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青帝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民心 文 / Deathstate

    光熹元年,夏,洛陽青帝。

    於旱一個多月,雨進入六月才下,虧這是炎熱時節,各地蜂湧而來流民不至於凍斃在道路上,當流民聚集到洛陽城外時,城裡城外大戶施粥救濟,一直都不停過,雖好奢華的風氣擴散,中原還是使一些責任感的傳統保留。

    只靠民間,漸漸人多粥少,還是出現了餓死病死。

    兩大集團博弈正烈,朝中視線已不在這方面,就算有所提及也沒有重臣在意,只有王允、盧植在葉青懇請下,對何太后上書此事。

    這時久旱無雨,蒸起地氣直上,曬得地下滾燙,熱得大汗淋漓,盧植正在稟告,用詞就有些巧妙:「……一旦疫疾流行,蔓延百里,城裡必受波及,老弱婦孺易染疫病……」

    何太后就變了顏色,望著年紀小小的兒子,沉吟問:「卿有何良法?」

    王允和盧植兩人相視一眼,暗忖果不出所料,盧植見此就不再多言,王允開口:「請上用六法,一是建立災民營、點錄民冊,二是特設賑濟、控給飲食,三是各營隔離、保持清潔,四是以工代賑、重浚司隸水網……」

    何太后聽得半懂不懂,望望下面各人:「眾卿可有異議?」

    沒人出聲,眾臣多半在心中有些無語,暗笑眼下節骨眼大事不顧,這點小事還拿上來說。

    這點事誰想要,就給罷

    見沒有人反對,何太后就定了決定:「便依此言,王卿你來辦此事。」

    這條呈交給王允落實,但王允怎會應這個差事,說的明白點,口水噴噴還罷了,現在是二大集團對峙,哪有空。

    當下說著:「此條呈,是騎都尉劉備所呈,臣只是轉稟,既太后有命,不如就由騎都尉來負責。」

    說著,就看著劉備,這事是你惹起,還是你自己去解決,當然王允答應此事,並非沒有利益,這幾條實際上就臨時控制了洛陽一些治安力量

    「哦?」何太后就看了去,就見著遠遠殿內角落裡,葉青轉了出來,叩拜:「臣劉備在」

    「那就由劉卿來辦理。」

    「是」葉青應命,雖身上沒有明確職務,但臨時差遣也有不少權力。

    葉青於是就經常往流民營跑,每天都到很晚回來,煞費苦心的樣子,絕對不是出於敷衍。

    連年災荒,朝廷的常平倉其實已經空了,但能擠一點是一點,派簡雍去各家門閥做說客,徹底扮演了一番叫花子角色。

    在一些有心人推動下,許多人有意無意,士林間免不了譏笑葉青:「好一個新晉難民營關內侯」

    葉青來到棚前,只見十個棚,一字排開大鍋,都是滿滿的米粥,有人手握長柄勺子翻攪米粥。

    葉青上前嗅到帶股霉味,不禁皺皺眉,問簡雍,「能吃麼?」

    「能吃,但轉眼就餓了」簡雍歎著:「各家給的少,只能這樣,再說,這些流民也不能吃飽了。」

    葉青懂得這意思,歎息一聲出棚,捨粥是救荒救命,不能叫災民吃得比洛陽普通百姓強,這樣的話,整個洛陽城的人都要趕來吃了。

    而且流民吃飽了,就會鬧事。

    繼續前行,見著一人,問:「你們是哪裡人?」

    一個災民回話:「大人,我們是東丘縣人。」

    葉青怔一下,說道:「東丘,你們縣在這裡有多少人?」

    「三百多個,是附近幾個鄉一起上路,本來有五百多,現在只剩這些了。

    「想不想回老家?」

    「想……可家裡遇了賊軍,沒有人了。」

    「唉」

    葉青站起身,站到棚口,瞇著眼望著饑民,簡雍就說些抱怨,葉青只是笑笑:「我們為了流民,不是叫花子是什麼呢?只是……我們稍作點,就可以⊥成百上千人能活下去,又何吝這點精神呢……」

    眼前又閃過無名鄉老的面孔,問周鈴:「那小女孩還好麼?」

    「還好,她很乖巧的……」周鈴的眸子微微明亮起來,有種柔和的光澤。

    簡雍見了,就沉默下來,心中一歎:「這就是我的主公……」

    就聽到葉青說:「其實我以前說過的屯田之法,農兵合一,借此機會,我還想再試試……」

    聽到這農兵合一,關羽張飛兩人都豎起了耳朵,葉青連忙說著:「朝廷現在,我不能做這事……說起來,我希望你們能學著點,我們屯田之法要能用上,可最大限度保存元氣……咳,就說說細節……」

