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四卷 三秦戰歌定鼎關中 第十五章 文 / 舒嘯

    第十五章

    項羽與武涉一行人來到關押韓信的院落中,這是一個清淨的院落,四周並無雜聲喧鬧,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處於鬧市的寧靜之所,是個療養靜休的絕佳地段價格一定會高得驚人,無論是賣還是租。

    院子外有近百名士兵把守,正繞著院子四周不停地巡邏著。雖然說給韓信一定的自由,可也不能完全不設防,任其來去自由吧,若是這樣,把他傷一養好,他拍拍屁股走人,又回到劉邦身邊,這不等於替劉三做了件好事嗎?曹孟德能夠厚待關雲長,而關雲長過關斬將而去,給了老曹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項羽可不想重蹈覆轍。錯了,是不想先於曹操犯這樣的錯。或許歷史經過這樣一個大的變動之後,什麼曹操關羽之類的人,將來都極有可能不會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

    韓信雖中了三箭,但所幸中的是腿和肩膀、左臂,經人精心料理之後,竟是好得出奇的快,雖然還不能下地走路,提筆寫字,但躺在臥榻上說說話,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那幾名漢軍士兵,在院子的偏房住下,也統統被軟禁起來,飲食一併供應,但想要出去走動,那是不可能的。雖然只是幾人,但他們在重重長矛對著的時候,一個個臉上表現出來的那股堅毅和默然讓項羽多少感到有些敬佩和擔憂,這就是韓信培養出來的忠誠於他的部下,得小心看護,不然的話,給他們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們就可能想方設法去救出韓信,趁機逃跑。好容易逮住的一條大魚,怎麼能輕易放掉?

    「霸王。」看守院門的軍士見項羽到了,忙施禮道。

    「起來吧,」項羽一抬手,問道,「韓大將軍在裡面可好?」

    士兵還沒來得及回答,韓信在院子中高叫道:「霸王,韓信在此久候了。」

    項羽一笑,呵,這小子受了傷,竟不躺在屋子裡休息,倒有好心情來曬太陽,看來今天說服他還是大有希望的。

    「韓大將軍可是好興致啊,居然悠閒得曬起了太陽。」項羽哈哈一笑,進了院子,一眼就瞥見躺在院子中一塊青石上的韓信。

    「韓信被囚於此,又無所事事,自然只好以對日為樂,總勝於悶於孤屋之中,所見唯有四壁,何其無聊?」韓信自嘲地一笑,回道。

    項羽見韓信面色不錯,又帶著笑容,便問道:「但不知韓大將軍欲見孤,所為何事?」

    「霸王,韓信已為階下之囚,而霸王卻以『大將軍』呼韓信,實是嘲諷韓信,望霸王改口直呼韓信之名,韓信始敢與霸王一語。」韓信聽著項羽的稱謂,總是覺得有點尷尬。

    「非也,」項羽笑道,「孤口中的『大將軍』,並非劉季所封之『漢大將軍』,而是孤所封之『楚大將軍』,何有嘲諷之意?」

    「什麼?『楚大將軍』?」韓信一驚,身子直了起來,眼睛中滿是懷疑。

    「沒錯,是『楚大將軍』,你原本就是我楚營中人,早先孤自視甚高,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乃知天下需賢能之人相佐才能治理,而今我中原之民,苦於戰亂,以至千里無雞鳴,白骨暴於野,而南有不臣之趙佗,北有虎視之匈奴,孤與劉季,雖為敵對,然終究是中原之人,不同於蠻夷化外之胡人,兄弟之爭以至國家衰敗,將來以何力相抗胡人鐵騎?故孤欲請韓大將軍相輔,早日平定中原關中,大治天下,北卻匈奴,南平趙越,望大將軍思之。」項羽拱手道。

    「這個」韓信本想找項羽要個痛快的,卻沒想到項羽反客為主,竟先提出了要求,而且提得大義凜然,以同族同根為由,以天下蒼生為籍,使韓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韓大將軍,先前孤不識英雄,故屈大將軍為區區執戢郎中,大將軍因此而投劉季,大將軍去楚向漢,孤自能理解,換做孤是大將軍,亦會投漢而去,只因為大丈夫不能將平生所學盡數施展,就算活上百歲也是枉然,不知大將軍之意,可與孤同?」項羽笑道。

    韓信彷彿被雷電擊中一般,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清楚眼前站立的的確是西楚霸王項羽,臉上疑雲密佈。眼前這個霸王,怎麼和自己以前所認識的霸王不同呢?以前的霸王,神武蓋世,睥睨環宇,自恃烏騅馬上縱橫天下,一桿大戢天下無敵,從不把自己和別人放在眼裡,今天卻能屈身前來相認錯誤,而且力求自己協助他平定天下。難道真的換了一個人?

