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重生西遊之龍族

第二卷 潛龍出潭 第028章 正邪相鬥巧脫身(四) 文 / Angel妖龍

    第028章正邪相鬥巧脫身(四)

    狹長而蜿蜒的匝道內,卻正好發揮沐天涯所化豹子的身法之妙,況且那鳳凰羽速度的加成。雖然要帶著七夜這累贅,但實際上沐天涯發揮出的速度不減反增。若論起身法速度來,那藍袍客顯然要比沐天涯高明許多,但其身法本領完全要靠御升飛劍才行,在如此狹長、曲折的蛇道內又豈能御劍。藍袍客微一遲疑,沐天涯帶著七夜已掠出很遠,待他回頭反應過來,對方早已不見蹤影。

    迅疾地衝出洞口,豈料那藍袍客早有防備,此時赤靈子早已在洞外布上天光法陣,見洞內幻出一團黑影,不及多想便施術啟動法陣,頓時萬道金光暴風驟雨一般呼嘯而來。

    「快閃!」七夜大喝,隨即施出一股妖力,幻起法寶渾圓琉璃,水之屏障瞬間將七夜與沐天涯一同罩住。

    這些看似無形的金光,威力卻大的驚人,若非七夜吸取了那邪道大批的道法能量內丹中正蘊藏著數不盡的靈丸可以調用,否則這水障用不得幾下便會被擊碎,那時很難想像沐天涯與七夜會有命在。

    硬拚著妖力,七夜的水障連續擋住了三五百支金光,沐天涯也實在了得完全當這漫天的金光不存在般,全力相前逃遁。好容易脫出天光陣範圍後,沐天涯身形若促疾的鬼魅一般轉眼間便消失不見。守在洞外的赤靈子身上的陰毒尚未痊癒,啟動這天光陣法已算勉強,又怎能去阻擋沐天涯與七夜。

    直到,藍袍客自山洞中追趕出來,那天光法陣依舊未止,藍袍客左手一揮止住漫天的金光。

    「師傅!」赤靈子呼喚道,口中的懊惱溢於言表。

    藍袍客自懷中掏出一個微小竹鳶來,咬破右手中指擠出些須血液,在竹鳶上描抹了一陣,隨即又自自懷中掏出一截竹筒來,將竹鳶小心地放於竹筒之內。右手直握著竹筒開口一端指著天空,右手一拉底部導索。

    「嗖——」一聲脆響,竹筒內一道火團噴射而出,瞬間將那竹鳶引向天幕。

    藍袍客目視著漸漸消失著的竹鳶,輕聲安慰赤靈子道:「放心好拉,那妖道跑不了。」

    說完,揮手赤靈子跟在自己身後一同進入妖道向濱的洞府之中。

    山野間,沐天涯引著七夜瘋狂地疾跑著,內底那份強烈的求生欲激發出沐天涯無限的潛力,之前甚至沐天涯自己亦沒有想到她自己會是這麼能跑。

    白晝漸漸過去,夜幕隨之降臨,沐天涯亦終於筋皮力竭了。一處遍野綠草的山坡,沐天涯帶著七夜一起攤倒在了地上。沐天涯顯是疲累已極,大口大口地呼緩著氣息,而七夜卻在怡然自得地伴著夜幕下清風,品嚐著充斥在山間青綠的芬芳。好半天,二妖都是這樣沉默著。

    夜漸漸深了,抬頭仰望著天空的圓月,沐天涯以問話的方式打破了眼前的這份恬靜。

    「七夜,你以後有什麼打算?」沐天涯輕聲詢問道。

    七夜思忖了片刻,輕聲道:「打算?嗯,我想我會設法尋覓到一片廣袤的水域中生活!」

    沐天涯甚是吃驚,忙追問道:「為何要如此,水中有什麼好的,生活在陸地,山間難道不更好嗎?」

    此刻,七夜又如何明晰沐天涯言語中的含義,開口道:「山中雖好,但卻非我們水族精怪立足之地,水族只有回到水中才是根本!」

    聽完七夜的話沐天涯沉默了,本來他就看七夜有些道行而且有膽有識。法寶又多、跟自己亦算是患難兄弟,如果兩個人能一起在這妖族地界打片天下不是很好。

    一夜的無語、一夜的休整,兩人都趁著夜色開始恢復法力。離開了碧淤潭,他七夜終究還是活著出來了。

    七夜平坐地上……雙目緊閉,拋除雜念,心神守一,妖力自內丹中湧出,七夜隨即展開起小周天吐納來。從碧淤潭內意外脫出,因為這連續的變故,七夜的修煉便停滯了下來。如今終於算是擺脫了絕境,又自那邪道身上獲得了十萬餘的靈丸,趁此閒暇當然要修煉一番了。

    幻動內丹,七夜赫然發覺自己因為化形修煉而銳減到六十餘年的道行經過這一夜竟然提升了十年,不止如此,內丹亦大大地活躍起來,所能產生的妖力量亦增加了一成。不要小看這一成的妖力產生量,對於七夜乃至碧淤潭內的水族來說,妖力的產生一直算是修煉的瓶頸,一般說來,也只有道行提升,內丹產生妖力才提升些許。七夜的波瀾咒雖然玄妙,但是提升的確是對內丹與妖力的操控力。

    心有雜念,吐納的運轉當即阻滯起來,小周天吐納之法自是不比那邪道的青冥內法那般高深,自是不會因運轉出岔而走火入魔,但若真運轉起來的硬生生停滯下來亦會對修行者的身體產生出一些傷害來。七夜忙收攝心神,專心運起功法來,

    擁有了大批的靈丸可供消耗,同時妖力亦大提升了不少,七夜的吐納亦倍感覺輕鬆,漸漸竟也進入了入靜的自我狀態,僅僅消耗了五千的靈丸七夜便破天晃般地一口氣吐納了五個周天。

    實在是感覺無以為繼,七夜才停了下來,發覺自己的道行竟又提升了一年,大口地緩著氣息,滿意地睜開眼睛,七夜這才發覺沐天涯已然醒來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眼裡那是道不盡的鬱悶和滄桑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