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四卷 三秦戰歌定鼎關中 第一章 文 / 舒嘯

    第一章

    壽春城西五十里處,漢軍大營中軍帳。

    帳中漢將齊集,武士環衛,劉邦和韓信、張良組成的三人團正在召開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前會議。連續攻打了壽春城多天,可壽春在項飛的死守之下,就像一個頑固堅硬的石頭,任憑漢軍怎麼撕咬,也無法撬開它的大門。劉邦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惡狠狠的話:「有朝一日破了壽春,定將項飛五馬分屍,血洗全城。」

    「諸位,據探馬來報,項羽已經帶著一十三萬大軍來到壽春,不過楚人援軍卻並未進城,而是紮營城南,與城中項飛形成犄角之勢,楚軍大至,我軍再試圖圍壽春,只恐遭其裡外夾擊,故本將軍剛剛命人撤掉包圍,集結全部兵力於壽春之西,準備在這壽春城下與項羽決一雌雄,不知諸位可有破敵良策?」韓信主持軍務,所以率先開口道。

    「漢王,大將軍,楚軍合計二十三萬,我軍合計二十五萬,正所謂勢力相當,但項羽勇猛,非常人能敵,故末將以為,與楚軍一戰,不宜強攻,當以智取。」將軍陳武開了個廢話一般的頭。

    「如何智取?你倒是有個說法呀。」劉邦最聽不慣這樣有道理的廢話,要不是現在是在開戰前會議,早將這廝亂棍打出了。

    陳武是一介武夫,說到智謀,他哪裡有?剛才不過是想開個頭,拋磚引玉,不料竟被劉邦當面一嗆,立即窘得說不出話來,滿面通紅,背脊上像是有千隻螞蟻在爬似的。

    「漢王,大將軍,」陳武的老朋友薛歐趕緊出來為哥們打圓場,拱手過頂道,「末將以為,楚軍兩處而居,正好為我軍各個擊破,我軍明日可強攻壽春西門,引項羽來救,再以伏兵埋伏左右,待項羽一出,伏兵四起,則可破項羽。」

    「不可,楚軍人眾,更兼項羽勇冠三軍,天下無敵,當年垓下四十萬大軍且圍困他不住,況今日他親提雄兵數十萬,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今我軍與楚軍相當,豈可輕議圍之?」酈侯酈商立即出聲反駁道。

    「喔,酈將軍可有良策?」劉邦眼睛一亮,問道。

    這個酈商不是別人,正是那高陽酒徒酈食其的弟弟,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竟降齊七十餘城,作為他的弟弟,酈商不但作戰勇猛,而且擅長以巧取勝,說不定他有妙計。

    「末將前些日子詢問附近百姓,得知壽春城北有一山,名為壽山(漢初之後因淮南王劉安與八位友人煉丹於此,故改名為八公山),此山雖不高峻,但峰巒起伏,頗為險峻,可設伏兵;方才薛將軍所言,並非一無是處,來日我軍可佯攻壽春,引項羽來援,待項羽一至,便全軍而還,項羽必趁勝而追擊,可尋一人相貌類似漢王者,引項羽追至壽山之上,再斷其後路,絕其水道,不出三日,項羽軍必亂,軍無戰心,項羽縱有舉鼎之力,又有何用?項羽一死,楚軍自然不戰自解,縱有楚將興兵報仇,亦是自尋死路。」酈商環顧了一下四周,微微一笑道。

    「倘若楚軍來救,則將如何?」陳武忙問道。

    畢竟壽春城內還有十萬精兵,一旦項羽被困,項飛必定派大軍救援。

    「此事極易,漢王及大將軍還愁項飛不來救項羽呢。」一旁儒雅的張良開口笑道。

    漢營君臣互視一笑,都明白了張良所說這話的意思。項飛要是來救,正好一網打盡。

    「此事大將軍決斷。」劉邦聽了半天,還是將任務交給了韓信。

    韓信稍一頷首,思索片刻,道:「此計可行,仍需細細商議,項羽得范增相佐,未必會輕易中計,惟有漢王親臨戰陣,引其追擊方可,用一貌似者,一旦項羽發覺,無異於打草而驚蛇,日後再想使其中計,恐怕非常困難。」

    「什麼?」劉邦沒有料到自己讓韓信決斷,竟引火燒身了,驚道,「寡人親自去引?」

    「不錯,非漢王親臨不可。」韓信斬釘截鐵地道。

    劉邦眼珠子一轉,這韓信是何用意,莫不是對自己收了他的兵權而懷恨在心?竟想出這樣一個歹毒的計劃,讓自己做誘餌,將項羽帶上壽山,這樣一來,是能夠將項羽困在山上,可自己呢,不也被困在山上?死在項羽之前是毋庸置疑的了。自己和項羽一死,誰還有能力一統天下?只有韓信!

    「哼。」劉邦想到這兒不由得悶哼一聲。

    「漢王,大將軍如此安排,定有他的道理,大將軍,快詳細講出來,讓大家參謀參謀。」張良看出劉邦極為不滿意,於是趕緊出面,輕輕一帶,便將劉邦的不滿掩飾過去了。

    「漢王,」韓信離開自己的案幾,向劉邦鞠了一躬,道,「韓信已於昨日至壽山之上細查,下山之路有二,漢王可從山陽誘項羽而上,至山頂而下時,可速從山陰而下,韓信遣大軍圍於山下,切斷水道,再輔以重兵扼守要道,項羽必為我所擒殺。」

    「若如此,請大將軍定奪便是。」劉邦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態度不好,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可不能將韓信等一干人才氣走,那樣的話,單憑自己的能耐,萬萬也不是項羽的對手。

    「樊噲、夏侯嬰聽令。」韓信首先將劉邦的兩個親信叫了出來。

    「樊噲(夏侯嬰)在。」兩人齊出列道。

    「命你二人護衛漢王左右,我軍佯敗之時,你二人緊隨漢王,保護漢王安然回營,若漢王有所閃失,定斬不饒。」韓信將最為重要的任務叫給了樊噲、夏侯嬰。

    「諾。」兩人又是整齊劃一地回道。

    樊噲是劉邦的連襟,夏侯嬰是劉邦的司機,兩人都是在沛縣就跟隨劉邦起兵的,也都是他最為親信的人,讓他們兩個去做劉邦的護衛,劉邦也應該安心了。韓信料到了劉邦對他自個兒的安危擔心,卻沒想到劉邦竟猜忌他韓信想自立。

    「陳武、薛歐聽令!」韓信又拔出第二支令箭。

    「末將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