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橫行無忌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紫禁之巔 文 / 打遍天下有敵手

    第五十九章紫禁之巔

    眾人跑進內殿,一齊跪倒,有的大叫要據城死守,與葉啟先決一死戰,有的則道不如先避敵鋒,回西安整頓兵馬,待做好萬全準備,重來北京,再戰葉啟先!

    李自成早聽到外殿的吵鬧聲,可他躺在床上卻不吱聲,直到群臣跑進來,他看了一眼百官的神態,心想:「這些人都指望著我能給他們富貴,如沒有那個葉啟先,一切好說,可現在此獠就在城外,北京危急,看他們人心惶惶的樣子,想必是各有打算,明朝降官能背叛崇禎,再背叛我一次又有何難?至於我的老兄弟們,也難說得緊呀,唉……」

    劉宗敏比李過強得多,李過被斬,他可完完整整地逃回來了,見李自成不語,便道:「京城人心浮動,謠言甚多,臣以為還是盡早退出北京才是,要不然萬一出現個曹化淳那樣亂開城門的傢伙……」

    宋獻策也說道:「明軍來勢洶洶,我軍新敗士氣低落,百姓未完全歸順,北京難守,不如暫回西安!皇上,或走或守,今日必須決定呀!」其實話說到這份上,他已經打定主意要逃了。

    李自成沉默不語,他念念不忘登極大典,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心願,打進北京卻又無法實現,著實讓人沮喪!

    宋獻策自是知道他的心願,跪爬幾步,到了床前,磕頭道:「現天下歸心,明軍餘孽雖一時得勢,但不足為慮。臣肯請皇上早日登基,行大典之禮,新朝一立,皇上只要送一道詔書給葉啟先,封他個官職,以明朝官吏貪圖富貴的性子,他必歸順,城下之圍立解,皇上不必為此憂心!」後一句話,把所有明朝降官一起罵了進去,在場降官無不臉色發綠,卻又不敢反駁!

    見李自成還在猶豫,劉宗敏急道:「若不在北京登極,正了大位,縱然想回到關中,也不可得了。」這句話說得太重了,但眼下時局就是如此,話雖直,但總比宋獻策那種自欺欺人要好得多!

    百官一起磕頭,道:「請皇上速速登基,方可名正言順,詔告天下!」

    李自成哪有心情現在登基,正想說話安慰群臣,卻有人來報,葉啟先派信使下戰書來了!當即放下登基之事,傳那信使進來。信使是被守城士兵用筐拉進城來的,守兵不敢開城,只能用筐了!

    這信使進殿之後,第一句話就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望大王看過信之後,不要殺了小人,當然傷了也是不好,大王胸有乾坤,萬乞答充!」

    李自成犯不著殺個信使,自是點頭答應。信使這才送上戰書。李自成打開一看,信上話不多,也沒提開戰之事,可他一看之下,當即臉色鐵青,一把把信扔掉,全身氣得直哆嗦!

    宋獻策撿起信,看了一眼,差點沒被氣暈,他也一甩手把信扔掉。

    劉宗敏趕緊撿起信去看,叫了聲:「他媽的!」也把信扔掉,其他官員把信撿起,看過之後無不破口大罵,後悔不已,真不該看這信!

    原來那信上只有一句話:「信上有毒,萬不可拆,更不可碰,切記切記!葉啟先上。」眾人都隱隱聞到信上確有藥的味道,必是毒藥無疑!這葉啟先混帳透頂,竟在信上下毒,可眾人誰又能想到,戰書還有這般送法的!

    那信使叫道:「剛才你們答應過的,不能殺我,也不能傷我,不可賴皮!」他現在理直氣壯地要求眾人現實承諾。

    李自成英雄一世,竟然吃了這麼個大虧,心中憤怒之極,怒極反笑,道:「我答應過的事自會兌現,你不必擔心。來人啊,把這信塞進他的嘴裡,放他回去便是!」

    身邊衝上兩名大將,按住信使,一人用衣袖包手,撿起那信,硬塞進了信使的嘴裡,這信使大聲慘叫,淚流滿面,似乎吃了這信立時就會死一樣!百官哈哈大笑,將這信使趕了出去!

