員一共分兩組,一組分管政策研究和機關事務後勤工作,主要起草政治性文件與黨務文件,另一組分管實務工作,主要通過綜合調研,文件草擬和核稿,信息搜集與處理,督促檢查,協調工作,辦理會議,安排領導公務活動,信訪工作等實質性政務工作,給縣委書記及其它分管副書記出主意、提建議、擬預案,撰寫講話稿,做好常委會記錄,直接輔佐領導決策和實施決策。

    陳揚很有幸,被安排到了後一組,直接歸縣委辦常務副主任管轄。

    陳揚的事情縣委辦的人都已經知道,縣委辦常務副主任劉建國帶著陳揚轉了一圈,彼此介紹了一下,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給陳揚的感覺很是客氣。

    但陳揚很清楚劉建國這個人,前世時的這個時候,劉建國的確是縣委辦常務副主任,99年縣委書記吳強走的時候,劉建國本以為可以被書記安排個好去處,最起碼能從副主任轉正,可惜他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依舊是原地踏步,當時他已經年近五十,離退休的時間也不遠了。

    劉建國是一個很勢利眼的人,誰的關係硬,他便靠誰近,這一點在冀興縣的官場上是出了名的,陳揚也有耳聞,所以陳揚今天來報道,在與劉建國做交流的時候,有意無意的透露了一下自己與趙峰的關係,劉建國果然態度鮮明,對陳揚讚不絕口。

    但陳揚並沒有被他那張笑裡藏刀的假麵糊住,知道他是一個喜歡給人穿小鞋的人,一直在他面前表歉虛,裝淺薄。

    縣委辦有一條不成文的規距,新調入的人一般都要交一篇稿子,因為大多數調入縣委辦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各個行政單位或機關口上的辦公室主任,也等於是老資料員了,交稿也是為了讓縣委領導對其能力有一個初步摸底,一般情況下,這種報道性的臨時稿件體裁不限,可以是總結自己以前單位的總體工作,也可以是個人心得體會。但多數情況下,這種接聘式的稿件主要領導都不會看,主要是縣委辦主任及主管副主任走形式般的閱過即可,不出大問題,一般都會過關。

    但陳揚不同,新光事件中,陳揚給縣委書記吳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再加之秦可心專門來縣委辦替陳揚說了話,所以陳揚的這篇入門稿不僅要讓幾個主任過目,就連縣委書記吳強,也交待陳揚來報道後,要先看看他的文字撰稿能力。

    陳揚有些頭大,不過這事兒沒法躲,不寫是肯定不行的。

    劉建國看著年輕的陳揚,眼神中的戲虐和輕視之色毫無掩飾,他鐵定認為以陳揚這個年紀,能力閱歷畢竟有限,縣委書記親自過目他的稿子,只會讓他出醜。

    「小陳,咱們這裡前兩年的資料你可以拿回去好好學習一下,再結合你以前的教師工作,爭取寫出一篇好稿子來,吳書記挺看好你,你在新光事件中的表現也給縣委、縣政府裡的領導留下了好印象,不要急,拿出你最好的水平來,爭取給領導交一份滿意的稿子,實在不行,我到時候也可以幫你潤色指導一下,最起碼保證你過關不成問題。」

    陳揚自然明白劉建國的「好意」,這是提前給自己上人情課和政治課呢,當下故作笑臉,誠懇道:「那太謝謝劉主任您了,有你這句話,我這心就放下了一半,您放心,我回去一定會絞盡腦汁寫好這篇稿子。」

    「小陳,先說說,你這稿子打算寫個什麼題目?」

    陳揚垂首沉默了一會兒,抬頭道:「題目我其實早就想好了,就叫『關於冀興縣防洪搶險的幾點意見』。」

    劉建國差點笑出聲來,卻並不反駁陳揚的意思,語帶譏笑道:「小陳,你這文章倒是偏門的很啊,冀興縣連年抗旱,倒還真沒有抗洪過呢,你這想法的確是有見地,很有見地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