    就在這樣一日日中,難民營艱難生存下來,看不出有多少民氣聚集,看不出這種堅持有多少作用。

    有些主世界的人就說著:「董卓來了,放火把洛陽一燒,還不是一切玩完,榜眼公何必作這事呢?」

    「榜眼公的心思猜不透……還是再看看。」

    但是更多的人,卻沉默了。

    城東,一家酒店

    不少親近世家,宴上就不肯再開口,很快告辭離去,俞帆面上表情看不出喜怒,態度溫和起身相送。

    一個面敷白粉的青年把杯一舉,喝完了,杯底都翻過來,就起身離開,拱手告辭,有些歉意說:「上次用了太平道,還是失手,我們張家被遷怒,損失不小,實在難心為繼,俞兄海涵……」

    「我能理解,還是我拖累了大家。」俞帆歎著,目送這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這些人離開,心知這些世家的情份消耗不少,做別的事或還可以,再聯繫要對付葉青就有困難,非得付出大代價不可。

    看來這次只能按下……不少附庸的家族都這樣想,或迴避著俞帆目光,或婉言勸說:「大人,蜇龍難驚啊」

    「你們說的對。」俞帆吐一口郁氣,對眾人說:「這次失手沒事,諸侯討董時有的是機會,戰場上見分曉」

    又看向新來的士人:「子布先生以為如何?」

    這士人從容風,姓張名昭,字子布,不答這問,只撫掌笑:「主公這次上下爭取,回去必能橫掃江東,介時坐觀中原有事,何愁沒有北伐機會?」

    這話說到了眾人心坎上,紛紛贊同起來:「寇先生之策還是這樣犀利……

    心中還想到一念:「俞家多少次被葉家打壓,連累我們附庸都虧了不少,若非這次江東地利實在太好,我們還敢下注?」

    「萬一還不成」一絲陰霾閃過眾人心頭,飛快甩去:「不,不可能,有我們這批,孫堅會比歷史上更有地利人和,只待天時一合……只按歷史上發展,中原、北方的各路諸侯,都打得慘烈,豈會沒有天時?」

    「只要按部就班,這裡世界天下,我們俞系贏定了」

    待得這些人下去,俞帆才變色:「哼,這群牆頭草,十多個家族,這肯出這些力氣,還想討功勞」

    寇先生見俞帆突翻臉,聲色俱厲,不禁吃了一驚,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向俞帆一拱手說:「主公,你言重了。」

    「他們都各有根基,官身,雖不是郡望,卻也是縣裡的大戶,這是根基,主公施政,人脈,聲勢,都靠的就是他們。」

    「主公,這二次,他們都有犧牲,有的還是嫡系子嗣,本就難受,我們再擠壓的話,怕會使他們寒心。」

    俞帆開始還帶著冷笑,聽著就漸漸沉靜,最後有些臉色蒼白,沉寂半晌,才歎息一聲,說:「是我鹵莽了,可是我這是擔心啊」

    「主公是擔心這葉青?」寇先生也長歎一聲:「大將軍和十常侍相互傾軋,此人卻藉著負傷,作了此事,這就是坐山觀虎鬥。」

    「現在整個洛陽城內外,都有流民歌頌漢室宗室劉備,帶傷救命,為流民而到一家家權貴討要,名聲遠震。」

    「此時漢德未衰,流民寄希望漢室能拯救萬民在水火之中。」

    「這時皇帝沒有出面,卻有一個劉家宗室出面,萬民已有人傳言——救吾者必此人也」

    「這是將漢德攬到自身——而且,這輿論流傳的這樣快,我不信沒有人推手,這種城府真有山川之險」

    俞帆聽著,臉色越是蒼白,苦笑一下:「是啊,所以我才這樣擔心,這葉青在上面不過是十八歲,哪來這種深沉?」

    「現在葉青已是關內侯,騎都尉,又攬得這樣德望,只怕不消多少時間,就趕上我家了——此子不死,我禧食難安啊」

    大將軍府,一片歌舞昇平。

    曹操聽這消息身子一震,他是宦官之孫出身,正是在洛陽北部做都尉迎來的仕途中轉。

    洛陽有四尉,東、南、西、北四部,在上界而言就是分管帝都北部民事治安,設五色棒打死犯禁的蹇碩叔父——換總督的見識來看,這雖是一次政治投機,但也是民政上的資歷。

    就算是宦官集團貶到地方,還是必須明著提拔,就成了頓丘縣令

    「此子原就自縣令三年轉職上來,這是招攬人心培養聲望,是想做國相,還是太守?」就算是曹操器量,都有些皺眉:「可惜讓他搭上王允這條線,再要打壓就難了……不,還有一次機會」

    「只是,要不要呢?這步下去,就徹底激烈了。」曹操皺著眉。

    就算貴為總督,沒有合理理由,也難廢殺一個榜眼公,特別是還沒有加入體制的榜眼公。

    徘徊幾步,曹操眸子裡,漸漸有著寒光。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