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五章 夜宴(五) 文 / 舒嘯

    第五章夜宴(五)

    天黑漆漆的,沒有一個星斗,連月亮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整個天空和大地,都籠罩在一片不可名狀的壓抑與恐懼中。長樂宮的大門打開了,成群的人在自己家奴的擁簇下,在燈籠光的指引下,走出了長樂宮,朝著自己所住的館驛走去。人雖然很多,但沒有幾個大聲說話的,都小聲議論著些什麼。

    三個胖呼呼的侯爺湊到一塊,個子高些的那個壓低了聲音,怏怏地道:「原本以來此次來京只是為了慶祝皇子降生,沒想到陛下竟杯酒削去咱的封地,真是可惡之極。」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當時那情形,你不肯又當如何?陛下雖說此事純屬自願,但一旦你落了單,恐怕日子就不好過了。」另一個馬上回道。

    個子最矮的搖搖頭,長長歎口氣道:「算了吧,倘若真如陛下所說,將封地所得賦稅做為咱們的俸祿,咱就在長安買幾畝地,當個閒散的官員,給子孫留點家財,快快活活度個晚年吧。」

    個子高的聽他這麼一說,鼻子裡哼了一聲,不屑地道:「早就聽說廣陵侯膽小怯懦,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可笑可笑,虎父怎得犬子?」

    個頭矮的漲得滿臉通紅,幸而在黑夜之中不被人察覺,但見人辱及自己,不由得提高嗓門道:「安邑侯膽大,方才在麒麟閣內,為何不奮起抗爭,反到匆匆跪拜謝恩?如此懦弱之人,尚五十笑百步,當真是可笑可笑。」

    「好了二位,聲音都小點,莫被人聽了去,再傳到陛下耳內,反倒不妙。」另一個趕緊充當和事佬,同時提醒他們,這是在長安,可不能像這樣肆無忌憚地說話。

    安邑侯張昌抑住怒火,低聲道:「方纔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如若不然,能否安然離開這長樂宮都未可知曉,在自願表上簽字,實是我緩兵之計,今夜我就返回安邑,使兵據守大河,若我等一道各回領地,陛下怎敢罰眾?」

    「噓,不多說,不多說。」廣陵侯和另一個侯爺連忙搪塞一句,然後趕緊遠離了張昌,不想引火燒身,在如今的情形下,一個不慎,都可能帶來滅族之禍,尤其是與張昌這樣火藥桶呆在一塊,更是危險異常。

    「哼,兩個鼠輩,怎能成就大事?」張昌惱怒地一跺腳,罵道。

    長樂宮紫陽殿,這裡安靜寧和,不像方纔的麒麟閣,熱鬧喧嘩。十八隻大蠟燭將大殿內照得通亮,階前兩邊各單足立著一隻銅鶴,長長的鶴嘴高高昂起,彷彿在亢鳴一般。

    階下站立兩人,一左一右,正是韓信與項飛,兩人齊齊跪拜道:「臣參見陛下。」

    項羽往階上的席上一坐,手一抬道:「兩位愛卿免禮平身。」

    韓信上前一步,拱手道:「不知陛下召臣等二人,有何見教。」

    「呵呵,」項羽笑道,「你二人均是我大楚擎天柱石,猶如紫陽殿這四根大柱一般,朕今特召你二人前來,非為別事,乃是方才麒麟閣內諸侯歸住長安,朕料你二人定是心懷不滿,不過諸侯面前,不便道出,這裡只有你我君臣三人,大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韓信遲疑一下,欲言又止,站在原地不動,項飛也不做聲,大殿裡更顯得寂靜。

    項羽失笑道:「不想幾年不見,你我君臣竟是如此生分,朕確是欲收回諸侯封地,你等夜確利害收損,心有不滿情有可原,可你二人還是不明白朕的一片苦心吶!你們以為朕這皇帝坐得安穩?朕哪天不是殫精竭慮,茶飯不思?」

    項飛聽項羽這麼一說,倒是吃了一驚,又似乎聽出些什麼話外之音,急忙走上前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了三個頭,這才大聲說道:「未知陛下所憂者為何事,臣等食君之祿,當擔君之憂。」

    項羽歎氣道:「天子之位,雖貴為九五之尊,然則天下幾人不覬覦神器,包藏禍心?」

    項飛韓信均是大驚,總覺得皇帝今天這話是專門說給他們兩人聽的,別人就是想覬覦神器包藏禍心也沒那資本,干謀反這一行,需要的是實力,槍桿子裡才能出政權,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兩人慌忙下拜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下大定,民心降伏,何人膽敢生悖逆之心,臣等當為陛下征討之。」

