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橫行無忌

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不戰而降 文 / 打遍天下有敵手

    第二十一章不戰而降

    遼陽知府並非女真人,而一個漢人,因為女真人雖然勇猛善戰,但治理地方卻非所長,所以他們用了不少漢人做官,這遼陽知府便是其中之一,他名叫李文秀,寫的一手好文章,治理地方的本事一流,是個很能幹的官吏,只是為人有些自作聰明,喜歡胡思亂想,不過胡思亂想是讀書人的通病,也算不上什麼大毛病。

    他叫過一名士兵,正要寫份奏章給盛京的皇帝,忽然又想:「不管誰當皇帝,都是他們女真人自己的事,我犯不著對誰忠心,只要在裡面謀得些好處就行了!如果萬一多爾袞篡位成功,那我今天送信給小皇帝,日後豈不是成了罪證之一,多爾袞非殺了我不可!」政治鬥爭中,尤其是皇位的爭奪中,大臣們是絕對不可以站錯隊的,站錯了就得被砍頭,自古如此,李文秀也沒信心自己能成為例外。

    不能留下文字證據,他放下筆,對那士兵道:「情況緊急,我就不寫奏章了,萬一你被叛軍抓到,這消息就送不到皇上那裡了,你喬裝成百姓模樣,把消息送到盛京去。」

    那士兵問道:「如果盛京的人不信我的話怎麼辦?」

    李文秀一指那報信的牛錄,道:「你們兩個一起去,把這裡的情況對朝中大臣好好匯報一下。」眼珠轉了轉,心想:「如果日後小皇帝得勝,我報信及時便是首功,可要是多爾袞得勝,我的後果就大大不妙,所以這消息要送得有真有假!真,是多爾袞要造反,假,是情況我報得模糊不清,這樣不管誰贏了,到最後我總有話說,兩方面誰也不得罪,這叫左右逢源,做官之道也!」

    他對那牛錄說道:「你和朝中大臣說多爾袞造反,發動山海關兵變,引明軍出關來攻打盛京,明軍領軍的人叫吳三桂,領明軍兵馬二十萬……還是說十萬吧,他們先來打我遼陽,不過我李文秀忠於朝廷,堅守城池,絕不投降。就這麼說吧!」

    那牛錄撓著後腦勺道:「這麼說不太好吧?」

    「聽我的沒錯,到時如有功勞,算你一份!」李文秀道,他又命人去給豪格報信,讓他快點帶人回防,現在遼陽兵力空虛,憑他一個文官是擋不住正白旗的。

    如此這般的安排好了,這位李大人才出府,跑到登城上去查看敵情!這時天光已然大亮,只見初升的朝陽下,西面一隊人馬急馳而來,塵土飛揚中,他看清了旗號,是明軍!

    李文秀一拍大腿,叫道:「我猜的沒錯吧,來人定是吳三桂無疑!」

    葉啟先領兵奔到城下,因為炮兵部隊不在,所以他沒馬上發動攻擊,看了看城牆,心說:「沒雲梯,沒大炮,這城攻起來肯定麻煩!不如繞回北面去,我在大營裡還留著一百多門火炮,也夠用了!」把手一揮,騎兵部隊調頭向北馳回。

    李文秀見狀吃驚,咦,怎麼明軍不攻城嗎?幸虧他們不攻,要不然城裡只有七百多兵丁,其中還有二百多剛逃回來的,憑我守城,定是守不住的!

    騎兵剛轉到北面,就見營中留守的那隊香山兵跑了過來,領兵的劉必貴一見葉啟先便哈哈大笑道:「葉大少,你走之後辮子兵來劫營,結果被我打了個稀巴爛,你猜我抓到了誰?」

    葉啟先見他押著個身穿藍色盔甲的女真大將過來,嘴上卻道:「看你笑得色瞇瞇,定是抓到了個女將,是大玉兒還是小玉兒?」

    劉必貴笑道:「非也非也,不是女人,是個傻老爺們!」他一指那藍甲大將,道:「我抓到了辮子兵的王爺,還是皇太極的親生兒子,叫豪格!」

    葉啟先大喜,竟然抓到了滿清的王爺,這可不錯,有了人質在手,其它的事情就好說了不少!他問道:「你怎麼問出來他是王爺的?」

    劉必貴得意地說:「綁票也是一門學問,算是祖上留下來的手藝。」他指著豪格盔上的那根象避雷針一樣的鐵棍道:「我覺得這棍子越長的,官越大,抓到這人後,我就問其他俘虜這人是誰,可那些當兵的都不肯說,他自己也不肯說,還想嚼舌自盡。我就對他講,如果再不說,我就讓你騎木驢!」

    葉啟先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騎木驢,那不是專門用來對付偷漢子的蕩婦用的刑具嘛,用在這人身上,他就算不被木驢頂死,也得羞死!

    劉必貴笑道:「他怕受辱,就說了實話!」

    原來,豪格領兵劫營,卻不想香山兵的火槍太厲害,站在營裡放排槍,結果一千多的八旗兵被打得只剩下八十幾個人,而且全部受傷,他自己也中了兩處槍傷,落馬被俘,因為裝硬氣,結果差點騎了木驢!

    葉啟先把手一揮,道:「押著這王爺,咱們去和城內守軍談談肉票的價格!」香山軍合兵一處,重又向城牆湧來。

    李文秀在城上看到那個被押在最前面的人竟是和碩肅親王豪格,大吃一驚,心說:「完蛋了,鰲拜被殺,豪格被擒,現在我遼陽既無將又無兵了!多爾袞果然厲害,竟用明軍來打豪格,這叫借刀殺人,日後他登了大位,完全可以把責任都推到明軍身上去,滿朝文武誰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李文秀為人識相,不等葉啟先開口,他就搶先叫道:「吳將軍,有話好說,你要多少金銀,我給你便是,還請先放了我們王爺啊!王爺,你受苦了!」

    葉啟先一愣,什麼吳將軍,我手下將領沒人姓吳啊?他用馬鞭一指,叫道:「少說廢話,我要金銀,可以自己進城去拿,用得著你給嗎?快快開門投降,否則我馬鞭一指,萬炮齊發,把你這小小遼陽城炸成平地!」

    李文秀活了四十多年,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這「吳三桂」比多爾袞還橫!他向下叫道:「大明與我大清,乃兄弟之邦,手足不可相殘……」

    葉啟先聽他掉文,心中大是不耐,滿清自建立以來就一直在和明朝打仗,哪有半點兄弟的模樣,簡直是胡說八道。不投降,那就打好了!把手一揮,後面一門大炮砰地響了起來,一發炮彈正中城樓,炸得瓦片四下亂飛,半面樓頂塌了下來!

    李文秀嚇得趴在地上,渾身哆哆嗦嗦地道:「我是文官,不是武夫!投降,投降!」擦了把嘴邊的白沫,又道:「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我才投降,絕非軟骨頭!」命人打開城門,放香山軍進來。

    見葉啟先領兵進城,李文秀問手下道:「你們誰知道吳三桂是哪的人?」

    一名士兵回道:「好像是高郵人吧!」

    葉啟先騎在馬上,得意洋洋地進入城池,遼東重鎮,自己領兵一炮即下,也算得上用兵如神了!正自吹自擂時,卻見一個滿清官跑來,邊跑邊叫:「吳將軍,下官李文秀,也是高郵人,咱們是老鄉!」

    怎麼又叫吳將軍?他到底在叫誰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