    碰過信的人心裡總覺得手上有種麻癢的感覺,好像真的中了毒一樣,連李自成都是如此!叫人取過水盆,洗手之後,李自成不再猶豫,別管信上是否當真有毒,但那明軍將領瞧不起自己,這點也是確定無疑,連戰書都這樣送法,不是瞧不起又是什麼?

    他不顧腿上傷口疼痛,掙扎著站起身,道:「也罷,我不登基,在明朝餘孽眼中始終是個流寇,如要登基正名,他們便是匪類了!諸君,隨我去皇極殿吧!」

    按照明朝慣例,新皇登基,元日朝賀,均在皇極殿舉行。從皇極門到武英殿,大典之前需要打掃。去山海關之前,李自成命人在這裡演習過兩次,但都是匆匆忙忙,所用儀仗都放在武英殿中,必須要等登基那天才能正式移到皇極殿。現今事起倉促,只能一邊從武英殿搬東西,一邊趕去皇極殿了!

    李自成坐上御輦,剛到武英殿,就見有個士兵跑來,報道:「皇上,剛才那個信使跑了!」

    劉宗敏罵道:「一群廢物,怎麼連個人都看不住!」

    這士兵道:「這人剛才吃了信後裝死,直挺挺地翻白眼兒,我們以為他死了,便放在一旁,等明天扔出宮去,誰知轉眼功夫,他……他就沒影了!」

    「這人定是出去報信了,明軍怕是很快就要攻城!」宋獻策道。

    就像回答他這句話似的,殿北突然竄起一道火花,帶著哨音飛上半空,叭的在空中爆開,是個大大的煙花,直照得殿北通亮!煙花剛落,就聽城外傳來隆隆炮聲,明軍放炮攻城了!

    李自成摸了摸腿上傷口,心想:「那葉啟先當真狡猾,他騙我說信上有毒,然後……唉,上了他的惡當!」也不等手下搬出儀仗,他便道:「不必去皇極殿了,就在武英殿行登基大典!」

    百官隨他進殿,侍從們把早就準備好的服飾拿出,給李自成穿戴。不多時,李自成穿好龍袍,端坐殿上,只見他頭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寶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邊。身穿黃緞繡龍袍,前後的「潮水」全用藍色,表示大順朝是「水德王」。腰繫玉帶,腳穿直緞粉底金線繡龍嵌珠雲頭靴。雖臉色蒼白,面無笑容,但好歹也算是穿上龍袍了!

    殿外一個太監走到丹墀一角,甩出靜鞭。文武官員一齊跪倒,三呼萬歲,殿上銅鐘玉鼓丁丁噹噹地響了起來!大順朝的開朝典禮就這麼簡簡單單地算是行過了!

    城外炮聲響過一陣,便又啞了,可城內卻是亂成一團,百姓關門閉戶,對天祈禱,希望即將進城的葉啟先莫要學李自成,老百姓可再經不起磨難了!

    武英殿上,宋獻策道:「皇上,明軍停止炮擊,想必是要進城了。臣請皇上改西安為長安,定為我大順陪都。我朝新立,皇上應去陪都巡視,好讓長安百姓得知我皇已正大位!」

    百官一起道:「請皇上起駕長安!」

    逃跑不說逃跑,滿清說是北狩,大順則稱巡視陪都!

    李自成點頭道:「就依各位愛卿所奏,起駕長安!」

    城外。

    程顯章哭喪著臉跑到葉啟先馬前,道:「將軍,沒火藥了,開花彈也沒了!」

    葉啟先忙問:「那實心彈呢?」

    「也沒了,不過可用石塊代替,就是殺傷力要減弱!」程顯章答道。

    他奶奶的,什麼時候沒不好,偏偏在這最後關頭沒彈藥了!

    驃騎軍將領們都道:「咱們人少,萬一敵人突然衝出來那可糟糕了,還是先退後吧!」

    葉啟先搖頭道:「再等等,說不定他們不敢衝出來呢!」

    李有儀卻道:「將軍,你賭李自成會逃,算你贏了便是,還是先退一退吧!」轉頭命士兵不可點火把,免得成了靶子,雖說城上炮手放炮準頭奇差,但也還是小心為上!片刻功夫,驃騎軍陣營裡漆黑一片,但城頭上卻始終未放炮,不知是什麼原因!

    將領又勸葉啟先退一退,不要和人數佔優的敵人夜戰。葉啟先還是不肯動,只是不停地道:「再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