    項羽蹙眉又歎道:「你二人忠心耿耿,朕豈不知,朕所憂者,不過你二人部下若有貪圖富貴之人,有朝一日難免不會強將黃袍加於你等之身,一旦騎虎則難下矣。」

    韓信二人伏於地上,不敢抬頭,嚇得冷汗涔涔。皇帝已經懷疑到自己頭上了,謀反的罪名可不小,雖然皇帝已經廢除了秦時的苛法暴政,但新的律法對謀反一罪也是定得最為嚴厲,誅夷九族是沒得商量的。

    「臣愚鈍,請陛下明示。」項飛磕頭如同倒蒜道。

    項羽見魚已入網,這才欣然道:「你等入朝為官,王爵依舊,俸祿豐厚,豈不兩全齊美?」

    韓信項飛這才明白皇帝兜了一個大圈子的目的,加上方才在麒麟閣裡已經表了態,要來長安居住,捨棄封地,既成事實,再做頑抗只是自討沒趣,只得應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項羽呵呵笑道:「朕方才說過,你二人乃是國家柱石,讓你等捨棄封地而入朝為官,也是江山社稷子孫萬世計,明日朕就下旨,封你二人為大元帥,掌管天下軍事,一旦天下有變,當為國分憂。」

    軍隊改制,是項羽推進變革又一項重大舉措,他想效仿後世,建立一套完整的兵役制,每個男子都必須服五年兵役,同時在軍中採取軍銜制,共分為四等十一級,最高級別的自然就是大元帥。當然,這些都是職業軍人,只需要聽命於天子即可,並不需要參與政治活動,而且調動軍隊及其戰時物資,必須得到天子的詔令才行。

    韓信項飛趕忙磕頭謝恩,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結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項羽又和他們二人詳談了一下軍隊改革的計劃,兩人均是眼前一亮,覺得皇帝陛下這個方案簡直是巧妙絕倫,既讓國家有充足的兵員,又不會妨礙到老百姓的日常生產,而且還有助於軍隊的管理和提高作戰能力。

    之前的軍中,既有十來歲的大孩子,也又發須花白的老人,一支老弱病殘的軍隊,怎麼能夠打勝仗?按照皇帝陛下的構思,新的軍隊中,年齡將控制在二十歲左右,這正是一個人最年富力強的光景。將這群年輕人加以操練,一定能培養出一支強大的軍隊來。到時候就算有人想圖謀不軌,匈奴人想捲土重來,也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

    三人一直談到深夜,項羽見時候不早,忙招呼太監將兩位王爺引至偏殿就寢。外臣在長樂宮就寢,這是有違制度的,但項羽不以為然,太監們只得按照皇帝的意思去辦,直感動得韓信項飛二人眼淚汪汪項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呵!

    東方漸白,長樂宮永昌殿前的空地上還有殘留的雪痕,宮女們掃出了一條大道兒,通向皇帝所居住的永壽宮。這幾天皇帝事務繁忙,倒沒怎麼來永昌殿看看皇后及皇子。

    永昌殿內,幾名年紀輕輕的宮女正在整理著什麼,忽然聽到外面一聲尖尖的聲音:「皇帝陛下駕到。」

    宮女們慌忙跪倒在地,頭都不敢抬,口稱道:「奴婢恭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剛剛起來,正在梳妝的虞姬聽到呼聲,也顧不上髮髻還沒盤好,就回身跪拜道:「臣妾恭迎聖駕。」

    「皇后何必如此多禮?你等都起來吧。」項羽趕忙上前一步,拉起虞姬,又衝著跪拜著的宮女們笑道。

    虞姬款款起身,不好意思地道:「臣妾尚未梳妝完畢,請陛下稍候片刻。」

    項羽擺擺手道:「你我二人何必虛禮,朕此來也逗留不了多久,朝會即將到了,朕抽空來看看你和龍兒。」

    「龍兒尚在酣睡,陛下輕聲些,莫驚醒了他。」虞姬見項羽提到兒子項少龍,忙指了指兒子睡覺的地方。

    給兒子取項少龍這個名字,是項羽氣不過老黃易竟將項羽說成是項少龍的兒子,一時覺得好玩,便取了這個名字,虞姬沒覺得這名字有多好,倒是一幫喜歡拍馬屁的傢伙,趕緊上前恭維,說這個名字取得實在是好,天子者,龍也,天子之子者,少龍也!

    在給兒子取名字這個問題上,項羽沒怎麼動腦筋。他不由想起以前有個親戚,生了個兒子,於是查遍辭海,又求助於電腦算命,請了個精通易經的大家,徵求了多人意見,才選定一個名字,結果讀起來異常拗口。給兒子取這個名字,項羽還真沒怎麼好好去想,隨手拈來的。

    其實名字也不過就是一個代號而已!叫的次數多了,順了,習慣了,便好聽了。如果一個人的名字就能左右人的一生的話,那大家還奮鬥什麼,奮鬥還有什麼意義。起一個好名字不就萬事大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