    見韓信還是不肯同意,跟道:「不才武涉,見過大將軍,自從那日臨淄一別,大將軍風采依舊哇。」

    韓信一見武涉,不由得想起那日武涉所說自己的話語,不禁苦笑著應道:「武先生,韓信今日身為罪囚,何有風采可言,先生說笑了。」

    「不然,」武涉侃侃而談,「人之風采,豈是衣著外表所能展現?大將軍雖身為囚徒,然眉宇之間熠熠生輝,眼中清澈,神采照人,此真胸中藏有百萬雄兵之帥才氣概,放眼天下,於此境地而能有此心境之人,唯大將軍一人而已。」

    武涉這馬屁拍得韓信有點輕飄飄的了,但是韓信還是很警覺地道:「先生哪裡話?韓信揮軍與霸王相抗,數敗於霸王,今又為霸王所擒,豈敢再談胸中百萬雄兵?只道平生所學,竟無一用,不覺萬念俱灰,以為生不如死,故今日請霸王前來,求賜一死,以成全韓信忠臣之名。」

    「大將軍此言差矣,」武涉大笑道,「大將軍身懷孫、吳之妙,雖為霸王所擒,乃時運不濟也,況霸王乃天授之人,大將軍從劉逆而抗霸王,焉有不敗之理?若相佐霸王,則我西楚將如猛虎添翼,勢不可當,以大將軍之資、霸王之雄,何愁天下不定,宇內不清?」

    韓信心中一蕩,以生平所學來平定天下蕩清宇內,不正是自己多年以來的夙願嗎?當年從淮陰從軍投奔霸王,不就是想建功立業,造福蒼生嗎?後來霸王屢屢不用自己之計,僅賜於區區執戢郎中,所以自己才一氣之下投奔劉季,而劉季又不肯重用,自己便再準備出逃,另尋明主,不料蕭何竟然連夜追趕,並勸服漢王授自己以大權,自己這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破魏亡代,擊趙降燕徇齊七十餘城,功震天下。而今卻為霸王所擒,囚於小院,平生志願不得酬現,所以一心求死。

    不想霸王竟勸自己再投楚營,這樣反反覆覆,豈不為天下英雄所恥笑?韓信一想到這裡,心中一橫,說道:「韓信不才,受漢王重用,豈可受人之恩德而背叛之理?韓信只求一死,望霸王成全。」

    項羽輕笑一聲,道:「孤還以為韓信是世之英雄,不想竟難受一時之氣,可惜啊可惜。」

    韓信臉一紅,辯道:「韓信雖然出身貧賤,但自小素懷大志,曾有市井小人見欺,韓信不忍為大志而枉丟性命,因此隱忍不發,甘受胯下之辱,不知者至今仍笑韓信懦弱,只可惜無人知道韓信之志。」

    「不錯,大將軍志在萬里,豈可因一無賴而枉賠性命,而大將軍之所以甘受胯下之辱,不過是想一施報負而已,今霸王給大將軍翱翔萬里長空的機會,大將軍又豈能錯失?」武涉聽出了韓信話語中的意思,趕緊見縫插針道。

    一想到自己志願未酬,韓信就滿心的不甘,生死都是小事,可要活得有意思才行,不然讓自己碌碌無為至終了,自己絕難以忍受,但現在志向尚為完全成功,就要赴死,也實有不甘。但是背叛曾經厚待自己的漢王,於心何忍?

    「大將軍所慮者,不過是不忍背漢而已。」武涉果然一雙眼睛識得人心,見韓信猶豫不絕,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而臉色又有躊躇,想來應該是為了背漢之事而擔憂,於是開口說道。

    「先生果然雙目如炬,識破韓信心事,韓信縱然想輔佐霸王成就大業,但漢王待韓信甚厚,而韓信背之,恐為天下所笑。」韓信搖頭說道。

    「大將軍指揮千軍萬馬,那是何等果毅,為何今日之事,竟猶豫不決?漢王待大將軍甚厚不假,但漢王所顧慮大將軍似乎更多,幾次奪得大將軍兵權,壽春之下又不肯將全權交出,此是為何?已是對大將軍心存顧忌之心,之所以繼續委以重任者,不過借大將軍之神機與霸王相抗衡耳,並非真心厚待大將軍,況劉季為人奸詐,反覆無常,毀盟約而東擊我西楚,降霸王而使紀信頂替,這都是劉季陰險所至,大將軍若能擊敗霸王,則在下恐怕大將軍亦不能享富貴太久,大將軍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功臣亡』?而霸王天賦神威,以信義聞名天下,大將軍素與霸王為敵,而霸王卻終不忍殺大將軍,相與比較,孰為厚待?」武涉滔滔不絕地來了一大堆,只聽得韓信不住的點著頭。

    「霸王,」韓信思付良久,終於開口道,「韓信歸降霸王不難,只求一件事,若依得韓信,韓信從此為霸王披肝瀝膽,不敢懈怠。」

    「請講。」項羽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

    嘿嘿,小樣,你都投降了,一件小事還不是答應你?

    「韓信在楚營,不為霸王出一謀滅漢,倘若他日與胡人交鋒,或是有逆臣反叛,韓信自當身先士卒,以報效霸王。」韓信看著項羽,一字一句地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